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國安基金「試盤」台股失萬八 點火台積效果不明顯 | 記者崔馨方、夏淑賢、林勁傑/台北/經濟日報 | 美中關稅戰急遽升溫,牽動市場不安情緒,雖然國安基金昨(9)日早盤嘗試性的點火台積電(2330),但龐大的市場賣壓仍衝擊台股再度開低收低,尾盤甚至一度跳水1,152點,終場大跌1,068點、失守萬八大關,並創下史上第三大跌點,成交量則增加至5,990億元。 國安基金宣布進場護盤,但台股昨日仍大跌逾千點,引發熱議。事實上,昨日盤中一度傳出國安基金進場 ... | 自己的股票自己救 31家動了 挹注346億活水 |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上市櫃公司股價雖深陷川普關稅風暴泥淖,台股本周來重挫3,906點,為自救自家股價、響應主管機關政策要求,昨(9)日新增光寶科(2301)、全新(2455)等十家公司實施庫藏股。其中,可能一口氣將砸下約200億資金進場,目前整體實施庫藏股的資金也來到346億元。 台股連番重挫,美中關稅戰加劇,證交所特別提醒上市櫃公司視資金狀況與維護股東價值等因素, ... | 股民怕斷頭四處籌錢 壽險業解約潮 大排長龍 |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三天狂跌近4,000點,融資追繳令萬箭齊發,不少投資人四處調頭寸。市場傳出,數家大型壽險公司近日湧現解約潮,主要是為了「補股市的錢」,壽險公司櫃檯人員也為此特別加班趕工。 一家大型壽險公司高層指出,近兩天市場解約需求確實較為顯著,較平日大幅增加二成以上。 另一家大型壽險公司主管則說,昨(9)日上午北部某櫃檯前排隊解約人潮,較過去多了一倍。 清明連假過後,台灣股 ... | 國安基金點火失利 台股再崩1068點 | 記者陳儷方、崔馨方、朱漢崙、蔡晉/聯合報 | 美中關稅戰急遽升溫,牽動市場不安情緒,雖然國安基金昨天早盤嘗試性的點火台積電,但龐大賣壓衝擊,台股再度開低收低,尾盤甚至一度跳水一一五二點,終場大跌一○六八點、失守萬八大關,並創下史上第三大跌點,成交量則增加至五九九○億元。 台股這星期三個交易日已下跌三九○六點,累計跌幅百分之十八點三。 國安基金八日宣布進場護盤後,台股昨早盤 ... | 裕隆3月業績同期衰退10% |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裕隆(2201)昨(9)日公布3月營收為63.96億元,年減10.69%;累計今年第1季營收為178.7億元,年減13.43%。 裕隆預估,2025年台灣市場汽車銷售約46.2萬輛,有望較2024年的44.9萬輛小幅增加,整體代工生產能量與2024年大致相當。 至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程度,目前還要再觀察,但是,裕隆有很大一部分生產來自於自主品牌與鴻華先進,應該較不受關稅影響,不過,看好在電動車時代長期發展趨 ... | |  | 台股崩跌三天蒸發3,906點 主力大戶哀號…違約交割不斷出現 |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三天慘崩3,906點,不只投資人哀鴻遍野,丙種、大戶、市場主力更是最大受災戶,市場盛傳某知名業內帳面未實現損失三天慘虧超過25億。市場慘崩不止,違約交割也不斷出現,繼7日波若威後,昨(9)日又有華星光(4979)等違約交割。 台股近來系統性風險來襲,指數斷崖式修正,影響所及,除廣大投資人慘賠,丙種、大戶、市場主力更是最大受災戶,虧損金 ... | 就市論勢/陸港股 ETF 可留意 | 謝晨彥(股怪教授)/經濟日報 | 盤勢分析 國際指數波動仍大,美股四大指數4月8日全面開高走低,終止前一日反彈。原先回落的VIX恐慌指數,也在一個晚上暴衝11.3%來到52。在各國與美國關稅談判有較具體成果前,市場風險厭惡程度將進一步攀升。市場資金將轉往日本公債、瑞朗等避險資產,以及基期仍偏低的陸、港股市場。 從價量結構分析,台股這兩天連續爆出5,000多億元成交量。雖然指數 ... | 中磊預計回購1.2萬張 |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網通大廠中磊(5388)昨(9)日公告將從今天起自集中市場買回庫藏股轉讓員工,預計買回1.2萬張,買回區間在59.6元到110元,總金額約7.152億元到13.2億元間。 中磊預計買回股數占已發行股數比率4%。中磊前三年也曾買回庫藏股,在2022年10月3日到11月7日間買回最多5,000張,也執行完畢。以此次庫藏股每股買回最高價110元計算,若買足1.2萬張,最高將斥資13.2億元。中磊昨天股價收85.1元,下 ... | 聖暉3月、第1季業績 同期新高 |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 無塵室機電整合大廠聖暉*(5536)昨(9)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32.4億元,月增21.4%、年增52.4%,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85.56億元,季減9.9%,年增56.2%。聖暉3月及第1季合併營收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受惠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生醫製藥、一般傳產等客戶推進新廠投資計畫,推升聖暉在手訂單續攻高。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客戶建廠需求殷切,廠務工程市場供需吃緊,市場對未來通膨的預期心理,客戶為避 ... | 聯強3月營收月增20% 衝刺商用業務 |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聯強(2347)昨(9)日公布3月營收340.4億元,月增20.61%、年減3.35%;累計今年首季營收913.44億元,季減19.34%、年減11.8%。 針對首季營收下滑,聯強指出,主因半導體業務自去年高基期大幅滑落,但商用加值業務仍穩定成長。展望第2季,聯強指出,面對全球市場變動與挑戰,將繼續專注擴展高附加價值的商用業務,並積極應對半導體業務的波動。 聯強半導體業務首季回歸正常,營收359億元, ... | 揚秦3月營收年增23% 藏壽司減6% | 記者嚴雅芳、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餐飲業首季營收兩樣情,揚秦(2755)、亞洲藏壽司昨(9)日公布3月營收,揚秦3月營收2.38億元,年增23.79%,月增16.64%,創同期新高,第1季營收6.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49%,創單季歷史新高。 亞洲藏壽司3月單月營收4.29億,年減6.14%。首季營收13.34億,年減6.94%。 揚秦總經理林麗玲表示,雖然第1季普遍為早午餐產業的淡季,但隨著「麥味登」與「炸雞大獅」加盟雙引擎的營運規模擴 ... | 勤誠亮眼 3月營收攀同期最佳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伺服器機殼大廠勤誠(8210)昨(9)日公告3月營收達17.32億元,月增32.9%、年增62.7%,單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首季營收41.5億元,季增7%、年增50%,亦創同期新高。 勤誠表示,3月營收表現亮眼,主要是各地終端客戶需求優於預期,帶動第1季淡季不淡表現。 針對美國關稅問題,勤誠表示,經營40多年來,經歷市場跌宕起伏,營運上具備韌性,此次變化影響層面廣而深,已密切與各地 ... | 可成3月合併營收月增15% 盛群增2%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昨(9)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15.96億元,月增15.3%,年增17.7%。首季合併營收43.5億元,年增18.9%。 可成日前於法說會指出,持續看好今年PC產業將出現換機潮,加上台系電競客戶成長性佳,今年營運持審慎樂觀。 可成目前產能有七成在中國大陸,三成在台灣。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微控制器(MCU)廠盛群(6202)昨(9)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為2.65億元,攀上近27個月 ... | 貨幣基金 可短期避險 | 記者崔馨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關稅戰引發各國投資人叫苦連天,台股昨(9)日更創下史上第三大跌點。不過,觀察貨幣市場型基金表現,近期仍維持穩健力收益。法人表示,貨幣基金資金流動性高,具可快速變現特性,是短期避險的選擇之一。 統計至8日,觀察近期貨幣基金績效表現,近一周在美國關稅政策下仍保持穩健,前十強皆有正績效;若拉長時序,美元級別的兆豐美元貨幣市場、元大美元貨幣市場基金近六個月也有2%以上的 ... | 路博邁台日雙股基金 4月28日開募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也提供進場機會。路博邁台日雙星股票基金將於28日開始募集,這是國內首檔主要投資台灣、日本雙股市的基金,也是近期唯一一檔新募的純股票基金。 路博邁投信總經理黃忠雄指出,路博邁台日雙星股票基金在元月就已獲得核准,原就預估第2季市場可能因為關稅議題而變得震盪,因此決定在4月底募集,5月中旬上市。川普公布關稅稅率超出市場預期,股市大跌,反而 ... | 亞洲科技型 不看淡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祭出,血洗全球股市,AI供應鏈重鎮的亞股承壓。法人表示,高關稅將影響整條供應鏈的布局,惟美國四大雲端服務業者的AI服務與基礎建置仍在成長階段,仍看好AI相關應用的發展,建議可定期定額布局亞洲科技基金。 瀚亞亞洲科技資本家股票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川普關稅對亞洲科技股帶來四大面向的影響,第一、終端消費電子品可能會漲價,加上美國GDP增長預測將下滑,將影響 ... | 半導體ETF 長線有戲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隨著美國宣布開徵對等關稅,美股、台股連日跳水,連長天期公債價格也反轉下跌,未發揮避險效果。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此時應謹慎操作,保留現金流動性,靜待關稅協商明朗,等市場情緒回穩後,逐步加碼產業長線正向的半導體ETF。 對於風險資產、避險資產統統失效的市場表現,中國信託投信表示,當前資本市場面臨四大憂慮,包含關稅協商未明朗、企業資本支 ... | 關稅戰經濟前景蒙塵 台股高息ETF恐成未爆彈 |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慘崩,除了法人賣超、投資人斷頭、程式交易停損單外,市場最關心的,莫過於台股高股息ETF恐成為下一個拖垮台股的未爆彈。由於早在台股崩盤前,部分ETF配息已出現減少跡象,美國關稅戰啟動,經濟前景蒙塵,導致企業獲利衰退,ETF配息更將縮減,如果投資人大量贖回,再牽動一波市場大賣壓。 台股高股息ETF配息來源大致可分為股息收入、資本利得、收益 ... | 全民權證/聯電 挑價內外20% | 記者周克威整理/經濟日報 | 聯電(2303)3月營收198.5億元,月增9.1%、年增9.3%,第1季營收578.5億元,季減4.1%,符合市場預期。預估第1季晶圓出貨量、產能利用率與前一季相當,而市場預估聯電第1季每股純益(EPS)為0.7元。 聯電隨今年產業開始復甦,庫存經過幾個季度調整後已回到正常,但車用還需要更多時間,預計回到正常要到今年第2季,雖成熟製程競爭激烈,但全年晶圓出貨會增加,即使市場供過於求,在價格策略 ... | 漢翔、緯穎熱 四檔突圍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連三天大跌,但隨著國安基金上膛,漢翔(2634)、緯穎(6669)等部分個股昨(9)日早盤開高,雖後續受到市場擔憂美國對等關稅上路的衝擊而出現賣盤,但若大盤反彈,相關早盤強勢股有機會領先突圍。 軍工概念股是川普政策受惠股之一,漢翔日前法說會時表示,政府積極發展軍工產業,今年國防預算整體規模超過5,500億元,尤其無人機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主流。漢翔在台灣無人機產業扮演關 ... | 期貨商論壇/生技期 保守看待 | 記者周克威整理/經濟日報 | 美國總統川普開啟關稅戰,導致全球股市股災。有美股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7日一度飆升至60.13,罕見突破60整數關卡。 現階段美國政策讓投資人信心陷入危機,過往有資金避風港之稱的生技類股同步遭到拋售,恐怕只有川普政府改變關稅政策,市場波動才會平息。值得關注的是,生技獲利王保瑞(6472)8日公告為維護股東權益,開 ... | 雲豹能源喊買2,000張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太陽能系統整合商雲豹能源(6869)昨(9)日董事會通過實施庫藏股,擬買回自家股票2,000張,預計買回股份擬轉讓予員工。 雲豹能源預計買回庫藏股區間價格為115元至170元,若股價低於區間下限,將持續買回,預定買回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比率為1.45%。以此次庫藏股每股買回最高價170元計算,若買足2,000張,最高將斥資3.4億元。雲豹能源昨天股價收在113.5元,下滑12.5元。 雲豹能源日 ... | 元山3月營收月增33% 深耕散熱技術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車用電子與生活科技系統大廠元山(6275)昨(9)日公告3月營收3.87億元,月增33.4%、年增16.9%,創歷史次高,主因車用風扇與高階網通IT訂單挹注;累計今年第1季營收9.87億元,年增8.77%。 元山積極參與先進散熱技術的發展,英特爾在台舉辦的「2025超流體先進散熱技術論壇」中,元山結合液流冷凍機構系統、高效能散熱通風與控制技術展示Side Car、IN-ROW CDU及系統控制界面等先進水冷散熱 ... | 寶一3月營收年增44% 福貞3月合併營收年增10% |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 寶一(8222)昨(9)日公告3月營收表現,單月為1億元,年增44.5%;累計今年第1季營收達2.53億元,年增34.3%。市場看好該公司營運今年增長可期。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福貞-KY(8411)公布3月合併營收達7.04億元,年增10.1%;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22.01億元、年增8.4%,3月與第1季合併營收雙創歷史同期新高 ... | 新光鋼3月營收年增51% 大成鋼增19% | 記者吳秉鍇、黃淑惠/高雄、台北報�/經濟日報 | 新光鋼(2031)昨(9)日公告3月營收表現,單月為17.8億元,年增51%;累計今年第1季營收達50.4億元,年增45.4%。 法人指出,該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超過100億元,將有助於今年營收和獲利進一步成長。 雖然今年綠能發電的工程的政府發包進度有所落後,但以2024至2029年所需離岸風電及太陽能鋼材需求量估算,仍有200萬噸及100萬噸的需求量能,對於鋼市仍有一定的支撐。該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超過10 ... | 承業醫3月營收年增1.5倍 淡季不淡 |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承業醫(4164)公告3月營收5.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51%,第1季營收一舉突破10億元,呈現淡季不淡,並寫下掛牌以來同期最高。 近期不少醫材股都受關稅議題影響,對此,承業醫表示,公司產品銷售95%以上在台灣市場,少部分出貨中國、印尼,本就無產品出口至美國,故川普關稅政策對公司營運並無影響 ... | 大綜3月合併營收月增6% 出貨動能強勁 |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系統整合商大綜(3147)昨(9)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13.85億元,創新高,反映半導體客戶需求強勁,月增6.15%,年增3.29倍;首季合併營收31.5億元,較前一季大增96.75%,年增2.12倍,改寫單季業績新猷。 大綜受惠大客戶台積電在台建廠需求強勁,傳出首季來自台積電的營收貢獻,較去年同期翻倍跳增,今年大客戶訂單需求發燙,相關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 大綜表示,上半年資料中心應用動能火熱 ... | 全家3月營收年增1.8% 兌點催動買氣 |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全家(5903)昨(9)日公布3月營收87億元,年增1.8%,首季累計營收為252.8億元,年增1.6%,創歷史同期新高。 全家表示,綜觀3月整體業績表現穩健,主要受惠於展店動能持續、鮮食熱銷以及會員經濟效益發酵,尤其3月點數到期大兌點活動帶動整體會員消費活絡度,整體表現穩步向上。全家指出,截至114年3月31日止,全家總店舖數達4,344家。 全家本月鮮食推出多項主題企劃,包含春季應景的「 ... | |  | •國泰AI助攻CUBE App 大王子親自領軍收益增8倍 國泰金在2015年發動數位轉型計畫,由董事長蔡宏圖長子蔡宗翰親自領銜,隔年更進一步成立「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2020年起,又開金控先河,舉行技術年會,成為金控在數位科技的領頭羊,並在去年9月首度公開國泰金的生成式AI技術發展框架GAIA,整整10年數位轉型的進擊,隨著導入生成式AI,轉進新境地。
•環保杯喝完只用水沖?譚敦慈:細菌全下肚!養菌NG動作全公開 一般人認為每天只有把環保杯、保溫瓶拿來喝水、沒有裝飲料,用水好好地沖過應該就很乾淨了,其實你可能沒想到,嘴巴碰過都有細菌產生的可能!「無毒教母」譚敦慈特別強調,保溫瓶不能只用水清洗,正確清洗和使用方式,本篇一次整理公開!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