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張時振臂握拳,激發心包經能量
心病還需心藥醫。緊張的情緒因心而起,亦得由心來平,雖然不能輕易「動心」,但「心手相連」,可以藉由動手來「調心」。
● 手上經絡與心臟相連
「心手相連」這個名詞應該大家都很熟悉,它多數是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的友好關係。其實,這個詞僅從字面上來理解,就跟「十指連心」一樣,本身也有它的意義,含有中醫的醫理。
因為手上有6條經絡與內臟相連,而其中的2條經絡~~心包經和心經,是直接與心臟相連,小腸經與心經互為表裡,也與心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也就是說,在貫通雙手的6條經絡中,有3條都與心臟有直接的聯繫,這不就是「心手相連、十指連心」嗎?
● 心藏神,主神志
心臟的主要職責之一是藏神,主神志,也就是說,人有關思維、情緒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心的主導之下完成。
憤怒、興奮、宣誓、懊悔、信心等,這些情緒、語言的表達,不都是源自心理活動嗎?
● 心是手的動作代言人
心與手是密切相連的。既然心手相連,心有想法要表達,手必然會在動作上給予配合。
換句話說,手上的動作,是在表達內心的意見,因為心是內臟,在身體的內部,它有什麼主意,不能直接讓別人知道,必須借助語言和身體的動作來表現,而手上有心經、心包經,所以為心作「動作代言」,再合適不過。
★ 手部動作,調動心包經力量
之所以在表達情緒時,要振臂高呼、握拳舉臂、拍胸脯、拍桌子,是要將內心的想法傳達出來(言為心聲),就是要激發心包經的力量。
因為心是君主、是皇帝,它只管下達「命令」,自有下人去傳達落實,它是不會「親力親為」的。
如果心是皇帝的話,那麼心包就相當於心的「左膀右臂」,也就是皇帝命令的直接執行者。所以,在透過語言表達內心想法的同時,要揮動手臂或拍或舉,以調用心包經的力量。
心包經是從肩膀到中指尖,行走在雙手臂內側的經絡。當手一拍一舉,心包經就被疏通,氣血變得更加旺盛。
手向上舉,人的心神就會得到提振,心主神志的功能會得以加強;而手掌往下拍桌子,就能充分、順暢地將內心的憤怒宣洩出來,以防積鬱導致氣血淤滯,對心理健康也大有好處。
● 養生動作:舉手振臂
舉手振臂是非常好的養生動作,當人爭取發言機會時,要舉手;表達決心時,要振臂;表示信心時,要拍胸脯,目的是為了調動心神、強化心神力量。
推而廣之,舉手振臂這個動作,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用處,那就是幫助鎮定心神,緩解緊張的情緒。
大家可能都有以下經驗,當要參加考試、面試、演講或出席其他重要活動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心情激動、情緒緊張的情況,不知道該把手往哪放,總想去抓個什麼東西,甚至抓衣角、抓耳撓腮。
如果此時換一個動作:握緊拳頭,舉起一隻手,同時嘴裡念著2個字:「冷靜!冷靜!」或不說出來,只在心中默念,暗自下決心即可。
如此持續2分鐘後,你會發現,情緒已經歸於平靜,頭腦異常清醒,內心充滿信心和力量,不再感到緊張,更不會手足無措。這是因為經由握拳振臂,促進心包經的氣血循行,激發心包的力量,穩定心神。
操作方法:握拳時,中指尖頂在手心裡,這樣正好握住心包經上2個最重要的穴位,中指尖上的中衝穴和手心的勞宮穴,達到以穴點穴、氣血融通、平心靜氣之奇效。
用力不如用「意」,再加上配合內心的意念,波濤滾滾的「心海」,很快就會風平浪靜,只留下微微的漣漪,你就可以盡情地去揮灑聰明才智。
★ 調養心神之道
當然,這只是應急之策,治標不治本。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一上台就緊張,一遇到稍微大一點的場面,就心裡發慌、激動不已,那是心藏神、主神志的功能出現問題。
● 戌時練習振臂握拳,安心定神
這不只是心理問題,更是生理問題,需要調養心神。怎麼調養呢?方法不變,還是我推薦的振臂握拳,但使用的時間,要加以調整。
晚餐後,休息半小時,然後在戌時(晚上7點到9點間),找一個相對安靜、沒人打擾的地方,練習振臂握拳的全套動作,手上與心裡的意念相配合。
因為戌時氣血流注心包經,此時它的功能最好,振臂握拳的動作,正是要激發心包的力量,保衛心臟、安心定神以治本。
每天持續練習1次,每次﹁臨陣前﹂再加練1次,1個月後,容易緊張、激動的情況,就會大為改善。
隨著心神功能的增強,和對類似大場面活動熟悉程度的增加,逐漸地,就可以「馳騁」講台無懼色!
● 小動作大智慧
別看平時這些無意識的習慣性動作,包括伸懶腰、打哈欠、打噴嚏之類,其實都充滿智慧,是身體在進行自我調理的表現,這比強迫身體做出某些行為(例如參與「跑跳蹦」之類的劇烈活動)的效果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多半可以順勢而為,協助身體進行自我調理或借助身體的這些習慣性動作,來調理身心的狀態。例如「振臂平心」法,其實是利用握拳振臂的一個習慣性動作。
生活處處有中醫,舉手投足皆中醫,人只需順應即好。因為中醫是從生活中而來,與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正所謂「道法自然」,生活中很多事情也一樣,不必刻意為之,拂逆其性,順其自然,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資料摘自《12時辰自然養生法》王彤◎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