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實質薪資、總薪資雙轉正…加薪效應 終超過通膨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8/13 第59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上半年實質薪資、總薪資雙轉正…加薪效應 終超過通膨
記者陳素玲、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發布六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情形,今年上半年每人平均經常性薪資四萬六二二七元,年增百分之二點五六,總薪資六萬四○八四元,年增百分之三點七四,扣除物價後,上半年每位員工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四萬三一五八元,年增百分之○點二八,三年來首次轉正。實質總薪資五萬九八三○元,年增百分之一點四三,則是由去年負成長轉正,增幅為近三年最高。上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及實質總薪資不但雙雙正成長,且增幅是三年來最佳。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專門委員張一穗表示,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月減二千人,但加班工時則有不錯水準;製造業加班工時三月以來,已連續四個月維持在十六小時以上的偏高值。加班工時可迅速反映產業的景氣變動。

她分析,涵蓋半導體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六月加班工時達廿四點六小時,且連續三個月維持在廿四小時以上,年增率更連十二月正成長,主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電子零組件業必須加班因應。

主計總處表示,雖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處偏高水準,但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調薪帶動薪資成長超越通膨,雙雙呈現正成長。

六月單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六四八六元,月增百分之○點○六,年增百分之三。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八九六一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五萬五四四七元,年增百分之三點一七;其中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時薪二○八元,月增百分之○點九七,年增百分之四。

個別受僱員工從事行業及個人條件與資歷不同,但六月低於整體平均者包括住宿及餐飲業三萬四六○九元、其他服務業三萬五八四一元,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製造業為四萬四二七二元,但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金融及保險業,都高於整體平均行業。

 
經長籲立院支持撥補台電 10月電價調漲機率就不高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將在9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10月電價。經濟部長郭智輝昨(12)日表態,若國會能支持政府撥補台電,「調漲機率就不高」。

此外,台電上周表示,桃園以北地區5MW以上資料中心一律不核供;經濟部接著在臉書專頁以說明,台灣整體不缺電,但北部地區電廠及電網不夠了。郭智輝昨呼籲,社會支持蓋電廠,相信對爭取國際AI來大廠台設廠,是較有利條件。

郭智輝昨日出席經濟部中元祈福祭典,媒體詢問10月電價是否調漲時,明確表態只要政府撥補台電預算獲支持,大概不會漲電價。

台電今年度有政府撥補千億元追加預算,目前尚未獲立法院通過。

他並說,漲電價攸關社會民生,如果國人都不希望調漲,盼國會能同意政府對台電撥補,「大概就是不會漲價」。

郭智輝並說,一旦台電或是中油當虧損超過公司法規定,就是非常的危險。所以,請國會能夠支持政府撥補台電,如能獲國會支持政府補助台電,「我相信漲價的機率就不高」。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接連接受媒體專訪時,多次提到他對電價看法是「民生電價穩定,工業電價應將本求利適度反映」。郭智輝這番發言,引發外界認為10月要調整電價,並再度引發在野黨關注,要求政院說清楚、講明白。

郭智輝昨日於對10月電價是否調漲作出表態,就是希望不要影響到立院審查台電千億元追加預算,不要引起外界困擾與紛爭。

 
薪資成長連三月追上通膨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12)日發布上半年工業及服務業平均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3,158元,年增0.28%,連三月脫離負成長,薪資成長追上通膨,增幅也是三年同期最佳。

主計總處認為,在廠商調薪、最低工資調整及景氣復甦下,剔除物價因素之後,帶動實質經常性薪資成長。

外界關切製造業景氣,主計總處指出,6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月減2,000人,但製造業加班工時連四月處在16小時以上的偏高水準,製造業成長動能仍穩定。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張一穗表示,6月底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43.3萬人,月增4,000人,其中服務業月增5,000人,主要受惠疫後消費動能穩健;製造業月減2,000人。

製造業景氣相關指標分歧,對此張一穗表示,一方面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月減2,000人,另一方面,加班工時可迅速反映產業的景氣變動,製造業加班工時維持不錯水準,自今年3月以來已連四個月維持在16小時以上的偏高值。

她分析,涵蓋半導體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6月加班工時達24.6小時,且連三月維持在24小時以上,年增率更連12月正成長,主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電子零組件業必須加班因應。她認為,製造業成長動能穩定。

薪資表現方面,主計總處指出,上半年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為46,227元、總薪資64,084元,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分別為43,158元、59,830元,分別年增0.28%及1.43%。

 
防堵詐騙 企業開立帳戶要過三關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防範詐騙集團成立人頭空殼公司,掩護洗錢,金管會針對企業開立帳戶,搭建三關審查機制,未來設立未滿半年、資本額低的企業戶,都在強化審查名單中,防範詐騙集團空殼人頭公司戶闖關成功。

近年詐騙集團取得個人帳戶不易,改以成立人頭空殼公司,作為洗錢掩護工具。今年上半年問題陸續浮出檯面,立委關注公司戶空殼公司詐騙問題,金管會承諾加強對企業戶開立帳戶審查,據了解,初步控管模式已經在8月出爐。

之所以加強對企業戶審查,原因出在洗錢防制法子法告誡新制中,對違規帳戶祭出停權五年或是限制使用功能處分,但新制僅適用自然人,沒擴及到公司戶,如果公司涉及洗錢被抓,只要重新登記,導致詐騙洗錢案不斷,金管會也一度被檢察官點名是打詐三大戰犯之一。

為強化銀行業對企業戶開戶審查機制,最新三大審查關卡出爐,整體來說,要求銀行,必須針對公司戶開立帳戶的資本額、營業事實等合理性強化審查。

第一,將強化審查公司戶設立是否達到一定期間、資本額是否達一定金額,以及是否有營業事實證明,登記的地址與申請開戶分行是否都具有地緣性等,以及選擇開立帳戶原因的合理性等。

第二,假設設立不到半年,資本額又偏低的公司,來銀行開立帳戶,銀行必須要強化驗證身分,同時要加強審查公司營運項目以及登記地址的合理性。

第三,假設企業被註記成為警示戶,則要強化審查開戶的合理性。銀行內部系統更必須針對被註記成警示戶的企業,針對其負責人資料註記,也就是追溯到負責人後續如果開立新帳戶,就必須加強審視他的開戶動機,包括必要性與合理性。

 
國際財經要聞
投資人靜待美國通膨數據 歐股收盤互有漲跌
倫敦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靜待美國本週公布有助於窺探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下一步行動的重要通膨數據,歐洲股市主要指數今天收盤走勢分歧,但漲跌幅度不大。

倫敦FTSE 100指數小漲42.15點或0.52%,收8210.25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微漲3.59點或0.02%,收17726.47點。

巴黎CAC 40指數小挫19.04點或0.26%,收7250.67點。

 
礦業大廠與澳航注資17億 烘托澳洲碳信用基金
雪梨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礦業大廠必和必拓(BHP)、力拓(Rio Tinto)和澳洲航空(Qantas)將作為早期投資人,向計劃投資平地造林專案的澳洲碳信用基金投入8000萬澳幣(約新台幣17億元)。

路透社報導,澳洲碳信用基金是由Roc Partners與C6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合資企業Silva Capital管理,目標是籌集2億5000萬澳幣,透過再造林計畫產生和管理澳洲碳信用單位(Australian Carbon Credit Units,ACCUs)。

澳洲碳信用單位是由澳洲政府的30億澳幣「減排基金」(Emissions Reduction Fund, ERF)發行,目的是幫助澳洲在2030年底前,將碳排量相較2005年水準減少43%。

減排基金主要向避免毀林、重建原生森林,或從垃圾掩埋場收集甲烷的專案發放碳信用。這些專案可再將碳信用額度賣給政府或希望達到自身減排目標的企業。

越來越多從事採礦或航空等高碳排產業的公司,希望透過購買碳信用額度來抵銷自身碳排。

Silva Capital聯席董事總經理伍德(Raphael Wood)在聲明中說:「這項基金不僅是對減碳的投資,也代表澳洲碳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重要的是,它將能長期支持我們的農業社群和自然修復。」

伍德還說,Silva Capital計劃投資農地,開發可促進永續農業和土地管理的大型碳吸存(carbonsequestration)專案。

 
拜登新政 終結訂閱制惡夢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拜登政府12日公布一系列名為「時間即金錢」(Time is Money)的法規提案,旨在排除消費者尋求服務時的阻礙,打擊不良的顧客服務,讓許多人終於能結束訂閱制的陷阱惡夢。

路透報導,白宮國內政策會議主任譚登說,消費者不應花45分鐘才能取消的訂閱方案,或填寫複雜表格才能獲得申請保險理賠。拜登政府將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等政府機關聯手,提出為消費者簡化商業手續的規範。

這項政策的推動,是拜登政府致力於緩解通膨憂慮下選民支出壓力的一環。選民感受到的壓力,也正是減損民主黨支持度的重要原因。但許多企業主對於民主黨試圖詆毀和過度規範產業的手段相當不滿。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就在競選期間,主張減輕對企業的規範。

另外,拜登在退選後首場電視訪談中披露,他是在民主黨同僚壓力下,以及決心看到前總統川普敗選,才會放棄角逐連任。

CBS 11日播出這段上周在白宮訪談拜登的影片。拜登解釋說:「我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諸多民主黨同僚認為,我會害到他們的競選。我擔心,如果我繼續選,這就會成為你採訪我的主題。」

 
陸經濟成長疲弱 OPEC下修原油需求展望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2日小幅下調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成長預期,原因是上半年的數據比預期疲弱,中國大陸的需求展望也不佳;OPEC也同步下修明年的需求成長預期。

路透報導,根據OPEC最新的月報,今年全球每日的原油需求將增加211萬桶,低於上月原估的225萬桶。OPEC說,之所以小幅下修預測,主要是反映第1、2季實際收到的數據與先前預測的落差,以及大陸的原油需求將在今年減弱。

這也是OPEC自去年7月首度出具今年的原油需求預期報告後,首度下修預期,但OPEC的預估數字仍比許多主要貿易商及華爾街銀行都高,也落在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預測區間上緣,更比國際能源總署(IEA)高出一倍多,主要是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歧見以及對全球轉向更乾淨能源的步伐預測不同。

OPEC也把明年的需求成長預期,從原估的185萬桶下修至178萬桶。以沙國為首的OPEC,將在未來幾周決定第4季是否讓暫停的產能重新上線。在本月稍早的一場審查會議上,OPEC重申,會依據當前市場狀況,暫停或扭轉增產決定。

為支撐油價,OPEC和盟國(OPEC+)從2022年開始實施一系列減產措施至今,多數會持續到2025年底,但部分措施可能從10月開始解除。

然而,OPEC強調,今年的需求成長仍高於疫情前的歷史平均值每日140萬桶,而夏季旅遊需求依舊非常強勁。

另據貿易商消息來源12日的說法,沙國9月對中國的原油出口料將下滑至約4,300萬桶,比前一個月的4,600萬桶(修正後)減少約300萬桶。

沙國為中國的第二大原油供應來源,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也是全球原油需求成長的最重要動力。中國原油需求減緩,限縮了國際油價的漲幅。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先前調漲販售至亞洲的官訂輕質原油售價,但維持中質和重質原油價格不變。

 
供過於求…美煉油業減產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一些美國煉油大廠近來紛紛減少煉油設施的運作,引發外界擔心全球原油過剩的情況正在成形。

彭博資訊報導,擁有美國最大煉油廠的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計劃讓旗下13座煉油廠本季產能平均降至90%,這是自2020年以來同期間最低;PBF能源公司宣布今年煉油量預料是三年來最少、Phillips 66煉油廠產能將是近兩年來最低,而Valero Energy預期減少煉油。

整體而言,這四大煉油業者占全美汽油與柴油提煉量約40%。美國煉油業是全球供需狀況的關鍵指標之一,如今出現疲軟跡象,反映消費停滯且利潤萎縮。煉油減緩,也強化了原油供應過剩正在成形的可能性,這一威脅因素已使得油價今年來漲幅限縮在大約7%,抵銷了OPEC+減產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增溫的影響。

把原油精煉成燃料的利潤正在萎縮,原因是煉油廠關閉、轉換與新產能增加的時間錯配,同時間,在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電動車與採用液化天然氣的重型卡車愈來愈受歡迎。

此外,直到年底,全球原油供應預期增加,儘管新的煉油廠數量也增加。美國一直能夠將過剩的原油運往奈及利亞的Dangote超大煉油廠,該廠持續處理來自二疊紀盆地的頁岩油,而墨西哥Dos Bocas煉油廠預定今年開始生產。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整體來說,在2023年至2030年,全球預料煉油淨產能增加約每日490萬桶,相當是印度目前的煉油量。

不過,上述的舒緩可能是短暫的,因為蓋亞那在提升原油產能,而OPEC+打算在第4季逐步縮減減產額,這會讓每日產量又增加約54萬桶。雖然這項計畫是可調整的,但美國頁岩油業者今年稍早鑽挖的井將開始投產。麥格理銀行策略師德維迪說,美國預期今年原油產量達創紀錄的每日1,380萬桶,比去年同期高出約60萬桶。

 
中東緊張 油價衝80美元
編譯盧思綸、高詣軒/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媒體Axios和以色列媒體耶路撒冷郵報11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報導,以國情報圈最新評估,伊朗很可能在近日甚至15日加薩停火協議談判舉行前,就直接對以色列報復攻擊。國際油價12日一路走高,布蘭特盤中最高漲1.24%,報每桶80.65美元。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已被告知,伊朗可能準備發動大規模攻擊,他再下令美國喬治亞號核子動力潛艦前往中東,以及林肯號航艦打擊群加速馳援。

知情人士指稱,新的情報評估已出現重大轉變。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7月底在德黑蘭被暗殺身亡,伊朗矢言為此報復以色列。以色列情報圈早先研判,伊朗尚未決定報復時機與方式,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可能在國際壓力和內部爭論下,延後、克制或盡量壓低報復強度,避免直接攻擊以國。

一位知情人士說,伊朗革命衛隊與新總統裴澤斯基安及其幕僚,雙方就回應哈尼雅之死的方式和時間有所爭論。革命衛隊主張發動比伊朗4月對以國大規模空襲更嚴重且廣泛的回應,但裴澤斯基安方面認為中東緊張升高不利伊朗,應避免這類嚴厲回應。

 
要聞
和大父女聯手 開拓版圖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和大(1536)集團是特斯拉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多年來持續受到市場矚目,近年和大進入轉型期,現任執行長沈千慈接下CEO重任之後,即將要迎來全新的世代,她並高喊:「和大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

沈千慈接任和大執行長之後,每天都全力投入業務研發與採購,若是金額可觀的採購項目,還能找老爸、董事長沈國榮參與意見,但真正在第一線開疆闢土,在快速發展的汽車產業中要拓展業務,都是要靠自己。

要在汽車產業中拿到變速箱訂單,專業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沈千慈在美國讀書、主導業務,又在日本設過分公司,和美、日、歐車廠直接溝通是最快的方式。沈千慈說,和車廠溝通需要的專業技術,有些比較不太難的,自己就可以和客戶談,太難的就要找研發人員一起,如今已經有了不小的成果。沈千慈分享,「一定要衝衝衝,才能拿到訂單」。

有了沈千慈的投入,和大董事長沈國榮顯然輕鬆不少,在此同時,和大也積極投入美國建廠計畫,千頭萬緒的工作一齊匯聚,父女合作無間,許多難關都迎刃而解。即使前路仍有困難,沈千慈無所畏懼,因為她也知道,這些繁雜工作的背後,未來將為和大取得可觀的成績單。

 
長照扣除額排富 三個樣態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減輕納稅人照顧身心失能家屬負擔,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無論是聘僱外籍看護、使用長照給付,在申報綜所稅時,只要附上證明文件,每人每年可減除長照特別扣除額12萬元,不過要留意三大排富條款。

第一,綜所稅率在20%以上;第二,納稅人選擇就其申報戶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按28%稅率分開計稅;第三,納稅人與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合計的基本所得額超過最低稅負制免稅額,以2024年而言即為750萬元。前述這三種情況,都不能再適用長照扣除額。

北區國稅局表示,為配合政府推動長照政策,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符合衛福部公告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自2019年起每人每年可定額減除長照特別扣除額12萬元,若所得年度查調扣除額資料有列示長照扣除額,就能免附證明。

國稅局提醒,納稅人應留意長照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有三種情形不適用,包含綜所稅率在20%以上、股利採分開計稅、基本所得額超過最低稅負免稅額。

舉例而言,納稅人甲君申報2020年綜所稅,列報父親長照特別扣除額12萬元,國稅局以甲君適用稅率為20%,剔除長照扣除額並補稅。

甲君向國稅局申請復查,認為適用稅率「未超過」20%,主張仍可適用長照扣除額,但國稅局解釋,所得稅法是規定20%「以上」就不能適用,因此適用稅率為20%也仍應列入排富範圍。

另外,衛福部3月放寬可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資格、增訂團體家屋為入住適用機構、增訂入住機構期間死亡者,入住日數不受課稅年度須達90日限制。

國稅局提醒,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者,須檢附課稅年度有效的聘僱許可函影本;在家自行照顧,並符合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資格者,則依適用條件不同,提供包括身障證明影本、有效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影本等文件。

若為長照給付及支付服務使用者,則須檢附課稅年度使用指定服務的繳費收據影本;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或團體家屋,則須提供課稅年度入住適格機構繳費收據影本。

 
證交稅7月增41%…連15紅 前七月衝1,746億元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2)日公布前七月總稅收逾2.3兆元,創同期新高,年增2.8%。受台股在7月中旬創新高帶動,7月證交稅入帳315億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41.1%,連續15個月雙位數正成長,前七月證交稅亦創同期新高。

財政部統計,累計前七月稅收創同期新高者,包含關稅、綜所稅、遺產稅、證交稅、期交稅、特銷稅(俗稱奢侈稅)、營業稅、房屋稅、牌照稅、契稅、印花稅、娛樂稅、個人房地合一稅及總稅收,寫14項新高。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今年累計前七月總稅收2兆3,511億元,年增2.8%;達成率方面,累計前七月實徵淨額占累計分配預算數109.6%,代表稅收入帳略優於預期,占全年預算數72.7%。

7月總稅收為2,165億元,年增11.5%,以證交稅增加92億元、營業稅增加76億元、營所稅增加24億元較多,特別是證交稅,仍是最大亮點。

劉訓蓉表示,7月台股先漲後跌,上旬因預期台積電法說會將釋出正面訊息,帶動權值股漲勢,大盤於7月11日創下24,390點收盤新高,但受到川普貿易保護言論、微軟資安問題、拜登宣布退選,以及美國科技巨頭財報不如預期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7月12日至26日二周間大跌約2,300點,月底收在22,199點,跌幅3.6%。

劉訓蓉指出,7月台股成交值仍維持高檔,日均量為5,850億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二成七,已是連五個月維持單月5,000億元的高水準,雖受颱風停班,股市休市兩天影響,7月證交稅收315億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僅次於2021年7月,年增41.1%,連續15個月雙位數正成長。

累計前七月證交稅1,746億元,則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幅63.4%。

其他稅目方面,期交稅、印花稅、個人房地合一稅皆為歷年單月新高;另外,關稅、奢侈稅、營業稅、契稅、娛樂稅則都是7月同月新高。

營業稅7月實徵淨額1,078億元,年增7.6%。今年以來,因國內需求穩定,且電腦及其附屬單元、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及其製品等進口稅額增加,累計前七月營業稅4,052億元,年增10.2%。

營所稅因遞延稅款入帳,7月稅收104億元,年增29.5%;因上市櫃公司2023年獲利下滑,結算申報自繳稅款減少,累計前七月營所稅6,596億元,年減16.3%。

 
六大壽險 前七月賺2,267億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六大壽險7月成績單出爐,多家壽險業已經實現股票資本利得,貢獻六大壽險7月合計稅後純益625.4億元,包括國泰、富邦、南山、凱基、台灣、新光人壽,前七月稅後合計獲利2,267.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94%,其中壽險雙雄國泰以及富邦人壽,合計貢獻六成。

南山人壽昨(12)日公布7月自結成績單,稅後純益95.9億元,排名六大壽險第三高,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35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每股盈餘2.39元。南山人壽指出,7月保險本業穩健,同時7月掌握波段實現資本利得,加計7月股利挹注,獲利亮眼。

南山人壽7月新契約保費收入81.2億元,較6月的59.6億元成長,累計前七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509.9億元。

 
航空營收旺 華航、星宇、虎航7月業績高飛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航空營收旺,四雄全創高。華航(2610)、長榮航空(2618)、星宇航空(2646)及台灣虎航(6757)四家航空業者,7月營收全部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優於預期。法人指出,8月是航空傳統旺季,理當也不會差,第3季航空股的獲利表現相對可期。

華航、星宇航空及虎航昨(12)日公布7月營收,華航7月營收為183.45億元,客、貨運同步成長推升營收,月增4.45 %、年增11.24%;其中,客運收入為118.37億元,月增4.38%、年增5.17%,貨運收入為52億元,月增3.5%、年增24.22%。

星宇航空7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營收為34.67億元,年增52.98%;台灣虎航今年7月航班數較同期增加18.8%,推升7月單月營收衝上16.27億元。

 
陽明、萬海Q2賺贏去年 貨量、運價齊揚是主因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陽明 (2609)、萬海(2615)昨(12)日公布半年報,不僅較第1季出色,跟去年同期的虧損相比,也同步大賺,陽明第2季單季每股純益(EPS)3.98元、上半年累計為6.66元;萬海EPS為4.12元,上半年累計為5.77元。等於一個季度就賺贏去年全年。

陽明及萬海航運都同步表示,上半年獲利出色,主要是受惠於航運市場暢旺,貨量、運價齊揚,致使第2季及上半年整體獲利表現優於上一季及去年同期水準。長榮海運今日將公告上半年財報,預期也將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陽明第2季稅後純益為138.87億元,去年同期則是虧損,季增48%;上半年稅後純益232.67億元,年增率則為611%。

萬海第2季稅後純益為115.7億元,季增150.32%,去年同期則是虧損;上半年稅後純益為161.9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4億元。

對於海運市場展望,陽明認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最新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穩定維持在3.2%,亞洲新興經濟體表現亮眼,為拉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同時航運市場2024年原預測供給成長超過需求成長約7.6%,但在紅海危機船舶繞道航行、主要港口塞港等因素影響下,消耗多餘船噸,然而全球景氣仍受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服務業價格居高不下和貿易緊張局勢阻礙通膨降溫速度,增加通膨風險。

面對航運市場經營環境的迅速變化,陽明海運持續強化航線競爭力,在貨櫃本業營運最關鍵的船隊資源規劃,以穩定船隊資源、兼顧核心航線營運優勢與因應減排趨勢為考量;因應陽明中長期業務發展,持續進行營運船隊汰舊與布建節能或替代能源船舶。

另外,因應全球海運市場的變化,萬海將陸續檢視個別航線效益,並精簡成本維持經營效率。


延伸閱讀

萬海造船 台船奪大單

航空營收旺 華航、星宇、虎航7月業績高飛

 
公股人事異動14日交接 財部改派合庫金等代表
台北12日電中央社
公股金控、銀行人事異動底定,各行庫今天陸續公告法人董事財政部改派代表人,包含合庫金公告林衍茂、蘇佐政入列董事,彰銀公告胡光華為新任董事,以及華南金公布陳芬蘭為新任董事,這波公股高層異動將統一於14日交接。

行政院近日核定公股行庫人事案,兆豐金控由現任合庫金控董事長董瑞斌轉任,兆豐金總經理由蕭玉美續任;台灣金控董事長由彰化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轉任,台灣金總經理由現任台灣銀行總經理施瑪莉擔任。

同時,華南金控董事長由第一金控總經理陳芬蘭轉任、為華南金首位女性董事長,華南金總經理李耀卿續任;合庫金控董事長由總經理林衍茂升任,合庫金總經理由合庫銀行總經理蘇佐政轉任。

另外,彰化銀行董事長由兆豐銀行總經理胡光華轉任,總經理周朝崇續任;第一金控董事長邱月琴續任,第一金總經理由現任副總經理方螢基內升;台企銀部分,董事長劉佩真續任,總經理為農業金庫總經理李國忠轉任。

土地銀行方面,董事長由總經理何英明內升,總經理為台企銀總經理張志堅轉任;另外,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戴燈山續任。

隨人事搬風告段落,合庫金、彰銀、華南金今天陸續公告法人董事財政部改派代表人,相關交接並將於14日登場。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