拚再生能源 新建物將裝太陽能板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6/22 第538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拚再生能源 新建物將裝太陽能板
記者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昨天預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為衝刺光電,將要求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物,在考慮到受光條件與可免除認定標準後,必須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另由於離岸風電發展趨向浮動式風機技術,因此原本只能在十二海里內領海設置的規定也將「解禁」。法案通過後,未來家戶屋頂和兩百海里的經濟海域,都將成為「再生能源標的」。

能源局昨天提出的草案,對光電、離岸風電、地熱及生質能都有新作法。其中依據政府「二○五○淨零路徑規劃」目標,太陽光電裝置在二○二五年達廿GW後,目標在二○五○年要達四十至八十GW(十億瓦),成為綠能發電主力,而目前全台光電裝置容量約八點一GW,仍未達到二○二一年底目標的八點七五GW;能源局認為,有必要修法增加強制性。

再生能源擴增至家戶

在太陽光電部分,修正草案新增屋頂型太陽光電的推動措施,經濟部表示,參考德國於二○二一年六月十七日通過的「柏林太陽能法」(Solargesetz Berlin):「使用面積逾五十平方公尺的新建建築物及既有建築物翻修改建,自二○二三年起應設置覆蓋屋頂總面積及屋頂淨面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因此擬要求全台新建、改建或擴建的建築物,必須設置一定比率的屋頂型太陽光電。

據能源局公布草案,將在再生能源條例新增第十二條之一,要求新建、增建或改建建築物,達一定規模以上者,除了受光條件不足或其他可免除情形且經建築主管機關認定外,起造人應設置一定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意指未來新建案、都更案及增建加蓋等建築類型都須強制適用。至於實施範圍包括認定標準、設置多少比率等細則,將由經濟部能源署會同內政部營建署擬定子法,目前尚未出爐。

浮動式風機刪除限制

此外,由於我國離岸風電二○二五年目標五點六GW,二○五○年目標將達到四十GW至五十五GW。但台灣地狹,海岸線也有限,且由於國際離岸風電技術已經逐漸克服水深問題及離岸距離條件限制,朝向大水深、遠離海岸線設備如浮動式風機的方向發展,因此設置空間可以大於原本設定的「領海(十二海里)」範圍,刪除該條例第三條中「不超過領海範圍」規定。

經濟部強調,即使不受限領海範圍,仍將邀集各部會盤點可設置離岸風電區域,排除禁止及環境敏感區域。

地熱能開發中央主導

在地熱與生質能方面,經濟部指出,考量各地方政府受理地熱探勘申請程序不一,且地熱發電為取熱不取水的資源永續利用模式,現行依據「溫泉法」審查地熱開發適用性不足,因此本次修法草案明定地熱能探勘、開發、營運等階段規範,並由中央主導申設程序,建立地熱加速開發的法制環境。以及,鼓勵發展生質能下,刪除燃燒型生質能電廠應限制於工業區設置的規定。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公告六十日後送行政院,並於通過後送至立法院審查。

 
新聞眼/又一個躁進能源政策
本報記者黃有容聯合報
根據「二○五○淨零路徑規劃」,二○五○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六成以上,包括太陽光電二○五○年達四十GW至八十GW,離岸風電達到四十GW至五十五GW,這個數字有多難,首先看經濟部已經承認二○二五年再生能源連兩成都無法達成就知道,更何況台灣地狹人稠,能動用的土地與海域本就不多,還要顧環保,六成目標接近奇蹟。

然而,頭已經洗下去了,政府只能想方設法,哪裡有牆可挖就哪裡挖,德國去年才拍板的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法規,今年就趕緊拿來用。在建築物上架設太陽光電板,不全然是一件壞事,只是在推行同時,是否應該告訴民眾利弊得失?另外,也該冷靜下來想想,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軌跡是否有點畸形,如何避免未來再因躁進而陷騎虎難下之地?

首先,太陽光電的設置,一開始的目標是主打地面型裝置,但涉及農地利用等限制,加上發現可把屋頂型裝置包裝為「全民新投資」,再滾動式調整KPI,讓屋頂型的目標不斷增多。這就是一個躁進的先例。現在,屋頂型裝置即將爬上你我住家頂樓,但政府一方還在防堵中國大陸製的太陽光電板零組件魚目混珠,美其名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但消費者也想要降低建置成本,有誰來幫民眾著想?

另一方面,在需求正熱之下,民眾與建商對於太陽能設備的認識足夠嗎?架設太陽光電板之後,住家光照時數、住戶需要付出什麼、多年後要增加哪些維護設備的預算?民眾還一無所知,日前嘉義還發生豬舍太陽能光電屋頂因連接台電饋線的電桶爆炸,漏電電死逾五百頭豬,民眾對安全疑慮未解之際,政府就趕鴨子上架。

同樣的躁進也發生在離岸風電上,桃園麗威風場辛苦通過環評後,才被告知其案場設置有礙飛安,整個風場的先期投資就這樣「石沈大海」;雖然能源局對於離岸風電案場的審核流程,已經記取教訓、調整順序,改為先部會聯審再送環評,但現在即將開放領海之外的海域也能規畫,能源局與各部會公告的「紅線區」卻還僅止於十二海里的領海內。如果開放與配套規則不同步,風電業者還敢興沖沖的來做浮動式離岸風機嗎?

開放、示範、獎勵都是技術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在一昧宣揚「好棒棒」,強制民眾接受一切政策,並不是「最會溝通的政府」應有的樣子。

 
太陽能發電設備…維護成本誰負擔 應有規範
記者簡永祥、何醒邦/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預告將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新增新建建築物及既有建築物翻修改建,應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國內太陽能大廠都表示,肯定政府展現推動太陽能決心,但也有系統業者指出,並非每個建案都符合設置標準,日後發電效率以及維護保固等,恐將衍生不同的成本負擔,得由政府與建築業溝通後制定規範,以免政府美意大打折扣。建商則表示,新建物裝上太陽能板不難,但仍要考量經濟效益,政府應給予獎勵

聯合再生、茂迪和元晶都表示,規定新建築須有一定比率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台灣決定跟進,凸顯政府為邁向淨零碳排,決定透過更多有力措施,讓政府制定二○二五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達到二十GW(十億瓦)目標能如期達成。

但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提建議,光靠新建築規定須設置一定比率太陽能發電,要達到二○二五年二十GW、二○三○達到三十GW,仍有難度,還需政府加速釋出不利耕作土地,規畫設置綠能專區,以利發展地面型太陽能發電廠。

元晶資深副總兼發言人江郅豪表示,如趁此機會,對採用高效太陽能模組的系統廠或建商,提供補助等優惠措施,更能吸引業者投入。

不過,有業者坦言,在南北日照條件不同下,並不是每個新建案都符合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日後裝設成本一定會加諸在購買戶上,且各自發電條件不同,住戶意見也易不同,產生糾紛,得由政府與建築業溝通後制定規範,避免徒增民怨。

建商則表示,新建物裝上太陽能板對房價影響不大,但政府應給予獎勵。商總主席、鄉林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建物屋頂加裝太陽能板,受到客人喜愛,板子也不貴,裝設也不影響美觀,但政府應該適度給予容積獎勵。

 
浮動式離岸風機 商轉未成熟
記者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昨預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包括將離岸風電只能十二海里內領海的規範刪除,等於是為現在國際正在發展中的「浮動式離岸風機」開了大門,經濟部能源局官員更表示,目前已規畫比照過去離岸風電發展模式,目標在今年十月底推出浮動式離岸風機示範獎勵辦法。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條文為第三條定義部分,現行為「離岸風力發電: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轉換風能為電能之發電方式」,能源局官員指出,該條例於二○○九年出爐,一直到二○一二年才有「離岸風力發電示範獎勵辦法」、二○一七年台灣才出現第一座離岸風機,也就是說,在該條例訂定時,只能參考國際上各國的相關法規,而「不超過領海範圍」也是這樣「取樣」而來。

針對浮動式離岸風機是否也會衍生環保問題,官員說,將「不超過領海範圍」刪除後,離岸風電案場同樣會依照現在的流程,由各部會聯合審查機制做確認,排除禁止及環境敏感區域,通過審查再送環評。

「浮動式離岸風機」目前在全世界都還在早期階段,官員指出,全球現有的示範案場大約做到五十MW,但以台灣來說,最小的案場就要五百MW,可見這個技術尚未達到商轉階段的成熟性。並且,以實務來說,離岸太遠有技術問題、成本問題要考量,也不可能太接近中國大陸,因此不會在開了這個大門後,風機就會毫無限制的往外擴增。

 
屋頂光電參考德國 紀念建築可除外
記者鄭□/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針對哪些建物符合強制設置規定,內政部營建署表示,仍持續和經濟部能源局討論,以訂定更詳細的規定。

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表示,德國柏林「太陽能法」有設置除外規定,像是紀念性建築,或為維護自然景觀、本身受光方位的條件不好等,國內也會以此作為參考。

 
林伯豐:電價只漲大戶 製造業會出走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工商協進會昨舉行會員大會,理事長林伯豐卸任前不改直言本色,針對電價是否調漲、怎麼漲,他表示,夏季電價即將實施,現在不是漲價的時機,若只針對用電大戶漲價,就是處罰用電大戶,製造業一定會出走。他也呼籲依該要重新檢討台灣供電、能源政策,若持續依賴石油與天然氣發電,電價還會繼續上升。

經濟部初步排定下周一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由於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揚,電價是否調漲、如何漲?引發各界關切。林伯豐表示,讓台電一直賠錢不是辦法,因此漲價要全面考慮,能源配比也重新考慮。他表示,若要漲電價,漲幅愈小愈好,且應該分階段漲價,而夏季電價即將實施,現在也不是漲價的時機。

林伯豐更說,如果全面調漲電價,那是成本問題,但若只針對用電大戶漲價,就是處罰用電大戶,他認為,企業受到處罰,應該要出走,「用電大戶漲價,台積電排第一,台積電外移政府能承受嗎?」

 
國際財經要聞
美擬對俄油價設上限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財長葉倫20日表示,美國正與加拿大等盟國協商,打算藉由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的方式,進一步限制莫斯科的能源收入。

葉倫表示:「我們談到價格上限或例外定價(pricing exception),強化與加強由歐洲、美國、英國等國近期實施與提議實施的能源限制措施,藉此壓低俄羅斯石油價格並壓低普亭的收入,同時讓更多原油供應流向全球市場。」加拿大財長方惠蘭與葉倫一同出席這場在多倫多舉行的記者會。

葉倫說:「我們認為例外定價是避免讓低所得與開發中國家受到外溢影響的一種重要方式,這些國家正忙著因應高價的糧食與能源。」

被問及進一步解釋「例外定價」時,葉倫表示,它是透過一種機制,針對超過特定量的俄羅斯石油出貨加諸限制或禁止保險或提供金融往來服務,所實施的有效限制。

美國、加拿大、英國和一些國家已經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但歐盟依然高度仰賴俄羅斯原油。歐盟已同意,要在六個月內禁止透過海運進口俄羅斯原油。

當被問及美國總統拜登是否計劃在G7高峰會下周於德國登場前,尋求針對原油價格計畫達成多國共識,葉倫表示:「我們非常積極與夥伴運作。」

 
美股「兆美元俱樂部」 起落一瞬間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前兩年美國科技股「兆美元俱樂部」崛起得快,今年墜落更快。基於升息不知何時才是個頭,因此許多業者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夠重新登榜。

彭博資訊報導,歷史顯示,網路泡沫破滅之後,微軟的總市值用了近17年才重回1990年代末期時的頂峰,而思科(Cisco)的總市值目前仍比2000年3月時的頂峰低46%。臉書母公司Meta與Netflix(網飛)目前的總市值比之前的頂峰蒸發超過一半。

分析師指出,並非所有科技巨擘都能夠重溫過去兩年的風光歲月。即使是改變世界的成功科技公司,要想重登股價頂峰,也需要兩年的時間。

以蘋果公司為例,總市值花了31年多才達到5,000億美元,六年之後破兆美元,之後只花了兩年便突破2兆美元,今年總市值只在盤中突破3兆美元幾分鐘。

今年迄今那斯達克100指數已重挫31%,主因投資人擔憂聯準會(Fed)升息,通膨飆高,俄烏戰爭,以及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紛紛撤守大型科技股。蘋果股價今年也回跌26%,目前總市值約2.13兆美元;亞馬遜去年曾達到2兆,現在距離破兆只有一步之遙。特斯拉和Meta更不用說,特斯拉市值在2021年10月漲破1兆美元,上沖下洗一段時間後,在今年4月跌破1兆大關後至今還沒回去,目前約6,500億美元;Meta目前則連5,000億美元都不到。

分析師指出,過去兩年靠著央行猛灌流動性,金融資產被人為拉高;現在全球央行正在收回寬鬆政策,股價勢必回歸正常,大型科技股市值很難迅速回朝。

不過科技股並不會很快就失去股市的主導的地位。儘管今年來標普科技類股指數大跌近三分之一,但占標普500指數的權重仍達27%,仍是權重最高的類股;如果將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裙帶股」也納入,則權重更達到三分之一。

瑞銀資產管理公司經理人尼爾預料,科技股終將恢復領導地位。股價有起有落,但長期趨勢則是科技股將有超優表現,因為科技影響太多的經濟與商業層面。

 
俄羅斯盧布 飆上七年高點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盧布對美元匯率升至2015年7月以來最高,已漲到俄羅斯政府希望阻升的地步,因為升值太多,可能會有損俄羅斯的出口競爭力和政府財政狀況。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盧布匯價繼20日勁揚3.5%後,21日盤中一度再升2.5%,至1美元兌54.09盧布,今年迄今漲幅擴大到37%,在彭博追蹤的全球貨幣中漲幅居首。儘管

俄羅斯央行已將基準利率調降10.50個百分點,並放寬因應西方制裁而祭出的資本管制措施,但盧布依然繼續挺升。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盧布起初暴跌,3月10日創下1美元兌121.5275美元的歷史谷底。但在莫斯科強制出口商售匯,並要求能源產品的部分買家以盧布付款後,盧布扭轉跌勢。

盧布轉升讓俄羅斯免於外匯危機,俄羅斯政府正好藉此誇稱,這代表俄羅斯已安度因入侵烏克蘭而遭國際制裁的狀況,但也不免擔心升值會影響俄羅斯的出口競爭力和財政,因為以本幣計價的出口收入將減少,並使俄羅斯的商品在海外更貴。盧布漲勢主要因美元交易受到管制使然,此外俄羅斯進口崩跌,對美元需求也弱。

俄國央行已採取一系列寬鬆措施,但盧布仍延續漲勢,反映交易員預料資本管制更全面放寬,也看好官方將提出振興消費需求和經濟成長的措施。

彭博資訊報導,俄羅斯官員正考慮在不放棄通膨目標的情況下,控制盧布匯率;莫斯科將需要一個新的機制,只要央行仍舊面臨制裁就能使用該機制。目前考慮的選項包括進一步放鬆活躍在海外企業的外匯操作規定,以及改善國內家庭和企業取得外匯的管道等。

盧布的升值引發了俄羅斯政府和央行高層對於盧布匯率目標的議論。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表示,「最佳」匯率為1美元兌70-80盧布。但俄羅斯央行副總裁扎博特金表示,不宜推動這類政策。

 
高盛兩岸風險指數 飆升
編譯葉亭均、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高盛集團表示,該公司設立的兩項新指標顯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緊張局勢已升至十年來最高,但目前的台股價格已大致反映這些風險。

彭博資訊報導,高盛的蘇瑋忠和慕天輝等策略師表示,在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後,高盛追蹤地緣政治風險新聞報導的海峽兩岸風險指數(Cross-Strait Risk Index)已躍漲,而該指數與更廣泛台股的負相關程度也達到最高水準。

這些策略師表示:「這顯示更廣泛的台灣市場,已開始反映海峽兩岸風險,為過去十年來首見。」

高盛也創設第二項指標─「海峽兩岸風險晴雨表」(Cross-Strait Risk Barometer),根據台灣科技出口業者對中國大陸曝險、以及旅遊類股等變項,評估市場所隱含的風險。

分析師表示,這兩項指標在過去三個月都飆升,因投資人尋求在市場價格反映升高的兩岸風險,而目前這項兩指標顯示,台股價格已相當程度地反映相關風險。

中國大陸本月提高對台灣的措辭強硬度,聲稱擁有台灣海峽的「主權」,主張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美國總統拜登上月被問到若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美國是否會動用軍事捍衛台灣的問題時,拜登回答「會」。白宮官員稍後澄清,拜登僅是承諾美國會協助台灣自行防衛。

 
美股早盤回神、漲逾400點 台積電ADR勁揚2.2%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上周暴跌,市值蒸發近2兆美元後,吸引部分投資人進場尋覓逢低買進機會,帶動美股21日早盤漲逾400點,但主要央行的升息計畫和全球衰退風險,已讓投資人維持審慎態度,分析師也認為美股還沒跌到底部。

美股本周盤初力圖站穩腳跟,三大指數早盤都漲逾1%,道瓊工業指數漲約420點(漲幅1.4%),標普500指數漲1.7%。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也減輕科技股的壓力,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大漲2.2%,費城半導體指數躍漲2.7%,台積電ADR勁揚2.2%至86.88美元,蘋果股價大漲3.3%,特斯拉股價更強彈6.6%。

ActivTrades分析師Pierre Veyret指出,股市中期雖面臨壓力,但一些投資人仍在尋找低價買進的機會,也有一些投資人認為,央行展現超鷹立場以抑制通膨其實是利多。

美國總統拜登和財長葉倫都表示,美國經濟仍可能避開衰退,幫助提振市場信心,但投資人也在評估經濟衰退的風險、聯準會(Fed)等主要央行的升息展望、以及市場是否已觸底,因而審慎看後市。歷史經驗顯示,在標普500指數跌入熊市後,通常要花一段時間才能觸底,特別是常伴隨經濟衰退。

許多分析師都認為,美股這波漲勢無法維持太久。市場也愈來愈擔心Fed在抑制通膨時可能下手太重,導致經濟衰退,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策略師都警告,股市可能會進一步下跌,以完全反映衰退的風險。高盛現在認為,美國經濟在未來一年陷入衰退的機率為30%,較之前預測的15%翻倍。

巴克萊歐股策略部門主管Emmanuel Cau指出,在企業盈餘預期下調或央行轉鴿之前,股市難以長久反彈。

 
彭博:交貨時間縮短 顯示亞洲供應鏈正在好轉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亞洲供應鏈正在逐漸好轉,因為在上海重新開放後,近來中國大陸恢復生產,縮短了工廠交貨時間,5月數據已開始顯現效果,當時只有小部分製造業企業恢復生產,隨著限制措施進一步解除,預計6月的數據會更為明顯。

彭博資訊經濟學家指出,5月亞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4月的48.8躍升至49.9,略低於50的榮枯線。 5月供應交貨的時間比4月短,與2020年3月中國大陸全境解封時的交貨時間相同。 亞洲製造業PMI調查顯示,5月投入和產出價格的上漲壓力略微減弱。

在原物料商品市場,金屬價格繼續從3月初觸及的歷史高點回跌,但價格依然偏高。能源成本居高不下,6月頭20天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19美元,高於5月的每桶112美元和4月均價106美元。

 
要聞
吳東亮 接掌工商協進會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工商協進會昨(21)日召開會員大會並選出第 26 屆理監事,台新金(2887)董事長吳東亮當選新任理事長,本屆理監事出現了八位「金融幫」成員,包括理事長吳東亮、副理事長駱怡君、監事會召集人蔡明忠三人;常務理事中的蔡宏圖、林明成及黃清苑,常務監事利明獻,以及理事吳欣儒等五人也都是金融界負責人。

針對多位金融幫成員加入工商協進會,也有知情人士分析,其實吳東亮過去也曾擔任過新纖董事長,蔡明忠同時也是台灣大董事長,兩人出現應能兼顧工商產業和金融業的需求。

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被選為新任副理事長,成為創會70年來首位女性副理事長。其餘兩位副理事長為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長興化工董事長高國倫。

七席常務理事名單中,東京之星銀行董事長黃清苑首度被推舉為新常務理事,其餘常務理事都是續任,包括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華南金控副董事長林明成、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及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七席中有三席都是金融界負責人。

新任理事中,蔡家第三代寒舍集團董事長蔡伯翰、穩懋董事長陳進財、新光集團第三代新光金總經理吳欣儒、東元董座邱純枝、裕隆集團董座嚴陳莉蓮、台玻集團第三代台玻副總經理林嘉佑、昇恆昌董事長江松樺都是新任理事。兩位常務監事中信銀董事長利明獻、華新集團董事長焦佑倫。

 
銀響力新聞獎揭曉 聯合報系囊括五獎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第二屆銀響力新聞獎昨(21)日舉行頒獎典禮,聯合報系囊括五獎項,成為本屆大贏家,包括:願景工程「囚居晚年」獲平面類年度最具影響力新聞獎;經濟日報「小心!高齡金融剝削」獲平面類專題報導首獎;聯合報橘世代周報「科技力,大疫時代下橘世代關鍵能力」及「心智障礙者如何安老?雙老家園的努力」拿下兩個優選;聯合報數位版則以「爺奶當同學」獲網路媒體類優選。

評審認為聯合報系專題議題深具啟發性,透過流暢文字、生動照片與視覺化圖表,協助讀者理解艱澀議題。

銀響力新聞獎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主辦,厚生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為本屆評審團主席,是國內第一個以「高齡」為主題的新聞獎。這次一共收到116件報名作品,入圍43件作品。

在激烈競爭中,由經濟日報資深記者邱金蘭、仝澤蓉、林安妮共同製作的「小心!高齡金融剝削」獲得平面專題類首獎,該專題在去年也入圍了曾虛白新聞獎、卓越新聞報導獎,亦獲得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特優。

「小心!高齡金融剝削」深度報導在高齡社會下,年長者或因金融機構理專、保險業務員的不當行銷,買了不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甚至也出現具信賴關係者的財產詐欺。本專題調查近年台灣高齡金融剝削的成因、態樣與案例,並嘗試找出解方,在在獲得金管會高度重視與回應,並在今年3月宣布多項強化保障高齡者權益措施。

「囚居晚年」挖掘被困在屋裡的長者的故事,透過多面向採訪,在龐大難解的制度問題中,引導政策改革的思考。「科技力」描畫這一代長者善用科技開展新生活的活力,也提醒大眾不要忽略科技使用帶來的數位落差、網路詐騙、人際疏離。

小心!高齡金融剝削 精彩內容看這裡

 
迎接綠電時代/綠能新頁 螞蟻雄兵扮先鋒
記者徐珮君、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清晨5點,只要太陽從大屯山出來,就開始發電了!」站在林家透天厝前,淡水忠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鎮榮指著裝設太陽能板的屋頂,興奮地說:「我們推動公民電廠,把太陽光電賣給台電,一度電7.03元(當年價),一年收入超過18萬元,減碳又有綠能,為何不做?」

國發會3月底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要從減碳做到零碳,沒有人可自外於這張路徑圖。而以公民作為參與主體,透過集資取得一定股權,並參與電廠營運的公民電廠,此刻正以螞蟻雄兵之姿,助力台灣邁向零碳社會。

用太陽能長綠電其實不難,李鎮榮笑說,一開始他是為了推動社區活動,苦無經費,聽說可以把太陽光電賣給台電,於是他在自家生態園區外蓋了六片太陽板,裝置電力1.8kW(瓩)。白天陽光充足時,生態園區全部使用太陽光電,有餘電就存起來,「(儲能電池)可存6度電,晚上用於冰箱、飲水機、電燈照明設備等,電夠用,也證明太陽光電是可行的。」

公民電廠 成綠能新起點

與此同時,曾在台電工作30多年、退休前擔任台電董事長特助的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慧明,也開始推動公民電廠。他與李鎮榮共同發起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一切從零開始。

合作社推動公民電廠的作法是,由社員認購股金,每股100元、至少認購100股。兩人從525萬元股金起步,從2020年做到今天,已建置七座公民電廠,總發電數為46.1萬度電,賣電收入達272萬餘元。

在收入上升後,合作社的社員人數也從起初的100人,倍增至200多人,股金更擴大到2,600多萬元。眼看合作社有了明確的獲利模式,現在上海銀行也主動提供八成融資。

李鎮榮說,我們的社區意識很強,一開始蓋公民電廠時,口湖子林家三兄弟立刻同意出租三棟透天厝的屋頂架設太陽能板,帶動示範,「若每個家戶的屋頂自己發電,積少成多,綠電就可以生出來了。」後來,淡水北新醫院看到此案例,也找上合作社「生綠電」。

發展綠電 沒人是局外人

許慧明指出,一般太陽光電產業合作社不敢花資本培養人力,大都直接外包給系統業者做,但我們找到綠能產業夥伴加入,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從規劃設計、採購、施工監造到發電商轉,邊學邊做,「現在全部一條龍作業,今年又標到東吳大學屋頂建置太陽光電案,有342kW(瓩)裝置容量。」

公民電廠看在一些人眼裡,或許覺得「小打小鬧」,不過,在歐美日等國家,這一座座的公民電廠,甚至是更小的家庭用戶,都是珍貴無比的綠能新起點。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表示,很多歐洲國家都鼓勵公民電廠發展,歐盟2050年的目標是,有45%的再生能源要由公民電廠供應。

鄭楚忻認為,台灣地小人稠,公民電廠可讓台灣屋頂太陽光電積少成多,「公民綠電不是負擔,而是一次付出,就可長期回收。」她建議,政府不能只停留在宣導層次,而是要明確訂出公民電廠發電量,開放更多公有屋頂讓市民參與,提供更高收益率,這樣螞蟻雄兵的力量才能發揮。

 
防疫險 今年來給付112億
記者紀佳妘、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本土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12家產險公司正處於理賠高峰期,金管會昨(21)日公布統計,今年截至6月20日,防疫保單理賠件數增至31.49萬件,理賠金額突破百億元、來到112億元,單周出險增逾28億元,若按照此理賠速度推估,6月底理賠金額極有可能突破150億元。

金管會公布防疫險最新銷售概況,目前國內共有五家產險、二家壽險銷售12張疫苗保險商品,其中四張為壽險、八張為產險業銷售的疫苗險。

今年截至6月20日止,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376.8萬件,保費收入達35.61億元,理賠件數增至31.49萬件,理賠金額則衝破百億元、來到112億元;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為所收保費的3.14倍。

與金管會截至6月13日的統計相比,防疫險理賠件數從23.69萬件增至31.49萬件,理賠金額亦從83.49億元跳高至112億元;短短一周理賠件數大增7.8萬件,理賠金額則增加28.51億元,相當於一天理賠4.07億元。

國內疫情自4月中旬起竄燒,5月確診人數節節攀高,產險業預期理賠高峰期將落在6、7月,引起外界關注產險公司現金流量是否拉警報。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理賠申請會有遞延效果,但從理賠數據來看,「理賠量已經出來了」,金管會會密切關注。

 
富邦媒董座 蔡明忠接任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富邦媒(8454)昨(21)日召開董事會,董事長林啟峰辭去職務,改任高級顧問,董事會改選新任董事長,由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接任。市場研判,蔡明忠接任富邦媒董座後,有利於集團資源整合和綜效極大化,帶動富邦媒新一波營運成長。

林啟峰在1997年加入富邦集團,曾任富邦金控消費金融事業群總經理,2004年富邦集團跨足電視購物產業,林啟峰出任富邦媒總經理,並於2018年接任董事長。

林啟峰在富邦媒長達18年,辭職消息傳出後,令市場震驚。富邦媒表示,林董辭任的原因是退休。據悉,內部員工都收到一封有林啟峰照片的電子卡片,寫著「將近6,500多個日子,18個momo春夏秋冬,這一路上我們一起度過許多戰役,因為有您,我們得以茁壯成長。謝謝您」。

富邦媒過去幾年每年皆會藉由戶外活動舉辦員工激勵誓師大會,業績達標就有海外旅遊等獎勵,營造內部向心力。在林啟峰帶領下,富邦媒這幾年一路過關斬將,不論是蝦皮挾帶創投資金來勢洶洶,或是與PChome集團在市場廝殺,富邦媒都是腳步穩健、版圖不斷擴大,更在2018年營收超車PChome,成為國內電商龍頭。

林啟峰在2014年底喊出七年計畫,2022年要達到千億元營收目標,市場預期,此目標今年可望達陣。

林啟峰任內繳出的成績單相當亮眼,2021年合併稅前盈餘40.8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純益32.8億元,年增68.8%,每股純益18.02元。富邦媒去年股價也一度來到2,190元的歷史天價,且是第一家股價衝上千元的百貨股。富邦媒昨天收783元,上漲46元。

富邦媒今年第1季財報稅後純益達8.26億元,每股純益4.53元,優於去年同期的4.29元。富邦媒指出,今年第1季營運是歷史同期最佳表現,且momo會員黏著度持續提升,活躍會員數年增雙位數。

富邦媒5月合併營收達86.3億元,即使去年因疫情升級而墊高基期,但營收仍持續創歷史同期新高,亦是單月歷史第三高。累計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達39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4%。

 
北市百貨 將掀大洗牌潮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到疫情衝擊,上班族居家不出門,台北市百貨恐醞釀一波洗牌潮。繼誠品信義店明年可能無法續約,台北市信義區複合式商場Neo19租約也傳將於今年底到期,雖承租者想要續約,但房東尚未答應;2018年底開幕的大直ATT,也傳因虧損連連,希望找人接手,不過ATT否認此事,僅表示疫情雖有影響,但仍努力招商中。

誠品信義店租約明年底到期,因房東統一可能不願續租,明年該店將面臨租約到期熄燈命運。而2001年10月在信義區開門營業的Neo19,也傳出租約將於今年底到期,目前還不確定能否與房東宏泰集團續約。

Neo19業主建鑫開發董事長王超立透過公司幕僚回應,現在租約還在與房東洽談中,目標是希望續約,其餘則不願多作回應。

Neo19是主打主題餐廳與健身娛樂為訴求的主題複合商場,採「店中店」的經營模式,即使進駐品牌不如周邊百貨新光三越、遠百、微風擁有的品牌強勢,仍能在信義區屹立21年,培養出固定的熟客,至於未來何去何從,要看宏泰集團是否願意繼續出租。

還有一家傳出要找人接手的百貨,是2018年底搶進大直商圈的「ATT e Life」,業主為ATT吸引力集團,據了解,近二年受疫情影響,ATT大直店許多品牌撤出,導致空櫃不少,商場已虧損上億元;市場傳出,該商場房東傳出是與宏泰集團有關的企業。

ATT對此僅表示,受疫情影響,招商確實辛苦,團隊仍很努力找品牌進駐,並未聽說商場要找人接手,不希望被外界聚焦。

「ATT e Life」原本店名為「ATT 4 Recharge」,當年開幕時,ATT吸引力集團董事長戴春發曾表示,為與一般商場做出區隔,希望強調休閒娛樂,進駐多家親子樂園,要大搶全客層。

ATT大直店開幕一年就遭逢疫情衝擊。據了解,ATT亟欲幫大直店轉型,「ATT 4 Recharge」去年更名為「ATT e Life」,重整商場配置,打造娛樂動漫內容,重新定位聚焦年輕市場,還希望打造ATT自營的電影院,都因疫情而暫停計畫。

 
勞保欠費 領不到確診補助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不少勞工也因確診須實施居家隔離,勞動部在日前已宣布確診勞工居家照護期間可以請領勞保傷病給付,請領期間回溯至4月8日起,但根據勞保局最新統計,申請案件中有544件不給付,其中不給付最大的原因為積欠保費。

而根據勞保局統計,截至6月19日,已受理5萬8,919件,核定件數為2萬3,771件、核付2萬3,227件、不給付為544件。

勞保局職業災害給付組長陳慧敏表示,其中不給付的最大宗因素為勞工有積欠保費的狀況,因此無法請領,不過只要繳清積欠的保費,就會核付。其次就是非勞保被保險人,這有可能發生的狀態就是剛好在工作轉換期,確診時間落在勞保停保期間,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也無法核附。

第三則是居家辦公,若是有工作是時也無法請領;最後,就是非確診者,不少勞工誤以為被匡列居家隔離也能給付,但普通傷病給付僅核發給確診者,以上這四種比較常見不核附的樣態。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