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飽受憂鬱症影響,佔總人口比例的4.4%,顯示在當前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心理健康問題正悄悄侵蝕著現代社會的健康基礎!台灣憂鬱症的患者粗估超過二百萬人,但仍有許多人因缺乏病識感未就醫及治療。 憂鬱症的成因複雜,容易導致負面情緒攀升、能量不足及睡眠障礙等,若沒有積極就醫診斷及治療,嚴重恐影響身心健康,甚至生活品質。
台灣罹患憂鬱症人口數也逐年成長,但就醫者卻不到3成!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缺乏對疾病認識及病識感不足,導致罹病而不自知或拒絕就醫。
過去傳統心理健康或精神疾病的臨床診斷較依賴患者的主觀陳述,即使填寫「病人健康狀況問卷」(10~14分輕度憂鬱、15~19分中度憂鬱、20分以上重度憂鬱)量表來協助疾病診斷,也會因患者主觀因素干擾、患者病識感不足出現醫師診斷後,患者並不相信結果而拒絕服藥或自行停藥,浪費醫療資源。所幸隨著AI科技快速發展,國內大型科技公司開始投入醫療科技產業,將AI實踐在疾病輔助診斷當中。
「SEA腦波壓力評估系統」(腦波壓力指數定義:1~4分是低壓力區間、5~8分是臨界壓力區間、9~10分高壓力區間)是科技公司委託國內三大醫學中心合作收集腦波大數據,透過新進機器學習演算法處理腦波信號後,再利用人工智慧AI演算法進行分析,透過記錄90秒腦波訊號(EEG)並加以分析,就能提供客觀可量化的壓力評估指標以及直觀的壓力數據分布圖,能幫助醫師更精確診斷憂鬱症、情緒障礙等問題,提高患者信任度,願意接受治療。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e世界》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