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台灣有事」後中日關係如何演變?學者:中日若衝突 台灣最倒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1/28 第62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10月景氣燈號續亮黃紅燈 國發會:關稅影響最壞情況已過
記者林海/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今日發布10月景氣燈號,持續亮出代表「轉向」的黃紅燈,綜合判斷分數35分,股價指數受台股創高帶動,轉為紅燈,其餘構成項目燈號維持不變。另外,領先指標持續上升,同時指標續呈微幅下滑,顯示國內景氣仍穩步成長。

國發會經濟處長陳美菊表示,10月綜合判斷分數35分,較上月上修值34分增加1分,9項構成項目中,股價指數轉呈紅燈;其餘8項燈號維持不變。而綜合判斷分數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對於未來是否會亮出紅燈,陳美菊認為,仍要看基本面,而AI等剛性需求仍在,因此是有機會的。

陳美菊表示,領先指標連續3個月上升,除了因為外銷訂單指數拉升、台股股市走強外,製造業信心也在恢復中,而同時指標連3個月下跌,則是主要因為傳統產業出口疲弱,影響國內生產與銷售。

但陳美菊也說,國內的零售與餐飲的年增率已經從負成長轉為正成長,顯示國內內需已經逐漸升溫,在普發現金、汽機車汰舊換新的稅賦減免等因素加持下,民間消費逐步回溫。

至於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即將出爐,對於台灣景氣是否會有影響,陳美菊表示,影響程度還是要看最後的結果,但最壞情況已經過了,大家已經了解美國談判方式,產業在慢慢調整布局,政府也有因應措施。

展望未來,陳美菊表示,隨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成長,帶動AI資料中心與相關設備加速建置,加上科技新品推陳出新,歐美年終採購旺季來臨,將挹注出口動能;投資方面,AI商機驅動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調升資本支出,國際大廠也加碼投資台灣,加以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以及公共建設執行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投資動能可望延續。

消費方面,陳美菊指出,普發現金、連假與演唱會商機有助促進旅遊及消費,加以政府推動減稅減負擔措施,均有助提高國人可支配所得,活絡民間消費,但國際關稅與貿易政策進展、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等不確定因素猶存,仍須密切關注對我國景氣之潛在影響。

 
廣角鏡/探望張忠謀 黃仁勳悄來台
記者簡永祥聯合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趁感恩節假期期間,搭乘專機來台探望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日下午黃仁勳悄然現身台北四平街挑選蜜餞並與民眾互動,畫面曝光後,立刻在網路引發熱議。

黃仁勳本月八日首次參加台積電運動會,外界原本期待黃仁勳會與張忠謀同框,卻因張忠謀身體不適,不能參加運動會而留遺憾。當時,黃仁勳表達,會盡快找時間來台探望張忠謀,果然不到廿天,他就搭專機再度來台,寫下今年第五度來台的新紀錄。

 
明年經濟 一字預測/陳沖選「穩」 周俊吉挑「信」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主辦「2026經濟關鍵字大預測活動」,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選「穩」,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選「信」。

陳沖表示,選「穩」原因是,全球地緣經濟因著川普2018年關稅戰、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導致中西對抗、中東變局及川普回歸,日益破碎化,全球經貿更形動盪混亂,地緣經濟需要面對此衍生的新課綱,期待能穩定明年的經濟發展。加上今年各主要國家或經濟體先後完成穩定幣之立法,明年可預見大量受監管的穩定幣問世,引導金融新風貌。

周俊吉說,選「信」是因地緣政治與經濟制度進入解構再重塑時期,唯有重建跨世代、跨企業、跨國界的互信機制,才能加速建立全球新秩序。

 
有感降稅!基本生活費、免稅額調升…44%免繳綜所稅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27)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減稅措施,包括明年、後年報稅時,民眾將享有許多減稅小確幸。財政部表示,近年調升免稅額等減稅措施下,以2023年數據來看,有44%、約300萬戶納稅人免繳稅,相信在此次調整後,預估會有更高比重無須繳稅。

財政部昨日在院會報告「暖心減負擔-所得稅及貨物稅惠民措施」,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自2018年來,政府持續推動稅制優化及多項減稅。在所得稅部分,配合高齡化、少子女化及居住政策,加大減免稅優惠,包括提高長照特別扣除額金額、擴大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適用範圍、房屋租金支出改為特別扣除額等;同時提高各項扣除額額度,以照顧年長、育兒家庭及租屋族群;同時也配合物價指數,調整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等,讓國人對減稅有感。

財政部昨日公告,2025年基本生活費,每人將從21萬元提高至21.3萬元,每人多3,000元不課稅,預估受益戶數為202萬戶,增加減稅利益12億元。 另外在長照特別扣除額部分,則從12萬提高到18萬元,增加6萬元,預估受益戶數35萬戶,增加減稅利益10億元,這部分仍待立法院通過,最快明年5月報稅適用。

另因物價累計漲幅達標,後年申報明年綜所稅時,明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及身障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等四大額度都將調升。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將從現行9.7萬元,調升4,000元至10.1萬元;標準扣除額從13.1萬元調升5,000元至13.6萬元(有配偶者27.2萬元);薪資及身障扣除額分別上調9,000元至22.7萬元;另加上稅率級距調高,共將有696萬戶受惠,共減稅144億元。換算下來,明年免稅額等額度調升後,單身租屋自住者年所得在64.4萬元以下免繳所得稅;另租屋自住且有兩名6歲以下子女的四口之家,年所得168.5萬元以下也免繳稅。

除所得稅外,卓榮泰表示,今年通過的貨物稅減免措施,包含延長購買節能電器減徵貨物稅最高2,000元實施期限至2029年底;自2026年1月1日起,無添加糖飲料及彩色電視機、電唱機、錄音機、錄影機等四項家電不課稅;以及自2025年9月7日至2030年底購買新小型小客車、機車分別減徵貨物稅5萬元、2,000元,加上延長中古汽、機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5萬元、4,000元措施,合計可分別減徵10萬元及6,000元。

 
10月景氣燈號續亮黃紅燈 國發會:最壞情況已過
記者林海、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發布十月景氣燈號,持續亮出代表「轉向」的黃紅燈,綜合判斷分數卅五分,顯示國內景氣穩步成長。隨著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即將出爐,對於台灣景氣是否帶來影響,國發會經濟處長陳美菊表示,影響程度還是要看最後的結果,但最壞情況已經過了,大家已經了解美國的談判方式,產業在慢慢調整布局,政府也有因應措施。

陳美菊表示,十月綜合判斷分數卅五分,較上月上修值卅四分增加一分,九項構成項目中,股價指數轉呈紅燈;其餘八項燈號維持不變。而綜合判斷分數已經連續四個月上升,對於未來是否會亮出紅燈,陳美菊認為,仍要看基本面,而人工智慧(AI)等剛性需求仍在,因此是有機會的。

但陳美菊也說,國內的零售與餐飲年增率已經從負成長轉為正成長,顯示國內內需已經逐漸升溫,在普發現金、汽機車汰舊換新的稅賦減免等因素加持下,民間消費逐步回溫。

展望未來,陳美菊表示,隨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成長,帶動AI資料中心與相關設備加速建置,加上科技新品推陳出新,歐美年終採購旺季來臨,將挹注出口動能;投資方面,AI商機驅動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調升資本支出,國際大廠也加碼投資台灣,加以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以及公共建設執行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投資動能可望延續。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也於昨日發布十一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六十四點六五點,較上月上升○點六九點,六大指標之中,有五大指數皆上升,同創半年來最高指數,但投資股票時機信心是五個月低點。CCI指數的走勢,與國發會十月景氣對策信號連四升的趨勢一致。

中央大學台經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受出口表現亮眼激勵,五項與經濟景氣相關指標都是半年來最高,房市信心也出現今年三月以來首次回升。但他也提醒,未來仍有對等關稅、半導體關稅及AI泡沬化等三大不確定因素影響經濟走勢。

 
國際財經要聞
高市「台灣有事」後中日關係如何演變?學者:中日若衝突 台灣最倒楣
記者陳湘瑾/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牽動各方關係,日本資深媒體人本田善彥觀察到,台灣方面對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的反應是有點興奮,但還是要冷靜觀察日本和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如何演變;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則認為,如果中日發生衝突的話,最倒楣的會是台灣。

馬英九基金會27日舉辦奔騰講堂「日本有事,臺灣有事?中日博弈下的臺灣」,日本資深媒體人本田善彥和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出席本次活動。

針對「台灣有事」一詞的理解,本田善彥表示,台灣和日本都是近幾年才較常看到「台灣有事」這一詞彙,從安倍到石破,過去歷屆首相也沒有將這件事情講得很清楚,「台灣有事」主要是為了美國,當發生紛爭、美國要介入時,讓日本自衛隊配合美軍,在這樣的考量下所制定安倍年代的新安保法,大家知道是針對中國大陸但不能明講,高市既然說出來,自然會引起中國大陸強烈反應。

民意方面,本田善彥分析,日本經濟在過去30年歷經衰退,很多日本人看中國過去20年來的崛起會有不安感,高市敏銳感受到這種鬱悶氛圍,她也清楚知道說什麼話、民眾會有什麼感覺,當她提到台灣有事的時候,即便可能是說溜嘴,她也知道這是一種民眾主觀期待。

至於高市26日表示日本「已在《舊金山和約》放棄所有權利及權限,沒有立場認定台灣的法律地位」,本田善彥指出,從簽署背景來看,美國操作台灣地位未定論時會提到舊金山合約的這套邏輯,中共是很感冒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不認為高市的這番言論是把此前的言論撤退,因此日中關係很長一段時間僵局會持續,因為中方基本上不會接受,日方也不會把言論收回。

台灣方面,本田善彥觀察到,民進黨和台灣民眾對高市的這番言論有點興奮高興,但這個議題重點不在台灣,而是日本自衛隊和美軍的關係,還是要冷靜觀察日本和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如何演變。

從美中日關係來看,何思慎認為,川普在中美關係中想要拿到「非常好的協議」,加上他明年4月真的想去北京,現在他不願意高市節外生枝。

他進一步指出,若川普真的到北京進行國是訪問,在中美關係上講出北京期待的話,北京對日本的外交會更有底氣。他指出,若短時間內高市仍擔任首相,中美關係持續往改善的方向走,中日關係改善的可能不大,原因是中日把彼此都當作對美外交的工具,有這樣的角色設定,中日很難達到中日友好。

何思慎分析,中日衝突的可能性低,因為中國知道日本背後有美國,另一方面,如果中日發生衝突的話,台灣最倒楣,當中共不急於用高成本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但是如果中日擦槍走火,對北京來說,可能台灣問題就一併解決掉。

 
高市早苗談舊金山和約 陸批煽炒「台灣地位未定論」
特派記者陳政錄/北京即時報導聯合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援引「舊金山和約」,稱日本政府沒有立場評論台灣的法律地位。大陸外交部27日抨擊是妄圖煽炒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中方堅決反對,再次敦促日方切實反思糾錯,撤回錯誤言論,以實際行動體現對華承諾。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7日表示,日本投降書等一系列文件確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和一九七二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等。

郭嘉昆說,「舊金山和約」是在排斥中、俄等二戰重要當事方下,對日本單獨媾和而發表的文件,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其對「台灣主權歸屬等任何涉及中國作為非締約國的領土和主權權利」的處置都是非法、無效的。

郭嘉昆抨擊,高市早苗時至今日仍不思悔改,公然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和國際法基本準則,甚至妄圖煽炒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這是錯上加錯,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國際社會也應高度警惕。我們再次敦促日方切實反思糾錯,撤回錯誤言論。

郭嘉昆還說,日方妄想通過「不再提及」淡化、搪塞、掩蓋高市首相的嚴重錯誤言論,是掩耳盜鈴、自說自話,中方絕不接受。

 
外媒報導:高市事件透露新現實「川普以美中貿易協議至上」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5日先後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及日相高市早苗通話時,先聽取習近平陳述北京對台灣主權主張半小時,之後委婉建議高市在台灣主權問題不要挑釁北京,宜語氣放緩,引發日本官員與觀察家憂心美中關係似正出現新現實:川普以「美中貿易協議至上」。

路透與華爾街日報報導,美方官員透露,川普通話重點是貿易,因華府擔心中國大陸會拖延履行採購美國黃豆的承諾。川普25日透露,他向習近平說「我希望你們買快一點」,「他或多或少同意了」。

川普之後與高市通話時,婉轉建議高市不要為台灣主權問題挑釁北京,緩和與台灣議題有關的發言,他不希望見到緊張局勢升高,但他未對高市提出具體要求,也未施壓要求高市收回先前發言。知情的美方人士說,川普在電話中也得知高市面臨的國內政治壓力,不太可能完全收回先前觸怒北京的發言。

日本政府27日未回應川普是否要求高市不要挑釁北京的問題,內閣官房長官木源稔說:「我無法進一步評論外交政策相關交流,兩位領袖確認了美日的密切合作。」

高市日前以「假設」態度指出,若「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暗示可出動自衛隊,觸怒北京。川普曾稱讚高市在國防的強硬立場,但在川普刻意拉近和習近平關係之際,高市的發言讓習近平頗為惱火,時間點對川普相當不利。

多位日本官員認為,川普「規勸」高市傳遞令人擔心的訊息:川普不希望他10月和習近平達成的緩和氣氛,被台灣議題的摩擦破壞。分析師也指出,川普25日先與習近平通話、再和高市通話,凸顯他不願意讓盟友因為核心地緣政治議題,擾亂美中貿易關係。

 
對英經濟投信任票 !小摩將豪擲4,000億元 倫敦金絲雀碼頭蓋新總部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摩根大通周四宣布,將在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金融區興建一座新總部大樓,投資額達數十億英鎊。宣布時機緊接在英國政府發布以提振財政與經濟成長為目標的預算案之後。

該銀行表示,這項工程包含建築成本在內,未來六年將為當地經濟貢獻99億英鎊(約131億美元或台幣4,104億元),並創造大約7,800個工作機會。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盛讚英國財相里夫斯周三發布的預算案未對銀行業加徵稅負,並指出,「英國政府將經濟增長列為優先要務,是促成此一決策的關鍵因素」。里夫斯回應此舉是「對英國經濟投下數十億英鎊的信任票」。

此舉對疫情後面臨空置率挑戰的金絲雀碼頭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這座規劃樓地板面積300萬平方英尺的摩天大樓,規模不僅是英國現今最高建築倫敦碎片大廈的130萬平方英尺的兩倍多,也超越摩根大通在紐約公園大道的全球總部。

同日,華爾街同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也宣布擴編英國伯明罕辦公室,將新增500名員工。倫敦在脫歐後流失部分金融工作職位,此次兩家華爾街銀行先後擴大在英布局,被視為金融業對英國市場持續看好。

 
要聞
黃仁勳訪台到國賓飯店吃晚餐 自曝「我真的超級累」
台北27日電中央社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天意外現身台北,但行蹤成謎,晚間約9時30分他返回下塌飯店文華東方時露出倦容,仍走向現場守候媒體打招呼並短暫接受採訪表示,他今晚去了國賓飯店一間很老的餐廳,提及餐點很美味,「我真的超級累」(I'm really super tired),並未透露與誰一起用餐。

媒體追問對台積電提告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涉洩密的看法,黃仁勳僅表示,「我一點也不清楚這件事」(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it),隨即步入飯店未再受訪。

黃仁勳此次來台保密到家,疑似私人行程,由於正值美國感恩節期間,連輝達台灣員工也是看到民眾在社群平台貼文,才驚覺黃仁勳正在台灣。

黃仁勳與妻女今天被目擊先到愛店「花娘小館」用餐,下午前往台北市四平街採購蜜餞,意外掀起熱潮。外傳他隨後前往大直拜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但相關行程並未獲得輝達證實。

輝達台灣總部預定落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基地,市府將在審查投資計畫書並完成都市計畫變更後,將此處地上權專案設定給輝達。

台北市長蔣萬安下午受訪表示,他有看到黃仁勳來台的媒體報導,看起來是個私人行程,不過市府一直跟輝達保持暢通溝通管道。待輝達送來投資計畫書,市府會加快相關審查流程,目標仍是在明年農曆年前與輝達簽訂地上權契約。

 
力挺「回歸」!英特爾護羅唯仁 外界聯想有後盾
記者簡永祥、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退休,傳出帶走二奈米先進製程資料投靠英特爾,引發業界譁然。台積電廿五日宣布,已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對羅唯仁提出訴訟,英特爾則在廿六日發聲明駁斥,稱目前沒有跡象顯示相關指控具可信度,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也發出員工信,歡迎羅唯仁重返英特爾,並表達絕對尊重智慧財產權。

陳立武和台積電關係良好,但此次選擇火速回應台積電,並展現維護羅唯仁的決心。業界人士認為,後續仍得進一步觀察台積電是否跨海在美國提告,但英特爾此次強硬聲明,不禁讓人聯想英特爾背後有人撐腰。

英特爾在聲明中強調,每個人都擁有工作自由、得以發揮專業技能,以及在不同企業間流動,並稱這樣的模式,是自半導體產業發展以來推動創新的基石。英特爾認為,跨企業的人才流動不僅普遍,更是產業健全的象徵,這次情況也不例外。

英特爾內部也對此事熱烈討論,認為台積電很多決策者,也是由英特爾轉到台積電任職,除了羅唯仁之外,還包含前董事長劉德音,但未見英特爾對這些人提告。

一位半導體業者也呼應此說法,強調台積電當初除了從英特爾挖角人才,也從IBM、德儀找了很多優秀人才,當時這些企業也沒說什麼。

英特爾的聲明稿,也強烈表達,只要羅沒從台積電帶走任何機密、用在英特爾製程上,英特爾就有保障其工作權的義務,更何況,本質上,羅應是「回歸」英特爾。公司明確禁止使用或轉移任何第三方的機密資訊或智慧財產權,並嚴肅看待相關承諾,「全力支持」他。

不過,英特爾雖展現決心力挺羅唯仁,但部分業界人士、甚至是法界人士認為,這件事已不單純是竊密疑慮,隨時可能演變成地緣政治事件。接下來就看台積電法務團隊是否掌握有力證據,否則,若台積電要跨海提告,勝訴難度相當高。

 
多平台開發票 字軌別重複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提醒,營業人若透過多平台開立電子發票,應避免字軌重複使用。

中區國稅局表示,營業人如同時透過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及一個或數個加值中心系統開立電子發票,應提前在匯入電子發票字軌號碼時拆分字軌號碼,分別放入不同發票開立系統。

國稅局提醒,營業人開立電子發票,「字軌號碼」是應行記載事項之一,如重複開立相同字軌號碼的電子發票,屬統一發票應行記載事項未依規定記載或所載不實,依營業稅法規定,除通知限期改正,還要依照統一發票所載銷售額,處1%罰鍰,且罰鍰金額不得少於1,500元、不得超過1.5萬元;若該字軌號碼如有中獎,依規定,營業人還要賠付國庫溢付的中獎獎金。

 
分次取得土地 優稅重申請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期地價稅繳納期限只到12月1日,財政部提醒民眾把握最後時間。屏東縣財稅局表示,每年地價稅開徵期間,常有民眾反映,同一地號土地、分次取得持分的自住稅率適用問題,稅局提醒,即使先前已取得自住稅率,後續新取得的持分,仍要重新申請。

財稅局舉例,轄內納稅人陳先生(化名)反映,收到今年地價稅稅單,發現同一筆土地,原持分面積已申請並核准依照自住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為何今年年初買賣取得而增加該土地持分面積,卻依照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導致同一地號的土地卻用二種稅率計算?

財稅局表示,納稅人分次取得同一地號土地,原持分土地部分,經申請核准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之後取得同一地號持分土地部分,如希望適用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仍應在地價稅開徵40日(即9月22日)前提出申請,逾期申請者,就要等到申請次年才能開始適用。

財稅局提醒,民眾可能因為「買賣」、「繼承」或「贈與」而增加同一塊土地持分面積,若新取得持分面積作自用住宅使用,仍需重新提出申請。

賦稅署表示,今年地價稅已於11月1日開徵,繳納期限原至11月30日止,因適逢假日,繳納期限順延至12月1日,每逾三日按滯納數額加徵1%滯納金,最高加徵10%,提醒納稅人儘速繳納,繳款書遺失或尚未收到者,請向土地所在地的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補發,也可到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申請補發。

 
無糖飲料免貨物稅 有條件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無添加糖飲料將從明年元旦起免徵貨物稅,財政部日前公布注意事項,明定包括糖類定義、無糖定義、申請方式、以及進口報運等細節,讓業者可準備相關文件申請免徵貨物稅。

立法院8月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在現行無糖蔬果汁免稅規定中,新增飲料品無添加糖者,同樣也可以免徵貨物稅,將自明年元旦起實施。

財政部日前公布「無添加糖飲料品適用免徵貨物稅規定應注意事項」,針對「無添加糖飲料品」定義,指飲料品使用原料及產製過程均無添加糖。

依規定,產製廠商產製無糖飲料前,應向所在地國稅局辦理產品登記,應填具「無添加糖飲料品免徵貨物稅申請書」申請免徵貨物稅,經審核符合相關規定者後,才能免稅出廠。

若現行已產製無糖飲料的廠商,針對已辦理產品登記應稅飲料品在申請免徵貨物稅時,同樣依規定向所在地國稅局重新辦理產品登記及申請免徵貨物稅,經核准並獲全新產品編號後,才能免稅出廠。若是進口無糖飲料者,應檢附原製造商出具成分報告及製造流程等文件,向進口地海關申請免徵。

 
購入授權軟體 適用投資抵減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27)日公布《產業創新條例》子法,在適用範圍方面,除配合母法新增人工智慧、節能減碳等,考量軟體訂閱制已成為普遍商業模式,授權使用軟體認列為無形資產者,也納入投資抵減適用範圍。

立法院今年4月通過產創條例修正案,經濟部、財政部昨日共同發布子法,並回溯自今年1月1日起適用。

修正後的產創條例第10-1條,除保留智慧機械、5G系統及資安項目外,亦新增AI及節能減碳項目,支出金額上限由現行10億元提高為20億元,並延長施行至2029年底。

產發署官員表示,產創條例第10-1子法是針對AI及節能減碳設備項目,明確訂定設備或服務必須具備的技術元素或功能範圍,例如具AI算力的推論伺服器、AI邊緣運算設備、IE4以上的高效能電動機、一級效率等級之高效能空氣壓縮系統等才認定為可抵減設備。

此外考量軟體訂閱制已成普遍商業模式,授權使用軟體認列為無形資產者,也納入投資抵減適用範圍。

產發署表示,為明確規範新舊法的適用期間,讓企業得以遵循,明定自2025年1月1日起訂購,才能適用新法規定的投資項目及金額上限。另增訂業者應於訂購日次日起兩年內完成交貨或提供技術服務,並於交貨年度申請抵減,如遇特殊情形,未能於前述期限內完成,可在期限屆滿前申請展延一次,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官員強調,必須是今年訂購AI及節能減碳設備才可以適用抵減,先前年度都不行。如,企業是2025年初訂購,2026年底交貨,可於2027年5月申報抵減。若訂貨到交貨逾兩年,如有特殊情況,如客製化設備,可申請展延一次,總體來說,合計最長不得逾「2+2」年。

在鼓勵投資新創租稅優惠方面,產創條例此次修正第23條之1將有限合夥創投事業實收出資額門檻調降為1.5億元,並為導引資金更多、更早挹注新創,規定有限合夥創投事業設立第三-五年累計投資新創金額占實收出資額之比率提高至50%,期加快新創取得資金協助。另外,第23條之2放寬新創設立年限為五年,個人投資門檻調降至50萬元,屬國家重點發展產業者,所得額減除上限提高至500萬元。

 
合庫金看房市 量縮價緩跌 總座:股利發放有望優於過往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合庫金(5880)昨(27)日舉行法說會,由金控總經理蘇佐政主持。該行目前《銀行法》72-2條比率約28.5%,為公股行庫最高,房貸餘額較去年底成長8%,明年成長率應會在5%以下,預估明年不動產市場「量縮價緩跌」;現在房貸逾放比約0.1%,未來因房價修正及景氣未明,逾放應會呈逐漸上升趨勢。

合庫金截至9月稅後年化淨值報酬率及資產報酬率分別為8.11%及0.41%。累計至10月稅後純益180.1億元,年成長2.3%,每股稅後純益(EPS)1.14元。對於投資人關心股利政策,蘇佐政表示,會在獲利表現持續成長的同時,維持甚至優於過往股利發放率,並以現金股利為主、股票股利為輔。對股利政策保持審慎樂觀。

合庫主管補充,近三年皆發放1元股利,其中現金股利持續成長,去年股利發放率近八成。9月底財報帳列其他權益負5.7億元,較去年同期負數減少38.5億元,目前沒有提存特別公積需要。

合庫土建融餘額約1,615億,較去年底成長率為0.69%,合庫主管表示,受限於該行《銀行法》72-2規範對不動產放款總額比率為公股行庫最高,未來將以優良建商及利率條件良好都更危老為主要承作目標,預期土建融未來成長將持平。9月底不動產集中度比率35.36%。

合庫主管指出,房貸如以年度平均餘額成長約15%,到10月底餘額為8,700億元。在《銀行法》72-2從9月起排除新青安後,9月份承作房貸90億元,10月為100億元,月成長10億元。預估12月交屋潮會更多。現在無須排隊撥款。

至於公股投信合併議題,蘇佐政表示,公司至今未發布任何併購資訊,未來投信營運重點聚焦競爭力及市占率。

10月底止,合庫投信滿一年基金績效排名前二分之一有七檔,績效相當好,其中兩檔分別為台灣基金及台灣高科技基金,最近三個月在同類型基金都是第一名。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下滑
記者黃于庭、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銀「不動產放款天條」比率直直落,今年9月起《銀行法》第72-2條將新青安排除在計算不動產放款比率之外,金管會統計至10月底,銀行該比率平均再從9月25.77%下滑至25.73%,寫近九年半新低,其中共九家銀行超過27%,顯示房貸放款仍有增加空間。

《銀行法》第72-2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的住宅放款和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可超過放款時所收的存款總額和金融債券發售額合計的30%,因此被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由於新青安貸款過去數月因民眾抱怨等不到貸款,最終被排除在天條之外,因此擴增房貸量能。

銀行局統計,截至10月底,36家國銀的《銀行法》第72-2條不動產放款比率為25.73%,為2016年5月(25.92%)以來新低,當年4月則是25.59%。

 
英特爾槓台積…力挺羅唯仁 強調沒有侵害權益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日前狀告前資深副總羅唯仁之後,英特爾昨(27)日發出最新聲明力挺羅唯仁,強調英特爾絕對禁止使用或移轉任何第三方機密資訊或智慧財產權。業界解讀,英特爾此舉證實羅唯仁回鍋英特爾任職,但否認侵害台積電權益。

台積電已於25日在台灣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出對羅唯仁的訴訟。針對羅唯仁相關議題,至昨天截稿前,台積電沒有進一步回應。

不過,羅唯仁退休後轉往英特爾任職,疑帶走台積電2奈米機密製程資料,台灣高檢署過濾相關資料,認為羅涉犯國安法等罪,前天指揮調查局搜索羅唯仁台北市、新竹縣住居所,查扣電腦、隨身碟等證物;檢察官同時向智財法院聲請扣押羅唯仁股票、不動產,法院已裁准。

據了解,羅唯仁10月初已搭機前往美國。高檢署認為,羅唯仁恐涉犯國安法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域外使用罪,且情節比台積電先前爆發三名工程竊取2奈米事件更嚴重,已威脅台灣半導體產業國際競爭力,檢方若認為羅唯仁有逃亡之虞,將發布通緝。

英特爾則發出聲明指出,在執行長陳立武領導下,該公司正重振以工程為本、以客戶為先的文化,並重新聚焦於強化x86相關業務、打造值得信賴的美國晶圓代工事業,以及加速其AI策略。

英特爾表示,在這場轉型中,英特爾歡迎羅唯仁回來任職,他曾在英特爾服務長達18年,負責英特爾晶圓製程技術開發,之後加入台積電,繼續從事晶圓製程技術研發。而羅唯仁憑其正直、領導力與技術專業,在半導體產業中廣受敬重。

英特爾強調,該公司擁有嚴格的政策與管控措施,絕對禁止使用或移轉任何第三方機密資訊或智慧財產權,且對此承諾的態度非常嚴肅。根據其目前所知的一切,沒有理由相信針對羅唯仁的指控有任何實據。

英特爾認為,工作自由、運用專業技能、在不同公司間流動,從半導體產業早期開始就是創新的基石。人才在公司間的正常流動是產業健康且常見的現象,本案的情況並無不同。英特爾將持續專注於使命,並對團隊的誠信與高標準充滿信心。

 
AI熱潮引爆需求!記憶體缺貨來真的 華邦、威剛等大咬商機
編譯劉忠勇、記者李孟珊/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戴爾、惠普、聯想等多家PC品牌大廠警告,AI熱潮帶動記憶體需求暴增,明年全球記憶體晶片供應緊俏。

此前,三星、SK海力士、美光、鎧俠等國際記憶體大廠紛紛釋出明年記憶體告缺的消息,惟市場擔心是賣方「老王賣瓜」,隨著處於買方角色的品牌大廠也坦言擔憂明年供不應求,意味記憶體大缺貨「來真的」。

這波記憶體大缺貨,不僅國際DRAM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製造商大發利市,台灣南亞科(2408)、華邦、威剛、群聯等記憶體相關業者,也將大咬景氣當紅商機。

戴爾營運長克拉克直言,從未看過成本「以目前這樣的速度攀升」,用於AI的高頻寬記憶體(HBM)等DRAM、PC記憶體,以及硬碟和NAND晶片供應都明顯吃緊,「所有產品的成本基礎都在往上走」。戴爾強調,會調整硬體組合和產品線,但這些成本壓力最終勢必會反映到客戶端。

惠普執行長羅爾斯說,明年下半年恐特別吃力,必要時將漲價。他說,下半年預料會採取較審慎做法,同時也會推動更積極的因應措施,如增加記憶體供應商、在產品中配置較低的記憶體容量等。惠普估記憶體約占一般PC成本的15%至18%。

聯想已開始預先囤積記憶體晶片,財務長鄭孝明形容這波成本飆升「前所未見」。除了聯想,華碩也加緊囤貨。小米等消費電子製造商也警告,記憶體價格可能走揚。研究公司Counterpoint本月預測,記憶體模組價格到明年第2季恐上漲五成。SK海力士上月表示,明年所有記憶體產品已全數售罄;美光則預期,供應吃緊至少會延續到2026年。

南亞科已大舉上調今年位元成長率(bit growth)預估,由原訂逾四成調升至五成以上,意味公司受惠報價勁揚之餘,「實際接單量優於預期」。

華邦董事長焦佑鈞分析,這波記憶體供不應求,主要是AI造成的產能排擠效應。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則說,AI需求湧入,導致記憶體缺貨進入20年來最嚴重缺貨潮,客戶實際能拿到的量僅是下單量三成,「有錢也買不到」。

 
「全民普發萬元」啟動投資熱潮 國泰證券祭加碼活動抽好禮
記者周克威/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政府普發萬元現金上路,如何將1萬元「花得聰明、用得有價值」,國泰證券特別推出一系列「開戶、交易、存股」加碼抽好禮活動,總價值近200萬元,從新手客戶、積極操作老手到存股族,讓不同投資階段的投資人,皆能善用這筆資金參與台股、美股市場。

不僅放大資金效益、把握市場契機,還能享受投資帶來的好禮驚喜,兼顧理財與生活的雙重樂趣,讓一次性小紅包轉換為長期理財契機,開啟全民投資熱潮。

針對初入市場的投資新手與積極操作族群,國泰證券攜手國泰世華銀行祭出「iPhone 17抽獎無上限」活動。舉凡於活動期間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開立國泰證券帳戶,或透過國泰證券服務進行台、美股交易,不限單筆或定期定額,只要達到指定金額門檻,即可獲得當月抽獎資格,且抽獎次數無上限累積,等於「交易越多、中獎機率越高」,讓投資人有機會將最新款iPhone 17帶回家,為理財增添驚喜。

對於偏好穩健理財的小資族,國泰證券則祭出數萬點小樹點,推出「存股抽好禮」活動,打造「投資有回饋、理財更有感」的體驗活動。投資人可於活動網站完成「退休存股目標試算」,設定每月存股金額,並透過台股定期定額成功達標,即可參與抽獎,最高單筆可獲得小樹點2萬點獎勵。同時,國泰證券針對50歲以上投資人加碼「中獎機率翻倍送」,讓樂齡族也能輕鬆參與市場,將普發一萬元化為啟動退休理財的第一步。

國泰證券表示,本次以普發萬元為契機打造「全民投資嘉年華」,從首次入市到長期布局,每位投資人都能找到專屬的投資驚喜。國泰證券期望藉此帶動更多民眾以普發現金為起點,養成持續投資的好習慣,並結合創新、安全、便利的服務,把握市場契機、創造長遠價值,實踐「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願景。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總統:1.25兆打造「台灣之盾」…向美採購新型武器 帶動產業升級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1/27 第62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總統:1.25兆打造「台灣之盾」…向美採購新型武器 帶動產業升級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昨(26)日宣布,政府近期將提出一項史無前例、總額達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用於提升非對稱戰力、向美採購新型武器,壯大國防產業並打造「台灣之盾」。

賴總統昨日接連透過投書華盛頓郵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記者會,宣布這項空前計畫,是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也將全面帶動包括無人載具、航太、衛星等相關產業升級與發展。

賴總統表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為目標,國安團隊將全面應對,全力守護「民主台灣」。

賴總統在國安高層會議中提出兩大「守護民主台灣行動方案」,其一為「維護主權、建構民主防禦機制」,政府將成立跨部會常設專案小組,以「民主台灣vs.中國台灣」為主軸,強化國內外戰略溝通。

其次是「強化國防戰力與國防產業」部分,政府規劃三階段目標,2027年達成高戰備嚇阻、2033年建構全面防衛韌性,最終建立可長期捍衛民主的國防力。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與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未來八年投入1.25兆元,打造「台灣之盾」,包括先進防空系統、AI精準決策作戰平台及國防自主能量。

媒體提問,這筆特別預算牽涉高額預算,是否能在立法院闖關成功?賴總統強調,這筆國防特別預算是必要投資,且是投資在和平與台灣安全,希望在野黨能夠支持。

媒體關注,高達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背後是否有美國壓力?是否與台美關稅談判有關?賴總統回應,編列國防特別預算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維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主要壓力來自中國併吞,不論中國對台文攻武嚇與統戰滲透都有日益增強趨勢,在此情況下,為保護自身安全與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不得不進行國安投資。國防特別預算與關稅談判沒有關係,這筆預算主要是展現台灣守護國家的決心,還有對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承諾。

華盛頓郵報刊出賴總統投書內容,總統指出,面對北京加大軍事壓迫,台灣國防預算2025年將達 GDP的3.3%,並且承諾於2030年前提升至GDP的5%。

 
外媒報導台灣投資美4千億美元 楊珍妮指揣測
記者林海、編譯江昱蓁/連線報導聯合報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到最後階段,外媒報導台灣將投資美國四千億美元。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昨表示,這些是外面不斷揣測,「我們在做最後的努力」,目前正進行文書交換,爭取最好的待遇,最後有答案一定會公布。

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美方重視台灣科學園區經驗,近期擬公布相關合作方案之協議,美國官員透露,該協議草案投資金額「介於南韓與日本」,台灣可能投資美國約四千億美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楊珍妮昨出席工商協進會工商早餐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也關切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卓揆透露,目前各種技術性磋商已完成,在進行到總結會議之前還有一段文書交換的確認過程。

路透廿六日引述五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正與台灣進行貿易協議談判,該協議將促進台灣對美國半導體製造與其他先進產業新一波投資並培訓美國員工,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台灣企業將注入新資金並派員擴大美國業務與培訓美國員工。

報導指出,台北持續與華府磋商,期盼透過簽署全面協議降低關稅。由於半導體是各類高科技產品重要組成部分,故在美國提升國內產能期間,半導體產品可暫時豁免關稅。

一名知情人士說,相較於區域其他經濟競爭對手,台灣允諾的對美投資總額較低,並將協助美國利用台灣技術建立科技園區基礎設施,但在定案前,任何協議條款都可能生變。南韓與日本分別允諾對美投資三千五百億美元與五千億美元,以換取美國對其大部分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由百分之廿五降至百分之十五。

 
路透報導 我投資美國規模低於日韓
編譯林文彬、記者謝柏宏、余弦妙/經濟日報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正與台灣協商的貿易協議,據傳可能包含台灣承諾協助培訓美國半導體製造和其他先進產業的勞工,但台灣承諾的美國投資規模將低於日本及南韓。

行政院長卓榮泰、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昨(26)日出席工商協進會工商早餐會,對於外媒先前報導台灣將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楊珍妮表示,這些是外面不斷揣測,「我們在做最後的努力」,目前正進行文書交換,爭取最好待遇,最後有答案一定會公布。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也關切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卓榮泰表示,目前各種技術性磋商已完成,在進行到總結會議之前還有一段文書交換的確認過程。

路透報導,台美協商中的貿易協議,台積電(2330)等台灣企業將挹注新資金及派遣員工,藉此拓展美國事業版圖及訓練當地勞工,台灣也將協助華府利用台灣技術知識,打造科技園區基礎設施。

不過報導也指出,台灣與美國何時會敲定協議及最終協議細節,目前仍不得而知。

南韓和日本已分別承諾總計投資美國3,500億及5,500億美元,以換取美國課徵的商品關稅從25%降至15%。目前台灣對美國出口關稅為20%,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台灣承諾的美國總投資額將低於區域主要經濟競爭對手。

川普先前曾說,可能需要部份技術嫻熟的外國勞工來培訓美國最先進廠房的工人。□

 
總統宣布特別預算…國防供應鏈 五大領域熱轉
記者余弦妙、邱馨儀、吳秉鍇、林政經濟日報

賴清德總統宣布,未來八年規劃1.25兆元國防特別預算,打造「台灣之盾」,經濟部昨(26)日表示,重點推動方向將聚焦無人機/船、航太、船艦、機器狗及衛星五大領域。國防部估算,特別預算估可創造4,000億元產值、帶來逾9萬個工作機會。

產業界分析,在「國防自主、排除紅鏈、台灣優先」原則下,本土供應鏈包括機械、工具機、鋼鐵、航太、機電、造船等族群,將獲政策重點支持。產業界指出,特別預算規模之大將全面扶植、建構國防產業鏈,政府將扮演國防產業大平台。

賴總統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政府規劃2026至2029年國防產業發展重點。

在無人載具方面,四年間將投入132億元,籌組商機聯盟,爭取國際民主供應鏈非紅市場訂單;另外衛星與通訊則編列125億元,發展次世代地面設備與晶片,建立衛星驗測實驗室。

在航太、船艦產業方面,未來將發展供應鏈體系,四年投入27億元;機器狗方面,國內目前暫無非紅整機機器狗,擬透過法人先期研究開發,目前已完成雛型機。

賴總統宣示強力發展國防產業,機械與工具機業者率先呼應,機械包括和大(1536)、東台、上銀、百德等已積極投入國防領域。

另外鋼鐵業者則早已在國防產業扮演特定角色,包括中鋼、榮剛、精剛;航太業者則已是當然成員,包括為升、漢翔、寶一、晟田等;機電包含富田、東元等;造船業者則以台船、龍德造船、中信造船等。

和大表示,國防特別預算與AI趨勢同步升溫,是切入機器人與無人機的最佳時機。無人機部分,和大以推進系統切入,強調選擇具長期價值之規格。和大指出,國防部軍備局500億級無人機採購案已啟動,和大集團「一定不會缺席」。

造船產業也將同步受惠。賴總統拍板追加預算後,台船、龍德造船、中信造船股價連日轉強,訂單能見度大幅拉長。航太方面,漢翔受惠於軍機維修與系統升級,且在無人機、反制系統等領域同步擴張。法人認為,航太產值與國防採購連動性高,在追加預算推動下,對漢翔與其供應鏈形成明確利多。

航太領域方面,無人機市場亦迎來史上最大採購案。國防部規畫2026至2027年間採購五型、合計48,750架無人機,總額約500億元,和大、雷虎、漢翔等本土廠商將直接受惠;推進系統、複材、光電、化工材料、馬達、控制器等後段供應鏈也將全面得利。

 
國際財經要聞
Fed下任主席 哈塞特呼聲高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聯準會(Fed)下任主席遴選進入倒數階段,最新傳出的人選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

市場隨之提高對未來一年降息的押注,主要是普遍認定哈塞特上任後將貫徹美國總統川普的意志,執行激進降息政策。

協助總統川普遴選新任Fed主席的財長貝森特25日也預告,川普很可能在12月25日耶誕節之前揭曉答案。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川普的顧問與盟友認為,哈塞特在接替Fed主席鮑爾職位的競逐中領先。

瑞穗銀行倫敦宏觀策略主管羅切斯特表示:「這代表美元將走弱、明年5月會議後前端利率下滑、殖利率曲線變得更陡峭。」

他說,哈塞特「擁有可信的經濟學背景,曾任Fed高級經濟學家,但有人可能會認為他與川普的關係太密切,使他淪為傀儡。」

 
蘋果得益於新款iPhone系列的熱賣 將重奪智慧機龍頭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得益於新款iPhone系列的熱賣,加上換機周期正接近轉捩點,蘋果公司將在十多年後重新奪回全球最大智慧手機製造商桂冠。

9月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不論在美國本土或中國大陸市場都取得巨大的成功。研究人員表示,新機型吸引了更多人升級換代,在中美市場的銷售年增幅均達兩位數。此外,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加上美元貶值,提振了新興市場的採購,也令蘋果受惠。

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這一成長將推動蘋果今年超越其長期競爭對手三星電子。2025年iPhone出貨量預計成長10%,三星手機出貨成長預計為4.6%。

2025年整體智慧手機市場預料擴大3.3%,其中蘋果市占率有望達到19.4%,將是該公司自2011年以來首次位居榜首。

Counterpoint分析師表示,除iPhone 17系列在市場上反響極佳外,推動上調出貨展望的關鍵因素在於換機周期正接近轉捩點,在新冠疫情購機潮期間購買智慧手機的消費者,現在逐漸進入更新換代階段。

此外,2023年至2025年第2季間,二手iPhone的銷量達3.58億支。這些用戶未來幾年也可能升級到新款iPhone。

 
紐國降息1碼 匯價意外走揚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紐西蘭央行26日宣布降息1碼,官方現金利率降至2.25%至三年新低,同時對進一步降息持開放態度,以支持剛開始的經濟復甦,但市場多認為寬鬆周期基本上已經結束,紐元匯率因而勁升。同日澳洲公布的通膨數據高於預期,則是強化了澳洲央行下個月對利率繼續按兵不動、不再降息的立場。

紐元兌美元匯率一度大漲1.2%至1紐元兌0.5688美元;澳幣也升值0.39%至1澳幣兌0.6494美元。

彭博資訊分析,交易人士現在押注紐國央行可能加入澳洲央行,以及有可能是歐洲央行(ECB)的行列,在未來一年暫時擱置降息工具。

紐西蘭央行在會後聲明中表示:「委員會注意到官方現金利率的調降會協助支撐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並對抗經濟復甦速度慢於達成通膨目標所需速度的風險。」「利率未來走向,取決於中期通膨前景,以及經濟演變。」

另外,澳洲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去除波動較大項目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3%,高於澳洲央行的通膨目標區間上限,也高於先前預期的3%。總體CPI年增率3.8%,也比原本預測值高。

澳洲央行下個月8日和9日將召開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政策會議,貨幣市場現在的看法是,澳洲央行甚至到明年的降息機率都很小。經濟學家則是普遍預期明年年中才有可能降息。

 
美債投資人押寶Fed降息 10年期殖利率一度跌破4%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5日跌破4%,為近一個月來首見,公債價格反向上漲,主要反映出投資人押注聯準會(Fed)12月的降息機率大增,其次則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已成為聯準會(Fed)下一任主席的熱門人選。

美國各天期公債的殖利率25日全面下滑,基準的10年期殖利率一度下探至3.986%,終場收在3.997%,是10月28日以來首見跌破4%整數大關。

26日開盤小幅反彈後,盤中又一度跌破4%,報3.994%之後回升到4.019%,仍徘徊在10月底Fed會議以來最低水準附近。

投資人大舉押注Fed將在12月會議再度降息,一掃上周對降息概率的疑慮。彭博資訊根據利率交換市場的報價指出,目前市場認為Fed下月降息1碼的機率達到80%。過去三個交易日,聯邦資金期貨合約新建倉部位激增,1月合約上周連兩日創下單日成交量紀錄。

國際金價也隨之上漲。現貨黃金26日一度漲逾1%,報每英兩4,173.4美元,觸及兩周高點,紐約期貨也同步上漲。瑞銀集團(UBS)分析師史陶諾沃表示,市場又開始認為聯準會下月會降息,而利率低通常對黃金是利多。德銀在對金價的最新預測中,上修明年展望,平均價格從先前預測的4,000美元提高到4,450美元,最高則可能漲到4,950美元。

美國上周公布遲來的9月就業數據,結果顯示經濟呈現喜憂參半的局勢,利率預期於是開始轉變。隨後,重量級決策官員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又表示,由於就業市場走軟,他認為Fed近期內仍有再次降息的空間。這一番話進一步提升降息預期。

Brandywine Global投資管理公司經理人陳崔西(音譯)表示,「Fed意見分歧很大」,但看起來「鴿派超過了鷹派」。

 
英政府喊加稅以穩定財政 撼動市場…導致債匯上沖下洗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26日公布年度預算,宣布增稅260億英鎊(340億美元),以穩定財政,估計財政緩衝高於預期,一度帶動債市和匯市走升,但投資人爬梳細節後,認為當局延後財政緊縮措施,質疑計畫可信度,導致市場上沖下洗。

里夫斯宣布多項增稅措施,包括延長凍結個人所得稅的最低徵稅門檻、提高所得稅率,對價值200萬英鎊以上的房屋額外課稅、提高房產稅等。

她說:「無疑地,我們將面臨再次反對,但我尚未看到對勞動人口來說,其他更可靠、更公平的替代方案。」

英鎊在漲跌0.3%之間震盪,10年期英債殖利率則在4.42%與4.45%間浮動,債券殖利率和價格呈反向走勢。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的報告顯示,財政緩衝將增至220億英鎊(290億美元),遠高於OBR在3月預估的99億英鎊,也優於市場預估的150億英鎊。然而,這份報告同時調降英國明年成長預期,增幅從1.9%下修至1.4%;而且明年通膨展望從2.1%提高至2.6%。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的十國集團匯率策略主管馬瑞諾夫說,儘管當局宣布的財政撙節措施大致符合預期,但延後實施可能會削弱政府決心修復公共財政的可信度。英鎊和英債價格均接近低點,近期內大概會持續齊漲齊跌。

這份報告意外提前發布,為OBR前所未有的失誤,搶盡財相里夫斯的鋒頭。OBR通常在財相結束預算演說後,才發布報告。

OBR警告,相較於展望中的不確定性、以及複雜稅制改變造成的風險,220億英鎊的緩衝空間仍然很小。OBR評估,里夫斯規劃的增稅措施,到2029-2039年時,每年可籌措261億英鎊。

Ninety One公司主管史塔福說,儘管主要數據較為正向,但達成細節和路徑看來較為缺乏說服力。

 
要聞
先聲請暫時處分 法界:台積主要目的 避免重大損害
記者蔣永佑/新北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對前資深副總羅唯仁提告,且先聲請暫時處分,法界人士研判,台積電主要目的,應是在於禁止羅與即將就職的英特爾間有任何進一步動作。

律師徐仕瑋說,「定暫時狀態處分」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聲請人為防止狀態未明下,發生進一步重大損害、緊急危害或其他類似情況,向法院聲請判決確定前,對所爭執的法律關係,裁定暫時維持現狀或保持一定狀態以實現法律關係處分程序,用以避免訴訟確定前,因爭執的法律關係發生重大損害或緊急危害而無法救濟。

換句話說,就是先預防羅唯仁到英特爾任職,提供競爭對手台積電內關鍵技術、協助英特爾在晶片製程上突破所產生的危害。

台積電對離職高階主管提告,羅唯仁非首例,二○○九年韓國三星挖角台積電服務長達十七年的前研發資深處長梁孟松,協助三星研發十四奈米晶片,使三星一舉超越台積電,並搶下蘋果A9處理器訂單,造成台積電巨大損失。

台積電二○一一年對梁孟松提告侵害營業秘密,主張梁以擔任三星集團旗下大學任教作掩護,實則進入三星研發部門協助研發先進製程,要求法院禁止他繼續為三星提供服務。

一審時台積電部分敗訴,二審逆轉勝訴,最高法院二○一五年駁回梁孟松上訴定讞,合議庭並立下三大禁令,要求梁不得洩漏台積電營業祕密、不得洩漏台積電研發人員相關資訊給三星,及不得再以任職或其他方式為三星提供服務。

判決對於產業界意義重大,首度確立在競業禁止期限結束後,法官仍可依據營業秘密法精神,限制員工前往競爭對手公司任職,以保護企業核心智慧財產權;該案也加速了營業秘密法、勞動基準法修法,強化對於侵害營業秘密和違反競業禁止的法律責任。

 
Gemini 3推理能力 遠勝其他模型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聯合報

谷歌上周一推出Gemini 3,引起矽谷科技人一陣驚呼,過往愛用CahtGPT的人們,反而慢慢靠向Gemini 3。為什麼Gemini 3這麼受歡迎?因為Gemini 3最大的突破在於「深度推理」能力提升,這意味著AI不僅能夠回答人類的提問,還能在「思考過後」,給予人們更深度的回應。

舉一個例子,兩年前,當你請AI模型規畫一個五天的日本京都旅遊行程,無論是哪一個AI模型,都會在短短五分鐘之內,吐出一個看起來似模似樣的行程規畫表,但當你仔細去看這個行程表的時候,就可以發現,這個行程表根本無法執行,因為AI只是整理出京都最熱門的地點,並把這些地點都湊在一起,沒有考慮路途的長短、順不順路、旅客要更換多少個交通工具才能到達。兩年前,許多背包客都對AI規畫的行程表嗤之以鼻。

這幾年,不管是ChatGPT或Gemini,都陸續在模型之中加入「推理」能力。

現在,同樣的問題丟到AI模型之中,AI模型已經可以給旅人一份可行的行程表,不僅保證行程順暢,還能生成互動式行程表。

而現在的Gemini 3推理能力更甚過往,舉例來說,在最具挑戰性的數學競賽MathArena Apex中,Gemini 3 Pro得分為百分之廿三點四,而GPT-5.1的分數低於百分之二;在視覺推理測試ARC-AGI-2上,Gemini 3 Pro拿下百分之卅一點一的得分,其他模型的得分大多落在百分之十三到十七。從這些得分數據來看,Gemini 3 Pro的能力,遠超過其他AI模型。

谷歌執行長皮伽日前接受BBC專訪時,提到AI需求真的很強,他更預期未來十二個月的變化:AI會從聊天進到「幫你做事」、下一步更進化到幫你買生日禮物、安排行程,甚至幫你診斷「要不要買這檔股票」。

 
大陸開源AI 下載量首超車美國
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在全球「開放式」人工智慧(AI)模型市場上已超越美國,在這項關鍵技術應用方面搶得全球主導優勢。

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開源AI新創公司Hugging Face的研究顯示,中國大陸新開發的開放式模型下載量占比一年來攀升至百分之十七,如今已超越美國開發者合計的百分之十五點八,為中國大陸首度在這個領域勝過美國。

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開源模型下載量主要由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en)包辦。

所謂開放式模型,指的是供開發者免費下載、修改並整合的AI模型,能讓新創公司更容易打造產品、研究人員也能以此基礎改良,若能獲廣泛採用,未來對AI發展方向也能掌握更大的影響力。

中國大陸在推動「開放式模型」的力道,和多數美國科技巨人採取的「封閉式」策略形成鮮明對比。美國OpenAI、谷歌及Anthropic等公司傾向完全掌控自家最先進的技術,透過訂閱或企業服務來獲利。中國大陸業者被切斷輝達的先進AI晶片供應後,在北京當局的鼓勵下,朝更廣泛開放模型的方向發展。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分析師張文怡說:「在中國,開源某種程度上比在美國更主流。美國企業不願意這麼做,依靠高評價賺錢,不想把核心祕密拿去開源。」

川普政府為贏得AI競賽,積極推動美國企業投入有具「美國價值觀」的開放式模型,並把這項方向寫進官方的「AI行動計畫」內。

OpenAI今年八月推出首批可免費使用的「開放權重」模型,但不像真正的「開源」模型一般提供完整程式碼和訓練資料,無法讓外界從零開始自行訓練模型。

Meta現在也調整策略,把更多資源轉往開發強大的封閉式模型。Meta正和OpenAI、Anthropic及谷歌等對手角逐「超級智慧」。

 
退撫基金將再提前四年破產 試院:停砍公教年金 衝擊大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在野陣營擬聯手停砍公教年金,將衝擊退撫基金財務。考試院院長周弘憲昨(26)日表示,對年金改革踩煞車,不但退撫基金挹注款、投資收益都會減少,基金用罄時間還會再提前四年,「洞會變得更大」,無論對退休或現職人員都不是好事。

他並指出,國家各職類別退休制度潛藏債務仍高達20兆,財源從哪裡來,各界應嚴肅面對,避免債留後代。

周弘憲上述提到停砍公教年金將使退撫基金「再」提前四年破產,是指在最新精算報告推估破產年限基礎上,再往前四年破產。換言之,停砍年金將使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估計提前至2041年、教育人員退撫基金提前至2038年破產。

考試院昨日舉行媒體茶敘。銓敘部長施能傑說明,2023年7月新任公教人員已加入新制度、及過去以來不足額提撥,都已造成退撫基金提前破產。現在再加上停砍年金,財務的洞會更大。

「如果沒有年改,退撫基金2031年就會歸零。」周弘憲表示,退撫新制從1995年起就沒有足額提撥,繳費和收益不足以支撐給付,至今基金已累積2.96兆元的潛藏債務,這是跨世代須共同承擔的歷史共業。近年退撫基金財務改善,是年改帶來的成果,將節省經費挹注回基金,擴大了本金,配合投資績效提升賺了更多的收益。

周弘憲強調,即使推動年改,退撫基金仍會在20多年後用罄。若立法院的修法通過,讓年改踩剎車,基金用罄時間還會再提前四年。而擴大的資金缺口如果要求政府填補,因為缺乏預算法和財政紀律法規定的「彌補資金來源」,及財劃法規定的「相對收入來源」,又可能引發行政院提出違憲爭論。

他提及,最近朝野政黨都在修改勞工保險條例,確立政府的最後支付責任,這就是一個嚴肅的議題,政府解決軍公教勞農和國民年金的潛藏債務,每年究竟要花多少錢才夠?在不排擠其他支出前提下,錢又該從哪裡來?如果沒有另覓財源,未來無論誰執政都會焦頭爛額,納稅人負擔也會非常沈重。

他認為,政府每年撥補公保、軍公教退撫,同時也在撥補勞保,已經很吃力,但國家的潛藏債務仍高達20兆。在還沒提出財務改善方案前,實不宜修法擴大支出,讓問題更難解決。

 
2025創新論壇/國發會主委葉俊顯:打造世界級 AI 生態系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昨(26)日表示,AI已成全球科技與產業競逐的核心驅動力,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已為「AI新十大建設」編列311億元,將從智慧應用、關鍵技術與數位基磐三大面向全面布局,加速推動「AI產業化、產業AI化」,打造世界級AI生態系。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5創新論壇,以「AI×智慧應用新革命」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探討AI與智慧應用結合帶來的新趨勢與商機。本論壇由經濟日報、遠傳電信(4904)主辦,長榮集團、元大投信、凱基金控、中保科技集團協辦。

葉俊顯昨日出席2025創新論壇致詞指出,AI已是全球主要國家競相投入的核心戰略。美國2025年7月公布AI行動計畫,全力加速創新腳步,以鞏固科技領先位置。根據CB Insights統計,今年第3季為止,全球創投資金有51%投入AI領域,資金規模突破1,500億美元,顯示AI已躍升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

在這股浪潮中,台灣硬體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葉俊顯指出,全球超過九成AI伺服器由台灣業者供應,使出口成績大幅提升。今年前三季整體出口總額達4,52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10月單月更達600億美元,AI設備需求是驅動外銷成長的主力。

葉俊顯表示,未來台灣須思考如何將硬體優勢轉化為應用能量,推動從製造到服務全面提升。政府正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目標2040年創造逾15兆元產值、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並設立三座國際級AI研究實驗室,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

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AI新十大建設編列經費311億元,橫跨智慧應用、關鍵技術、數位基磐三大主軸,並聚焦軟體與應用服務能量,建立完整AI技術及產業布局,政府以AI技術為底層架構,從硬體製造延伸至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元應用,使AI更貼近民眾日常生活,形成「全民智慧生活圈」。

 
2025創新論壇/鴻海輪值 CEO 楊秋瑾:AI 是結構性產業革命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2317)輪值執行長楊秋瑾昨(26)日表示,AI不是泡沫,而是一場真正的、結構性的長期產業革命,將對人類產生根本性的長期影響,因此必須擁抱AI趨勢,預期工廠、電動車,以及企業治理將是未來AI應用三大戰場。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5創新論壇,以「AI×智慧應用新革命」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探討AI與智慧應用結合帶來的新趨勢與商機。本論壇由經濟日報、遠傳電信主辦,長榮集團、元大投信、凱基金控、中保科技集團協辦。

楊秋瑾是鴻海集團第一位女性輪值執行長,她昨天出席2025創新論壇,以「AI產業鏈新契機」為題發表演講。這是楊秋瑾上任以來,首度對外進行專題演說。

針對台灣在AI浪潮中的機會與角色,她說,台灣具備強大的AI硬體優勢,台灣企業在全球AI伺服器代工市場中占據90%的份額,並在先進製程晶片製造方面擁有68%的市占率,證明台灣在科技製造整合實力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台灣應憑藉其硬體優勢和製造實力,成為全球在AI領域最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這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

她強調,AI不只是產品或工具,也不是股市的短期題材,而是帶來科技文明的轉折點,未來包括生活與思維方式、工作與各個產業等所有層面,都將被AI重新定義,整個AI產業仍處於「山腳下」的起步階段,未來市場規模難以估量。

楊秋瑾認為,許多人誤解AI僅是一個工具,但實際上AI正處於發展初期,未來將深入所有人的生活與產業。

她說,以「錢往哪裡流」就可以佐證AI的長期趨勢。全球五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包括星際之門、亞馬遜AWS、微軟、Google與Meta預計未來幾年將在AI領域投入超過6,000億美元,沒有企業會對一個泡沫投入如此龐大的資金,證明了AI是一場真正的、結構性的長期產業革命。

她指出,AI對算力的巨大需求將不僅改變硬體設備,更會衝擊能源結構與商業模式。舉例而言,鴻海在台灣投資14億美元建立算力中心,OpenAI和特斯拉甚至考慮自建電廠以滿足需求,顯示AI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企業必須擁抱此趨勢。

楊秋瑾引用Google母公司Alphabet產品長Hiroshi Lockheimer的觀點指出,AI將為人類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刺激全球產業的經濟創新與成長,看好AI是當前最令人振奮的科技變革,未來AI應用的三大戰場是工廠、電動車和企業治理。

針對鴻海的AI戰略布局與具體實踐,她說,會與頂尖科技公司建立廣泛合作,例如攜手輝達展開許多合作,近期已宣布成立AI工廠,並與IBM攜手量子電腦研發。實體AI方面,楊秋瑾認為,這是最難的部分,因為目前的AI還在雲端上,鴻海已經宣布攜手輝達、Uber與Stellantis四方合作,開發機器人計程車,很快就可以在台灣上路,這是鴻海重要期許,先在台灣來做。同時,鴻海與三菱FUSO合作電動巴士,也將導入AI功能。

 
金管會要求壽險實質管理風險 省下避險成本 強化資本
記者廖珮君、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要壽險業從「避財報波動」走向「實質管理風險」。金管會認為,比起會計論戰,更重要的是業者是否有真正管理匯率風險。制度調整目的是,少做過度避險,把省下的成本存成資本、當作「自我保險」,才能撐過長期匯率變化。

保險局高層解釋,目前壽險業的匯率風險分為兩塊:一是針對真實現金流波動的合理避險;二是為了財報表現而做的過度避險。

過去壽險業為降低財報波動,進行大規模「過度避險」。過去十年砸了逾2兆元避險成本,規模超過同期壽險整體獲利的1.68兆元。「若持續過度避險,只會造成資產流出,卻避不到真正的風險。」

金管會官員強調,真正問題是,壽險業無法用市場工具規避的結構性匯率風險。目前壽險業避險的NDF、CS等工具多為短天期,無法覆蓋壽險業20至30年的負債存續期間,因此更需要靠強化資本的「自我保險」來吸收長期不確定性。

金管會推動匯率制度調整,是要求壽險業把省下的過度避險成本用於增資、增提準備金或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提升清償能力,而非轉為短期獲利。金管會強調,財報應回到「公允表達」壽險業真實經營狀況的初衷。

現行會計制度(IAS 21)是以期末匯率評價海外資產,使壽險獲利受短期匯率劇烈影響,但這些波動不等同真實風險。

制度調整的目的,是避免壽險業為了帳面數字採取短期策略,讓實質資產不斷流失。

官員說,壽險業匯率問題根源在於國內固定收益市場規模不足,導致業者長期依賴海外資產賺取利差,形成幣別錯配與資產負債錯配(ALM)。

 
明後年減稅大禮包來了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減稅大禮包來了,財政部將於今(27)日行政院會報告「所得稅及貨物稅惠民措施」,明年、後年報稅都將享有減稅小確幸,以明年而言,包含調升基本生活費、提高長照扣除額,分別將有202萬戶、35萬戶納稅人受惠。

財政部表示,2025年基本生活費,每人將從21萬元提高至21.3萬元,每人多3,000元不課稅,預估受益戶數為202萬戶,增加減稅利益12億元。

另外在長照特別扣除額部分,則是從12萬提高到18萬元,增加6萬元,預估受益戶數35萬戶,增加減稅利益10億元,這部分仍待立法院通過,最快明年5月報稅適用 。

至於後年,因物價累計漲幅達標,後年申報明年綜所稅時,明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及身障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等四大額度都將調升。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將從現行9.7萬元,調升4,000元至10.1萬元;標準扣除額從13.1萬元調升5,000元至13.6萬元(有配偶者27.2萬元);薪資及身障扣除額分別上調9,000元至22.7萬元;另加上稅率級距調高,共將有696萬戶受惠,共減稅144億元。

除所得稅外,貨物稅方面,則涵蓋節能家電、車輛汰舊換新等多項惠民措施將延長或擴大適用,包括延長購買節能電器退還減徵貨物稅實施期限至2029年12月31日;明年1月1日起,無糖飲料、彩色電視機、錄影機、電唱機及錄音機等都將免徵貨物稅。

 
壽險匯率會計調整 大老支持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前政大校長、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永續準則委員會主委鄭丁旺昨(26)日表示,有關壽險匯率避險會計制度調整,他傾向支持AC債券攤銷法,直言此方案是可以思考方向,但仍需要溝通。

業者表示,要修改會計制度才能讓壽險業永續;未來壽險業債券匯率避險將有全新做法,可望大幅降低避險成本,未來透過自我保險方案,除可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也可提升淨值。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壽險業財務報告波動與經濟實質不一致,匯率會計處理若不符合壽險業長期經營特性,可能引發不必要避險行為,投入大量成本避險,但這些操作卻未產生避險效果,長此以往是否可能產生弱化產業體質的疑慮。

「保險業匯率波動與公允表達研討會」昨日舉行,匯聚產、官、學、會計業精英,其中會計界大老鄭丁旺的專題演講詳細分析壽險公會提出的四大方案,對於官方、業界最支持的AC債券攤銷法,鄭丁旺認為,將匯率變動的未實現損益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金融資產(AC)的剩餘年限攤銷,是最能兼顧壽險業需求和外界意見的作法。

鄭丁旺表示,在IAS 21會計準則中,必須認列當下匯率的原因,是認為「匯率是一去不復返的」,但時間拉長來看,匯率往往是箱型區間波動,也就是說未來損失有反轉可能,要將未來二、三十年才可能實現的匯兌損益,都反映在當期損益表,並不合理。

針對壽險公會提交的四大方案,包含AC債券攤銷法、匯兌遞延資產法、匯兌覆蓋法及匯率均價法。

鄭丁旺指出,AC債券攤銷法,是將個別金融資產投資未實現兌換損益按剩餘到期期間攤銷,也就是說當作遞延資產或遞延負債,以緩和各年兌換損益變動。此方案沒有理論基礎,兌換損益並非隨時間累積,所以分幾年攤銷並無意義。但他認為,這是一種不完全偏離會計準則,又能解決業界困難的方法。

保發中心總經理詹芳書表示,一個平衡的方案對採用新清償能力制度,及透過會計制度調整底下建立自我保險機制,厚實資本,達成資產負債管理,應該是解決保險業困境的最佳解方。

 
羅唯仁跳槽挨告 陳立武再回應:全力支持他回英特爾 台積指控毫無根據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針對台積電(2330)正式控告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一事,英特爾(Intel)已回應了,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表示,公司「全力支持」羅唯仁加入英特爾,否認羅唯仁的行動是與技術移轉有關。

羅唯仁傳出從台積電退休前帶走2奈米等先進製程資料,接著投靠英特爾,引發半導體業界震撼。台積電25日宣布,已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對羅唯仁正式提出訴訟。

對此,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回應了。他在給英特爾員工的內部備忘錄中明確表示,全力支持羅唯仁加入英特爾,並稱所有指控毫無根據。

根據外國科技媒體報導,陳立武的備忘錄顯示:「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一切資訊,我們認為有關羅唯仁的指控毫無根據,他依然獲得我們的全力支持。做為公司轉型的一環,英特爾歡迎羅唯仁回來。他在加入台積電之前,曾在英特爾任職18年,負責晶圓製程技術開發,接著到台積電持續從事他在晶圓製程技術開發的工作。」

陳立武再次強調,「英特爾維持嚴格的政策與管控措施,嚴禁使用或轉移任何第三方的機密資訊或智慧財產權。」

這或許是陳立武首次公開直接提及羅唯仁的名字,顯示羅唯仁的跳槽人事案應該已經底定。

陳立武這段言論,是在台積電控告羅唯仁之後發出的。台積電在控訴中指控羅唯仁掌握的「機密資訊」,可能讓像是英特爾等競爭同業在先進製程競賽中受惠。不過陳立武再度否認,強調英特爾無意違反任何智慧財產權法律。

外國科技媒體分析,英特爾的製程技術,像是18A以及更先進的節點,與台積電有多項差異,包括PowerVia、RibbonFET的導入。RibbonFET是英特爾為下一代晶片開發的環繞式閘極 (GAA)技術,旨在取代現有的FinFET結構。此外,英特爾也是High-NA EUV(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技術的早期採用者,這是台積電目前尚未具備的能力。若說羅唯仁加入能帶給英特爾的唯一助益,可能在於他對供應鏈動態的理解,尤其是美國客戶尋求外部晶圓代工時的需求。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