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戰熱錢 台幣今挑戰30大關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11/16 第54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央行大戰熱錢 台幣今挑戰30大關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大戰熱錢,新台幣匯率最快今(16)日上演31元大關攻防戲碼。匯銀主管透露,熱錢昨天匯入10億美元,激勵匯價一度漲至31.021元,最多升值9.5分;為避免升勢過猛,中央銀行積極進場阻升,昨天匯市爆出26.07億元大量,終場收在31.105元,小升1.1分,連三漲並為兩個月高點。

匯銀主管說,外資昨天匯入力道雖較前日略少一些,但推估也有10億美元,眼見新台幣匯率31元整數大關觸手可及,央行昨天明顯加強防守,每15分鐘就進場掛出美元買單,避免匯率升過頭。

匯銀主管表示,央行防守明顯更緊了,主要是這波新台幣匯率升太快了,不過三天就狂升8角,且熱錢大舉匯入拋售美元,央行只好擔綱市場上唯一的美元買盤。

股神巴菲特加碼台積電(2330)ADR的利多消息發酵,令台積電昨日股價大漲,帶動台股攀高,外資單日加碼台股金額逼近350億元。匯銀主管說,外資左手買股票、右手持續匯入,國內股匯雙雙大漲,最快今天,新台幣盤中就有機會重返30字頭;預估短期內,新台幣匯率將位於30.8元至31.2元區間波動。

此外,債券商主管表示,最近幾天熱錢瘋狂湧入台灣,多數資金都進場買股票,但有少部分委託外銀買進短期公債,以致最近幾日,國內出現「股債匯」價格三漲的超強氣勢。由於外資在台買進短期債券並不尋常,是否有藉此滯留台灣,坐等新台幣匯率升值套匯差的炒匯意圖,值得觀察。

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天下跌0.42%,主要貨幣多數對美元升值。

 
國際財經要聞
Fed放慢升息 訊號亮了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日前公布的10月通膨數據低於各界預期,聯準會(Fed)副主席布蘭納德昨(15)日表示,Fed可能很快就會放慢升息步伐,但強調會繼續升息。

在布蘭納德發表談話之際,美國消費者物價出現緩和跡象。Fed先前已連續四次大幅升息設法使經濟降溫。布蘭納德指出,由於通膨率仍徘徊於近數十年來的最高點,強調Fed在升息和平抑物價上揚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7.7%,低於市場預估值和9月的8.2%。布蘭納德對此表示:「轉向較慢的升息步伐,可能很快成為適當的舉措。最新的CPI通膨數據顯示,我們非常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標可能也出現下滑跡象。」

Fed今年來已六度升息,但近來愈來愈多人主張,未來數月應採取較小幅度的升息舉措,有部分Fed官員也抱持這種看法。

Fed已將基準利率區間從3月的近零水準,調升至本月的3.75%-4%,期盼使經濟步調放慢,並壓低位處40年高點的通膨。

在Fed這一輪號稱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緊縮周期中,Fed在前四次政策會議均升息3碼(75個基點),是以往升息規模的三倍。

預期Fed將在12月政策會議升息2碼(50個基點)。

 
亞馬遜裁員1萬人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知名科技公司紛紛裁員,繼Meta、Lyft、Stripe、推特後,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計劃本周開始裁員大約10,000人,是亞馬遜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主要針對設備部門、零售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大概占全球人力的1%。

亞馬遜在2021年12月31日的全職和兼職員工總數為160萬人,知情人士表示,職務的刪減以團隊為基礎,逐一檢討,第一波可能本周開始,但確切的裁員人數尚未定案。亞馬遜的發言人謝絕對媒體報導置評。

假日購物季對亞馬遜至關重要,而且通常是公司增加員工人數以滿足需求的時候。但在銷售成長放緩和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去年7月接任執行長一職的傑西(Andy Jassy)一直在削減成本、保留現金。亞馬遜已延後新設倉庫的計畫,並凍結零售業務企業職位的招聘。

亞馬遜股價今年累計下跌約41%,超過標普500指數跌幅14%,料將寫下2008年來最糟的一年。

除了亞馬遜,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表示,蘋果也開始放緩部分招聘,「時局如此,我們目前所做的就是,在招聘方面非常謹慎」。

庫克強調,蘋果堅信為長期而投資,「我們不信能靠撙節來邁向成功。我們認為,要投資才有出路。」

庫克也談到蘋果重返辦公室的政策。目前蘋果員工必須每周三天進辦公室,這是9月已生效的政策。他說:「我們生產產品,必須掌握產品。跟別人合作,因為我們相信一加一等於三。」「人跟人之間在一起才能迸出火花、腦力激盪,透過別人才能更周全發展你的想法,因為你知道這能發展成更大構想。」

另外,貨運業者聯邦快遞(FedEx)上周傳出大砍貨機航班的消息後,現在又宣布貨運部門讓一些美國市場的員工放無薪假,反映貨運業景氣減緩。

 
1280億 巴菲特大買台積ADR
編譯劉忠勇、記者周克威、戴瑞瑤/聯合報
在美國加強箝制中國大陸晶片業之際,「股神」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披露上季首度買進總價至少四十一點二億美元(約台幣一二八○億元)的台積電ADR(美國存託憑證),罕見大手筆投資晶片股,凸顯「別人恐懼我貪婪」投資原則,波克夏也可望成為台積電第五或第六大股東。

波克夏大買台積電的消息,激勵台積電昨天的股價表現。台積盤中大漲四十二元,逼近漲停價四八九點五元,最後以上漲卅五元、四八○元作收。台積大漲帶動台股大盤上漲三七一點,指數收在一萬四五四六點,其中光台積一檔股票就貢獻大盤指數約二六七點。台積電ADR十五日開盤,盤中狂漲逾百分之十三。

申報資料顯示,波克夏在九月底止持有六○一○萬股的台積電ADR,以九月卅日收盤價六十八點五六美元計算,相當於四十一點二億美元;若以台積電ADR第三季均價七十五點二美元計算,波克夏約耗資四十五點二億美元。相較之下,波克夏二○一六年首度買進蘋果時,以每股約一○九美元的均價收購超過九八○萬股,總額約十點七億美元,目前對蘋果的持股規模已經增至一二六五億美元,成為波克夏的最主要持股。

台積電昨天表示,樂見並歡迎所有有意投資並長期持有台積公司股票的投資人。法人估算,以波克夏買進台積電ADR金額換算,約折合普通股廿八萬張,持股比重約與勞退基金相當,成為台積電第五或第六大股東。

大型機構操盤人表示,台積電第三季股價一度跌至四二○元,推估波克夏建倉成本約四二○至四五○元;而以巴菲特過去的投資策略來說,買進的股票價格未必在最低點,但多是中長線的低點下,台積電的長期價值已浮現,且未來持續加碼的機率高。

這位操盤人說,波克夏選在台積電第三季股價跌跌不休時加碼,意味並不參考這二季的產業景氣變化,因可能仍需築底,產能利用率仍可能持續下滑,但在明年第一季已可以初步見到谷底下,第二季在高階晶片訂單開始回流,意味國際資金認同台積電的長期底部即將成形。

 
三星半導體 投資不減碼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分析師表示,儘管當前半導體產業景氣低迷,多數業者紛紛縮減資本投資之際,三星電子毅然決然堅持投資,並且有雄厚資金作後盾,可望撐過半導體產業這波景氣下滑,待景氣好轉時,實力會更強大,有助擴大市場占有率。

除了三星電子,荷蘭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表示,可能會出手收購,以滿足全世界對先進晶片激增的需求。德國英飛凌則計劃斥資50億歐元(51.6億美元),擴建德國德勒斯登的晶片廠,並提高全年利潤目標到25%,高於之前預估的24%。

道瓊社報導,DB Financial Investment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三星電子坐擁116兆韓元(876億美元)準備金,將協助該公司度過半導體產業景氣低潮時期,預計待半導體產業景氣復甦—時間點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三星實力將更強大。

DB指出,一些同業競爭對手為因應景氣急轉直下,紛紛採取行動縮減投資規模,但這家南韓集團不為所動,仍維持在半導體事業投資54兆韓元的投資計畫不變,如果產業景氣好轉(可能發生在明年第3季)、記憶晶片又開始缺貨,這些資本投資可能協助三星擴大市占率。

因此,DB維持對三星電子股票建議「買進」的評等不變,並重申每股83,000韓元的目標股價,意味有望比目前股價勁漲33%。三星電子15日首爾收漲0.8%,報每股62,400韓元。

艾司摩爾則預期在可見的未來需求強勁,因為各國競相在國內興建晶片廠。該公司上周表示,預期營收在2025年前將增加逾一倍至400億歐元(410億美元),到2030年將增加逾兩倍至600億歐元。

艾司摩爾執行長溫彼得15日表示,這種成長規模需要有更大的供應商基礎,「我們將收購我們認為能支撐這個藍圖所需要的。」艾司摩爾將在南韓興建新工廠,預定16日舉行動工儀式。根據聲明,艾司摩爾規劃在2024年投資2,400億韓元(1.81億美元)在南韓興建維修與訓練中心。

 
要聞
2022生技論壇/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推動國際醫療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昨(15)日表示,台灣擁有很好的科技產業基礎、優質的醫療體系與從業人員、以及健保及人體相關資料庫,衛福部將以這三大優勢孕育精準健康國際品牌,推廣精準醫療、再生醫療及數位醫療,最終要結合這三大推廣重點進一步推動國際醫療。

石崇良昨日出席本報主辦的生技論壇,並以「生醫健康產業政策與推展」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協辦單位包括晟德集團、中華開發資本、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藥華醫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聖生技與長佳智能。

石崇良指出,台灣擁有很好的科技產業基礎、優質的醫療體系與從業人員、以及健保及人體相關資料庫,衛福部將以這三大優勢孕育精準健康國際品牌,以醫療服務及民眾健康為出發點推動生醫產業發展,衛福部目前正在推動精準醫療、再生醫療及數位醫療三大方向,並以這三大方向為基礎規劃國際醫療。

石崇良表示,「精準醫療」最重要的生物資料庫(Biobank)平台,未來在疾病研究、新藥開發之外,也希望擴大公私領域的合作;「再生醫療」管理重點包含製造、販賣管理及組織細胞的來源等,「再生醫療雙法」草案預計年底前通過行政院,明年上半年進入立法院審議;「數位醫療」推動重點是遠距醫療,疫情之後至今年6月已累積逾240萬的視訊診療,下一步要推動遠距醫療成為新常規,進行法規調整,第二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近期就要預告,其中也包含與國際醫療照護接軌,由遠距醫療出發,未來更要邁向智慧醫療發展。

石崇良指出,衛福部正要推動次世代醫療資訊系統升級計畫,策略上首先要先定義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其次是找出符合標準的領頭羊,並鼓勵其他醫院進行醫療資訊系統升級,最後是形塑院所合作共用平台,推動醫療資訊產業國際化。

另外,衛福部已在今年9月21日預告《醫療法》第35條修正草案,醫療法人對單一公司投資額,原本不得超過公司資本額20%,現在只要符合三個規範之一就可放寬:一是投資標的使用的主要營業技術為醫療法人提供;二是以醫療法人研發之智慧財產作價入股生技醫藥公司;三是與目前政府政策發展相契合的產業。

石崇良說明,這項修正案從預告至今快60日,尚無不同意見,若一切順利很有機會在近日上路。除了醫療法人之外,針對公立醫院部份,也會另外找教育部及退輔會討論, 透過「附設醫院作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尋求開放,讓公立醫院也有機會放寬對外投資限制,希望促成挹注生技產業大爆發的另一活水。

 
2022生技論壇/趨勢發展 專家把脈 多面向建構產業鏈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在疫後募資日益困難,鑽石生技(6901)投資副總裁黃彥臻說,政府應建立一個更有彈性及規模的資金取得市場;北極星藥業董事長陳鴻文則指出,政府應推動生技產業鏈成形,讓企業投資能一棒接一棒。

經濟日報昨(15)日舉辦生技論壇,以「台灣生技產業發展新策略」為題進行座談,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張鴻仁擔任主持人,與談人有北極星藥業董事長陳鴻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鑽石生技投資資深副總裁黃彥臻。

談到資金鏈的重要性,北極星藥業董事長陳鴻文分享,生技產業跟電子業軌跡完全不同,一般人很難理解產業發展的為什麼這麼難,不少人認為這個行業騙子特別多,所以募資有相當的困難度。

陳鴻文指出,他接手北極星後最重要的任務都在協助募資,為了研發資金一路走來非常辛苦,為北極星募集達百億元的資金,募資的過程感觸很深,生技產業是一個活的細胞,必須要做各種臨床醫學,也會用到醫學統計,研發新藥的過程最少十年,舉個例子,如果電子業樣品成本是A,商品化的成本只要花2A,製藥如果樣品成本是B,商品化的成本斥資要100B,成功率統計出來的成功率只有10%,有多少投資人能忍受十年後,雖然有機會賺很多錢,但成功率只有10%,聽到這樣的結果,很多人應該都不願意投資。

至於人才,生技的產業有各不同的領域,每一個階段應該要有不同的人來接手推動;人才部分,各種人才會有各種專長,有人很會研發、創造新藥,但不見得會做臨床試驗,賣藥又是另一種技術,要有產業鏈的概念,簡單的說各種專長完全不同,應該要一棒接一棒,讓不同的專長能發揮不同的威力。

對於生技產業發展,黃彥臻表示,資金、法規、人才缺一不可,但資金是關鍵,發展一顆新藥十年的研發成本至少要26億美元,成本只會愈來愈高,未來是細胞治療、核酸藥物,這些花的費用會非常高,台灣的資本市場也應該因應變化放寬標準。

鑽石生技投資是跟著創業者一起創業概念,可說是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明年申請上市,上市後推動生技的使命感更重,要長期陪伴生技產業一起成長。生技產業的研發過程真的很辛苦,就像待在一個很深的隧道,一直看不到曙光,須忍受最難熬時期。

長期來看,生技產業是值得投資,今年以來美國的生醫指數跌幅約10%,比起動輒大跌的工業或電子綜合指數,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產業,民眾對於健康的需求,不會因為經濟而改變,也讓生技產業相對抗跌。

政策上,涂醒哲認為,生技的變化太快,長期生技的發展要朝著興利重於除弊方向;其次要從管理走向跟業界共同成長,生技產業應該推動「1、3、5、7、9」策略,1就是台灣需要一家整合國家資源的超大型生技公司。

涂醒哲進一步指出,「1、3、5、7、9」策略簡單的說,一、台灣只需要一家大生技公司,一個生技中心的概念,裡面也包含政府官方部門;必須要有三分研發、七分經濟的概念;建議國家可推出「555專案」,一年投資50億元、每年增加50%、五年斥資650億元,五年內找出五十個國家生技團隊,集中資源,才能產生出強大的國家隊,在國內就能提供很好的醫療產品。

 
10月刷卡金額大增 逼近3,000億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疫情緩解迎來消費大反撲,加上百貨周年慶季節性活動助攻,33家信用卡發卡機構10月簽帳金額,預估合計將近3,000億元、年增逾18%,台灣美國運通國際公司、花旗(台灣)銀行兩家外商,分別以年增64.0%、28.2%,奪下單月成長雙強。

我國目前有33家信用卡發卡機構,除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5876)、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其餘31家均按金管會規定,昨(15)日於官網揭露10月刷卡資料。31家合計10月簽帳金額年增18.8%,預告整體發卡機構10月刷卡動能強強滾,成長力道甚至高於9月年增率12.4%。

31家公布數字的機構,有五家單月簽帳金額年增率超過25%,除了台灣美國運通、花旗台灣之外,還包括:中國信託銀行年增27.1%、國泰世華銀行年增26.5%、華泰銀行年增25.3%。

31家發卡行10月簽帳金額合計年增18.8%,以成長18%計算,全部33家發卡機構10月簽帳金額將達2,974億元、逼近3,000億元,為今年7、8月刷卡繳綜所稅入國庫及暑假消費旺季之外,今年簽帳金額第三高月份。

台灣美國運通、花旗台灣兩家外商奪下成長雙強,受到矚目。大型民營銀行信用卡部門主管昨(15)日分析,這兩家外商的客群,年收入金額偏高,尤其是台灣美國運通,它能繳出好成績,預估與我國10月13日起,邊境管制放寬有關。

台灣美國運通10月簽帳金額46.3億元、年增64.0%,明顯擺脫去年同期單月僅28.2億元的低迷。隨著邊境逐漸解封,商務及中產階級預定航程與機票的意願提升,反映在美國運通卡刷卡金額大幅成長。

花旗台灣10月簽帳金額沒因該行個金業務將要併入星展(台灣)銀行而萎縮,反倒以年增28.2%的強勁成長力道,單月刷出222.9億元,市場側目。銀行主管透露,花旗個金業務賣星展,最終交割價格與資產表現有關,連帶讓花旗在信用卡業務上砸錢不手軟。

以10月各家卡行拚到最高點的新光三越百貨周年慶為例,花旗給卡友的滿額禮,最低只要8,800元,把□豐銀行最低要1.3萬、新光銀行要2萬、中信銀行與國泰世華都要2.5萬、玉山銀行要3.8萬,通通給比下去,而且滿額禮還大方給到3.5萬份,足叫同業望塵莫及。

 
陸疫情衝擊鄭州廠 大摩調降鴻海iPhone出貨量
記者高瑜君、魏興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由於疫情衝擊鄭州廠出貨,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調降第4季iPhone系列出貨量,由原先預估的8,500萬支降至7,900萬支,降幅7.06%。這是近期華爾街投行首家調降iPhone第4季出貨量的大型券商。

大摩在最新的「大中華科技硬體產業報告」中指出,鄭州廠由於受到疫情波及,估計將影響iPhone 14 Pro與Pro Max各300萬支,因而將第4季iPhone出貨預估數由8,500萬支降至7,900萬支,降幅7.06%。

調降出貨目標後,第4季整體iPhone出貨的結構,其中包含14系列約6,350萬支、13系列1,150萬支、SE約200萬支、12系列150萬支、以及11系列50萬支。

大摩調降出貨目標的焦點主要是暢銷的Pro與Pro Max機款。

事實上,日前鴻海(2317)方面曾坦承疫情的確影響鄭州廠區部分營運;蘋果也首次於官網發表聲明,指疫情控管已衝擊主要14 Pro與Pro Max組裝設施(指大陸鄭州廠),並將會大幅調降產能。不過雙方均未透露新機出貨的下修幅度。

經調整後,大摩預期今年下半年,iPhone 14系列出貨量將降至8,400萬支,占iPhone總出貨量65%,全年出貨約2.28億支,年減1%。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4 Pro與Pro Max的等待時間,已由一個月前的二至四周拉長至四至五周。

台廠中,儘管蘋果iPhone的供應廠商眾多,不過從訂單占比角度,包括台積電、鴻海、大立光、玉晶光、臻鼎-KY、鴻準等,都屬於超過30%以上的高占比族群,大摩調降iPhone出貨預期,一般認為恐將對相關廠商造成影響。

至於在iPad出貨方面,大摩則維持原預期不變,估計第4季出貨量為1,800萬台,與第3季持平、年成長幅度36%,其中包括100萬台的iPad Mini 6、300萬台的iPad 10.2吋、700萬台的iPad Air、與700萬台的iPad Pro 11吋與12.9吋。

整體2022年iPad出貨總量估計為6,100萬台,與2021年出貨量相當。而與市場盛傳的砍單不同,大摩強調,自蘋果10月中發表iPad 10.9吋、iPad Pro 11吋、與iPad Pro 12.9吋等三款新產品後,並沒有聽到任何訂單調整的訊息。

 
防疫雙險理賠近1600億元續創新高 高原期未見趨緩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今年到11月14日止統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金額達1582億元續創新高,單周新增理賠額69.4億元與近月單周新增60~75億元相當,顯示全台確診人數趨緩、但理賠仍屬高原期,未有減緩跡象。

一家產險業者坦言,事實上,防疫險的理賠率早就打敗「大盤」(指全台確診率),主因是一個人防疫險理賠包括隔離、確診、居家照護給付,甚至是一個人買了多家防疫險,自然理賠率會遠高於全台確診率。

據金管會到11月14日止統計,廣義的防疫保單(防疫險+疫苗險)承保件數729.7萬件、理賠392萬件,件數理賠率53.8%,但件數未歸戶,一人可能投保多張,加上可能是去年投保保單、今年才理賠,難估算整體理賠率。

防疫雙險的理賠金額1582.4億元,平均每件理賠金額4萬326元,理賠占保費收入(防疫險+疫苗險保費收入55.6億元)達28.5倍。

外界關心理賠高峰期何時趨緩?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說,實際理賠率跟確診數字有時間落差,時間落差較難去預估。

他說,目前僅剩兩家保險業者銷售疫苗險,一家是產險業者針對6~18歲者青少年做銷售或是續保件,另一家壽險業則是做團險的疫苗險。

至於產險業者增資,目前依舊六家產險業增資,增資額707億元,包括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已二度增資完成)、和泰200億元、新安東京產147億元,兆豐產20億元。

再加上已對外公告,規劃增資額度者,二度增資者包括新安東京產75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合計已達882億元。其餘兆豐產、及可能第三度增資的中信產,這波產險業增資潮恐將上探千億元大關。

 
CIP攻綠能 加碼在台投資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合夥人、彰芳暨西島風場董事長麥斯.安德森(Mads Skovgaard-Andersen)時隔兩年半後首次來台,宣布CIP已發起規模達新台幣3,800億至4,700億元的第五號「旗艦基金」,不但投資台灣離岸風電,也將包含太陽光電、氫能及地熱,讓CIP在台成為更全面能源商。

麥斯上次訪台為2020年2月,也就是疫情之前;如今隔了多年再訪台有何感想,他回應,當年離開時,本土供應鏈、離岸風場等仍在紙上作業,如今無論是風場及本土供應商都繳出具體成果,讓他備感驕傲。

今年為CIP創立十周年,也正好是CIP在台灣落腳第五年,相當於公司成立一半時間都在台灣;麥斯指出,台灣是CIP踏入亞洲市場首站,五年期間投入彰芳暨西島、中能等風場,也因看到台灣離岸風電潛力而投入區塊開發投標。

他提到,台灣政府從最初就宣示對國產化重視程度,除了興建離岸風場,更要培育本土供應鏈。他相當自豪地說,CIP是最投入國產化的開發商,催生包含世紀風電及天力離岸風電等足以投入國際市場之本土廠商。

談到CIP未來計畫,麥斯提到,公司已發起第五號「旗艦基金」,預計金額約新台幣3,800億至4,700億元,將刷新由CIP第四號旗艦基金所創下的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基金記錄。第五號「旗艦基金」約有三分之一將投入台灣等亞洲地區的綠能市場。

該筆基金將不僅限投資風電,甚至還包含光電、氫能、儲能及地熱,因此可期待CIP在台灣從離岸風電開發商,轉變為更全面的能源商。

 
台歐推動6G、半導體合作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技術處、歐盟執委會資通訊總署昨(15)日舉辦「台歐盟6G SNS聯合研討會」,探討未來6G合作可能,吸引聯發科(2454)、中華電信、廣達參加。經濟部表示,已啟動6G跨部會方案,規劃2028年建立6G商用試驗專網,支持跨國研發,台歐盟可望展開6G、半導體合作。

另外,歐盟6G智慧網路和服務產業協會(6G-IA)將於明年率團訪台,經濟部將推動台歐盟雙方產業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昨天出席的官方代表包括國科會科技政策諮詢專家室主任蔡志宏、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長丁邦安、「下世代通訊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專案計畫」專案召集人吳宗霖,以及台歐盟計畫執行機構中華電信、聯發科、仁寶、廣達、和碩、明泰、亞旭、資策會等。

歐盟則分享「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架構下智慧網路和服務計畫SNS從B5G到6G的規劃、計畫與展望願景,研討台歐盟未來6G合作方向。

經濟部技術處長邱求慧表示,今年初已啟動國科會、經濟部、數位部的6G跨部會方案,推動6G雛型系統與國際合作、跨域應用、頻譜規劃及資安發展,規劃在2028年建立6G商用試驗專網。

 
鼎泰豐漲價4% 連二年上調
記者嚴雅芳、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鼎泰豐昨(15)日門市發出公告,自下周二(22日)起調整部分產品價格,平均漲幅約4%,不僅漲幅更勝去年11月的3%,更是罕見連二年調漲。鼎泰豐表示,除原物料成本外,疫情造成服務業人力缺口,公司在招募人才、薪資福利、教育訓練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因此不得不調漲價格。

鼎泰豐擋不住成本攀升壓力,調漲價格,國內多家知名連鎖餐飲業者王品(2727)、漢來美食、瓦城及豆府餐飲集團考量到消費者才剛回流,跟消費者一起力抗通膨,暫時還不會宣布調漲售價。

業者透露,隨美元強勢走升,各項進口食材成本壓力大增,很佩服鼎泰豐有調漲售價的勇氣。

鼎泰豐預計下周二起漲價,此次調漲品項中,小籠包從23元調整為25元,每顆調漲2元;蝦仁蛋炒飯250元調為270元;排骨蛋炒飯250元調整為280元,元盅雞湯從220元調整為230元。

鼎泰豐坦言,整體營運成本持續增加,除原料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也是一大因素;因為疫情使服務業人力招聘困難,目前人力缺口達10%至15%,缺額高達200人。

而為留才、惜才以及招募新血,鼎泰豐繼去年11月平均調薪3%後,今年9月再次調薪,且調薪平均幅度跳到6%,為歷年最高。

餐飲業者表示,鼎泰豐的薪資本來就是業界第一,連鼎泰豐都要調薪搶人,就知道服務業的人力缺口有多嚴重,甚至已影響到展店規劃。

國內大型餐飲連鎖業者王品、漢來美食、瓦城及豆府餐飲集團都表示,各項食材成本攀升,加上明年1月1日要再度調漲基本工資,員工薪資成本也增加,整體來說,各項成本是向上爬升,目前都選擇努力控制成本,跟消費者一起力抗通膨。

針對漲價議題,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先前曾表示,旗下摩斯漢堡不會隨便漲價及降價,希望給消費者安定的供應價格,企業要努力解決成本的問題,給消費者安定的供給,這是企業的責任跟義務,要先想辦法自行吸收。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