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連六月低於通膨警戒線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1/07 第62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CPI連六月低於通膨警戒線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6)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48%,連六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扣除蔬果及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1.84%,寫近九月來最大漲幅,顯示物價壓力仍在。

主計總處分析,10月CPI推升主因食物類價格成長,但所幸未受非洲豬瘟影響。

統計七大類中,有六類物價全面上漲,其中雜項類年漲3.18%最高,食物類漲2.02%,居住類漲2%,僅交通及通訊類跌1.4%。主計總處指出,雜項類漲幅主要來自金飾及珠寶等個人隨身用品價格上漲10.65%。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10月因肉類及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續漲,加上假期較多,推升旅宿等娛樂服務費用,個人照顧與家事服務費上漲,也帶動整體服務類價格上揚。

 
輝達進北士科 蔣萬安堅持「台北設公司、一定資本額」
記者林麗玉、洪子凱、藍鈞達、簡永聯合報
輝達台灣總部將落腳北士科T17、18,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天表示,他認為輝達不能只是用現在的新加坡或英屬維京群島的公司和市府對接簽約,「我希望它在台北設立公司,而且要一定的資本額,這是我的堅持」。 □

蔣萬安拋出這個說法,讓外界疑惑,也擔心此案是否又會生變。

拋出相關問題的北市議員曾獻瑩表示,輝達在台灣有「輝達新加坡公司」、「輝達香港控股公司」與「輝達英屬維京群島公司」,三家公司資本額都僅數百萬元,T17過去曾設定資本額門檻,建議市府可主動與輝達溝通,鼓勵成立「輝達台北分公司」挹注資本額,以便行政流程更順利、簽約作業更迅速完成。

據了解,輝達在台登記的法人,符合兩國互惠的是「輝達英屬維京群島公司」,過去這類公司常被認為是為避稅,基於來台投資的企業形象等各方考量,輝達也正考慮是否在台北設立子公司。對北市來說,子公司設在台北就會在北市繳稅,對市庫和國庫都是一大助益。

台新新光金董事長吳東亮昨在一場招商研討會中表示,輝達落腳北士科,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輝達當時和新壽簽訂MOU時,除了市府要返還新壽付出的成本之外,還有一筆相當金額的補償金,雖然這份MOU已經失效,「但我有看到報紙上寫,市政府返還給新壽的成本,未來都會轉嫁由輝達支付。」

吳東亮建議,未來北市府跟輝達協商時,可延續當初MOU精神,將這份「善意的補償」轉化為公益捐贈,造福台北市民。

 
明年經濟 一字預測 卓榮泰選「安」 龔明鑫挑「發」
記者余弦妙、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主辦「2026經濟關鍵字大預測活動」,行政院長卓榮泰選「安」,經濟部長龔明鑫選「發」。

卓榮泰表示,選「安」是因在後關稅時代,行政團隊以「韌性特別條例」來支撐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及強化國土安全韌性。安,就是經濟安穩,社會安定,人民安康,國家安全。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團隊以雙金字塔為概念,帶動國家發展,讓民眾接軌AI時代、安居樂業,讓台灣在快速變動的世界經貿局勢中,能夠繼續穩健前行。

龔明鑫指出,選「發」是因明年隨AI新興應用需求強勁及加速布建AI基礎設施,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好,人均GDP可望首次升達4萬美元,讓經濟發展的果實為全民所共享。

 
吳東亮還原北士科出讓始末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輝達新總部能否順利落腳台北市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備受各界關注。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新新光金控(2887)董事長吳東亮昨(6)日受訪時表示,非常樂見輝達落腳北士科,但他也澄清此案是輝達主動來找新壽,新壽為了讓國際級企業可留在台北市,願意出讓租約,希望大家能給新壽肯定。

吳東亮昨日出席工商協進會協辦日本九州福岡市舉辦之「福岡市企業招商研討會 in 台北市」活動,面對輝達落腳北士科議題,吳東亮表示,輝達落腳北士科,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非常樂見這個案子往圓滿方向發展。但他澄清,這個案子一開始是輝達主動來找新壽,不是新壽主動求售土地,但新壽為了讓國際級企業可留在台北市,願意出讓租約。過程中他們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新壽的犧牲,給新壽肯定。

吳東亮提到,他記得輝達當時跟新壽簽訂MOU,除了目前市政府要返還新壽付出的成本之外,還有一筆相當金額的補償金,雖然這份MOU已經失效,但他有看到報紙上寫,市政府返還給新壽的成本,未來都會轉嫁由輝達支付。因此他建議,「未來北市府在跟輝達協商時,可延續當初MOU的精神,將這份『善意的補償』轉化為公益捐贈,造福台北市民。」

吳東亮最後說,在這個案子中也看到台灣公務員真的也很辛苦,許多事動輒得咎,希望大家多挺公務員。讓他們能勇於任事。

 
淨零成績單 連三年表現佳 碳有價時代來臨 成效有望再躍進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政府訂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據了解,環境部長彭□明昨(6)日在行政院會中提出最新減碳數據,2024年排碳相較2023年減少2.15%,相較2005年(基準年)減少約6.7%,已連三年呈現顯著減碳成果,減碳成績亮眼。

政府短期規劃,2025年目標是較基準年減碳10%,目前看來進度相對樂觀,加上2025年邁入碳有價時代,進一步透過市場力量驅動減碳,減碳成效有機會再躍進。

環境部昨日在行政院會上提出「2035國家自定貢獻(NDC 3.0)」報告,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面對全球淨零轉型趨勢,台灣必須以「全球共作」精神加速行動。各部會應落實旗艦計畫推動進度,持續提升產業減碳動能與技術投資,確保台灣在氣候治理中兼顧國際責任與競爭力。

彭□明於院會報告中指出,今年1月,行政院已將NDC 3.0(beta版)提報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設定國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2030年減量28±2%;2032年減量32±2%;2035年減量38±2%」。環境部同步展開跨部會與社會溝通,廣納產業與民間意見,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300人。

彭□明強調,我國2035年減碳目標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未來將依據國際情勢與技術進展滾動檢討,在兼顧國際責任與維持台灣競爭力的前提下持續精進。

根據國發會於2022年公布的「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規劃」,以2005年為基準年,第二期(2021至2025年)減量目標為10%。據彭□明在院會中說法,2024年較2005年減少6.7%,減碳曲線持續向下。

彭□明先前曾預估,2024年全年減量幅度將達5%至6%,而2025年在景氣與產業結構調整下,有機會進一步達到8%至9%。

 
國際財經要聞
美國堵東協幫中國 貿易協議藏「毒丸條款」
編譯葉亭均/綜合報導聯合報

川普政府在美國與東南亞國家簽署的貿易協議中加入「毒丸條款」,規定如果對方簽署「危及美國基本利益」或「對美國國安構成實質威脅」的類似協議,美方可終止該協議。這形同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戰略競爭中,創造一項新的外交武器。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類「毒丸條款」被納入美國上周與馬來西亞、柬埔寨簽署的兩項新協議中。貿易專家指出,這些極不尋常且範圍廣泛的條款,相當於對這些與大陸保持密切貿易關係的國家進行「忠誠度測試」,可能重塑未來美國與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貿易談判。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教授伊文奈特表示,這類條款範圍很廣,賦予美國單方面終止協議權力,讓美國在東南亞獲得新的使力工具。與馬來西亞簽署的協議還包含一項條款,要求配合美國的制裁及其他經濟限制措施。

伊文奈特說:「毒丸條款將貿易協議從純粹商業工具,轉變為管理夥伴國對外經濟的工具。」

智庫「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經濟戰略中心主任狄梅齊茲說,這些毒丸條款是「多邊主義棺材上再釘一根釘子」,反映美國擔心中國試圖主導區域供應鏈,但這種條款效用仍有待觀察。

她說:「這是川普在說:『我是老大,你必須跟我做生意。』其目的就是防止中國透過這些東協國家滲透美國市場。」

這些毒丸條款是附加在百分之四十的「轉運關稅」上,也就是美國會對經由東南亞港口轉運的中國商品徵收「轉運關稅」。

分析家正密切關注美國與泰國、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關稅協議,看看是否也會納入毒丸條件。

 
馬士基調高財測 市場不埋單 考量同業價格戰加劇 第4季展望轉趨審慎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貨櫃航運龍頭馬士基(Maersk)第3季獲利優於預期,反映中國大陸外銷旺盛推升運量抵銷運價下滑影響。馬士基並調高全年財測,但考量同業價格戰可能加劇,第4季展望轉趨審慎,導致股價不漲反跌。哥本哈根6日早盤,馬士基股價一度重挫7.5%,跌幅是4月來最大。

馬士基財報是全球貿易風向球,儘管美國關稅政策改寫貿易規則加劇全球貿易波動,馬士基仍預估今年全球貨櫃輪運量可望成長4%,比8月時估計的2%~4%上調。

馬士基6日說:「2025年第3季,全球貨櫃運輸需求年增率介於3%與5%之間,不畏(紅海航運受阻)所擾。來自遠東地區、尤其中國大陸的出口,依然是運量紮實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亞西部的進口仍熱絡。」

運往北美的貨櫃量則萎縮,特別是中國大陸對美出口。

馬士基調高全年獲利預測,預估2025全年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約90億至95億美元,高於先前估計的80億至95億美元。

第3季EBITDA比去年同期銳減44%至26.9億美元,仍優於分析師預估的25.8億美元;每股盈餘69美元,比市場預測高7美元。營收年減10%至142億美元,也超越預期。

Nordnet投資經濟學家漢森說:「同業表現好壞參半,所以馬士基展示實力,得以調高財測。」馬士基因應總體經濟衝擊的韌性強。該公司曾表示,個別而論,關稅對貨櫃航運業是利空,但整體而言則未必,可對供應鏈複雜客戶提供新服務。

航運業目前開始受到運費下跌的影響。儘管紅海問題造成全球約7%到8%的船隊受擾,但這仍無法抵銷市場上的船隻供應過剩。儘管馬士基展現韌性,但諸多因素都打擊市場對該公司明年持續買回庫藏股的期待。

 
黃仁勳:中國將贏得 AI 競賽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霸主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5日警告,能源成本較低、監管較寬鬆的中國大陸,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直言「中國將贏得AI競賽」,為這位全球市值最高企業執行長迄今最尖銳的示警。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黃仁勳出席FT AI未來高峰會受訪時表示,美國與英國等西方國家都遭遇「憤世嫉俗」(cynicism,不信任任何事物)情緒的阻礙,「我們需要多點樂觀」。

他特別指稱,美國各州制定的AI新規,可能形成「50套不同法規」,相較之下,中國大陸的能源補貼措施,讓當地科技業者更能負擔得起採用輝達以外AI晶片的成本,「電幾乎免費」。FT已報導,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已擴大能源補貼,協助減輕中國大陸企業使用國產晶片的高耗能成本壓力。

黃仁勳先前就曾警告,美國AI模型領先幅度有限,若持續封鎖晶片出口,可能削弱全球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但美國總統川普在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再度強調將禁止中國大陸取得輝達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最先進的產品,除了美國,不能允許別人擁有」,「我們將讓他們與輝達做生意,但不能拿到最先進的」。

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表示,可能會在Blackwell晶片變得較不先進時,開放這款晶片銷往中國大陸。他形容Blackwell晶片是「皇冠上的明珠」,「我不知道會是12個月、還是24個月」,「基於輝達不可思議的創新能力,Blackwell晶片的效能可能在其晶片系列排第二、第三、第四,屆時這些晶片可能就能銷售」。

輝達上周在華府舉行GTC大會,凸顯該公司努力想在政府贏得盟友。儘管輝達和超微(AMD)都同意給予美國政府15%的中國大陸銷售分潤,但美國迄今都還沒採行允許這類銷售的規範。

 
日刺激經濟 喊砸650億美元…每年編列65億美元支持半導體、AI產業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預定在11月下旬前敲定一項因應通膨的經濟刺激方案,並通過追加預算來支應相關支出,政府內部估計規模可能超過10兆日圓(約650億美元)。另外,日本執政黨也計劃每年編列約1兆日圓(65億美元)經費,持續支持國內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產業。

負責相關推動工作的自民黨眾議員關芳弘6日表示,日本政府將一改過去幾年追加預算的做法,支持晶片製造的多數資金,將納入明年4月起的新年度一般預算。他指出,此舉有助政府以更穩定方式確保資金來源。

日本經濟產業省表示,2021年制定新的半導體和AI產業策略以來,日本已編列約5.7兆日圓,用於支持國內半導體和AI產業,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追加預算,而非一般年度預算。

關芳弘說:「由於當時不確定這項政策是否能成功,所以我們一直以追加預算推進。不過今後經產省在日常預算中的比重將大幅提高,也就是說,追加預算的比重會下降,資金運作將更為穩定。」

截至目前,資金中約1.7兆日圓已分配給Rapidus;美光科技廣島廠則獲得7,745億日圓補助。

為因應物價上漲,方案內容將包括取消暫時加徵的汽油稅,以及對電費和天然氣費用的補助。另將補助中小企業用於加薪,並擴大地方政府可自由運用的重點支援補助金。

高市也希望協助財務困難的醫療機構,計劃在2026年度醫療費用調整前,先行提供對醫院和醫療人員的補助。高市也將把危機管理相關投資納入刺激方案,著重於AI、半導體和核融合等先進技術,以強化經濟安全。

另外,高市6日在國會一場會議上表示,日本和美國將研究在太平洋南鳥島周邊海域共同開發稀土資源,預定明年1月開始在距東京東南約1,900公里的南鳥島深海海底試驗開採富含稀土的泥漿,以確保稀土的穩定供應來源。

刺激措施中也預定納入振興造船業的計畫,這一領域是日本和美國合作推動的重點之一。日本目標在2035年前讓國內造船量倍增。自民黨先前已呼籲成立約1兆日圓的政府主導基金,作為推動基礎。

在強化國防方面,高市曾表示規劃將國防支出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時程從原定的2027年度提前至現行的2025年度。為達成此目標,追加預算中將需編列超過1兆日圓經費。

 
釋憲戰若敗…川普有B計畫 關稅戰恐更久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最高法院五日審理川普徵收對等關稅是否合法,川普若敗訴,白宮發言人李維特表示,「總統團隊已準備B計畫」,並強調對訴訟「百分之百有信心」。

最高法院若認為川普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課徵關稅不合法,將迫使川普尋找其他法源維持關稅政策。

美國商務部前官員馬傑瑞斯告訴紐約時報,川普仍可依一九七四年「貿易法」第一二二條暫時課徵百分之十五全球關稅,為期一百五十天,理由是「矯正重大貿易逆差」。此條文雖限制期程,卻提供法律依據。川普另可動用第三○一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後再課稅,該機制曾用於對中貿易戰,且歷經法院檢驗,被視為「經過戰場實證」。

馬傑瑞斯認為,即使不能動用IEEPA,川普仍能「以更繁瑣程序」達成同樣效果。另一選項是一九六二年「貿易擴張法」第二三二條,允許「國安理由」課徵關稅。此機制需經數月調查,但法院過去認為總統在國安領域有廣泛裁量權,一旦引發訴訟將有利川普。川普首任期即以此對汽車、金屬及醫療設備加稅。

更早的一九三○年「關稅法」第三三八條亦可動用,授權對歧視美國的國家課最高百分之五十報復性關稅。這些潛在法源顯示,白宮握有多重後備工具。

法律專家警告,這些條文雖具正當性,卻可能造成「更慢但更持久」的全球關稅壁壘。

值得注意是,川普的貿易決策幾乎完全繞過國會。依憲法課稅權屬國會,但川普透過行政命令推動關稅與協定,使立法機關淪旁觀者。民主黨與部分共和黨人皆對此不滿,參院已通過法案認為應終止對巴西和加拿大的關稅,但法案在眾院被擱置,因多數共和黨人不願公開對抗川普,導致制度性制衡失能。

 
要聞
光電板防火之道 學者:加強巡檢維護
記者劉明岩、林宛諭/彰化報導聯合報
針對彰濱工業區鹿港的海上光電系統火災,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系主任周中祺表示,光電板等新興再生能源所在的位置相對較偏遠,可能會有鳥類、老鼠等動物啃咬破壞,若設在靠近海邊處,可能受鹽分侵蝕、日夜溫差大,造成線路老化或短路,各有風險。

周中祺說,光電業者平時應加強定期巡檢,也可用紅外線熱顯像儀,搭配電力迴路監測,可以預防發生火警,提早維護和汰換線路或設施;偏遠地區易被老鼠或鳥類啃咬破壞,可在外部用不鏽鋼網或金屬線槽保護。

周中祺說,電氣箱體機件過熱發生火災,可能起因於外力撞擊、線路老化、電壓過載等,都可能提高風險,但可透過加強巡檢預防。

彰化縣消防局表示,為降低太陽光電火警的風險,提醒系統設置者慎選合格安裝業者,確保施工品質與安全,選用的太陽能板模組產品應具備「國際電工委員會」性能與安全標準驗證 ,定期檢查與維護場所環境及設備狀況。

消防局表示,現場應預留搶救、逃生空間,如不幸發生火災,應立即打119與聯絡維運廠商,清楚告知起火地點及狀況,同時要遠離構造物,避免觸電。

 
彰濱海上光電火警 業者疑因老鼠咬電纜短路
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聯合報
彰化縣彰濱工業區崙尾區海堤附近的海上太陽能光電系統,昨早發生火警,也是近3年來第9件光電板火災。業者指疑因老鼠啃咬電纜線短路造成;經濟部表示,經查是太陽能電線破損導致短路,現場的浮桶燃燒冒煙。環團質疑此說法,要求進一步調查。

彰化縣消防局指出,近年海上光電系統火災主因包括光電模組短路、電氣箱體機件過熱、接觸不良等。昨天上午彰濱外海光電板冒黑煙,數公里外可見,引起地方恐慌。

消防局表示,獲報鹿港鎮台61線175公里附近的海上太陽能板冒黑煙,調派消防人員及車輛趕往,冒煙的海上太陽能板距離陸地甚遠,只有1條專用的維修道路,但現場管制進出,只好先通知廠商派員趕來再會同進入,若用水灌救恐觸電,須請廠商先斷電,再以滅火器滅火,幸未延燒與擴散。

起火的海上光電系統由聯合再生能源公司設置,該公司人員澄清,不是光電板起火,而是輸送電力的電纜短路起火,最近發現場內有很多老鼠出沒,懷疑是老鼠啃咬造成。

經濟部昨發新聞稿表示,彰濱服務中心接獲災害通報後,即在災害應變群組通知啟動災害應變,經查為太陽能電線線路破損導致短路,現場浮桶燃燒冒煙,事故場域經斷電、獨立隔離,並撲滅火勢,後續將召集光電業者開會討論緊急應變事故。

不過,彰化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陽質疑,光電板距海岸幾公里,「老鼠啃咬電纜線」說法讓人存疑;台灣氣候高溫而且潮濕,光電板面板在日曬雨淋下容易龜裂,加上受熱不均,傳導時容易發生火花而起火。

蔡嘉陽建議,政府推廣綠能須留意衍生的火災問題。環團也擔心,使用乾粉滅火器會汙染海域,這已非海上光電板首次起火,希望有關單位能進一步調查。

彰化縣經濟暨綠能發展處長張寒青指出,光電板須依中央規範設置與管理,崙尾光電板位在海上,現場潮差甚大,一旦起火,在消防救災確實值得擔心。

彰化縣消防局長施順仁表示,海上光電板火警是由海巡單位管轄,通常會請求消防局處理,如果是消防人員及車輛可以進入區域,基於救災一體,消防局也會協助,在先行依應變群組通報廠方人員後,並同步斷電後,再會同由廠方設置的專用道進入撲滅。

 
CPI漲幅超標 700萬戶後年減稅
記者邱琮皓、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七百萬戶納稅人將迎接減稅小確幸。主計總處昨天公布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物價累計漲幅已達百分之四點一三,超過綜所稅法定調整標準的百分之三,明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等四大項額度都將調升,後年五月報稅適用。

「所得稅法」訂有因應物價上漲的扣免額調整機制,只要CPI較最近一次調整累計漲幅達百分之三以上,就按上漲程度調整。而扣免額調得愈高,民眾報稅時的所得淨額就愈低,可因此享受減稅的好康。

「物價累計漲幅」是否達標,要看去年十一月至今年十月的CPI平均數,與前次調整時相比。

主計總處昨公布十月CPI,據此推算,較最近一次綜所稅免稅額等額度調整時(二○二四年)的累計漲幅達到百分之四點一三,超過法定標準,各項額度將依此漲幅調整。

依此推算,二○二六年個人免稅額將從現行九點七萬元,調高四千元至十點一萬元;標準扣除額從十三點一萬元調升五千元至十三點六萬元(有配偶者廿七點二萬元);薪資及身心障礙扣除額分別上調九千元至廿二點七萬元。

綜所稅課稅級距方面也將調整,調升後,所得淨額六十一萬元以下適用百分之五、六十一萬元至一三八萬元稅率為百分之十二、一三八萬元至二七七萬元為百分之廿、二七七萬元至五一九萬元稅率百分之卅、五一九萬元以上稅率百分之四十。

財政部表示,在正式收到主計總處所提供數字後,會再進行精算,年底前會公告明年額度調整。

以單身上班族為例,免稅額、標扣額、薪資特別扣除額調高後,合計可以多扣除一點八萬元,若以百分之五稅率計算,可以多省稅九百元。

若是育有兩名幼兒的雙薪家庭,免稅額、標扣額、薪資扣除額可以多扣除四點四萬元,以百分之五稅率計算,可少繳兩千兩百元的稅。

 
綜所稅免稅額明年調升 租屋族年收不到64.4萬 免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物價漲幅達標,全民享減稅小確幸,明年綜所稅免稅額等額度將調升,根據試算,2027年5月報稅時,單身租屋族在2026年的年收入低於64.4萬元,就可免繳稅。

而如果是雙薪頂客族、且租屋居住,合計可扣除金額將達110.8萬元,包含夫妻兩人免稅額共20.2萬元、夫妻標扣額27.2萬元、薪資扣除額45.4萬元、租金扣除額18萬元;簡單來說,年收在110.8萬元以下的夫妻租屋族也免繳稅。

若一家四口租屋,且育有兩名學齡前子女,根據試算,免稅額合計40.4萬元,夫妻標扣額27.2萬元,薪資扣除額45.4萬元,租金扣除額18萬元,第一名子女幼扣額15萬元,第二名子女22.5萬元,這類育兒家庭年收168.5萬元以下就能免稅。

而如果家中有長照需求,適用長照扣除額,未來立法院修法通過調升金額後,可自所得扣除額度會更多,享有更多減稅利多。

 
TPK入股奕力 進軍半導體 投資58億元間接持有逾兩成股權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觸控模組大廠宸鴻TPK-KY(3673)昨(6)日董事會通過與東博資本(MagiCapital)及仲方資本(Achi Capital)簽訂股權轉讓契約,將投資逾58億元、間接持有奕力-KY逾兩成股權。業內認為,此舉宣告TPK將正式跨足半導體產業。

TPK昨日公告,取得東博及仲方資本所屬及關聯共七間境外子公司之全部股權,並間接持有奕力-KY約23.83%股權,總交易金額為58.07億元,換算奕力每股交易價格為49.5元。依奕力昨日收盤價為42.8元概算,本次交易案溢價約15.6%。

TPK指出,本股權轉讓案將全數以等值美元於境外交易,預計2026年1月完成全部股份轉讓程序,交易完成後將成為奕力最大股東,取得三席董事席位,現任法人董事暨董事長梁公偉及總經理陳泰元均將留任。

TPK董事長江朝瑞表示,TPK多年來專注於觸控技術研發與製造,但技術演變以及產業已趨成熟,公司成長動能受限,故近年來積極尋求轉型機會,這次藉由投資奕力科技之契機,得使公司正式進入半導體產業。

江朝瑞進一步指出,由於AI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持續演進,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可期,奕力為顯示器驅動IC領導廠商,具備堅實技術能力與深厚穩固之客戶關係,未來可與TPK的核心競爭力深度結合,發揮最大綜效,以奕力為基礎,開啟半導體事業新版圖。

TPK本次入主奕力為合意併購案,雙方接觸已達半年之久,最終彼此認同合作將有利於未來發展,因此一拍即合。TPK策略長劉詩亮表示,觸控技術歷經多年發展,產業已趨成熟,而公司正迎來關鍵轉型時刻,此次投資不僅讓公司正式進入半導體產業,也開啟未來整合與擴展的契機。

 
英飛凌找夥伴 順德入列 簽署產品優先開發權合作協議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英飛凌(Infineon)AI伺服器夥伴爆出大黑馬,繼台達電、光寶科後,全球前三大導線架製造商順德工業(2351)也入列。順德與英飛凌昨(6)日共同宣布,雙方簽署產品優先開發權合作協議,共同跨入AI伺服器電源管理系統。

半導體大廠英飛凌已與輝達攜手研發新一代AI伺服器電源管理系統,台鏈中的順德將與英飛凌共同開發「AI伺服器電源管理系統」,聚焦在兩大關鍵,一、提升AI伺服器用電效能,二、提升散熱效能。雙方簽約後,順德將成為英飛凌第一優先供應商,而順德也將成為輝達鏈的關鍵供應商之一。

順德總經理陳維德說,雙方合作後,順德將與輝達研發新一代AI伺服器電源管理系統「站在同一陣線」。此外,為AI伺服器的運作關鍵有二,其一為GPU等同大腦,以「導線架」為核心的電源管理系統如同人體「神經系統」,是電力與訊號傳輸的關鍵,直接影響電力能耗與熱能管理,沒有導線架伺服器等同癱瘓。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共同推進AI加速器導線架技術的開發,並攜手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應用領域,為超大型數據中心的AI處理器,提供領先垂直強化既有合作夥伴關係。

陳維德表示,藉由合作,公司將優先投入AI加速器導線架的關鍵專案開發,是在AI伺服器高功率元件領域的重要供應鏈夥伴。

雙方將依據共同技術路線圖,針對新世代AI硬體需求進行設計與製造,為AI伺服器市場提供穩定而高效的供應支援。

順德成立逾70年,近年積極推動轉型,從傳統消費性電子製造跨足車用與AI半導體領域,逐步發展為「電源管理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者」。

 
金管會防搶親戲碼 金控併購金融業門檻拉高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拍板《金控投資管理辦法》,針對金控間整併或併購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大幅拉高公開收購門檻:首次投資持股門檻由10%升至25%、限採全現金出價,並給金控一年內可暫不受雙重槓桿比125%限制的緩衝期,新制預定11月底前上路。

此舉被視為重整金控併購遊戲規則,起因於去年中信金與台新金搶親新光金案爭議,市場批評併購法規模糊、程序不明,促使金管會展開全面檢討。

這次修法主要針對《金控法》第36條中「公開收購」方式的投資條件,從實務操作出發,補足併購法規不明與監理落差。

修正重點之一,是刪除「被併購方董事會不反對決議」的條件,改為併購方僅需向金管會提出具合理性及可行性的財務與資金籌措計畫。產學界認為,該條款在實務上執行困難,恐與董事忠實義務衝突,金管會也順應調整。

至於「25%全現金」規定,金管會維持原案不變。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表示,25%是依《金控法》控制性持股定義設計,實務上較為客觀明確;全現金收購則可避免股價波動擾亂市場、確保股東權益。但市場認為,此舉對被併購方的小股東來說,可能少了選擇取得併購方股票的機會。

依金管會公告的「金控投資管理辦法」,有七大重點,一、金控首次投資公發公司,應以現金為對價;二、首次投資金融機構持股比需逾25%;三、首次投資金融機構提出具合理性及可行性的財務及資金籌措計畫。

四、因現金收購產生舉債需求,金管會提供雙重槓桿比率一年調整時間;五、引入審計委員會與獨立專家意見。六、經金管會駁回後,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投資同一被投資事業。七、公開收購條件在投資案未經金管會許可前,禁止對外公告,避免影響市場波動。

 
永豐金併壽險 八字露玄機 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動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永豐金控(2890)昨(6)日召開2025年第3季法人說明會,總經理朱士廷針對外界關注永豐金何時啟動壽險併購計畫,以八字箴言「審時度勢、厚積薄發」回應,永豐金將密切觀察市場與監理環境變化,穩健累積實力,待時機成熟時,才會採取對股東最有利的行動。

朱士廷表示,永豐金目前的併購動機聚焦於「產生綜效」與「控制權價值」兩大核心,但仍需配合公司自身的節奏與市場時機,「不能因為版圖完整或時間壓力,去做一個現在不一定適當的決定。」他也坦言,壽險業確實具備綜效與互補潛力,但仍必須依據永豐金自身的步調與時機審慎推進。

朱士廷在法說會前記者會特別向大家說明永豐金併購的思路與邏輯。」他指出,金融機構的成長路徑可分為「內生成長」與「外生成長」,併購正是外生成長的重要途徑。今年及永豐金已完成三項重大併購案,包括京城銀行、匯立證券及Amret,合計投資金額達822億元,三起案皆以產生綜效與控制權價值為目標。

朱士廷透露,京城銀行與匯立證券已於10月正式併入永豐金體系,未來整合效益將進一步顯現,為金控第4季獲利再添新動能。

朱士廷重申,永豐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將近期併購的三家公司整合價值充分發揮。至於外界關心壽險併購的時程,他表示,公司會審慎評估「需要」還是「想要」,及「何時要」,永豐金秉持「買最適合的,而非最大或最好」原則,以追求公司與股東的長期最大價值為最終目標。

朱士廷指出,永豐金目前的核心競爭力仍在銀行,在銀行也做了最多的併購。證券事業則扮演金控第二成長引擎,透過商品多元化策略(如複委託及財富管理),有效分散金融市場波動對獲利的影響。他並透露,目前暫無計畫投入數位保險市場,因為透過銀行與證券通路的保經、保代銷售機制,已能滿足客戶多元的保險需求。

永豐金前三季自結淨收益達554.5億元,年增10.9%;稅後純益205.4億元,年增11.4%,再創歷史同期新高。EPS為1.57元,ROE達13.01%,每股淨值16.53元。朱士廷指出,「穩健、務實的策略,正是永豐金持續創新高的關鍵。」

永豐銀行總經理莊銘福表示,併入Amret及外幣計息資產擴增,使淨利差(NIM)持續改善。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指出,雖受對等關稅影響,經紀手續費年減10.5%,但第3季隨市場回溫,單季營收已季增33.9%;泛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仍年增8.7%,讓整體年化ROE維持穩健的16.8%。

 
台積電運動會 黃仁勳與張忠謀都將現身並同框
記者簡永祥/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年度運動會將於周六(8日)在新竹縣立體育場登場。台積電規畫,今年除邀請創辦人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回娘家,也邀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出席,並以貴賓身份致詞,兩位科技巨擘有望同框,將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依黃仁勳出席台積電運動會的行程推算,他預料會在今天搭乘專機抵達松山機場,並不排除在晚間現身他最愛的台北夜市。想一睹這位AI教父風采的民眾,可得把握與當今半導體最高市值CEO(執行長)見面的機會。

這將是黃仁勳今年第四次來台,前一次來是今年8月下旬,為了輝達6款全新晶片,包括下一代RubinGPU和NVLink交換器、網路晶片、網路交換器和矽光子處理器等委託台積電幫忙趕工。供應鏈傳出輝達追加數萬片的N3P製程的投片量給台積電,將為台積電明年營運挹注強大動能,新增產能將於明年第2季前到位。

前一次他來時也特別到張忠謀家裡拜會,並致贈生日禮,足見兩人深厚情誼。

台積電運動會向來是公司年度重要盛事,張忠謀每年幾乎親自出席,並在開幕時向員工致詞,強調團隊精神與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今年適逢台積電擴大全球布局與AI晶片需求爆發的關鍵時刻,黃仁勳再次抵台參加,意義非同小可。

台積電內部稍早也發出邀請函,但除了附上員工競賽與表演節目外,並未揭露與會貴賓。據了解,台積電今年運動會同樣比照去年,邀請已退休的高層人員參加,且名單比去年還多,這也意味台積電今年營收增幅將近33%到35%,與獲利同創新高,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想藉這場盛會,邀請對台積電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士與會或回娘家,一同分享台積電豐碩成果,並期勉大家繼續同心同力、繼續創造奇蹟。

張忠謀現身更是整個運動會重頭戲。台積電過去在運動會上曾表示,「這是我一年中最愉快的一天」,多年來他與員工並肩參與賽事,象徵台積電「同心一體」的企業精神。今年他再度攜夫人張淑芬出席,被視為台積電企業文化傳承的延續。

對黃仁勳而言,這將是他今年內第4度來台。自5月出席Computex以來,他多次與台積電高層會晤,強調雙方在AI晶片、先進封裝及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緊密合作。若他現身台積電運動會,將是兩大科技巨擘罕見在公開場合同枉,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性,勢必大大加分,更引發全球關注。

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黃仁勳每次來台,幾乎都帶來AI產業的重要訊號;若他現身運動會,將是一種非正式但高度象徵的對台積電信任與肯定。」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