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漏,無染,無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5/21 第23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珍惜人生,發揮價值
證嚴上人專區 無漏,無染,無失
慈濟脈動 陳錦花 初發心 勤精進
焦點專欄 賴玲吟 護理安人心
珍惜人生,發揮價值
年紀大、身體機能慢慢退化,一顆助人的心未曾改變,

我們也不該嫌棄自己,要努力再精進;

雖然走得慢,但只要還能走,就要繼續在慈濟路上發揮一己之力。

無漏,無染,無失
【靜思小語】守護意業無漏;守護身業無染;守護口業無失。

以慧守業

晨語時間,上人勉眾,要體解大道,作「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

「知道者,守護意業無漏;開道者,守護身業無染;說道者,守護口業無失。也就是要『持戒』守護身、口、意。」

上人說明,了解「道」、通徹「理」,要先「知道」,守護意業無漏。「去除煩惱,不讓無明入侵;思慮清楚、明白道理,智慧才能成長。如此,所說的就是淨化人心的真道理,所行的就是利益人群的善事。」

「知道」就要「開道」。上人表示,知道人生方向,要將道路開通,帶人同行菩提道。「開道者,要守護身業清淨無染,以身力行作典範,和合眾力鋪平道路,讓人人安然前進。」帶人行道,也要「說道」傳法。上人叮囑,脫口而出的話,可能影響深遠;要說真實語,讓人信服。

上人講述一則佛典故事──

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說法時,城內有位長者喜獲麟兒,幼兒相貌端正,牙牙學語時,開口就說「生死極苦」,大家就稱他為「生死苦」。

生死苦總是笑容滿面、謙和待人,從不說粗言惡語。長大後和親友來到祇園精舍,遠遠向佛陀頂禮後,就坐下來聽佛說法。聽佛陀說「四諦法」,他十分歡喜,便稟明父母,請求出家。

年輕的生死苦隨佛修行,很快就修得阿羅漢果,廣受欽敬。同修比丘讚歎之餘,也請教佛陀:為何生死苦自幼就會說「生死極苦」,且有隨佛修行、證果的殊勝因緣?

佛陀說,在迦葉佛時代,一位老僧人帶著小沙彌修行。一日,城�舉辦廟會,沙彌很高興地告訴師父:「此時到人群�化緣,必能滿載而歸。」老師父表示時間尚早,先靜下心來打坐。

沙彌坐在寺中,心在寺外,接連催促師父都不為所動,忍不住怒罵:「應該把握機會行動時,師父卻遲遲不肯出門,如此頑固,不如就在這死了好了!」

他氣憤走出寺外,很快就對自己的惡口起了懺悔心,趕緊回去頂禮師父懺悔。但是惡因惡業已成,五百世都在地獄受苦,直到佛世時才脫離苦報,所以一出生就說「生死極苦」。

上人以此教眾,要謹慎口業。「沙彌雖及時懺悔,但口業已造成;也因他起懺悔心,業報受盡離開地獄後,能出生於佛世而有宿命通,對人說『生死極苦』、勸人向善,且聞法心開意解,出家修行得道果。」

人間紛擾,濁氣深重,容易讓人眼根受境界蒙蔽、耳根受不實言語迷惑,障礙道心。上人教眾:「開口動舌無不是業,種種業力源自一念心,要用智慧守好身、口、意三業,時時多用心!」

以愛固本

「生命無水不能存活,心靈若欠缺法水,難以增長智慧。」早會時間,上人提醒,心地乾旱無水,一旦心火燃起,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自然界四大不調,對大地人間造成災害,但只要全人類輸注愛心救援,就能慢慢恢復元氣;然而人禍帶來的痛苦,很難弭平。因此,上人強調:「人心不能起災難。時時有法存心,用法水滋潤心田,自心安定、慧命增長,社會才能祥和平安。」

在中美洲多明尼加,慈濟人自一九九八年起援助受風災摧殘的拉羅馬那社區,並援建中小學,持續關懷學生生活,也會同人醫會家訪,照顧其家庭健康;這分愛,十七年來不曾間斷。

多明尼加志工人數不多,卻不畏路途遙遠,以至誠之心,自動自發走往深山、偏鄉關懷;接受幫助的人也真誠感恩,投入志工行列。上人對此表示肯定。

「在人心存入愛的能量,即使生活貧窮,也能以愛回饋。社會需要更多人的愛與善,民心良善是國本,也是人間幸福之本。」

上人期待人人為臺灣「固本」,莫動輒對立爭執。「照顧好有愛、善良的人心,就是對臺灣最虔誠的祝福。」

陳錦花 初發心 勤精進
撰文•黃秀花 攝影•蕭耀華
人生歷程:1935年出生,1977年參加慈濟

訪視資歷:38年

訪視祕訣:無論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在醫院待久了都難免情緒不佳,特別是隨著病情變化,心情也起伏不定。志工要能隨機應變、適切安慰;秉持善意和同理心,對方一定感應得到。

志工心得:上人不嫌我們老,我們也不該嫌棄自己,要努力再精進;雖然走得慢,但只要還能走,我就會繼續。

那一天,陳錦花如往常到臺北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回家後並無異樣;晚上九點多,林昭昭與她通電話,只聽到她「喂」了一聲,之後就沒聲音;林昭昭覺得不太對勁,這個人一向有禮貌,一定會互道「晚安」,才掛上電話。

她心想會不會有事?再次撥打電話及手機過去,皆不見回應;她急了,接連打手機給陳錦花的次子和女兒,均未接通,她輾轉聯絡上與陳錦花同住的么子,他看到媽媽趴著,對林昭昭說:「師姑,我媽媽何時跟您分開?」林昭昭回答:「下午兩點多,我們在門診交接完後。」「她那時有無不舒服?」「沒有啊,我們兩個還有說有笑的!」對方聽後,放心地說:「那沒關係,媽媽應該是累到睡著了。」

林昭昭一聽,實感不妥:「絕對不可能,你母親不是這樣的人,不會沒有做結尾就掛了電話。」她又補上一句:「師姑拜託你,關鍵就在今晚,不能放你媽媽獨自一人。」這時,么子警覺事情不對,趕緊聯絡兄嫂及姊姊、姊夫,並請救護車將媽媽送至最近的醫院急救;之後因病情嚴重,又轉送到醫學中心。

林昭昭一得知診斷結果是腦幹阻塞,她要兒子馬上開車送她去醫院急診室。陳錦花的次子一見到她就問:「師姑,醫師在問您跟我母親通話是幾點幾分?」林昭昭憶起當時時鐘就在身旁,馬上回答:「是九點二十五分!」醫師一聽,登時說:「對,我就要這正確的時間。」

主治的神經外科醫師,即陳錦花女婿楊福麟的表哥,而楊福麟是臺北慈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兩個同為醫師的表兄弟商量,是否積極治療?癥結在那一針血栓溶解劑打下去,病人不知能否承受?順暢的話就能甦醒;若無則可能變成植物人。

楊福麟大膽詢問表哥:「如果是您母親,您會怎麼做?」「若是我母親,我一定會拚拚看!」「對,她也是我媽媽啊!」達成共識後,陳錦花的兒女們立即簽同意書,一直到將近十二點,才轉送至加護病房。

林昭昭回家等候消息,但實在無法入睡,約清晨六點多就起身出門。走向加護病房時,遠遠就瞧見陳錦花兒女的表情,眼眶似含淚卻又帶笑,到底是喜是悲讓人弄不清楚;等腳步接近,女兒陳昭儀方才興奮說:「師姑,我媽媽醒來了,您趕快進去讓她認!」

林昭昭聽了喜出望外,對著病床上那張笑笑的臉問著:「我是誰,你知道嗎?」「知道啊,你是師姊。」林昭昭又再問:「怎麼只叫我師姊,應該要叫我名字啊!」最後,她才好不容易說出林昭昭的法號「靜寬」兩個字,讓林昭昭高興得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善女人形象

回憶起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那夜的驚魂,林昭昭歷歷在目,也不難想像她與陳錦花情誼之深。林昭昭說:「卡早,我們就逗陣做慈濟,她是我的組長,老來還相伴到慈院做志工,她一直都是我的偶像,看到她就很歡喜。」

年輕時的陳錦花,溫婉、賢淑又秀氣,具備女性柔軟特質;不僅同為慈濟委員的師姊們稱讚,師兄們提起她也同樣豎起大拇指。「先生常對我說,你不用學上人,能學到陳錦花師姊,我就很滿足了!」林昭昭不怕漏自己的氣,來凸顯陳錦花的好,說她很柔、謙虛又大度,說話得體,是淑女典範。

她還記得,早期臺北委員固定在吉林路會所聚會,陳錦花的先生陳燦暉教授總是送她來,如果遇到上人行腳北部,與上人聊上幾句後,便先返回公司;每次陳錦花都會送他至電梯門口,溫柔地說:「先生,你要走好!」那一幕夫愛妻、妻敬夫的甜蜜畫面,羨煞所有人,也難怪林昭昭會說:「她有十分,我還學不到兩分;我都很直接跟先生講,要回去就自個兒回去啊!」

陳錦花是在一九七七年接觸慈濟,她陪同養母到花蓮旅行,返程等待花蓮輪啟航前,養母說想去寺院參拜,計程車司機推薦她們到靜思精舍:「那�的法師不接受供養,生活過得很苦,卻把錢拿去救濟窮人。」

陳錦花和養母一聽,很有興趣,於是驅車到了靜思精舍;有緣聽聞上人分享救濟故事,她深感這就是自己尋覓已久的「明師」,並請求常住師父,未來若上人行腳到北部時,記得通知她,她想多親近。後來幾次隨師訪貧,親睹上人的睿智、慈悲和願力,堅定了她永不退轉之心。

慈悲心無畏

外型溫和的陳錦花,做起慈濟事卻十分勇猛。早期,她所招募的會員數達一千多戶,總共有十七本勸募本;她也懂得成就別人,等待時機成熟,會推對方一把勇於承擔,鼓勵他們出來當委員、慈誠隊員。林昭昭即說:「我這位母雞很會生雞仔,經由她帶出來的人,站滿兩個舞臺都還容納不下呢!」

林昭昭回想剛加入慈濟時,有次陳錦花接獲個案提報,一位木匠自高處摔落,立刻帶領她和妹妹林勝勝前往關心。一到醫院,才知那人已往生,於是走往太平間;初觸死亡場景,林昭昭很害怕,一直躲在陳錦花後方,沒想到她輕輕地掀開亡者身上的白布,附在他耳邊說話。

「從急診走至太平間的長廊,我緊張到連上兩次廁所步,還很想再去。」林昭昭說,短短數百公尺距離,她舉步維艱、腿都軟了;妹妹林勝勝還比較有膽量,一再提醒她:「有愛,心中就無礙。」陳錦花也告訴她,要觀想上人慈悲的精神,就能把膽怯化為力量。

陳錦花不僅關懷躺在面前的木匠,之後又移動身子為另外兩名不相識的亡者助念;這分把握機緣、平等關懷的舉動,讓她驚訝又感佩,也見識到:「原來柔弱女子發起大菩提心是如此剛猛!」

還有一次她們相偕到醫院探視病患,社工員談到那位病人是基督徒,而慈濟是佛教團體,介不介意?陳錦花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們師父說過,只要條件符合需要被幫助,慈濟是不分宗教的。」一次次的震撼,讓初入善門的林昭昭,感受到真正的大愛無分別心,也無宗教之別。

掘井人佳話

那段時光,林昭昭、林勝勝常與陳錦花出入醫院關懷,不乏發現一些來自偏遠花東的個案,有些幸運被救活,但遺憾事也有;因此,她們更能體會上人為何要在東部蓋醫院以提升後山醫療水準,不僅舉雙手贊成建院,更盡心盡力勸募。

陳錦花的先生陳燦暉是有名的發明家,他所研發的「冬天的太陽」——電暖器和火鍋兩用產品,曾風靡一時,在國內外皆獲得專利;後來他又創辦「萬國專利商標事務所」,協助國內發明人與廠商接洽,保護智慧財產權;他也受邀在好幾所大專院校講學,被人尊稱為「陳教授」。

對於妻子陳錦花投身慈濟,陳燦暉大表贊同,並以實際行動護持,眾所熟知的慈濟醫院第一筆建院基金十五兩金子,就是這對賢伉儷所捐獻。

當時,陳錦花以巧妙方式將陳燦暉引去花蓮,身為天主教徒的陳燦暉還跟妻子說:「我跟出家人無話說!」但一去精舍,竟與上人談到欲罷不能,甚至取消了太魯閣觀光行程,跟上人盡情暢談。

陳燦暉很擔心上人身體孱弱,蓋醫院又是大工程,如何承受得了?因而持反對意見。但上人認為如此才能啟發眾人的愛心綿綿不絕:「濟貧如築壩,建院如掘井,唯有掘出水源才不愁乾涸,且是永久之計。」又說:「我不惜盡形壽、捨身命,也要成就千秋百世之志業。」聽到上人的宏願,陳燦暉大受感動,而這「掘井人」之說,也成為流傳下來的一段動人故事。

陳燦暉教授對建院之事多所襄贊。他因著連襟王欲明是國泰醫院的行政副院長,便將之引薦給上人;王欲明又介紹妹夫高而潘建築師,還引介臺大醫院副院長杜詩綿,後來變成慈院第一任院長。這些醫療和建築精英,在當年幫了慈濟很大的忙,也應證嚴上人所言,一泓泉水就從陳教授這口活泉不斷地湧現出來。

師徒法親情

陳錦花這群早期慈濟委員,最難忘的就是那段艱辛的建院募款過程;每每聽到上人為籌湊每月工人的工資而發愁,這些委員們就很心疼,於是發動朝山活動,虔誠發願;接近精舍山門前,突然下起大雨,上人不忍,走出來迎接,並要他們趕快進去躲雨;但這群弟子不肯,要以誠心感動天地來成就建院,還稱那陣及時風雨是「解脫風」、「般若雨」,要把大家的心靈洗淨,淬鍊出更堅強的毅力。

醫院啟用後,上人期許委員們做「軟體中的軟體」,協助醫護人員撫慰病人。起先,大家三三兩兩來,時有鬆懈;上人叮嚀:「不能高興回來就回來,不想回來就沒人。你們答應要做的事,就要從頭到尾做好。」從此,便有了「志工」稱號,亦即志願要做,就要盡心辦到。

在眾人集會時,一片靜默中,陳錦花勇敢舉手表示願意承擔北區醫療志工隊長,她說:「我感覺生病的人很苦,花蓮不比臺北,弱勢者很多,加上子女又多外出工作,特別需要有人陪伴。」

天生軟心腸的她,勇於承接隊長,邱瓊玉是副隊長,與常住花蓮的志工顏惠美相互搭配;北區每組委員每個月或每兩月輪流一次回花蓮慈院當志工,一次是三天兩夜,後來中區委員也跟進,志工人數便愈來愈穩定。

這段時光,最讓陳錦花難忘的是能與上人親近,「每晚回到精舍,吃過飯、沐浴後,就去跟上人聊天。」陳錦花說,師徒間在夜晚促膝長談的畫面深印其心,上人就弟子提出的疑問進行開解,也叮嚀世間八苦以病苦為最,生病時身不由己,期待委員們發揮愛心關照病人。

陳錦花和林昭昭深感一批批醫療志工返回花蓮,無論是吃飯或住宿,不免增加靜思精舍常住眾負擔,但精舍又不接受供養;於是,她們提議延長在醫院服務時間,用過晚餐、七點半才搭車返回精舍。

上人哪會不知這群弟子的思慮,正色地引用俗語:「父母不會嫌子女缺陷,子女也不會嫌父母窮。」聽到這番話,大家既感動又慚愧。上人以大家長身分表明精舍日子過得再辛苦,也不會虧待弟子;大家乖乖遵從,心中遂對上人又多了一分崇敬。

當志工顧家

在慈濟醫院擔任志工,陳錦花和林昭昭將之視為「顧家」,從花蓮慈院一路做到臺北慈院,也從四十幾歲做到如今分別為八十歲和七十九歲;哪怕已白髮蒼蒼、身體漸退化,那分道心仍持續。

每週二、四,在新店的臺北慈院,都可看到這對老姊妹在骨科門診、嬰兒室服務,或幫忙看診民眾完成報到手續,或協助產科護理人員餵奶,碰到小嬰兒哇哇啼哭,早已升格為阿嬤的她們,駕輕就熟哄抱、惜惜,極盡呵護。

有次,遠從花蓮來新店看診的骨科醫師陳英和名譽院長問林昭昭:「從野柳到新店要多久時間?」她回答:「少說也要五十分鐘,多則要一個小時。」原來他是為了等一位從野柳過來的病人,而延後下班時間。林昭昭說:「一般只有病人等醫師,哪有醫師等病人?」陳英和說:「他就是因為痛,才會這麼請求。」

聽到這番話,讓林昭昭對他的印象又加深一層,像他這麼有名望的醫師,願意等病人,真不愧是當年第一位自願從臺大來花蓮慈院服務的醫師,能得此良醫是慈濟之福,因此這群老志工對於能扮演「顧家」角色,甘之如飴。

陳錦花也說,陳院長不限制掛號人數,常忙到沒時間吃飯、看診到很晚;新店慈院啟業初期,病患多達三、四百人,他看完最後一位病人已將近十點了,常要跑去追趕末班火車回花蓮,「若非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醫師。」

而她們長年在骨科門診服務,更能同理與體諒醫護人員的辛勞:「就算病人傷口潰爛,醫師和護理師仍耐心清理和換藥,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

她們也在臺北慈院擔任懿德媽媽,關懷院長室和護理部主管;「不過,他們都是有能力的人,不需要怎麼照顧,我們只是盡點心力罷了。」但正如陳英和名譽院長對志工所言:「你們才是『頭家』,如果沒有你們用心募款,哪可能蓋得成醫院?」

而她們兩人的體會是:「上人蓋醫院,是為了搶救生命;讓我們來當志工,是在顧我們的『慧命』,用心良苦啊!」身為資深的弟子,自能體解這一深層的意義,做起事來也就更加賣力了。

聽師父的話

過去十多年,陳錦花經歷先生過世、自己又差點昏迷不醒,即使日子不盡如人意,但她將上人的話聽進去。

於病榻前照顧中風的先生、餵食湯藥,長達四年八個月之久,她猶能保持恬淡,靜下心為他誦念《地藏經》;先生住到加護病房時,她也隨緣關懷臨床的病患和家屬。那分身為慈濟委員的信念如入髓腦,時刻撫慰眾生,讓上人和常住師父聽了,都感到很放心。

只是,沒想到七年前,剛好也跟先生中風倒下是同一日,她如常到臺北慈院當志工,回家時腦中還盤旋著一九九七年先生出事前的影像──那天臨出門,他轉頭對她說:「好太太,你要用車的話,我會請司機回來載你!」這是她聽他說的最後一段話,之後他就中風不省人事。

而至於她自己為何會昏厥過去,以及接下來發生的事,她全不記得,只知醒來時已在醫院;這中間種種錯綜複雜的情節,似乎與她全無關,她的內心是很清淨的。

但本人無知覺,卻把旁邊人急死了。林昭昭形容:「那一針打下去,她仍毫無動靜,任憑我和她兒子如何拉扯她的手臂,都沒有反應。」十小時過去,她終於甦醒,但仍處於半清醒狀態,不太認得人;醫師問她家�住哪,住在仁愛路的她竟然回答:「新店!」她心心念念慈濟,記掛著要回慈院服務。

後來她轉院回臺北慈院療養,有很多法親探視,包括趙有誠院長和喬麗華主任秘書也來過好幾次,她見到了人都笑笑的,總不離「感恩」和「謝謝」兩句話,並要大家享用桌上的水果。「在意識還不甚清晰時,她仍是口吐蓮花,說好話,這就很不容易!」這也讓林昭昭更為佩服這位相處已三十多載的好姊妹。

年老不自棄

人說少年結識老來伴,論起陳錦花和林昭昭的法親情誼,可是比親姊妹還要親。

陳錦花一直覺得林昭昭是她的救命恩人,若不是她機伶,怎會察覺到她有異狀,又積極聯絡家屬趕緊送醫救治,才及時挽回一命;要不然,腦血管一栓塞,黃金搶救時間僅三小時,而她的狀況是堵到腦幹,為生命中樞,能完全康復真是奇蹟。

兩人僅相差一歲,先後加入慈濟,從年輕時就追隨上人,一路跟著慈濟的脈動成長,一起做訪視、當慈院志工、護專懿德媽媽,只是陳錦花還多了一項人文推廣志工經歷,那是因為當年陳教授重病臥床,上人不忍她朝夕守候病榻前,心情鬱悶,希望她來靜思書軒幫忙,這一做就好幾年。這幾年體力不若從前,於是她專心做醫療志工,也將之視為人生第二春。

「唉,年紀大了,雙腳已不聽使喚,走路常會痠痛。」陳錦花撩起裙襬,露出腫脹的雙腿,那是穿著護膝、經常要熱敷紓緩疼痛的一雙腳,已陪伴她走了八十年歲月;儘管如此,她仍沒停下腳步,繼續往前走著,「有時痛到受不了,就會去給陳英和院長打個針、拿個藥吃。」

陳錦花說,她的一雙腿,早在十多年前就沒法走太遠;她和林昭昭等人也想過:「我們年齡大了,是否該讓年輕人來接棒?」但上人說:「做到老,做到不能再做才能停下。」這句話給了她們很大的信心,也對上人的深深期許感到很窩心:「上人不嫌我們老,我們也不該嫌棄自己啊!努力再精進!」

Q&A

專業的志工態度

不涉及醫療行為,而是溫言軟語、耐心及傾聽,

這就是醫療志工的專業態度。

問:擔任醫療志工,除了熱忱之外,如何開口說話也很重要;而家屬照顧病人日久,也很需要安慰。這方面如何提供關懷?

答:溫言軟語、耐心及傾聽是醫療志工服務的不二法門,另外就是察言觀色。比如走入病房區,看到面有憂色的病人,我會避開敏感問題,也許先關懷家屬,問他是來看顧誰;對方若跟你有緣,就願意傾訴。聽他抱怨或叨唸都好,最重要是讓他吐吐苦水、整理心情。

不管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在醫院待久了都難免情緒不佳,特別是隨著病情變化,心情也會起伏不定,志工要能隨機應變,給予適切言語安慰;當然這也需靠經驗累積,秉持善意和同理心,對方一定感應得到。

早期訪貧的經驗,也有助於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親子間的失和、冷漠或不知如何對待,若有志工從旁推一把,更有助於改善彼此關係。

我曾在花蓮慈院病房碰到一位罹患尿毒症的婦人,費力喘著氣;坐在一旁的女兒無動於衷,繼續看她的書。詢問得知那位婦女因氣喘嚴重,整夜沒法入睡,非常痛苦;而女兒才讀國中,年紀尚小,不懂體諒媽媽的病苦,幫媽媽拍背幾下便喊累了。

「沒關係,我來幫你服務!」我一面拍著,一面對那位媽媽說,女兒可能拍久手會痠,並非不關心您;又對她的女兒說:「媽媽生病了,更需要有人照顧,若拍久手會痠,也可用撫摸的方式,她同樣能感受到你的愛。」

親子間的距離,有時需靠外力去拉近,我們志工就能扮演這樣的角色,當兩邊的橋梁,互說好話。對年幼者,要耐心引導,教他回想過去父母是如何辛苦撫育他,此時應盡孝道回報;也要對年長者多用言語寬慰,讓他了解晚輩並非無心,只是會累,重點是雙方要能相互理解,才不會讓裂痕加深,關係更加疏離。

問:慈院志工輔佐醫護、關懷病人,值勤時間長,如何確保志工人力的質與量?

答:志工主要協助庶務性工作,病情部分還是要請醫師解釋最清楚,我們不能越俎代庖貿然回答,只能從旁協助、盡力開解,讓病人的心情變得輕鬆一點;更忌諱亂報偏方或另類療法給病人,切勿干涉醫療。

儘管我們並非專業人士,卻要以專業的態度來面對。願意付出時間也要有心,但空有滿腔熱血,沒有組織運作,也成不了事。

早年花蓮慈院醫療志工分成十五小隊,每小隊約有十八人,分派在門診、急診、病房、加護病房等區服務。除了排班分隊,心靈成長也很重要,好比上人所言,醫院宛如《地藏經》場景,每一段與生命相遇的故事,都可成為長養慧命的資糧;見到病苦,心生悲憫,也會珍惜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可以服務別人。

這番啟迪讓醫療志工人數保持穩定,即使是上班族也把握機會來輪值。有做就有體會,加上隨著會務發展,委會員人數增加,暑期還有教師和慈青的投入,志工人力就不虞匱乏。

問:從花蓮慈院到臺北慈院,您擔任醫療志工近二十年,觀察到哪些醫療環境的改變?

答:以前醫師地位很崇高,白袍形象就給人信任的感覺,但如今醫療環境丕變,醫病關係有點像消費行為,病人變得也不再那麼敬重醫師;最難過的是聽到毆打暴力事件頻傳,對彼此都是一大傷害。

上人常稱醫護為「大醫王」、「白衣大士」,期勉他們聞聲救苦、發揮愛心;在慈濟醫療志業體,醫護人員常下鄉往診、做居家關懷、幫照顧戶打掃等,這在過去是想像不到的。他們放下身段,捲起袖子,做得很開心,更加充滿柔軟心,這又是另一種人醫形象展現;回歸到職場,就能更體貼病人。種種發展,我覺得是好的。

我在臺北慈院擔任懿德媽媽,發現醫護人員都很忙碌,尤其護理工作時間很長,人力難免會有所流動,我們總希望能像媽媽一樣,多給一點愛和疼惜,讓她們把心安住。增加人員穩定性,對醫療團隊、對病人都好,照護上會更有保障。

Q&A

痛過,放下,起步

再怎麼幸福,還是會面臨與親人的離別;這就是人生,離不開生、老、病、死。

要學習的是痛過之後能夠放下,重新起步。

問:醫院是修行的道場,您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

答:曾聽過有錢人感嘆,若病痛可以買賣,他願散盡家財來換取健康;但這有可能嗎?

在醫療志工服務中,讓我看盡人間百態,有人很有錢,臨終時卻碰到子女爭財產;有人一病倒,身邊無親人照料,又或者年輕時拋妻棄子,年老落得孤苦無人理,世間苦相真是多啊!

而我一生算平順,先生疼愛、兒女孝順,一切堪稱美滿,但再怎麼幸福,還是會面臨親人離別之時;就像先生臥病多年去世後,我也曾傷痛一陣子。不過,回頭想一想,這就是人生,總離不開生、老、病、死,要學習的是痛過之後要放下,才能重新起步。

所謂的「苦」與「福」,也全憑個人體會,有人生病很苦,但全家人都能作陪,這就是一種幸福;反觀一個人雖有錢,卻苦無人來探望,這不正是另一種苦嗎?所以平時就應廣結善緣,對家庭也要有責任心,才能為自己多累積一點福德。

問:身為醫療志工,天天見識無常;但身為病患家屬甚至親身經歷無常,又是如何走過?

答:隨著年紀漸長,我愈相信「因緣果報」,進入慈濟後,上人給的是修行方法,並不能保平安,自己前一世造了什麼業,並不知,這一世遇到病痛就要勇敢承受,不能怨天尤人。

七年前,我突然昏迷不醒,之後竟能完全恢復,毫無後遺症,這讓我很感恩。既然上天留我下來,就應利用餘生盡量發揮、多做一些善事。

回想起當初聽到先生中風倒下時,我很難接受,好端端的人怎麼出門後會發生這種事?搭上計程車時,我拚命哭泣,女兒勸慰仍無效,到了醫院急診室,一看到倒臥的先生,我哭得更傷心,是女婿的一句話提醒我:「媽媽,請您不要再哭,不要讓我們哭兩個人!」才讓我醒覺過來。

先生臥病多年,毫無起色,也無法言語,身體持續敗壞中,痰經常梗在喉嚨,咳不出來,不然就是發燒,常跑醫院急診室急救。陪在病床邊的我,常誦念《地藏經》給他聽,並對他說:「你若是能順利,我會好好照顧你,但看見你痰常卡住,還需有人幫忙清理排泄物,就讓我覺得難過;如果真的好不了,你就隨著因緣,快去快回吧!」

坦白說,講這段話時,我心有如刀割,但明白什麼才是對他好;我們夫妻結褵四十三年,一直很恩愛,不曾吵過架。他真的走了,我的心很痛,雖明知那是一種解脫,情感上仍是放不下啊!還好有慈濟路讓我走,我心中有個寄託,也一直祝福著他乘願再來,就算他來生是做神父,和我不同信仰,我也一樣祝福。

現今災難那麼多,世局很不平靜,更應把握有用身體多付出,不管在醫院或碰到意外喪親者,我都是這樣勉勵;自己經歷失去至親之痛,更能體會「無常」的道理,這也應驗了上人常講「來不及」,明天會發生什麼事無法預知,那就專注在當下,多做好事吧!

問:志工之路有進無退,如何克服老邁與病痛帶來的考驗?

答:我今年滿八十歲,心肺功能和體力變差,也不能走太遠的路,但還能繼續為人群付出,我就覺得很感恩也很法喜。特別是在骨科門診服務,常看到一些坐著輪椅來的病人,有老人也有年輕人,自己就很慶幸,雖走得慢,至少一雙腳還堪使用。

我進入慈濟已三十八年,做醫療志工也有十八年,可說是一路跟著上人的腳步前行,接受薰陶甚深,精神理念早根深柢固。雖說,年紀一大把了,只要還能走,我就會繼續。

想一想,我還年長上人兩歲,但上人仍像過秒關般,每天為眾生設想,承擔那麼多事;身為資深弟子的我,感到慚愧之餘,更無退縮之理由,唯有日日精進,時時惕勵自己:能做就是福,期使在志工服務中為慈濟志業盡一分綿薄之力。

賴玲吟 護理安人心
撰文•張晶玫 攝影•陳裕炎
護理就是給人安心,讓她照顧的病患感覺舒適,

讓她往診關懷的對象感受被愛;

在這過程中,自己內心不知不覺生起由衷感恩……

車燈照亮了地下室的斜坡車道,明亮的光束速度減緩,然後消失在一個轉彎處。夜晚的高雄靜思堂總是熱鬧的,一陣車聲、人聲喧騰後,車道恢復了黑夜的靜謐;幾乎沒有人察覺到地下室車道旁的一扇門,門縫�還微微地透著光線。

那是慈濟人醫會位於靜思堂地下室的「藥庫」,一箱箱的藥品和診療用的器材,整齊地排列、堆疊,身為人醫會成員的護理師賴玲吟正默默地為這個星期日的山區義診,準備著各項物品。

她小小的身影在狹窄的通道�忙碌穿梭,「腹部超音波,擦手紙、小毛巾、小枕頭、凝膠、筆……」她一項項核對著手中的清單,確保義診當天「萬無一失」,「血糖機,需要校正一下。」她自言自語著,渾然不覺頭頂上的日光燈有些昏暗。

慈濟人醫會在一九九六年成立後開始舉辦義診,賴玲吟就加入成為志工,每個月到偏鄉山區義診,已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大事。

溫柔笑容彎腰膚慰

一九九○年,賴玲吟在慈濟志工翁惠珍的帶領下,參訪花蓮靜思精舍及慈濟醫院。她完全沒有料想到證嚴上人竟是如此地瘦弱,而所承擔的濟世救人的志業又是如此沈重,她專注地聽著上人柔聲的話語,翁惠珍問著出神的她:「你怎麼了?」賴玲吟轉過身,用力地點著頭說:「『慈濟』真的是個好團體。」

看著慈濟醫院前一排排的輪椅、站在大門口親切接待病人及家屬的志工,她想,原來佛教不是呆板的,佛教是入世的;她踏進慈濟醫院的大廳,隨即被牆上用馬賽克拼貼的「佛陀問病圖」深深地吸引了,她震撼地看著──佛陀彎著腰膚慰病僧的體態,佛陀臉上溫暖的笑容,病僧悲苦求救的眼神,她突然間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護理工作原來可以做得更好。

賴玲吟是居家護理師,常常要到癱瘓的病患家中訪視;有一天她來到一位臥床的老奶奶家,一旁照顧的媳婦面無表情,「無論我怎麼照顧,婆婆就是覺得不舒服,我真的沒辦法了。」媳婦忍不住訴苦,賴玲吟壓了壓奶奶脹鼓鼓的肚子,沒說什麼,她戴上手套,彎下身為老奶奶挖出長期排不出來的糞便……站在一旁的媳婦吃驚地看這一幕。

好不容易,賴玲吟直起了身子,奶奶臉上露出舒服的表情,媳婦盈著淚水告訴賴玲吟:「對不起,以後我會更盡心照顧婆婆的。」

「玲吟,你最近變得有點不一樣了。」有一天護理長對她說了這句話,她笑了笑,她知道自己的改變是因為加入慈濟。

擁有醫療背景的她,首先接觸的是「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在那個年代,一般民眾對「骨髓捐贈」存在著很多的疑慮和錯誤的觀念,賴玲吟義無反顧地投入宣導工作,也負責邀約醫護人員在驗血活動現場擔任解說人員,個性活潑的她並不覺得辛苦。

「玲吟,你怎麼在這�?」一天,她特別打扮後來到高雄文化中心參加音樂會,突然被人叫住,回頭一看,原來是高雄骨髓捐贈宣導小組負責人許雪娥,這天剛好也在文化中心舉辦驗血活動,「我們缺乏護士抽血,拜託你一定要來幫忙。」正著急萬分的許雪娥像是看到救星,就這樣,穿著迷你裙的賴玲吟穿上志工背心,毫不考慮地放棄了聽音樂會這件事。

賴玲吟原本認為自己的世界就是家人,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其他的能力;但生命中有了慈濟後,日子變得不同了,她的足跡去到偏鄉僻壤,也參加海外義診及賑災。

上個世紀末,印尼發生排華暴動,她卻在那時候到了印尼參加義診,看到一個又一個生下來便兔唇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完全沒有能力負擔開刀醫藥費;她跟在時任菲律賓崇仁醫院副院長的呂秀泉醫師身旁當助手,一整天下來替一百多人動手術,白天的她忙碌地像個飛來飛去的小蜜蜂,晚上回到飯店時,雙腳痠疼得不像是自己的,但那是她最難忘的快樂回憶。

地震廢墟上的男孩

一九九九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地震,兩千四百多人罹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賴玲吟隨著慈濟人醫會進到埔里災區,眼前整片倒塌的房子讓她非常難過,「是什麼樣的巨大力量,可以一夕之間讓生活全變了樣?」她不解。

她無暇多想,隨即投入義診的工作;在一陣忙碌之後,她走出帳棚,看到一個小男孩,孤零零的背影吸引了她走過去關懷,「你在等誰?」她問,「我在等爸爸、媽媽。」小男孩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他們去哪�了?」賴玲吟有些一頭霧水,「他們死了,全家只剩下我一個人。」孩子的回答讓她震驚得無法言語。

後來慈濟志工總是會把男孩帶到帳棚內用餐,男孩的親戚數度前來接他,他都不肯離去,執意要等爸爸、媽媽……賴玲吟每天看到這個男孩,總會忍不住偷偷掉淚,她也想起家中才兩、三歲的孩子。

她到埔里義診時,先生就交代她:「你安心去,不用打電話回家,因為孩子小,聽到你的聲音,會吵著找媽媽。」她一去就是一個星期,有時不免覺得愧疚,直到看到這個小男孩,她才知道,雖然自己年幼的孩子一個星期沒有媽媽照顧,但他們真的很幸福。

賴玲吟兩度進入埔里支援,最後一天要回家時,臨時被告知有一位受傷的老爺爺需要協助。老人家在地震後煮飯時被燙傷了整個大腿,災區缺乏醫療,受傷後只就醫一次,也不敢自行換藥,實在是痛得沒法忍耐,只能向慈濟求援。

賴玲吟看到老爺爺坐在客廳�,一旁的老奶奶愁容滿面,老人大腿上的紗布有些鬆散,浸潤的藥漬已經變得乾枯褪色……她蹲下身子,拆開紗布,把鼻子湊近了傷口認真地聞著,確認傷口沒有發炎腐敗的味道,輕手輕腳地幫爺爺換藥後,老人吁了一口氣,笑著告訴她:「真舒服!真舒服!」她也很開心。雖然因為這場臨時的義診,讓她延遲了回家的時間,但她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困難的事情更需要承擔

二○一一年,賴玲吟從職場退休,毅然決然承接起高雄靜思堂醫務室的人力調度工作,曾經為了半天的排班,她打了六十幾通電話。打電話找人並非麻煩事,但遇到失約的情形時她也不免感到沮喪,很想「辭職」不做了。

只是她的個性大而化之,沮喪的時間不長,她告訴自己:「如果事情這麼容易做,還需要我嗎?做困難的事,應該比較有意義吧!」就這樣,她從一天打六十幾通電話,到現在只需要在醫務室掛起值班表,空格就會在短短的幾天內被填滿。

以二○一四年五月浴佛典禮為例,高雄靜思堂醫務室一早六點半就「開張」了,「護士小姐,我想來量血糖啦!」參加完浴佛活動的老奶奶不急著走,抱著滿手的結緣品,笑瞇瞇地等著忙碌的護理師。「廚房志工被刀子切到手了……」「拍照的志工眼睛有些不舒服……」「這個孩子在找媽媽,可不可以讓她在醫務室等一下?」一整天下來,小小的醫務室幾乎是「川流不息」,有的志工因為太早起床,感覺頭暈,趕緊來量血壓,聽到「血壓正常」,又馬上回到崗位,臨走前還合掌鞠躬說:「有醫務室,我們更安心了。」

「慈濟這麼好,如果只有參加義診時感動,豈不是太可惜了?」賴玲吟想讓更多醫護人員也能和她一樣,體會慈濟的好,在二○一四年推動讀書會,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慈濟的起源,也讀《藥師經》,在靜心讀經的當下,重溫也重拾那一念拔除病苦的初發心。

退休後的她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給了慈濟,但是對於成為慈濟委員一事,卻遲遲沒有動靜,因為她憂慮自己「不拘小節」的個性,會影響慈濟的名聲。

二○一三年十一月,菲律賓遭受強烈颱風「海燕」侵襲,災情嚴重,賴玲吟隨著慈濟賑災團隊進到重災區獨魯萬市,親眼看到災區之廣、親身體會到受災者眾,在獨魯萬的每一個時刻,都讓她交織著震驚與不忍的澎湃情緒。

她在每一場發放與祈福活動中,和居民一起在「祈禱」的歌聲中流下淚水,那是激動、感恩與懺悔的淚水||不知道為什麼,她的腦海中一直浮現「真的來不及了」這句話。她在獨魯萬時做出了重要的決定──回到臺灣後就參加委員培訓,距離她一九九○年第一次見到證嚴上人,已時隔二十三年了。

行善回報父母恩

「阿公,我們來看您了!我幫您量量血壓好不好?」賴玲吟蹲在潘阿公的面前,好言好語地問著;每次慈濟人醫會到六龜寶來部落義診結束後,她一定會隨著葉添浩醫師和幾位藥師、護理師,再花將近一個小時,從寶來部落繞到建山部落,關懷這位八十七歲、雙眼全盲的老人。

潘阿公獨自居住在「土埆厝」,他的家沒有電,他總是一個人坐在陰暗的客廳,聽著收音機傳來的聲音,度過山居歲月。每月一次上山探望潘阿公,最令慈濟人醫會團隊擔心的是──他不肯洗澡,身上的皮膚已經有了病變及發炎的現象,但是阿公對人充滿了不信任,任憑大家一次又一次地勸他,他都執意不肯讓大家幫他擦身體……

直到去年四月下旬,關懷潘阿公的志工們一首又一首地唱起歌來,發現他會笑呵呵地跟著拍手,大家唱得更起勁,賴玲吟和魏瑞琴兩位護理師見「機不可失」,拿起毛巾,就著翁惠珍端來的溫水,開始幫阿公擦身體……阿公長年累積的皮屑及污垢,將一盆清水染得混濁不堪。

溫水一盆換過一盆,終於變得清澈,賴玲吟早已大汗淋漓,「阿公,我幫您剪趾甲喔!」她說,捧起潘阿公粗糙龜裂的腳,想起自己高齡雙親,她突然有種想哭的衝動,一邊剪著阿公堅硬而彎曲的腳趾甲,她一邊在心�告訴自己:「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給我滿滿的愛並栽培我讀護理。」

心�的感激及感恩就要隨著強忍的淚水滿溢出來,山�的夕陽餘暉溫暖絢麗,阿公門前的九重葛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像是在對她點點頭;她相信在慈濟人醫會發揮自己的良能,父母定會為她感到驕傲,她更知道加入慈濟,是她一生不悔的選擇。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81期

一百場演講 文化城遍地開花
「百師入學」遍地開花的系列活動,邀請了海內外台灣文學、文化界一百位大咖來開講。你多久沒有聽過一場震撼人心的文化演講?不妨隨著「百師入學」的名師腳步,進行一場場文化靈魂的梳洗。

排隊這麼長 這涼麵也太受歡迎啦
已經晚上10點多了,但排隊的人仍不少,前進的速度不慢,內用、外帶約各半。用餐處備有辣椒跟芥末,請自行斟酌搭配。涼麵醬給的不少而且好拌,且小黃瓜絲切的好豪邁啊。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