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占比跳票…龔明鑫:2050淨零碳排路徑 排除核能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1/19 第52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綠電占比跳票…龔明鑫:2050淨零碳排路徑 排除核能
記者賴昭穎、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推動二○五○年淨零碳排,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天表示,三月會提出台灣淨零碳排路徑圖,將揭露達到淨零目標的電力配比,依照目前規畫並不包括核能。至於如何從二○二五年火力發電占比八成做到淨零碳排,他表示,那就要盡很大努力,路徑圖正式公布時,就會提出規畫方向。

去年底國內四項公投案無一通過,留下難解的能源議題,工商界大老憂心國內陷入缺電危機,台電總經理鍾炳利昨天保證,今年供電穩定,不會重演去年五一三大停電;不過業界更擔心台灣綠電建置進度慢,但天然氣發電在全球碳排放路徑圖不合COP26規範,將對台灣全球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籲政府應檢討能源政策,以達到減碳目標。

不過,龔明鑫昨透露,我國二○五○淨零目標的電力配比,目前規畫仍不包括核能。工商界憂心二○五○年過度依賴仍會排碳的天然氣發電;學者則指出,台灣要達成淨零碳排,若不納入核能規畫,就一定要找到其他的乾淨能源,依照台灣電力排碳係數目標「跳票」的現況,二○五○年很難達標。

政府推動淨零碳排的路徑圖如何訂定,龔明鑫昨天在年終記者會明確宣示將於三月公布,其中主要政策方向包括推動運具和製造的電動化、投入氫能和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等相關技術開發與國際合作;此外,未來開徵的碳費,也將用來補助及獎勵減碳相關技術開發與推廣電動化。

為落實淨零碳排目標,能源占比如何規畫引發關注。龔明鑫說,根據規畫,「二○五○淨零碳排沒有核能,目前為止沒有」。

他指出,核能技術目前仍有些無法處理的問題,例如核廢料就是全世界無法處理的問題,儘管有小型核能反應爐等新技術發展,核能安全目前也無法百分之百保障,因此先前歐洲討論是否將核能列為綠能,很多人有不同意見;即使日本在二○五○也有使用核能,但占總發電量不到百分之五。

不過,經濟部原本規畫二○二五年綠能發電占比要達到兩成的目標確定跳票,是否影響淨零碳排目標?龔明鑫表示,綠能發展方向不會變,不管是太陽能或離岸風電的裝置容量也是不變,主要是因為台商回流帶動用電需求增加,分母變大造成綠能占比下降,時程預計會延後一年多,但還是會達到目標。

至於未來是否會將氫能納入電力配比,龔明鑫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想法,很多綠能措施或節能技術已經準備好,但透過既有技術不可能在二○五○達到淨零能,因此二○三○年起要有新做法和技術,這包括綠氫、碳捕捉、深層地熱等,雖然現在無法商業化,但透過未來十年的努力,二○三○年開始商轉,才可能達到淨零目標;未來收取碳費,就可用來補助技術開發、運具電動化的努力等。

 
三明星產業 將引爆IPO熱潮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18)日舉辦「2022年台灣資本市場發展暨趨勢與展望」記者會,回顧去年興櫃、審查通過待掛牌,以及今年第1季擬送件家數後,預估今年全年上市櫃新掛牌家數上看60家,高科技、生醫產業仍引領風騷,綠能、電動車、半導體等三大題材,將是今年掛牌亮點。

勤業眾信審計部營運長李東峰指出,回顧2021全年,上市櫃新掛牌家數共28家(不含櫃轉市),且其中就有14家是由勤業眾信輔導掛牌。展望今年,預估在疫情、整體經濟環境未發生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可樂觀預估,新掛牌家數將較今年「倍數成長」,上看60家。

去年上市櫃新掛牌募資金額達321億元,創六年新高,去年最大募資股來自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共募得約76.9億元,占上市櫃募資總額約四分之一;第二大募資股則由電子零組件廠AES-KY募得47.8億元。李東峰指出,這二家公司募資額度,就占去年新掛牌募資總額四成。

興櫃市場方面,李東峰表示,去年共有75家企業掛牌,是2015年以來最佳,興櫃市場的題材與往年相似,近半數來自高科技產業,但值得注意的是,另有18家興櫃企業來自生技醫療產業,占比約四分之一,顯示台灣資本市場中,生醫產業已經逐漸形成新聚落,近年更因疫情影響而蓬勃發展中,持續作為資本市場寵兒,後市可期。

勤業眾信上市櫃委員會負責人黃堯麟指出,去年興櫃掛牌家數大爆發的現象,將會反映到今年的上市櫃市場,光是目前由勤業眾信輔導,有意爭取上市櫃掛牌的公司,家數便達30家,興櫃市場中大熱門的高科技、電子、生技等產業,今年IPO件數勢必大幅增加,呈現多頭榮景。

黃堯麟表示,就他個人觀察,順應全球共同推動淨零碳排的趨勢,以及美中貿易戰、國際供應鏈移轉,而讓台商受惠的背景因素,今年新掛牌企業中,包括綠能及儲能、電動車,以及半導體等三大題材將較為突出。

 
台電:今年供電沒問題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昨(18)日表示,今年供電相當穩定,備轉容量率都可以8%以上,夏季仍可維持280萬瓩備轉容量,冬季稍微低一些,但用電無虞,不會重演去年的513大停電。

台電昨日舉辦「2021年電力記者年終座談」,針對未來兩、三個月供電預測都是「供電吃緊」的黃燈,鍾炳利解釋,是因冬季機組大修、空汙季減排,加上天冷民眾晚間開暖氣用電多,屬短期現象,估計5月以前備轉容量率都會低於10%,呈現「供電吃緊」黃燈,但今年可以很篤定講供電沒問題,即使是黃燈狀態,也都維持在8%以上,也就是備轉容量230萬瓩以上。

他解釋,因為總用電量增加,讓發電量看似萎縮,也就是「分子不變、分母變大」造成的差距,讓備轉容量率降至10%以下,但冬天供電仍相當穩定。至於夏天,雖然尖峰負載增加,但屆時大修機組也會歸隊,同樣供電無虞,備轉容量都會維持在280萬瓩之上。

他補充,冬天雖然很多機組歲修,但可派上場的都是較穩定機組。等夏天大修機組歸隊,負載雖增加,同樣不會有供電問題,備轉容量很夠。

對於今年5月是否又會面臨用電挑戰,鍾炳利說,去年因疫情升溫及水情不好,水力發電無法救援,但今年庫蓄水量都幾乎95%以上,德基水庫接近滿水位,不認為今年會重演去年的513大停電。

至於今年綠能展望,鍾炳利說,台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足夠饋線協助綠能業者併網,離岸風電相關饋線跟輸電都準備好,只要業者選定場址,地方找好,饋線自然就鋪好,台電負責的饋線一定可以滿足業者。

 
國發會主委:今年經濟成長估4.6%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18)日表示,國發會訂下2022年總體經濟成長率目標為4.25%至4.6%,以及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控制在1.33%以內。同時,龔明鑫也表示,穩定物價也是重要任務,將成立上中下游物價預警機制,以適時提出政策。

國發會訂下2022年重要總體經濟目標,包含經濟成長率區間為4.25%至4.6%,失業率3.7%至3.8%,以及人均GDP落在34,994美元至35,113美元之間,均優於主計總處預測值。據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15%。

龔明鑫昨天在「2021年終記者會」上指出,今年軍公教調薪,可望帶動企業加薪,民間消費動能是存在的,只要疫情能控制,相信消費能量可以充分發揮,再加上投資持續加碼、出口穩定成長,整個局勢確實是可以努力。

除樂觀看待今年的經濟成長外,龔明鑫也將「穩定物價」列為今年重點工作。

關於今年物價走勢,龔明鑫坦言,物價上漲還是有壓力,國發會將成立上中下游物價預警機制,把源頭到下游的關聯串接起來,從包括進口、國產的原料端、量販賣場、大盤商、食品加工、拍賣市場及產地批發市場等中間產品及供應商,及消費端包括各項物品售價來全面性通盤掌握,觀察如大宗物資、國外期貨等價格變化,及早發現物價上漲跡象。

 
穩物價 近500品牌承諾年前凍漲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農曆春節將屆,行政院昨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經濟部針對春節應節商品監測,年菜、年糕、蘿蔔糕、臘腸等有六成維持不漲或下跌。另,經濟部邀連鎖業者座談,鬍鬚張、寬心園、墨魚廚房全年不調漲;東一排骨則將八項主餐調回原價。

政院表示,美芝城、拉亞、百八漁場、小林眼鏡、曼都等,農曆年前不漲價;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一二九家會員企業、近五百個品牌年前也不會漲價。

另,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已完成廿八家下游連鎖餐飲業者與四十家中上游供應商稽查。經與業者溝通,業者願透過緩漲、降價或優惠折扣方式回饋消費者。

其中麥味登與炸雞大獅在農曆年前凍漲;某農畜大廠就豬、蛋雞、種雞、鴨、鵝等飼料凍漲。東一排骨的八項主餐,以及某農畜大廠出貨給某泰式料理的雞腿價格都調回原價。

另某肉品進口商承諾其銷售肉品於今年四月底前凍漲,且就進口牛五花自二月起調降零售端價格二至三%。

孫東寶台式牛排則於農曆年節前後提供豬排與鮭魚排餐九折優待;八方雲集從一月廿五日至卅一日生鮮水餃九折優惠。

國營事業部分,中油汽柴油價格春節期間只跌不漲、天然氣二月底前不漲、桶裝瓦斯三月底前不漲;台糖小包砂糖、沙拉油、罐頭等民生商品,於元宵節前也不調漲。

 
國際財經要聞
高盛上季獲利大減 下滑13%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交易活動轉趨疲弱以及營運費用大增情況下,高盛(Goldman Sachs)18日公布上季獲利大減13%,而且低於分析師的預期,早盤股價應聲下挫8%。

高盛在去年12月31日為止的第4季獲利下滑至39.4億美元,每股盈餘為10.81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每股11.77美元。上季營收成長8%至126.4億美元,略高於分析師預估的120億美元,主因是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業績成長。

受惠於承銷與併購交易熱絡,高盛上季投銀業務營收增加45%至38億美元。摩根大通(小摩)和花旗集團上周公布的財報也顯示投資銀行收取的費用大增。

至於高盛上季交易業務的營收則下降7%至39.9億美元,不如分析師預估的小幅增加,主因是股票業務減少11%,股票交易部門業績下滑,進一步證明了由新冠疫情引發的交易熱潮正在降溫。債券交易營收基本上與一年前差不多。小摩與花旗的交易業務營收也分別下滑11%和17%。

儘管整體而言去年的營收與獲利均創歷來最佳,但高盛主管仍需要緩解投資人對交易業務正在走下坡的疑慮。高盛股價18日早盤跌8%。該公司是新冠疫情期間最成功的故事之一,股價在去年勁揚45%。

高盛上季獲利下滑的另一因素是營運費用激增23%,主要用於提高員工薪酬以留住人才,以及增加訴訟費用準備金。就像競爭對手摩根大通和花旗一樣,高盛上季的支出明顯增加,營運支出增至72.7億美元,超過 FactSet訪調分析師預估的67.7億美元。該銀行表示,上季員工的薪酬和福利、技術費用「顯著增加」,而且撥列了1.82億美元的訴訟和監管費用,相形之下,一年前只提撥2,400萬美元。

 
日銀上調今年通膨率預估 八年來首次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銀行(央行)18日在兩天的決策會議後,決定維持現行政策利率為負值、公債殖利率目標及資產購買計畫不變,但將4月起的新年度通膨預估值,從0.9%調升到1.1%,是八年來首次上修。不過總裁黑田東彥強調,上修通膨預估,並不代表將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程序。

黑田東彥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預期長期與短期政策利率仍將維持目前水準,甚至更低一些。提高利率實屬不可思議」。

由於日本通膨正加速上升,且日圓貶值,能源及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壓縮企業獲利能力及家庭財務,令民眾及企業界大為不滿,加上今夏國會即將改選,自民黨必須大勝,以鞏固首相岸田文雄的地位,因此最近金融市場猜測日銀可能會考慮調整現行超寬鬆政策。

但日銀在會議之後並未暗示寬鬆政策將逐漸退場,對通膨風險也依然不大在意。黑田強調,須等到通膨達成2%目標後,日銀才可能調整利率。依據日銀的通膨預測,直到明年4月黑田的總裁任期屆滿時都不可能達成通膨目標。

不過日銀仍將新年度(4月起)的預估通膨率從0.9%調高到1.1%,是日銀八年來首次上修預估。

日銀也下修本年度經濟成長預估,但調高下年度預估。日本目前疫情再度升高,將抑制消費支出。

黑田並強調,日銀上修通膨預估,並不表示將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程序。

瑞穗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者上野泰也表示,黑田非常清楚地表示日銀不會升息;「市場猜測雖不會完全消失,但黑田已經全力撲滅這項猜測」。

大部分民間經濟學者預期,到今年底時,日本通膨將會降溫,主因能源價格將趨平穩,且工資升幅仍然偏低。 彭博資訊經濟學者表示,日銀目前認為通膨有升高的風險,承認短期通膨超出預估,但這並不表示日銀就會調整極寬鬆政策。

瑞銀證券首席日本經濟學者足立正道表示,「日銀政策不變,使日、美之間的政策差距進一步擴大」。日圓已經是過去一年來最弱勢的主要貨幣,而日銀的立場也使日圓對美元18日一度貶到115.06,之後溫和回升到114.70上下。

 
預期Fed恐須多次升息抑通膨 歐股收低
倫敦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由於市場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恐須多次升息,以遏止令人憂心的通貨膨脹飆高,引發美債殖利率攀升,歐股3大指數今天收低。

倫敦FTSE 100指數下滑47.68點或0.63%,以7563.55點作收。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下跌161.16點或1.01%,收在15772.56點。

巴黎CAC 40指數下挫67.81點或0.94%,收7133.83點。

 
油價衝88美元 七年高點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油價18日觸及逾七年高點,因中東地緣政治疑慮重現,實體市場供給吃緊,且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可能不會嚴重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促使投資人押注今年稍晚原油可能供不應求,分析師看好油價可望突破100美元。

布蘭特原油期貨18日盤中上漲1.9%,報每桶88.13美元,創2014年10月以來最高水準,當時油價漲至逾115美元;西德州原油期貨一度上漲2.3%至每桶85.74美元,也寫下七年多來新高。

今年來布蘭特和西德州原油均上漲約13%。一些分析師預測,除非供給增加,否則這兩大原油指標今年都有望突破100美元大關。

高盛分析師預測,供需失衡,將推升油價將在年底前突破100美元。高盛的報告指出,Omicron病毒對需求的衝擊小於預期,加上供給受擾,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未能達成增產目標,將讓油市供不應求的狀況超出預期。

渣打(Standard Chartered)大宗商品策略師霍斯奈爾(Paul Horsnell)也認為,交易員押注原油供給將難以跟上需求,因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

油價持續上漲,可能導致全球通膨進一步走高。美國已要求主要產油國加快增產步調,但OPEC+目前仍堅守去年6月達成的增產協議,日產量僅逐月增加40萬桶。這項策略扶助油價自去年8月來逐步上漲,但並非所有OPEC+成員都能達成每月增產目標,引發備用產能受限的疑慮。

與此同時,OPEC預期全球油市今年將受強勁需求「充分支撐」,維持繼續增產的樂觀展望。OPEC在18日發表的最新月報中指出,即使各國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原油庫存仍遠低於五年平均值,重申維持上個月的樂觀展望,對全球今年的石油供需預測與上個月大致一樣,並預估Omicron的衝擊將是溫和且短暫的。

美國聯準會(Fed)或英國央行(BOE)目前已把通膨視為真正的風險,油價持續維持在高水準,可能為Fed和BOE提供更有力的依據,加快升息步調。

 
殖利率2年新高 那指觸3個月新低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由於美債殖利率觸及新冠疫情時代的高點,加上高盛公布令人失望的財報,主要股指18日大幅下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543.34點或1.51%至3萬5368.47點。史坦普500指數下跌85.74點或1.84%至4577.1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86.86點或2.6%至1萬4506.9點,創3個月來最低水平。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已較近期下跌逾10%,並自2020年4月來首度跌落200日均線。小型股指標羅素2000指數下跌近3.1%。

高盛下跌6.98%,該行未能達到分析師對其第4季獲利的預期。由於華爾街員工的薪酬增加,高盛的營運費用飆升23%。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殖利率強勁上漲。備受關注的2年期國債殖利率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前以來首次突破1%。2年期美國國債被視為聯準會(Fed)設定短期借款利率的衡量標準。

利率沿著殖利率曲線上漲,指標10年期國債殖利率突破1.87%,為2020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10年期國債殖利2022年開年時約為1.5%。

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金融市場經濟學者波斯特詹西奇(Kathy Bostjancic)表示:「由於通膨仍然高企和Fed更加鷹派,債券市場繼續對Fed更激進的緊縮政策進行定價。」

她說,「Fed採取相當激進的緊縮政策將導致估值略低,因為隨著Fed試圖放緩需求步伐,整體經濟成長應該會放緩。」

其他方面,軟體巨頭微軟宣布將以687億元全現金交易收購電子遊戲公司動視暴雪,股價下跌2.43%。動視暴雪飆升25.88%。

在摩根史坦利調降評級後,零售商Gap下跌6.73%。

科技股走跌,隨著利率上升,持續2022年下跌趨勢。較高的利率通常會損害依賴低利率借貸來投資創新的市場成長領域。當利率飆升時,它們未來的獲利看來不那麼有吸引力。

特斯拉下跌1.82%。Meta Platforms和亞馬遜分別下跌4.14%和1.99%。

本周交易天數縮短,史指中有35家公司發布上季財報,包括美國商銀、聯合健康和Netflix。

大型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14日揭開財報季,3家公司的獲利優於預期。然而,市場的反應喜憂參半。在公布財報後,富國銀行上漲,但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下跌。

Refinitiv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33家史指成分股公布了曆年第4季財報。在這些公司中,近70%的公司的獲利數字超出分析師預期。

LPL Financial策略師德垂克(Ryan Detrick)說,「最近的經濟數據進一步證實,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經濟的確正在放緩。零售銷售、消費者信心、工業生產和帝國製造業指數都反映出類似的結果,我們的經濟正在放緩,擔憂也在增加。」「但這並不是世界末日,因為我們預計一旦omicron的擔憂消退,短期內任何產出放緩都會被順延至往後更多季。」

自從omicron變種病毒被發現後,其傳播就引發人們對全球經濟復甦狀況的質疑。部分國家和地區恢復封鎖和其他社會疏離措施,以遏制疫情。

然而,最近的數據顯示散布可能正在緩和。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彙編的數據,自本月初創下新高紀錄之後,紐約7日平均每日新增病例數一直在下降。在馬里蘭州,每日感染率每周下降27%。南非和英國的病例也在下降。

 
預期Fed升息美元走堅 國際油價上揚
紐約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由於市場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收緊寬鬆政策並加速升息,以遏止令人憂心的通貨膨脹飆高,美元走堅,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今天上揚。

親伊朗的葉門叛軍17日利用無人機空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導致3輛油罐車爆炸,造成3死6傷,也對國際油價起支撐作用。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2月交割價漲升1.61美元,來到每桶85.43美元,盤中一度攀上85.74美元,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新高。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3月交割價上揚1.03美元,來到每桶87.51美元,盤中一度攀上88.13美元。

 
要聞
富邦傳買花旗大陸消金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報導,花旗集團(Citigroup)接近敲定協議,即將以約20億美元(約新台幣557億元)將其在台灣的零售銀行業務賣給星展集團(DBS)。另據彭博報導,花旗也正就出售其中國大陸境內消金業務,與台灣富邦金控(2881)展開深入協商,這些資產估值可能在15億美元(約新台幣418億元)左右。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花旗台灣零售業務的交易可能會在本月底前宣布,交易條件還包括台灣消金業務所有員工的轉調。花旗台灣零售業務包括45家分行、抵押貸款和大型信用卡業務。

這名消息人士說,雙方仍在研議這樁交易的最後細節,交易金額可能在新台幣500億到600億元(相當於18億到22億美元),包括花旗業務的資產淨值及其溢價。

另據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花旗正就出售其中國大陸境內的消費者業務與台灣富邦金控展開深入協商,據悉富邦金控的出價高於競爭對手,已成為最有可能的買家,兩家銀行目標在未來幾周簽署一項協議,而這些資產的估值可能在15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雙方仍在進行討論,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他們並表示,若與富邦的會談沒有達成協議,花旗仍可決定與其他出價者展開談判。花旗和富邦的代表對此報導均不予置評。

這筆交易若談成將有助於富邦在大陸進一步站穩腳跟。根據該公司網站,富邦2014年取得華一銀行的控股股權,隨後更名為富邦華一銀行。以資產計,富邦是台灣第二大金融控股公司。

花旗1965年在台北設立第一家台灣分行,數十年後,這家美國銀行在2007年透過收購華僑銀行加速在台灣的擴張,成為當時在台灣資產規模最大的外商銀行。新加坡最大的星展銀行一直在東南亞和北亞擴張,並在台灣經營消費銀行業務逾十年。

花旗目前正在展開全球事業重組、縮減部分零售業務,並專注擴張財管業務。

 
新竹海淡廠補件再審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保署昨(18)日召開新竹海淡廠第二次環評初審,環評委員對於高耗能的海淡廠仍有不少疑慮,認為應強化降低漏水率、推廣節水等面向,希望經濟部再釐清開發必要性,要求補充以最大產水量評估對環境衝擊、鹵水排放口布置等內容後,在3月底前補件再審。

經濟部表示,新竹地區用水需求約每日59萬噸,自有水源僅每日48萬噸,剩餘11萬噸由桃園石門以及苗栗永和山水庫遠距調度,然而桃園、苗栗都有自身用水需求,未來支援新竹水量恐受影響,有必要開發新竹海淡廠。

經濟部表示,在水源開發方面相當努力,除寶二水庫加高外,也有再生水、伏流水等,新竹海淡廠開發則是希望增加自有水源。

經濟部為穩定供水,計畫在全台興建六座海淡廠,包括新竹、台南、桃園、麥寮、嘉義、高雄。

經濟部表示,海淡廠具有工期短、土地需求小、穩定安全等優點,此外,新竹海淡廠在兼顧景觀條件下,將設置契約容量10%以上的太陽光電,最大2.88公頃,供廠內使用。

經濟部規畫,新竹海淡廠在枯水期的單月產水將不高於300萬噸,豐水期則不高於150噸,若國內綠能足以供應海淡廠用電,產水量不受前述限制。

 
銀行祭好康 衝行動支付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農曆新年假期將至,看準年關期間民眾投資理財與消費需求增加,以及疫情下行動支付夯,銀行也紛紛加碼結合各類行動支付促銷,開立存款戶或刷信用卡綁行動支付,都可額外有好康,以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與防疫轉向無接觸數位支付的客群。

元大銀行第1季推出存款帳戶連結行動支付,加碼回饋儲值金或點數,還提供抽獎。元大銀行指出,客戶開立元大銀行帳戶存年終獎金或進行理財,也鼓勵客戶將帳戶連結一卡通MONEY,開啟自動儲值功能後即可享「綁定禮」一卡通MONEY儲值金50元,完成數位通路指定任務另有「加碼禮」 ,可抽獎獎品有Gogoro電動機車、iPhone 13。

另外,元大銀存款帳戶連結icash Pay,每周五使用icash Pay連結元大銀帳戶直接扣款支付7-ELEVEN門市消費單筆77元以上,就加碼贈OPEN POINT點數5%回饋,每月每戶回饋上限150點。

兆豐銀行則是宣布即日起只要首次申辦「兆豐Happy卡」綁定七大行動支付、不須登錄將可獲得10%回饋,每月最高可獲得200元,換算每月只要綁卡支付2,000元就可獲得10%回饋,非常適合小資族利用。

王道銀則是成功開立帳戶並於開戶次月底前綁定包括街口支付、LINE Pay Money、橘子支付等任一電子行動支付帳戶,就可享現金回饋150元,另外還有消費滿額抽獎。

 
美元利變險 今年走紅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看好美元利變壽險將成今年最夯保單,公司商品主力在利變型的AIA友邦人壽昨(18)日宣布,首創美元利變保單具有選擇權功能,保戶自己可以決定該張保單是要做為退休或財富傳承之用;投保年齡最高可到76歲,也是市售利變商品最高。

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昨說,因應美元利變壽險今年料將熱賣的需求,該公司在利變保單的產品線,從保障(指身故給付)、退休到資產傳承已經完備之際,首創選擇權機制,要替美元利變壽險添加新意。

先前因為美國、台灣相繼降息,宣告利率走低、賣相變差的利變壽險,今年有機會鹹魚翻生,從整體壽險業去(2021)年利變壽險初年保費(FYP)年減14.8%至3,256億元,變成今年初年保費年增率估逾兩成。今年為升息年、新台幣匯率還是偏強,為兩大原因。

歲末年終,問各家壽險業,2022年最紅的商品會是什麼,答案不約而同指向「美元利變壽險」,其次為投資型年金。利變壽險屬於傳統型保單,資本市場牛氣沖天,傳統型保單卻是成為各家公司最看好的商品,與總體經濟情勢變化有關。

大型壽險公司高層表示,今年的商品主旋律為「升息+通膨」,美國聯準會升息已是既成趨勢,各方見解差異在升息的次數而已,美國升息將帶動利率走高,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有調升空間,保戶有機會拿到比較多的增值回饋分享金。

壽險高層指出,台灣雖然也有升息壓力,但升息幅度與次數預計不像美國那麼多,央行會用「升息+升值」的雙升來因應通膨情勢,在此情況下,新台幣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調升幅度不會像美元利變商品那麼大。

他說,對壽險公司來講,收了新台幣保費,再拿到國外投資,有匯兌風險要承擔,避險又有成本需支付,因此不太會用新台幣利變商品搶市,而是會在美元收付、美元投資的方向下,直接以美元利變商品搶市。

 
壽險業務員減少 十年首見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壽險業務員人數,睽違十年首度衰退。新冠疫情嚴峻,三級警戒影響業務員銷售,加上壽險業最熱賣的投資型保單,逾六成由銀行通路售出等因素,壽險公會最新統計顯示,去(2021)年壽險登錄業務員為38萬7,967人,年減8,257人,為2011年以來、十年首見衰退。

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去年底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為38萬7,967人,較前年底的39萬6,224人,減少8,257人,跌破39萬人關卡。

壽險公會統計顯示,去年12月底,壽險業登錄業務員人數合計38萬7,967人,其中保險公司為22萬2,563人,保險經紀人8萬4,841人,保險代理人8萬565人。

對於壽險業務員,十年來首見衰退,壽險業者分析,去年國內疫情嚴峻、一度進入三級警戒,業務員無法登門拜訪、推銷保單,銷售成績明顯下滑。此外,在金管會嚴管儲蓄險後,去年最熱賣的保單為投資型保單,其中超過六成,是透過銀行通路賣出,反觀醫療、健康等傳統型保單,去年業績均呈下滑,而這些險種,向來為壽險業務員的強項。

壽險業者還說,政府力推數位轉型,壽險業者積極建立線上平台、視訊與網路投保等機制,對於從小就生長在有各式數位產品環境的「數位原住民」而言,比起業務員當面推銷,更偏愛透過線上平台等挑選自己需要的產品進行投保,而這也是壽險業務員未來將面臨的嚴峻挑戰。

 
小七搶自煮商機 PK全聯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兩大零售龍頭全聯、7-ELEVEN看好疫情的自煮商機,在生鮮外送市場短兵相接。7-ELEVEN架構全新便利快超市商業模式「OPEN NOW」,將門市串接外送服務以拓展生鮮雜貨商機,利用「24小時外送服務」、「門市倉庫即衛星倉儲」、「冷凍與生鮮蔬果倍增」三大策略,提供消費者小包裝生鮮、簡速烹調、即時即煮等輕料理需求。

現代小家庭、個人偏好購買小份量冷凍魚肉生鮮,以簡單料理方式在家輕自煮,7-ELEVEN近年開發小規格冷凍生鮮產品,2020年擴大「嚴選鮮物素材」專區並與「安永鮮物」合作,增加冷凍櫃與海島櫃販售各式冷凍生鮮,積極與「台塑蔬菜」結盟,推動生鮮蔬菜專區,門市已達900家以上。

去年疫情升溫期間,7-ELEVEN透過i預購銷售有機蔬果箱、生鮮懶人包、生鮮鍋物組、氣炸鍋美食等簡易調理生鮮食品,架構全新的生鮮銷售模式。今年則發展全新便利快超市「OPEN NOW」,滿足消費者每日就近採購、假日計畫採購等多元需求。

「OPEN NOW」首家概念店位於台北市士林、鄰近社子島的集鑫門市,為擴大設置冷凍與生鮮結構專區,採「前店後倉」模式,從賣場陳列、倉儲空間到冷凍冷藏設備,都較一般門市擴增四倍,商品超過3,000項,提供「5公里內24小時雙外送平台服務」、「即興入店就近買」兩種消費情境,滿足隨時隨地採買冷凍生鮮、蔬菜水果、日用品的生活需求。

7-ELEVEN表示,將依商圈需求優化、擴散服務到其他門市,搶攻線上線下生鮮雜貨超市商機。

看好輕自煮需求提升,又逢年節將至,7-ELEVEN預期,冷凍生鮮相關類別商品業績可較平時成長二成。為增加多樣選擇,也擴大肉品、冷凍水產等商品,新品如支持在地友善生產的阿里山金緗雞,以及首次引進「湯瑪士肉舖」紐西蘭進口牛排及燒烤片;另有美福、美威、安永鮮物等知名品牌的牛排、調理雞肉、條魚,共近30項商品。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