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年增率 22個月最低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6/07 第562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5月CPI年增率 22個月最低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二,較上月回跌○點三三個百分點,為廿二個月來最低,卻也是連續廿二個月超過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值。其中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也降到百分之五點八八,核心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五七,還是處於高檔;且外食類年漲幅度百分之四點四九,持續上升,房租年漲百分之二點一一,也僅較上月小跌,顯示外食類及房租對物價壓力還在,未見降溫。

不過,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近期各國持續貨幣緊縮政策,抑制投資及需求,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繼續下跌,以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已連續三個月轉跌,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是連兩個月負成長,顯示輸入性通膨壓力減輕,屬於CPI領先指標的內銷品物價指數也已下跌三個月,「未來物價不會大幅上升應可確定」。

曹志弘說,國內通膨趨勢確實降溫,主要是去年基期高及今年國際農工原物料下跌,以致漲幅沒有去年高,去除天候因素外,漲幅慢慢收歛,只是速度緩慢。至於六月CPI能否跌破百分之二以下?曹志弘表示,六月有端午連假,加上疫後生活回到常軌,將帶動休閒娛樂價格上漲,六月CPI年增率會較五月高一點,亦即還看不到百分之二以下機會。

五月CPI七大類中變動影響較以大的,以教養娛樂類漲幅百分之三點○一最高,主要是隨疫後生活回歸常軌,休閒娛樂消費需求增加,娛樂服務費上漲幅度達百分之六點一七。

以往上漲幅度最大的食物類則居次,年增百分之二點九六,其中蛋類漲幅百分之十三點○七及肉類漲幅百分之六點四三仍高,食用油年漲百分之六點二九漲幅也高,但蔬菜及水果及能源價格明顯下跌,個人照顧服務費上漲百分之七點○八,漲幅創十六個月新高。

曹志弘指出,五月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二,漲幅明顯縮小,一大原因是去年三至七月CPI年增率都是百分之三以上的高基期,第二大原因則是雞蛋價格回跌,因此整體CPI漲幅縮小。但食物類漲幅百分之二點九六,其中外食費年漲百分之四點四九還是高,房租及休閒娛樂費也持續上升,只是蔬果及油料費下跌抵銷漲幅。

四月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百分之七點三五,創逾十四年最高,五月跌到百分之五點八八,其中雞蛋類上漲百分之十二點二,一來因為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跌百分之十三點二四,二來高基期因素下,明顯回跌,漲幅是近三個月最低,但還是連續十九個月漲幅超過兩位數。

此外,五月核心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五七仍在高檔,原因來自外食費及房租、疫後生活娛樂休閒費用都上升。曹志弘說,整體CPI降幅大,與蔬果及能源價格都下跌有關,但外食房租及休閒娛樂都屬核心CPI,因此百分之二點五七與前幾個月差不多,六月還是會維持核心CPI比整體CPI漲幅大。

對於外食費未來情勢,曹志弘表示,外食費觀察的是月增率,這次月增率○點三九個百分點,比前四個月雖有縮小,但相對平常時期約上升○點一五至○點二個百分點仍屬偏高。若長期趨勢未來幾個月也能縮小,則外食類壓力會縮小,即使有廠商再調漲,家數也會變少,幅度也會收歛。

 
通膨降溫 學者:6月偏向不升息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通膨降溫,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02%,為近二年低點,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政策已近尾聲,6月有可能不再升息,央行下周將召開理監事會,財經學者多認為偏向不升息。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認為,若央行6月不升息,「會讓通膨問題持續更久」。但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的看法是,央行繼續升息影響最大的是企業端,景氣燈號連六藍,國內經濟陷入低迷已達半年,廠商確實很辛苦,不宜再增加負擔。

周雨田指出,近幾個月通膨率已漸回落,但預估全年CPI年增率一定超過2%,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為2.26%,但除了電價、房租、服務類價格讓物價有壓外,已經拍板的軍公教調薪和第3季即將討論的基本工資審議,都將進一步形成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

周雨田表示,我國央行的升息政策基本上是跟著美國走,但卻比美國更謹慎,「我覺得還需要繼續升息,但是他們(央行)覺得不需要」,央行有點低估通膨的力道,若不肯升到足夠的利率水準,會讓通膨持續更久。

吳大任指出,由於4月起電價調漲,6月又進入夏月電價,還有雞肉、豬肉價格仍處高檔,廠商逐漸感受壓力,多少也會轉嫁給消費者。再加上解封後的旅遊熱潮,都讓民眾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

不過,吳大任特別提醒,只要美歐升息循環沒有結束,全球出口就不會好轉,各國內外需都會受影響,現階段物價反而不用擔心。

 
金管會:上市櫃匯回大陸收益暴增
記者廖珮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6)日公布,今年第1季上市櫃公司在大陸投資收益匯回金額達156億元,是至少十年同期最多紀錄,金融圈預期,台商積極從大陸市場抽腿,回台重新布局,台灣有機會迎接新一波資金潮。

為何台商積極抽腿大陸市場?銀行主管說,有三大原因,一、美中貿易戰後,大陸經濟風險升高,台商重新布建生產線;二、大陸對台商不友善,大陸低廉成本優勢也消失;三、政府積極推動台商返台政策,一推一拉自然讓台商資金回台。

金管會昨公布第1季上市櫃公司赴大陸和海外投資情況。到今年第1季底止,有1,201家赴大陸投資、季減九家;赴陸投資金額降到2兆6,842億元,季減190億元,是六年來同期最大;從大陸累計匯回金額攀升到7,196億元、季增156億元,則是至少十年同期最多。

這三大數據,均顯示台商正減少赴陸投資、甚至把資金從大陸積極收回。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上市櫃公司赴陸家數減少,主因是處分、或清算旗下大陸轉投資公司,或轉投資大陸公司辦理減資收回所致;至於赴陸投資金額減少,則是因為新增投資少,且首季美元貶值,匯率換算後,導致金額變少。

她說,上市櫃企業將大陸投資收益匯回台灣金額攀升,主要是配合集團資金規劃策略,將盈餘、出售股權收益匯回台,上市櫃公司均以電子零組件業匯回金額較大。

另一家民營銀行主管坦言,台商積極抽腿大陸,除近年政府推出台商回流專案引資奏效、加上兩岸關係緊張的地緣政治,使台商寧可將大陸資金抽回、加大在台投資,或乾脆轉赴新加坡。

此外,台商也縮手海外市場投資。金管會統計,今年第1季底不含大陸的海外投資餘額降到7兆8,469億元、季減38億元,是六年同期首見減少,顯示台商對海外投資呈現保守態度。

銀行主管說,台商對海外市場投資減少,主因是今年首季持續消化庫存、加上產能利用率偏低,只能縮減海外投資,預計第2季海外投資仍呈保守。

 
四大衝擊 上市櫃海外獲利腰斬
記者廖珮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通膨、市場需求下滑、庫存調整、原物料價格上漲等四大不利衝擊,使今年第1季上市櫃公司海外及大陸市場,兩大市場合計投資利益僅1,895億元、年減五成,其中以航運業、電子零組件、塑膠工業衰退幅度最大,淪為三大「慘」業。

金管會昨公布第1季上市櫃公司赴海外及大陸市場投資狀況。其中在不含大陸市場的海外市場中,第1季投資收益僅1,172億元、年減六成,又以航運業、電子零組件、塑膠工業衰退最大。

據證期局統計,航運業首季僅賺75億元、年減八成最慘,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主因是受通膨及市場需求下滑導致運價下跌所致,電子零組件首季賺277億元、年減近三成,塑膠工業甚至虧損了10億元。

高晶萍說,電子零組件和塑膠獲利減少,都是受市場需求下滑、庫存調整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所致。

至於大陸市場,上市櫃公司首季投資收益僅723億元、年減23%,也是因市場需求下滑、庫存調整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導致以塑膠工業、其他電子業及電子零組件業衰退幅度較大,如塑膠工業首季也虧損了8億元。

 
碳交易制度 將三軌並進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保署昨(6)日說明我國碳交易規劃,未來採「2+1」三軌並進,碳權交易所將負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代購兩大業務;環保署則負責國內小額減碳效益媒合,例如民眾汰換電動汽機車取得碳權,由環保署媒合買賣雙方。

氣候法已經上路,環保署表示,碳交易相關子法包括「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移轉、交易或拍賣管理辦法」將在6月、11月預告,年底前陸續到位。

蔡總統近期接見環團,提到碳交所將於下半年成立,未來透過碳權交易、增量抵換、自願減量三管齊下,落實淨零排放。

環保署指出,碳交所將負責兩大業務,首先是代購國外碳權,不限交易對象,只要企業有碳中和需求,自願購買碳權抵銷碳排,即可透過碳交所購買國外碳權。氣候變遷署籌備處主任蔡玲儀表示,未來國外碳權進入台灣市場,會再有一道把關機制,確保企業在碳交所買到品質可靠的碳權。

碳交所第二項業務是國內碳權交易,碳權來源是國內自願減量、抵換專案,為避免「囤碳」哄抬碳價,將限制交易對象,僅依法有抵換需求者(例如環評開發單位或碳費課徵對象),才能在碳交所購買國內碳權,確保價格合理。

國內碳權的賣方則規定須為公司、工廠、行政單位等事業,換言之,一般自然人無法透過種樹等方式取得碳權、進入市場交易。

環保署碳交易子法今年底才會陸續到位,實際上國內碳權的交易最快可能要到明年、後年才會真正落實。

 
碳權僧多粥少…大難題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保署、證交所正研議國內碳權交易制度,碳權「僧多粥少」將是大難題。未來環評增量抵換加上碳費徵收對象,碳權需求只會愈來愈多;但供給方面,目前抵換專案碳權僅不到一成將進入市場,須倚賴未來自願減量碳權填補缺口。

環保署2015年就發布《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開放業者申請抵換專案、取得碳權,執行方式包含提升能源效率、低碳燃料轉換等,開發業者、住商部門皆可申請,近年最知名案例為台北101大樓透過更換照明燈具取得碳權。

環保署統計,抵換專案累計已核發約2,400萬噸碳權,註銷近700萬噸,還有約1,700萬噸可使用,但環保署估算僅不到一成、約100萬噸會進入國內碳交易市場;剩餘1,600萬噸多會「惜售」,用在因應自身環評抵換需求。

然而,光是台積電(2330)的竹科寶山用地每年就有37萬噸抵換需求,加上中科二期、南科橋頭、台南、嘉義園區、經濟部產業園區等,以及未來碳費課徵對象也可能需要,每年數十萬噸需求跑不掉,未來碳權供需如何平衡將是難題。

官員表示,未來環保署推出「自願減量專案」,將會是市場中最主要碳權來源,未來透過簡化程序、降低成本,兼顧碳權品質,鼓勵住商、農業各部門都能加入申請,成為碳權供給方。

 
國際財經要聞
美證管會 提告幣安趙長鵬
編譯葉亭均、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監管機構繼5日控告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及其執行長趙長鵬後,6日再對美國最大加密幣交易平台Coinbase提起告訴,Coinbase股價6日在美股早盤應聲崩跌15%,比特幣5日大跌近6%後,6日早盤回穩,漲逾1%。

美國證管會(SEC)5日在華盛頓聯邦法院提告,在訴狀中羅列對幣安、趙長鵬與據稱是獨立營運的幣安美國(Binance.US)的13項罪行指控。隔天,SEC繼續向幣圈大咖開鍘,向紐約聯邦法院起訴Coinbase,稱其用戶交易的多種加密代幣,實際上是未登記的證券,交易平台用此種方式來規避法條。SEC並指控Coinbase的「質押」(staking)服務有違規定。

路透指出,這兩件官司都是SEC主席詹斯勒用以對加密幣宣示管轄權,並對虛擬貨幣投資人提供更好保障。

證管會指控,幣安人為誇大交易量,挪用客戶資金,以及沒有限制美國客戶進入其平台,而且在市場監督控管方面誤導投資人。

證管會還說,幣安與趙長鵬秘密控制客戶的資產,「隨心所欲」混合和轉移投資人的資金 。趙長鵬是幣安創辦人、億萬富豪,也是加密貨幣圈中最高調的大亨。

比特幣5日重挫近6%至25,641美元,觸及近三個月最低,但6日早盤已見回穩。

市場人士表示,證管會的指控可能不利幣安,而且可能在加密產業掀起餘波。目前幣安稱霸加密貨幣交易,去年處理的交易量約每日650億美元。但這起訴訟可能耗費數年才會解決,而且加密幣價格通常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投資人風險偏好情緒、總體經濟環境與全球政治等等,現在就要判定這些官司是否會影響加密貨幣的長期價格,仍為時過早。

證管會說,幣安成立了幣安美國,「是做為規避美國聯邦證券法精心策畫的一環」。此外,截至2022年6月的過去約三年間,由趙長鵬擁有與控制的交易公司Sigma Chain從事所謂的洗售(Wash Trading,虛假交易),人為地膨脹幣安美國平台的加密資產證券交易量。

幣安則在一篇部落格貼文中回應說:「我們打算大力捍衛我們的平台」,「由於幣安不是美國交易所,美國證管會的行動所及有限。」

 
蘋果Vision Pro:嚇跑845億美元市值的跨時代「王炸」
集微網集微網

集微網報導 6月6日,在WWDC2023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發佈首款空間計算設備Vision Pro。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帝姆·庫克稱,Vision Pro是一個全新的增強現實平台,一個革命性的新產品,將改變我們溝通、協作、工作和娛樂的方式。

「為了這一天我們已籌劃多年,我自己更是期待已久,我相信增強現實是項意義深遠的技術,數字化內容與真實世界的融合,能為我們解鎖前所未見的體驗。」庫克進一步指出。

確實,Vision Pro讓業界眼前一亮,因為它的交互方式改變了人們對XR設備的原有設定,重新確立了用眼睛、雙手和語音的自然交互方式,消除了紗窗效應,攻克眩暈痛點……有望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給幾經波折的行業帶來更大的信心。投資者在WWDC2023之前對Vision Pro期待很高,蘋果公司股價一度大漲超2%,刷新歷史新高。

不過,Vision Pro並不完美,貴重、短續航、分體設計等都不是XR設備的理想型,開售時間不如預期,Vision Pro不可能立即引爆XR市場。TrendForce預計,Apple Vision Pro明年出貨量僅約 20 萬台。Vision Pro今日發佈之後蘋果股價大跳水,總市值較最高點蒸發8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00億元)。

拋棄控制器確立交互新標準

過去VR設備主要的交互方式是控制器,當然也有空間定位或者眼球追蹤等方式,但是解決方案不夠完美。蘋果Vision Pro改變了空間計算設備的交互方式。Apple人機交互設計副總裁Alan Dye Alan Dye表示,Mac有鼠標,iPod有Click Wheel,iPhone有多點觸控,到了Vision Pro蘋果開發出一種直觀的空間計算互動模式,使用時無需借助控制器或者額外硬件,Vision Pro完全衹用眼睛、雙手和語音。

Vision Pro拋棄了控制器,也沒有用相對單一的交互方式,而是使用更加自然的語音、眼球追蹤以及手勢等操控,實現精準的頭部和手部追蹤、高性能的視線追蹤,進行實時3D映射等,使交互更加直觀高效。例如,用戶戴上Vision Pro,顯示器將變成無邊的畫布,能利用手勢交互把app隨便放在各處使用並隨意調整尺寸。用戶也可以通過注視來瀏覽應用圖標,輕點選擇,輕掃滾動,或者發出語音指令。

Vision Pro交互方式受到業界高度認可。IDC分析師趙思泉表示,輸入方式的簡化有效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提升交互效率,並更便捷地與生態內其他硬件聯動使用。神木科技CEO李薇表示,眼動、手勢、語音交互效果非常好,再加上芯片算力優化,尤其真實環境三維重建,效果吊打其他所有競品。

更為重要的是Vision Pro還引入了EyeSight。EyeSight會以獨特的弧形OLED面板和透鏡來為每個看著你的人投射你雙眼的正確角度,能讓設備看起來像是透明的,不使你與周圍的人隔絕,當有人在附近時Vision Pro會顯示你的雙眼,幫你和周圍的人保持交流。

腦穿越VR創始人黃莊表示,EyeSight讓Vision Pro佩戴者更好地與周圍的人自然的交流。把眼睛顯示在頭盔上,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做法。這極大地解決了第二人視角的舒適度,也讓Vision Pro佩戴者願意和外界溝通。這不僅是從用戶視角出發,更是從用戶的用戶視角出發。

總之,Vision Pro重新定義了空間計算設備的交互標準。庫克指出,如同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

三管齊下克服行業眩暈痛點

Vision Pro從屏幕、芯片、系統等方面對眩暈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優化。神木科技CEO李薇表示,Vision Pro屏幕刷新率、顯示質量等都是業界最優的,很大程度上解決眩暈問題。

屏幕方面,Vision Pro採用索尼兩片雙層4K Micro OLED,具有高刷新率、高PPI、快響應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域、柔性等優勢,能夠減少眩暈感和畫面的顆粒感,讓像素隱於無形,讓圖像平滑連貫。據介紹,Micro OLED、蘋果芯片背板以一顆iPhone像素的空間容納了64顆像素,寬度卻衹有7.5微米,Vision Pro的兩塊背板加在一起總共有2300萬顆像素,每個卻衹有郵票大小,等於每隻眼睛分到的像素比4K電視還多。IDC分析師趙思泉表示,Micro-OLED將成為短期內新品的主流屏幕類型。預計自2023年下半年起,其他頭部廠商的頭顯新品也將開始使用Micro-OLED屏幕。

為了提高顯示清晰度和通透度,蘋果還設計了一個定製的三鏡式鏡片,文字放大之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銳利的,大幅提升了看網頁、讀信息以及寫郵件體驗。

眩暈問題是系統性問題,不僅涉及屏幕,還牽扯到芯片、操作系統等。芯片方面,Vision Pro搭載蘋果M2芯片、R1芯片,其中M2芯片在提供高性能計算的同時讓Vision Pro保持舒適的溫度和靜音運行;R1芯片專門處理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採集的數據,使12毫秒內新圖像就能傳到顯示屏,是眨眼速度的8倍,大幅減少傳感器和顯示屏之間的延遲,大幅提升體驗感。

操作系統方面,蘋果在macOS、iOS和iPadOS基礎上進行創新,針對空間計算研發出全新的操作系統visionOS,賦予其許多新能力,來支持空間計算的低延遲要求。比如,新的實時執行引擎,能擔當高性能需求任務;比如,動態注視點渲染管線,能確保每一幀上你眼睛注視的地方,都有最優化的圖像質量;比如,蘋果首個多app專用3D引擎,能讓不同的app同時在一個模擬器中運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有應用架構也為原生支持空間體驗做好了擴展。

蘋果具有強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自身又具備芯片、操作系統的能力,能夠全方位地針對眩暈問題進行優化。這是其他廠商不具備的優勢,所以蘋果Vision Pro在體驗上樹立了行業的新標杆。

貴重、短續航仍然沒有改善

Vision Pro把性能指標拉高,解決了體驗的關鍵問題,讓用戶有機會感受到虛實結合的體驗,增加了行業的信心。腦穿越VR創始人黃莊表示,Vision Pro對VR/AR從業者來說是一管強心針。它讓行業外的人看到了XR的可能性。對供應鏈來說,目標將更加明確,就是降低成本,因為蘋果已經定了行業目標,廠商們只管用蘋果的方法去做。雖然真機還未上市,但是優異的體驗故事和合理明確的產品定位再現了當年「iPhone」的高光時刻。

xSpaces副總裁、北京元圈空間數字科技聯合創始人肖靈豔認為,蘋果的這款頭顯更側重於增強現實,不同於Meta的下一代Quest,則更偏重於目前元宇宙呈現所需的虛擬現實。這也是蘋果有史以來劃時代的一款產品,再次掀起了元宇宙產業的新高潮,今後元宇宙會更熱□。

國內廠商將追隨蘋果道路加快推進VR/AR佈侷,搶佔下一代計算平台制高點。IDC分析師趙思泉表示,目前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終端出貨量陷入增長瓶頸,終端廠商在新一輪競爭中急於探索新的增長點。Vision Pro發佈後,國內的頭部終端廠商大部分也將在年底至2024年推出AR/VR新品。同時,沒有相關賽道佈局的廠商也將快速入局。廠商在下一代計算平台領域內的多維度競爭將持續加劇。

Vision Pro給行業帶來的希望,但是並不完美。神木科技CEO李薇表示,Vision Pro有三大問題:第一,沒有控制重量,影響體驗,佩戴者普遍覺得沉;第二,分體式電源僅提供2小時續航,不利於長時間移動佩戴,遭到體驗者詬病;第三,成本遠高於此前傳言的3000美元,達到3499美元(約24904元人民幣),而且上市時間延至明年。

Vision Pro三大問題可能與其配置高度相關。據了解,Vision Pro擁有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等,配件過多,大幅增加了重量;與此同時,這些配件需要消耗大量的電量,再加上雙層白光Micro OLED、實時三維重建等功耗較高,大幅降低了續航時間。

Vision Pro的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市場銷售。IDC分析師趙思泉認為,Vision Pro定價較高,主要針對高端市場,難以憑借一款產品帶動國內整體市場出貨。

 
能源需求前景疲軟 國際油價小跌
紐約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沙烏地阿拉伯宣布7月會每天進一步減產100萬桶石油以提振油價後,國際油價昨天應聲上揚,不過投資人再度將目光放在能源需求前景疲軟,國際油價今天小跌作收。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交割價小跌41美分,來到每桶71.74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8月交割價小跌42美分,來到每桶76.29美元。

 
意外 沙國銷亞洲油價調漲 攀半年高點
編譯劉忠勇、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繼意外宣布擴大減產後,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又意外提高7月份銷往亞洲的油價,但這反而迫使一些亞洲煉油業者考慮增購俄羅斯及非洲原油,凸顯沙國「減產抬價」行動可能遭逢沉重代價。

根據Aramco發布的新聞稿,7月裝船的阿拉伯輕質原油對亞洲的官訂售價(OSP)每桶較6月調漲0.45美元,比阿曼/杜拜報價高3美元,阿拉伯輕原油價格漲到六個月最高水準。從路透5月底的調查來看,市場原本預期7月阿拉伯輕原油每桶售價會調降1美元,以反映低迷的行情和微薄的煉油利潤。

就在前一天,沙國出人意料宣布多年來最大的減產計畫,即7月每日額外減產100萬桶,使沙國下個月日產量從5月大約1,000萬桶降為900萬桶。國際油價當日應聲走高,但收盤漲幅收斂,6日更因全球經濟展望疑慮而挫跌,將前日漲幅完全吐回還不夠。紐約早盤布蘭特與西德州皆跌逾1%。

路透專欄作家羅素(Clyde Russell)指出,沙國減產大致上是政治決定,但OSP價位較反映Aramco對實際市場狀況的看法。

沙國石油如今變貴,可能會促使煉油業者尋求更便宜的替代供應,或從更遠的船貨來套利。彭博資訊報導,熟悉煉油業交易策略的人士表示,至少三家亞洲煉油業者考慮7月減少購買沙國合約原油,可能從現貨市場購買較便宜的油貨,而這些原油可能來自波斯灣、美國或巴西。

亞洲煉油業面對需求減弱,獲利率乏善可陳,營運環境不利,一些業者正考慮減少煉油量。

分析師指出,沙國是在跟市場對槓,將提高俄羅斯原油對買家的吸引力。俄國原油繼續以大幅折扣的價格湧入亞洲。

根據船舶追蹤機構的初步評估,中國大陸和印度5月進口的俄羅斯原油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但貿易商表示,買家可能很難從現貨市場買到石油,因為7月現貨的正常貿易周期已結束,現貨所剩不多;一些中國大陸業者也已在沙國宣布減產之前,就已經向沙國提出供油要求,因此可能無法改變7月採購量。

 
蘋果早盤續跌 標普500近牛市情怯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紐約三大指數6日早盤開低後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投資人正在評估聯準會(Fed)下周暫停升息的可能性,近來人工智慧(AI)熱潮是否已讓股市漲過頭,也是投資人考量的因素。

道瓊工業指數早盤小跌0.15%,或51.19點,標普500指數小漲0.2%,報4,281點,依舊只差一小步就能進入牛市。標普500上周五(2日)收在4,282.37點,只差0.2%就自去年10月低點反彈20%,符合技術分析的牛市定義。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在平盤上下來回穿梭,午盤前漲勢拉大,目前約漲0.35%,但前日盤中創新高的蘋果在WWDC開幕後股價轉跌,6日早盤開低走低,目前跌0.5%,顯示市場擔心蘋果最新發表的混合實境(MR)頭戴式裝置Vision Pro價位過高,可能不利銷售。

同樣開低的費半指數一吐早盤的悶氣,目前上揚1.4%,台積電ADR更大漲2%。

能源和科技股率標普500指數下挫。而網通設備大廠思科(Cisco Systems)和麥當勞各跌約1%,拖累道瓊工業指數走低。輝達股價下跌0.67%。

美國證管會(SEC)5日提告幣安,隔日再把矛頭轉向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6日向紐約聯邦法院控告Coinbase,導致該公司股價早盤一度重挫逾15%。

 
美股史指再漲10點 收在今年最高
記者張大仁/即時報導世界日報
史坦普500指數小幅上漲至2023年以來最高收盤價,因華爾街消化了近期的漲勢,導致該指數升至9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史指上漲10.06點或0.24%至4283.85點,接近9個月高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46.99點或0.36%收1萬3276.42 點。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小幅上漲10.42點或0.03%收3萬3573.28點,默克和聯合健康跌幅超過2%,打壓了道指。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加密貨幣公司Coinbase,使其股價下跌12.09%。SEC指控Coinbase充當未註冊的經紀人和交易所。比特幣漲幅超過6%。

蘋果下跌0.21%,這家科技巨頭在其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備受期待的虛擬實境(VR)頭戴設備和新軟。蘋果在前一交易日發表產品前創下歷史新高。

KKM Financial CEO奇爾伯格(Jeff Kilburg)表示,隨著投資人為下周Fed政策會議做好準備,市場可能會避免大幅波動。不過,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一直高於近幾個月的區間,「看來真的有點處於停滯狀態。」「隨著下周Fed會議到來,人們有點喘不過氣來。」

Wolfe Research策略師森耶克(Chris Senyek)表示,不要指望Fed會很快放鬆貨幣政策,「雖然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本周期大幅升息,但由於Fed為應對區域銀行業小危機而擴大資產負債表,以及主席鮑爾不願積極『鬆口』降息預期,今年整體金融狀況溫和放鬆。」

他補充指出,「粘性通膨最終將迫使Fed『長期保持高點』,這是我們看跌前景的核心。」「雖然基本假設沒有改變,但肯定不能保證Fed會採取適當行動將通膨置於長期偏低水平。」

美國商銀策略師霍爾(Jill Carey Hall)在報告中表示,上周該行客戶3周來首次出現股票淨賣出,科技和材料股領跌。

他說,「年初以來,科技股的累計流入量仍然最大,但上周科技股的流出量是一年最大,由機構和散戶領頭。」

總體而言,在5月29日當周,股票賣出5.32億元。科技股流出超過11億元,而材料股則損失4.25億元。

科技類股今年表現強勁,漲幅超過30%。與此同時,材料股是本月史指表現最好的類股,上漲近5%。

BMO Capital Markets將史指目標價上修至4550點,因為「由悲觀到樂觀」的投資人一直在為市場「實現」大跌預做準備。

首席投資策略師貝爾斯基(Brian Belski)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換句話說,預期的災難秘訣根本不存在。」「因此,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所有損害2022年市場表現的擔憂正在慢慢開始消退。」

雖然華爾街存在一些擔憂,但Piper Sandler預計2023年下半年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股票將出現有吸引力的走勢。

分析師庫瑪(Harsh Kumar)在給客戶的最新報告中寫道:「總體而言,我們認為AMD下半年的需求設置是正面的。」「預計第3季整體成長將受到AI相關應用數據中心銷售額顯著增加的強勁推動。」

他將該公司目標價從110元上修至150元,較5日收盤價上漲27%。由於投資人押注AI,該股在2023年飆升超過91%。

他預計以AI為重點的MI300晶片的推出可能會在第4季為數據中心營收貢獻2億元,並認為對第3季營收成長不佳的擔憂有些過頭了。

在飛機製造商波音警告其787夢幻機存在最新缺陷後,股價下跌0.73%。

波音發表聲明表示:「我們正在檢查庫存的787,看是否存在與水平安定面配件相關的不合格情況。」「若發現有不合格情況的飛機,將在出廠和交機之前進行修復。」

生產缺陷可能會影響這款廣體飛機的交機。

世界銀行表示,更高的利率和今年銀行業危機的影響,將大大減緩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經濟成長。

世銀表示,預計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國家等發達國家2023年僅成長0.7%,低於2022年的2.6%。

美國預計將成長1.1%,而歐元區和日本預計2023年GDP成長將低於1%。由於高利率進一步拖累成長,預計美國GDP成長將在2024年放緩至0.8%。

該行估計全球整體成長將由2022年的3.1%減速至2023年的2.1%。新興國家和開發中經濟體預計GDP將小幅上升4%,較該行2023年1月預測值上升0.6個百分點。然而,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吉爾(Indermit Gill)指出,不含中國,開發中經濟體的成長將低於3%。

【中央社/紐約6日綜合外電報導】

在沒有新數據驅動市場之際,美國上週公布的最新就業數據升高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本月將暫停升息的預期心理,美股以小漲作收。

道瓊工業指數微漲10.42點或0.03%,收33573.28點。

標準普爾指數小漲10.06點或0.24%,收4283.85點。

那斯達克指數小漲46.99點或0.36%,收13276.42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揚44.226點或1.28%,收3488.342點。

 
要聞
公股行庫挺星宇 借160億助購機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疫後觀光熱潮帶動航空業商機,金融圈人士透露,星宇航空繼三月簽下四十億元聯貸案購置新機之後,預計還有兩架A三五○—九○○客機在第三季交機,並已委託彰化銀行出任管理銀行,籌組總金額八十億元的聯貸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公股行庫為星宇航空籌組的聯貸規模已達一六○億元,展現星宇布局疫後海外觀光商機的企圖心。

儘管星宇航空日前發生日本航班嚴重延誤事件,但國內金融業者仍看好星宇董事長張國煒經營星宇航空的實力,除了他身家厚實,一位大型行庫高層指出,張國煒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親上第一線致歉、全額退票等展現十足誠意的作法,可看出張國煒對於自家公司品牌的重視,因此以大型行庫為主力的金融業者仍全力支持張國煒建構新機隊所需的金流。

去年九月,星宇開始由合庫出任管理銀行,籌組卅八點二億元聯貸買下A三五○—九○○型廣體客機,當時即以超額認購百分之一五二證明聯貸案搶手的程度;今年三月,再由合庫出面簽下四十億元聯貸;日前啟動籌組的新聯貸案,則是一次買下兩架A三五○—九○○,由彰銀出任管理銀行、台銀統籌主辦,這筆八十億元聯貸案借款年期五年,最快七月簽約。

大型行庫分析,星宇近一年來密集採購的空中巴士A三五○—九○○型廣體客機,適用於中長程航點,百分之七十機體以碳纖維複合材料、鋁合金和鈦合金等先進材料打造,不但可大幅降低機體重量並提高飛航安全,還有減碳排效果,因採用最先進空氣動力設計以降低飛行阻力,至少可減少百分之廿五的燃油使用量及碳排放量,符合銀行業追求的減碳排融資目標。

根據星宇高層向銀行團說明的營運規畫,A三五○將是星宇航空主力機型,未來將直飛中長程航線,並且會開啟轉機市場並拓展全球航網。目前星宇航空已飛航峴港、胡志明市、澳門等十五個城市,並在四月下旬開航洛杉磯航線,成為其北美線第一個航點,下半年也將開拓舊金山航線,在北美航點再下一城。

 
富邦金蔡明興 傳兼銀行董座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富邦金控(2881)高層吹搬風。富邦金將於本周五(9日)召開股東會,市場傳出,台北富邦銀行董事長陳聖德將卸任,由富邦金控董座蔡明興兼任銀行董座,金控總經理韓蔚廷兼任銀行副董,人壽副董林福星接任人壽董座,蔡明興獨子蔡承儒擔任人壽副董。

消息指出,富邦金旗下人壽與銀行高層人事案,將在本周五下午正式拍板定案。富邦金將於本周五上午舉行股東會,午後相關子公司將各自召開臨時董事會、完成相關高層人事布局。對於市場傳言,富邦金回應「不予評論」。

富邦金啟動三代接班,公司先前公布董事提名人選,包括九董、六獨董,其中,蔡承儒首度進入董事會,但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未在此次提名名單中,他將去職的傳言甚囂塵上。

市場傳出,陳聖德有意退休,富邦「二董」蔡明興將親自出馬、接下銀行董座大位。據悉,蔡明興在2006至2016年間曾擔任北富銀副董事長,2016年以來為富邦人壽董事長,睽違七年後重掌北富銀,並首度擔任董事長。

金融圈人士透露,本波布局有兩大考量,一是「二董」將人壽交給他所信賴的左右手林福星、獨子蔡承儒也到人壽歷練學習,二是高利率環境對銀行經營有利,銀行在未來幾年將成金控重要獲利引擎。

一名消息人士說,「這就是二董操盤的厲害之處」。他形容,相較於人壽仍須歷經IFRS 17、ICS等新制接軌的衝擊,銀行就像「大大的花園」一樣,只要好好經營,就能開出「大大的花」。況且,北富銀剛合併日盛銀,內部勢必會有一番磨合,由蔡明興親自坐鎮督軍,也有助提振績效。除蔡明興將接掌北富銀外,外傳金控總座韓蔚廷,也將接下北富銀副董一職。

過去富邦集團與花旗銀行淵源頗深,包括現任的陳聖德、韓蔚廷及已經轉戰台泥總經理的程耀輝,都是花旗銀行出身,市場稱為「小花幫」。

 
漢翔領軍 前進航太軍工展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史上最大航太軍工展來了,國內以漢翔(2634)為首的軍工、航太產業將籌組國家隊參展。據悉,我國防部、美國AIT將打造國家館,成為台灣供應鏈搶單平台,估短線千億規模訂單先行,台美可望共組航太產業聯盟、打造軍工韌性供應鏈。

全球邊境陸續開放,疫後航太產業的需求全面起飛,國內的航太產值2023年將已突破千億元,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也看好航太國防鏈的商機,看好睽違四年貿協主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雙年展表示,預估9月展出規模、參展廠商數量、觀展人次都將創「三高」記錄。

漢翔說,今年9月將會跟供應商一起擴大參加「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會跟供應鏈國家隊一起,向國際秀出台灣的航太與軍工實力。

法人分析,國內航太產業競爭力開始受到重視,包括漢翔、長榮航太、晟田、寶一、中光電及雷虎等;軍用相關的領域包括無人載具及周邊的供應商包括供應鏈包括全訊、千附精密等。據悉,國際大廠洛克希德馬丁等,都將來台找合作夥伴,甚至不排除籌組台美軍工產業聯盟。

國內的航太龍頭漢翔及航太產業組成的A-Team 4.0合作伙伴今年不少廠商都準備要參展,預估約180家廠商參展,使用910個攤位,展覽規模創歷史新高,這次的展出包括國防部、航太公會、太空中心、亞創中心及玩具槍協會也會以專館形式參與。

今年4月剛結束的「臺美國防產業合作論壇」台廠軍事技術受到矚目,包括無人載具、飛彈與船艦、戰機等,今年9月的展出也吸引國際知名大廠如Lockheed Martin、Northrop Grumman、BAE和L3Harris等也熱烈報名,另有AIT美國在台協會及捷克更是首度以籌組國家館方式展出。

航太工業方面,除了漢翔將揪團供應鏈參展外。無人載具系統也備受矚目,其中,經緯航太、雷虎科技及中光電等知名業者均參與展出,而雷虎將端出秘密武器搶國際訂單。

根據經濟部航太小組統計,2021年台灣航太業產值約984.34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5.2%,推估航太產業鏈已漸受國際矚目,並獲波音、空中巴士等國際大廠肯定,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等加持下,2023年在的產值有望突破千億元,明年在此次大展加持下,產值有望翻倍成長。

 
利益迴避 金控集團一體適用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合庫金控(5880)日前爆出旗下合庫資產管理公司(AMC)前董事長蔡見興涉嫌「家族寄生」合庫金,財政部昨(6)日召集公股行庫高層開會,特別援引法令解釋向各行庫明確利益迴避原則,須從金控、銀行到轉投資旗下全體子、孫公司一體適用,且必須利益迴避者除了有最終決策權的人,有相關話語權、參與決策流程準備的人員,也都適用利益迴避原則。

日前藍營立委王鴻薇爆料蔡見興將兒子、外甥、生意夥伴的女兒、甚至傳聞的小三,全部弄到合庫AMC還有合庫創投任職,消息曝光輿論譁然,最終從蔡見興起相關人等全數離職,但金管會日前針對蔡見興事件提出四大缺失,公股行庫也展開有無「蔡見興們」的徹查。

財政部昨天由部長莊翠雲親自主持公股行庫董總例行會議,特別針對蔡見興案的利益迴避議題,向與會行庫主管傳達,法務部對相關施行細則的解釋,適用利益迴避原則不限於金控、銀行等層級,旗下的轉投資子、孫公司,只要屬於公股指派,均一體適用。另外,必須留意利益迴避的主管、經理人,也不只是最終拍板決策者,舉凡招標、聘用、考評或其他交易等,可以參與流程、表達意見影響結果者,也都視為具有利害關係,必須注意利益迴避原則。

不過,行庫董、總的親友、子女等,若是循銀行對外公開徵才招募程序,報考進入行庫任職,則是不涉及利益迴避原則,並無不宜。財政部希望各公股金融機構能明確適用利益迴避的層級與人員、範圍,避免日後再有發生類似蔡見興的案例。

 
防疫險理賠潮 進入尾聲
記者廖珮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5月單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件數6萬47件、理賠金額剩26.54億元,件數和理賠金額均較上月減少逾二成,顯示5月起COVID-19降級、中重症確診才賠,讓防疫險理賠金額一路驟減,最快6月理賠潮將正式收尾。

2022年全年防疫雙險理賠額是2,116.4億元,加上今年累計前五月的593.3億元,合計這波防疫雙險、全體產險業已賠付了2,709.7億元,增資額則已達1,575億元。

市場預料,6月底幾乎所有保單全數屆滿,估近2,800億元,換言之,過去近三年抗疫史,讓業者付出上千億元的天價理賠金、吃掉了產險業逾20年來的獲利。

金管會公布5月防疫雙險理賠件數、理賠金額及各家產險業增資狀況。

據統計,2023年5月單月防疫雙險(防疫險+疫苗險)理賠件數6萬47件、理賠額僅剩26.54億元,其中防疫險理賠23.54億元、疫苗險理賠3億元,防疫雙險理賠件數、理賠額各月減29%及20.5%。

累計今年前五月理賠件數146萬3,575件、理賠金額593.3億元。產險業者說,隨6月底防疫險保單將全部到期結束,後續將僅剩前期遞延理賠件,理賠潮將告終。

理賠潮告終,但增資潮可能要到今年底。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說,今年截至6月6日止,六家產險業者已完成、或進行中的增資額將達530億元,但到6月底的產險業半年報,仍會有一家產險業者RBC和淨值比,兩大財務指標均尚未達法定標準。

據了解,該家產險業者是和泰產險,因其需賣地,時間較久,預估今年底前,財務指標才能達標。

若以這波防疫險增資潮,從去年至今,富邦產、國泰世紀產、和泰產、新安東京產、兆豐產、中信產、南山產等七家產險業增資額已高達1,575億元。

其中以新安東京增資400億元最多、富邦產310億元次之、和泰產305億元、中信產205億元、國泰產200億元、兆豐產140億元、南山產15億元,合計1,575億元。

 
華銀推24小時真人文字客服
記者李秉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疫情緩解,後疫情時代民眾接受大量「零接觸」的服務,現行Z世代的生活及未來的趨勢下,對於數位金融服務及客服中心的需求呈現增加,各銀行紛紛推出各種友善的金融服務,以達到客戶「體驗為王」境界。

金融業早已將24小時客服專線及智能客服視為客戶基本盤的聯絡管道之一,其中以「智能客服」為目前各金融業聚焦即時且快速回應客戶諮詢的方式,但若遇到無法應變的問題而急需向「真人」文字客服尋求解答時,卻又面臨服務時間限制,經普調國內實體銀行,目前可轉接真人文字客服服務時間只限時至凌晨2點。為了實踐普惠金融,提升客戶服務品質,華南銀行自今年6月起推出無時差的真人文字客服,以實現友善金融的環境目標。

依據華南銀行統計,文字客服使用量較疫情前增加五倍,代表數位金融逐漸普及,儼然已成習慣,近日,華南銀行要再度引領創新,成為首家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真人文字客服的實體銀行,透過無縫接軌的人機協作,為客戶帶來更優質、便利的服務和全方位的體驗。

華南銀行於今年2月3日成立金融科技部,並大舉招募數位及資訊人才,厚植「創新、數據、敏捷」三大核心科技力,以提供客戶更好的數位服務並透過數位轉型深化ESG淨零轉型。因應金融科技的浪潮,華南銀行展現數位轉型的決心,同時以創新思維與技術,賦能全體員工,提升經營成果、效率與客戶體驗,與政府部門齊力,持續協助各產業數位轉型,帶動社會新風貌。

華南銀行始終秉持守護初衷以「信賴」、「熱誠」、「創新」的信念,朝著金融友善服務準則,持續促進身心障礙者之社會融合與機會平等之落實,並瞭解需求,精進各項無障礙金融服務提供給客戶,以利身心障礙者享有平等、合理妥適之服務。

 
勞部熱危害檢查 盯營造業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進入夏季,為避免勞工因高氣溫作業而發生職業災害,勞動部於6月至9月期間啟動戶外作業熱危害專案檢查,鎖定高風險的營造業,檢查業者有無採行熱危害預防措施,違反相關規定業須於兩周內完成複查,若未改善、完成複查,將依法裁處最高15萬元罰鍰。

勞動部表示,為預防高氣溫環境引起之熱疾病,並使雇主重視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的健康,確實採取危害預防措施,今年特別採取二大措施。

第一,擴大熱危害預防專案檢查。勞動部職業案全衛生署表示,今年特別規劃「戶外作業熱危害高風險事業單位專案檢查」,選列高風險之營造工地或從事戶外維修作業之事業單位,逐一查核業者執行情形。

第二,勞動部修正「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勞動部6月1日修正指引,重點包括雇主應就危害預防及管理措施,訂定熱危害預防管理計畫、視作業現場條件加強作業時間調整、強化健康管理等,協助雇主妥善規劃。

 
勞工到職 雇主別忘保職災險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勞工職災提供完整保護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去(2022)年5月1日施行,擴大納保對象。勞動部昨(6)日強調,只要受僱於登記有案事業單位的勞工,到職日就應投保職災保險,若雇主未依規定申報加保,除有罰鍰金額外,會向雇主追繳未加保勞工所領取之保險給付金額。

原本職災保險只有五人以上事業單位、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職業工會者,列入強制納保。去年5月1日起,《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災保法)將四人以下事業單位強制納保;受僱自然人雇主或實際從事勞動之人員,如臨時工及家庭看護工,亦可由簡便加保管道,為特別加保。

勞動部提醒,雇主應於勞工到職當日申報其加保,五人(含)以上單位強制參加勞保、就業保險及職保;四人(含)以下單位強制參加就保及職保,並可自願參加勞保。如雇主未依規定申報員工加保,除面臨勞保應負擔保險費之四倍罰鍰及就保應負擔保險費之十倍罰鍰外,依災保法規定,應核處2萬元至10萬元罰鍰並公布違規事由。

截至今(2023)年5月10日止,災保法裁罰件數共2,082件,其中未依規定申報員工加保者計1,553件。

勞保局解釋,災保法規定,年滿15歲以上,受僱於領有執業證照、依法已辦理登記、設有稅籍或經中央主管機關依法核發聘僱許可雇主之勞工,即應以雇主為投保單位,參加勞工職災保險為被保險人。截至2023年3月底止,職災保險投保單位約78.6萬家,較勞保增加19萬家;被保險人約1,107萬人,較勞保增加65萬人。

勞保局指出,即使雇主未辦理加保手續,若勞工如不幸發生職災事故,仍可依災保法規定申請相關職災給付,並由勞保局向雇主追繳給付金額。截至2023年5月底,應加保而未加保職災給付核發後向雇主追償件數計70件,應收回金額為4,527.6萬元。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