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版晶片法 王美花:鞏固半導體領先地位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11/23 第549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談台版晶片法 王美花:鞏固半導體領先地位
記者鍾泓良、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會上周通過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修正草案,藉由提供租稅優惠,讓具有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企業繼續投資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昨(22)日接受本報專訪時直指,這是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地位的國際戰略。

王美花指出,歐、美、日、韓等地皆意識到晶片斷鏈的嚴重性,已紛紛擲重金、租稅優惠吸引半導體產業落地。台灣已具有半導體國際領先地位,面對全球挑戰,也須拿出因應之道。

因應全球挑戰

王美花指出,第10條之2分為研究發展及設備支出投資抵減兩部分,研發投抵可達25%;設備投抵則為5%,且無金額上限,也就是說無論是10億元,或是200億元的設備都可適用。

她坦言,如此優渥的投抵率當然無法「雨露均霑」,必須要設有「先進製程」、「高研究規模及密度」等門檻。但她強調,原本立法目的是希望鞏固我國半導體產業領先地位,但態度是開放的,像是電動車、5G或低軌衛星等產業,符合要件也可以申請。

針對「半導體去台化」,王美花駁斥,台灣所擁有的半導體生態系領先地位無法被取代,台積電及國際半導體大廠紛紛來台灣加碼投資;她更預告本周將南下參加日商東京威力台南廠動土典禮。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政府增訂第10條之2的背景?

答:疫情期間全球出現車用晶片斷鏈,讓各國發現原來不到幾百美元的晶片,會導致幾萬美元的汽車無法順利出售,讓美國、日本及歐洲覺得茲事體大。

對此,美國政府訂定「晶片法案」,不僅給高額補貼,也有25%租稅減免,隨後歐盟也跟進;讓台灣最驚豔的是日本,光日本台積電一座廠就獲得約新台幣1,000億元補貼;南韓政府所提出的「K半導體戰略」,大企業可享有四成租稅減免。

台灣具有相當好的半導體生態系,但面對各國挑戰也仍備感壓力。經濟部深刻體認,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僅有半導體,具相當多周邊效益,更包括國家安全。

因此,經多次討論,以不到一年時間推出草案,並在稅務減免上規劃相當細膩,期盼可以在今年通過,讓廠商明年稅負就可適用。

該法最初目的確實是希望半導體尖端產業可以更好發展,在戰略上當然不可能「雨露均霑」,但同時也不希望限縮在半導體,因台灣ICT具有厚實基礎,有潛力在5G、電動車及低軌衛星等產業打入國際供應鏈。只要符合申請門檻,針對不同產業都採開放態度。

專家審議資格

問:詳述第10條之2的優惠內容?

答:包含研發及設備支出投資抵減。設備是產業不斷推進的關鍵要素,卻又相當昂貴,一台設備甚至可能高達1億多歐元;而產業要持續領先,也就要塑造業者投入先進研發可以得到合理回饋的環境。

外界頻頻關心什麼是「先進製程」?當初經濟部在制定第10條之2時,沒有限定在半導體,且設備投抵5%無金額上限,無論是買10億元、100億元,或是200億元都可以申請,但若各家廠商購買昂貴設備都能申請投抵也不好,因此政府盼可以限縮申請範圍。

對先進製程定義,就算是28奈米成熟製程,若是具有特定用途,屬於國際供應鏈關鍵領域,就可以交由公部門及外部專家所組成的審議會來評估是否符合資格。

財政部盼達到稅務平衡,因此要求最低稅率至少要達12%,不讓外界質疑為什麼企業稅率過低;待2024年後,則按OECD最低稅負標準提高至15%。

至於研發規模,經濟部認為,研發規模門檻應更高,如此才能與既有第10條之1的投抵優惠做出區別。

問:外商是否也可適用台版晶片法案?

產創第10條之2並沒有區分外商或是本土廠商。廠商只要在台灣做研發,並且研發及設備支出都符合法案申請門檻,並且繳納最低稅負要求,那就可享有台版晶片法案的投資抵減。

問:台版晶片法案,是否會讓傳產覺得被忽視?

答:產創條例本來就設有5%設備投抵,只是限縮在100萬以上、10億元以下,對於傳產已相當適用;而新修訂的10條之2設有一個重要門檻,就是最低稅負要達到12%以上,傳產仍舊可以找到適合的租稅優惠。

台鏈最完整 磁吸外商設廠

問:台灣半導體產業近期好消息頻傳,能否透露更多好消息?

答: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產出效率高,國外半導體大廠到台灣設廠,不僅可以賺錢,技術也跟著進步,這是國際大廠願意來台投資的主要原因,美光在台運作那麼順暢,正因為台灣有非常好的生態系。而美光也決定在台灣率先導入EUV製程。

事實上,本周五,我會親自南下台南參加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的動土典禮,東京威力來台投資,就是看中他們在台灣的市場愈來愈大,在台設立基地,可以就近服務客戶。

其他還包括英特格宣布在南科高雄園區設立最先進技術的廠區,未來三年投資額將增至5億美元。

德商默克也宣布,未來五到七年,將在台擴充電子材料產線以及研發能量。荷蘭商艾司摩爾也將投資約新台幣300億元,在林口打造全台最重要據點。

美商應材原在台灣有8吋廠,台廠京鼎也已打入應材供應鏈,思科則是在台灣加緊研發,台灣和美國可說是最密切的合作關係,研發投資合計已有300億元效益。

問:近來頻傳半導體「去台化」,有什麼看法?

答:國外有不同的人在講「去台化」,一種是風險顧問公司,他們會把風險意識提高,如此才有「顧問」可言。其次是「競爭的同業」,第三則是「國家」,之前曾遇到供應鏈的不順暢,因而想建立本身供應鏈,這三種樣態本質是不同的。

台積電(2330)將去美國生產5奈米,他的客戶全是美商,那是因為「客戶需求」。即使是5奈米,也是今年底裝機,2024年投產,3奈米則還沒有確定時間。而台灣3奈米已經在試量產,2奈米所在的新竹寶山則已在整地,龍潭科學園區也將有最先進製程的用地。

也就是說,最先進的製程,台灣還是跑在前面,台積電多次強調,「最先進製程會留在台灣」。

台灣半導體產能一個月可達200萬片,且九成在台生產,美國約2萬片、日本約5.5萬片,而台灣還在擴產,台灣產能也是全球最主要的。

另,台灣經過40年發展,已培養出上千家半導體供應鏈,也是全球最完整。

台灣做半導體,賺全世界的錢。台積電赴美、日設廠,這也是擴大台灣影響力,穩固台灣的供應和生產,並延伸觸角。不管是台積電也好,政府也好,都是要讓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最重要的供應者,這是無庸置疑的,所以不會有去台化問題。

 
國際財經要聞
歐洲央行12月可能第三度升息3碼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央行(ECB)決策委員、奧地利央行總裁霍茲曼表示,ECB在12月中會議上必須第三度升息3碼,達到2.25%,讓民眾相信ECB是在「認真地」抑制通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更建議ECB將利率升到更接近美國的水準。

歐元區10月整體通膨年升率創10.6%新高,反映能源及食品價格持續上升,且核心通膨率也超過5%。但ECB內部對於12月升息2碼或3碼出現爭議,「鴿派」擔心經濟深陷衰退,因而主張減緩升息速度。

霍茲曼屬於「鷹派」陣營;他表示,歐元區「沒有出現核心通膨正在下降的信號;他預測經濟只會「出現成長平平,或低度衰退」,不會嚴重滑坡。

他強調,再一次大幅升息,「將強烈顯示我們的決心。將讓企業界及工會知道我們非常認真,因此得小心點,不要低估我們」。

ECB首席經濟學家藍尼偏向「鴿派」;他表示可能不再需要一次升息3碼,因為目前1.5%的利率已經接近對成長不利的水準;他表示,「我們已經做得愈多,需要做的就愈少」。

經濟學家預測明年整體通膨率會下降,但核心通膨率可能仍將遠高於2%目標。

OECD最新報告指出,歐元區通膨率不大可能迅速回降到2%目標;ECB要抑制通膨,就必須使利進一步大幅升高。

OECD代理首席經濟學家佩雷亞表示,歐元區「許多國家的實質工資都在下降,削弱購買力。通膨仍將居高不下,ECB必須更強力行動」。ECB需要高利率來支撐歐元/美元匯率,以免進口產品及服務因為歐元貶值而更大幅上升。

OECD指出,ECB應該於明年中,將基準利率從目前的1.5%,升到4-4.25%之間。這比許多機構預期的頂峰利要高出許多,法國巴黎銀行預測頂峰利率在3%。

 
英特爾受挫?晶圓代工負責人請辭
記者簡永祥、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聯合報
英特爾近來積極衝刺晶圓代工業務,近日卻傳出晶圓代工業務(IFS)負責人泰克(Randhir Thakur)請辭的消息,人事令將於明年第一季生效,外界解謮是英特爾衝刺晶圓代工事業遭遇挫敗,也象徵執行長基辛格正在調整他扭轉英特爾頹勢的計畫。

業界解讀泰克離職後,英特爾若無法找來強而有力的接班人,不利推廣晶圓代工業務,恐讓台積電持續拉開差距,市場認為對台積電是利多,激勵台積電昨天股價開低後迅速翻紅,終場收當日最高價四九一元、上漲九元。

英特爾發表聲明表示,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群(IFS)經營團隊異動,總裁泰克決定尋求其他機會,他會帶領IFS直到二○二三年第一季,並且協助確保英特爾完成收購以色列晶片代工廠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順利交接給新的IFS領導者。

基辛格上任後擬定加強製造、希望先進製程能在二○二五年前超越台積電和三星的計畫,IFS是計畫一環。泰克則是英特爾啟動IDM2.0,成立IFS衝刺晶圓代工版圖重要領導者,他二○一七年加入英特爾後擔任多項職務,並在基辛格的支持下建立IFS大聯盟平台,也公開喊話將鎖定包括台積電等七大半導體廠大舉挖角,對台積電進逼,也讓三星感到芒刺在背。

泰克曾表示,希望英特爾代工服務業務,在二○三○年前超越三星,取得市占第二名。不過,IFS目前帶進的營收不多,上季只賺進一點七一億美元,約占總營收的百分之一點一,顯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似乎不如預期順利。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表示,泰克可能在執行IFS業務,以及對IFS的未來發展及定位與基辛格產生歧見;英特爾日前傳出計畫將代工與設計業務分拆,可能是促使泰克離職的原因之一。

市場原本推測若泰克能帶領英特爾代工業務突圍成功,將成為英特爾下屆執行長人選,而他的離職也象徵基辛格正在調整其整頓計畫。預料英特爾未來可能會讓併購高塔半導體的管理層接管晶圓代工業務。

 
OECD 上修全球經濟成長率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2日公布最新全球經濟預估,今年預估成長率從3.0%微幅上修到3.1%,對明年的成長率預測則維持在2.2%,2024年估回升到2.7%。經濟成長雖將大幅下降,但應可免於衰退厄運;歐洲受到能源危機打擊,經濟將受創最深。OECD呼籲各國央行持續緊縮貨幣政策,並以抑制通膨為優先工作。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對各經濟體的衝擊並不均衡,歐洲首當其衝,因為俄烏戰爭既影響企業活動,又導致能源價格飆升。

OECD將今年歐元區預估經濟成長率由3.1%,上修到3.3%;明年預估成長率由0.3%上修到0.5%,2024年回升到1.4%;德國明年經濟萎縮0.3%,比之前預估的-0.7%稍好;法國對俄羅斯能源依賴較低,經濟表現較好,預估明年將成長0.6%;預估義大利將萎縮0.2%,可能出現衰退;預估明年英國將萎縮0.4%,遠低於比之前預估的成長0.2%;美國經濟較能夠穩得住,將今年預估成長率由1.5%上修到1.8%,2023年維持0.5%,2024年為1.0%。

中國大陸今年預估成長率由3.2%微幅上修到3.3%,2023年由4.7%下修到4.6%,2024年為4.1%。

OECD首席經濟學家佩雷拉(Alvaro Santos Pereira)在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我們的核心預估是2023年全球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但將大走下坡;許多國家的通膨仍高,不過將比現在下降」。

OECD上修2023年通膨預估,美國為2.6%,歐元區為3.4%,英國為3.3%,仍高於2%目標。由於預料能源價格可能居高不下,OECD表示各國央行應持續升息以對抗通膨,強調「目前控制通膨為第一優先要務則可能形成工資─物價上升漩渦。升息過度的風險,確定要比束手不做小」。即使全球經大幅減緩也在應所不顧。目前有跡象顯示先行升息的美國及巴西,通膨升勢正減緩。

 
Fed鷹后 喊繼續升息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兩位官員22日強化了市場對央行將在下月放慢升息步伐的預期,但都強調必須繼續收緊貨幣政策。

有「鷹后」之稱的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表示,聯準會可從下月開始放慢升息步伐,以在推動高通膨回檔的同時保持經濟蓬勃發展。

梅斯特說:「我認為我們可以在下次會議上將升息步伐從75個基點下調。」她並表示,利率剛進入限制性區域,對經濟造成壓力,貨幣政策會有新的「節奏」。

同時指出:「我們還未接近快停下來的時候,還有更多工作要做,因為我們必須看到通膨真正走上持續下降重返2%的道路。如果看不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將不得不確保政策對未來出爐的訊息做出反應。」

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則表示,在進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膨的過程裡,官員需注意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傳導滯後性。

戴利說:「在我們把政策調整到具足夠限制性、降低通膨和恢復物價穩定的過程裡,必須謹慎。調整得太少會導致通膨過高,調整太多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痛苦下行。」

而聯準會持續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及聯準會官員就未來政策路徑提供的前瞻指引,也有緊縮機制作用。

 
要聞
蔣尚義 任鴻海半導體策略長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2317)昨(22)日宣布,延攬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借重蔣尚義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提供集團全球布建策略及技術指導,人事案即日生效。

蔣尚義曾在台積電、中芯、武漢弘芯等兩岸半導體大廠擔任要職,業界看好,他加入鴻海後,將與同樣擁有深厚半導體底子的劉揚偉,以及鴻海半導體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形成「黃金鐵三角」,三人聯手壯大集團半導體事業版圖,助攻鴻海發展電動車業務。

鴻海表示,蔣尚義1997年返台後,是台灣半導體從微米世代,跨入奈米世代最重要的技術推手之一。於本世紀初,帶領的技術團隊奠定台灣科技產業技術領先基礎,被譽為台灣能維持半導體競爭優勢的關鍵人物。

劉揚偉表示,感謝蔣尚義對鴻海在半導體產業布局,以及營運能力的認同,在集團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時期,願意加入鴻海,為集團在半導體發展貢獻其所長。相信蔣尚義加入後,定能為鴻海的全球布局策略,以及技術發展帶來卓越的貢獻。

鴻海積極布局半導體,主要為電動車新事業儲備關鍵零組件能量。劉揚偉已為鴻海擘劃半導體布局三大目標,包括量產自有車用關鍵IC、自有車用小IC要涵蓋90%規格、車用小IC足量不缺料供應等

自有車用關鍵IC方面,鴻海預期車載充電器用碳化矽(SiC)2023年量產;車用微控制器(MCU)2024年投片;自駕光達(OPA LiDAR)2024年量產;逆變器用碳化矽功率模組2024年量產。自有車用小IC涵蓋90%規格,鴻海規劃全系列規格的低中高壓功率元件,此外,力拚車用電源管理2024年量產。

至於車用小IC的目標,鴻海計劃車用8吋和6吋晶圓廠2023年量產;自有6吋碳化矽晶圓廠2023年試產。

法人看好,蔣尚義加入後,將能協助鴻海更快成半導體布局三大目標。同時,鴻海積極拓展大陸、馬來西亞等地半導體布局,蔣尚義豐沛的人脈與經驗,將有助鴻海半導體海內外布局更順遂。

 
八方雲集年底撤出大陸 估虧2,000萬將在Q4認列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八方雲集(2753)策略大轉彎,全面退出大陸、轉進香港。八方雲集昨(22)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張瑞蓮表示,大陸八方雲集門市將在今年12月全數結束經營,當地員工將進行資遣,預估將有1,800-2,000萬元虧損將會在第4季認列。

同時她也宣布,八方雲集旗下第二大品牌梁社漢排骨將進軍香港市場,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出首店。梁社漢排骨明年將進軍香港,而新品牌芳珍蔬食明年則會是展店的主力品牌。同時,連鎖咖啡店丹堤將全數轉型為加盟店。

據悉,八方雲集決定全面撤出大陸,主要是集團進軍大陸七年的時間,即便是在疫情前,也未能成功在大陸市場出現盈利,由於當地鍋貼、水餃等平價餐飲競爭太激烈,八方雲集在當地缺乏優勢。

張瑞蓮表示, 八方雲集年底將正式結束在大陸的所有門市,承租的工廠將清空退租,廠房折舊年限皆已滿十年無殘餘價值,人員部份將依法進行資遣。截至10月底,八方雲集在大陸還有15間加盟店、兩間直營店。

雖然八方雲集宣告退出大陸市場,但又有一品牌將走出海外插旗。張瑞蓮表示,八方雲集在香港的發展表現穩定,共有三個品牌在當地發展,其中八方雲集維持在55-60家店,八方台式麵屋則有五家店。

另,百芳池上便當目前有10家店,預計明年再開5店。此外,梁社漢排骨預計明年上半年進軍香港市場,將以加盟的形式拓展,在定價策略方面,預計比百芳池上便當降10%客單價。

八方雲集今年以來毛利率逐季下滑,主要反映原物料成本高漲。張瑞蓮表示,豬肉產品占八方雲集占比最高,今年以來豬肉價格皆在高檔,尤其是台灣豬在市場上是奇貨可居。

另外,雞肉價格在第3季有下滑,不過,11月又開始攀升,是影響今年毛利率的主因。原物料攀升過程快速,但回檔的速度相當慢,原本期待今年第4季或明年第1季豬肉價格會下滑,但目前看國際市場的豬肉還是在高點。八方雲集的應對策略是提前半年進行採購,並在這當中尋找有利的時間點來執行。

至於八方雲集2023年會不會針對旗下品牌進行漲價。張瑞蓮表示,暫時沒有這樣的規劃,雖然原物料價格在高檔,但還在可控範圍,且漲不漲價還要看消費者是否願意埋單。目前加盟店的獲利都還有維持,總部對原物料的掌控仍在控制中。

 
大摩示警 車用晶片恐掀砍單潮
記者高瑜君、魏興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原先缺貨的車用晶片,出現供給過剩警訊,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在最新出具的「亞太車用半導體」報告中指出,由於兩大因素影響,瑞薩與安森美兩大半導體廠已發出砍單令,正在削減第4季的晶片測試訂單。

造成半導體大廠發出砍單令的原因,包括:一、台積電(2330)第3季車用半導體晶圓產出年增達82%,較疫情前高出140%;二、大陸電動車銷量轉弱(占全球電動車五至六成),使得車用半導體目前已足額供給,砍單潮正開始發生中。

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從半導體晶圓代工後段製程的最新訪查得知,部分車用半導體如MCU與CIS供應商包括瑞薩半導體、安森美半導體等,目前正在削減一部分第4季的晶片測試訂單,顯示車用晶片缺貨不再。

詹家鴻表示,對比全球車用半導體營收趨勢與汽車產量變化,可以發現近年車用半導體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20%,汽車產量卻只有10%。

以此趨勢來看,車用半導體供過於求的狀況早該於2020年底、2021年初就該發生,不過當時受到全球新冠疫情擴散影響,運輸不順甚至斷供,造成車用晶片極度短缺,並持續缺貨。

此刻,隨著運輸面的影響漸趨緩和,再加上台積電第3季大幅提高車用晶片產量、以及占全球電動車銷量高達五至六成的中國大陸市場需求轉弱,使得車用晶片目前已足額生產,困擾汽車業界多時的晶片短缺問題正式告終。

對於車用半導體供應鏈來說,詹家鴻認為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台廠中,由於車用高速運算(HPC)持續看好,加上IDM廠將委外釋單更多的28奈米內嵌記憶體的車用MCU,因而持續看好台積電(2330),並給予「優於大盤」的評級。

此外,世芯-KY由於與全球及大陸電動車品牌廠合作未來的ASIC設計,也獲「優於大盤」評級;京元電子因車用半導體占比約6%-7%,評為「中立」,但詹家鴻持續偏好其明年利潤的持續性。

至於矽力-KY、世界先進、合晶三家公司,則分別因大陸車用電源管理IC、LCD驅動IC與電源管理IC等晶圓代工訂單疲弱、8吋裸晶圓占車用半導體達30%,給予「劣於大盤」、「劣於大盤」、與「中立」評級。

 
近半數企業 明年有望加薪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景氣反轉向下,企業如何看待明年景氣及加薪趨勢?一○四人力銀行昨天發布最新調查,有四成五企業預期明年調薪百分之三點三五,雖優於今年的百分之三點一,卻創九年來倒數第三。至於明年調薪最多的前三大產業為半導體百分之四、化學與石化業百分之三點七,電子零組件業、批發零售業、倉儲或運輸輔助業、及醫療服務業皆為百分之三點六。

至於今年的年終獎金發放方面,九成六的企業表示會發放,平均一點三三個月,創九年新高,其中以金融業二點○七個月最高,十二年來蟬聯十一年冠軍;第二名是半導體業一點七八個月,營建業一點六八個月排名第三。

表現較弱的是住宿餐飲業,平均發放○點八五個月,居各產業之末,但已比去年多○點三五個月。

 
臺銀:金價挑戰1,786美元
記者楊筱筠、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伴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速度有機會放緩,強勢美元可能回頭,市場看好國際金價表現。臺灣銀行最新周報指出,傳統農曆新年將至,加上全球經濟前景不樂觀、美國聯準會(Fed)出現升息放緩訊號,在眾多利多消息簇擁下,多家外資機構看好國際金價後市,不排除有機會挑戰前波高點每英兩1,786美元。

瑞銀本周公布2023年展望則給出黃金三大劇本,最有可能的劇本將是通膨下降,使美聯準會、歐洲央行、瑞士央行和英國央行在2023年第1季或最晚在2023年第2季完成升息周期,屆時金價落在每英兩1,600美元。

第二是最糟劇本,假設俄烏戰事升級或中美緊張局勢加劇,通膨還無法下降到目標水準,屆時國際金價最高將挑戰每英兩2,100美元。

第三則建立在俄烏戰爭降溫以及得到解決,經濟成長加速,屆時看衰金價下跌到每英兩1,400到1,500美元。

 
國產南港大型開發案 動工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產建材實業(2504)南港大型開發案昨(22)日動工,董事長徐蘭英表示,南港被列入東區門戶計畫,加上南港車站擁有四鐵共構題材,也是通往正規劃宜蘭高鐵的正門戶,國產的南港大型開發案位於南港正軸心位置,開發之後集團擁有的建坪達4.6萬坪,潛在開發利益龐大,2027年完工啟用後,可望挹注集團發展。

國產集團總裁林孝信、國產建材實業副董事長林明昇、中保科技副董事長林建涵及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等人昨天都出席。徐蘭英表示,國產建材實業1954年在南港路三段創立,已累積一甲子堅強營運與資產實力,在全台有超過45萬多坪土地資產,以及遍布各縣市28座混凝土廠,南港大型開發案啟動資產活化後,後續包括台南市等地資產也會陸續啟動活化動作。

徐蘭英表示,此案占地6,500坪,分為A、B兩棟,A棟為自有的商辦大樓,樓高地上26層、地下五層,預計2027年完工,完工後部分樓層出租,可直接貢獻國產獲利,並要規劃商場;B棟樓高20層,為代興建的台北市政府大樓,主要供台北市衛生局使用,部分也會做為商辦。在整個開發案完工後,國產可分回約4.6萬建坪及550個車位。

國產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35.37億元,年增66.45%,每股純益2.94元,創同期新高。

針對國內景氣看法,徐蘭英表示,近期房市雖然低迷,但是都更危老需求度仍在高檔,台商回流、半導體科技廠在台投資已成趨勢,預期明年度營運仍可維持,而後年景氣目前仍看不出來。不過,國產看好政府持續在國內進行重大基礎建設,各地方政府也重視科技園區開發,公共工程的需求也仍看好,公司每三個月就會檢討一次策略,隨時掌握市場變化,有利營運的彈性。

 
台泥進軍綠電交易市場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水泥公司(1101)昨(22)日宣布,將正式進軍綠電交易市場,透過新成立子公司能元超商啟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初期是2023年開放自台泥企業團釋出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103MW、約1.5億度綠電,出售給其他產業取得永續綠電,後續也會提供其他企業進行綠電買賣交易。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灣的天然資源不像挪威有著大量河川可供應穩定水力發電,也不像是冰島擁有源源不絕的地熱,台灣無法發展單一一種再生能源就足夠。也因此台灣更要把握住每一個1%、2%的再生能源,細細堆砌、儲存、並珍惜地運用,讓綠電被有效率的優化使用。

台泥表示,新成立的能元超商,將打造一站式能源管理服務,啟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初期是結合台泥各子公司「風、光、地、海」多元化再生能源種類與資源,自2023年起開放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103MW,約1.5億度綠電在平台上銷售,其中將提供一定比例度數供出口導向需求的中小企業購買,協助他們在國際綠色供應鏈趨勢中,具備競爭力。

台泥表示,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上可以買電也可以賣電,除了由台泥企業團釋出綠電在平台上銷售,也會開放其他發電業將綠電轉供銷售。在這個平台上,只要三步驟即可便捷購買綠電,系統會自動進行綠電供需效率分析,協助企業與綠能供電模式達成最佳匹配,買家可透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隨時監控用電、節能數據。

此外,「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更首創「線上綠電顧問」,提供電力交易代理聚合操作,以及協助客戶取得綠電憑證服務。客戶只要提供減碳目標、用電量,一個按鍵就能在線上獲取不同能源搭配的最佳化綠電推薦方案。

台泥表示,近年來國際興起「綠色供應鏈」,台泥注意到許多中小企業買不到綠電的困境,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第七項目標「確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的永續潔淨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台泥未來每年將透過「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提供一定比例的綠電採購量給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

 
防疫險理賠金額 衝1,652億新高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今年到11月21日止統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金額達1,652.9億元續創新高,單周新增理賠額70.5億元與近月單周新增60億至75億元相當,顯示全台確診人數趨緩、但理賠仍屬高原期,未有減緩跡象。

雖然近期防疫措施不斷鬆綁,不過根據防疫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統計,本土新增1萬8150例個案,死亡38例,中重症66例,分別為中症34、重症32例。產險業者期待,防疫政策鬆綁後,理賠可望緩解的情形,目前並未發生。

一家產險業者坦言,事實上,防疫險的理賠率早已經打敗「大盤」(指全台確診率),主要原因是一個人的防疫險理賠包括了隔離、確診以及居家照護給付,甚至是一個人買了多家防疫險,自然理賠率會遠高於全台確診率。

據金管會到11月21日止統計,廣義的防疫保單(防疫險+疫苗險)承保件數729.8萬件、理賠407.3萬件,件數理賠率55.8%,但件數未歸戶,一人可能投保多張,加上可能是去年投保保單、今年才理賠,難估算整體理賠率。

防疫雙險的理賠金額1652.9億元,單周增加70.5億元,與上周增加69億元相較,不減反小增,平均每件理賠金額4萬573元,理賠金額達保費收入(防疫險+疫苗險保費收入55.5億元)29.7倍。

保險局主秘蔡火炎昨(22)日說,目前僅剩兩家保險業者銷售疫苗險,一家是產險業者針對6歲至18歲者青少年做銷售或是續保件,另一家壽險業則是做團險的疫苗險。

另外,短期借款部分,金管會也核准四家申請短期融通借款,包括和泰產、新安東京、兆豐產及新增一家產險業者,申請短借以支應鉅額理賠金。

至於產險業者增資方面,目前依舊有六家產險業增資獲准,增資金額高達707億元,包括富邦產增資150億元、國泰世紀產100億元、中信產90億元(已二度增資完成)、和泰產200億元、新安東京產147億元,兆豐產20億元。

蔡火炎說,日前新安東京產已送件52.9億元的二度增資,預估今年底前會完成,至於中信產則尚未看到第三次增資計畫。

和泰產險近日董事會也決議辦理第二次私募,發行6億股,每股認購價格10元,總金額是60億元,將由和泰車認購。

再加上先前已對外公告,國泰世紀產也規畫做二度增資100億元,這一波增資金額累計已突破900億元,達920億元,其餘兆豐產、及第三度增資的中信產,這波產險業增資潮勢必衝破千億元大關。

 
外銀祭優惠 搶企金客戶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高通膨、高利息、低成長時代,拉高企業財務成本以及改變全球資金鏈格局,台商海外布局,還必須更動態掌握資金成本與匯率波動,外銀切進企業客戶兩大痛點,出招給線上外匯申報與財資中心好康吸引客戶。

星展在台昨(22)日宣布推出「企業線上換匯及申報服務」,使企業客戶於符合法規範圍內,免去傳統紙本外匯交易申報流程,僅需透過金融電子憑證,即可於DBS IDEAL企業網路銀行迅速完成新台幣50萬以上的申報作業。

星展銀行(台灣)金融市場處負責人陳麗香說明,對於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中小企業來說,即時掌握匯率變化是提高競爭力重要的課題。以往客戶如有換匯需求,需將紙本外匯申報書送交分行,容易錯過理想換匯時間。

渣打集團上周向自家客戶介紹財資中心,本質上是企業的內部銀行,主要負責以適當的方式取得與運用集團營運所需要的資金,職能可以包括現金與流動性管理、風險管理等。

 
車用IC逆風 業者警戒
記者尹慧中、 鐘惠玲、邱馨儀/台斥g濟日報

美系外資示警瑞薩與安森美兩大車用半導體廠發出砍單令,原本奇缺的車用晶片市況面臨扭轉,台廠當中,華新麗華集團旗下新唐(4919)、聯詠、奇景等都在車用晶片有所著墨,同步警戒。

不具名的IC設計業者坦言,與之前車用晶片奇缺無比的情況相較,現在確實供需較趨於平衡,供應鏈長短料的情形已有所改善,但還是不到供應過剩的程度。

顧能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球車用半導體供應以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儀、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大廠為主,掌握逾八成市占率,並委由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業界觀察,車用晶片百百種,從供應鏈角度觀察,接收到客戶訊息仍有的還在缺貨,特別是高階微控制器(MCU)與AI相關晶片,至於有的應用相對較不缺,但也尚未轉為過剩。法人點名,台廠當中,車用MCU以新唐最為知名,該公司坦言本季營運有逆風,但主要受制於PC應用不振。

雖然上游晶片傳出砍單風聲,賓士、和泰、裕日車等車廠則尚未感受到相關氣氛,強調目前車用晶片還是缺,甚至要明年才會有解。

車廠指出,汽車供應鏈相當長且複雜,從晶圓廠產出晶片到汽車供應鏈的加工,再到像博世這類供應鏈大廠可以產出,至少要三到五個月的時間,再到組車廠取得車用晶片再到組裝成車,通過物流海運抵達台灣時間相當長。以目前的供應鏈現況看來,恐怕到明年年中之前,因為晶片荒造成缺車的問題,還無法改善。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