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西醫怎麼說
「血壓」就是血液在血管流動中,對血管壁所造成的一種壓力。心臟收縮時送出血液,血管承受的血流沖擊較大,是為「收縮壓」(高壓):心臟舒張時血液流回心臟,血管承受的血流沖擊較小,是為「舒張壓」(低壓)。
人體內的血管具備一定彈性,可以承受血流所帶來的壓力。因此,血壓值初期偏高時,多數人不會感到不適,少數人可能會出現輕微頭痛、頭暈等症狀。然而當血壓值越來越高,血管壁所承受的衝擊力道越來越大,血管內膜就可能受損,並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
而動脈硬化又會使血管失去彈性,即便一樣的血流量,血管承受力下降,血壓值無可避免升高,血管內膜受損再度加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另外,當血流衝擊力道大過血管壁所能承受時,還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引發溢血。
由於血管滿布全身,高血壓對血管造成的傷害是全身性的,臨床上常見大腦、心臟、腎臟等人體幾個重要臟器的合併症。不管是動脈硬化、血管破裂,對健康而言都是嚴重的危害。
★高血壓中醫怎麼說
在中醫理論中,血壓高是血管內出現血瘀或痰濕等狀況,所造成的身體反應現象。它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提醒著體內某個部位凝滯淤積、氣血窒礙難行,而這樣的狀況造成身體其他相關部位得不到充足的養分,所以我們的身體只好將血壓升高,努力把血液等養分送至短缺的部位。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形成,並非單一因素,其過程複雜且長期。造成高血壓常見的原因有情志失調,情緒起伏過大;內傷虛損,陰陽氣血失衡;飲食失節,過於油膩形成血瘀痰濕體質;年老體弱,元氣不足,血管缺乏養分而逐漸老化且失去彈性等。
在中醫的觀念中,高血壓的治療不難且必需。若置之不理,恐怕血液無法有效循環到身體各部位,造成組織細胞缺乏氧氣及營養而壞死,最終引起病變。要治療高血壓,必須找出造成體內血瘀及痰濕的根本原因,並嘗試化解血瘀及痰濕的現象,讓氣血流動順暢,當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高血壓問題自然能夠迎刃而解。
★高血壓西醫怎麼治?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分為非藥物療法及藥物療法2種。一般建議在血壓還沒有失控的時候,可先採取非藥物療法,包括從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方面著手。
若已經努力控制飲食,也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並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仍無法控制好血壓,那麼則建議接受藥物治療。
許多人害怕長期服藥會傷肝傷腎,或造成身體諸多副作用,因而排斥用藥,或不遵從醫囑自行減藥,甚至停藥。其實高血壓對血管的影響與危害是全身性的,服用藥物能避免高血壓本身對身體所帶來的傷害,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這點非常重要。提醒大家勿過度排斥藥物治療,相信醫師專業的判斷。
●從生活習慣著手有效降壓
想要降低節節升高的血壓,首要任務是改善生活習慣。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在西元2010年所發布的高血壓治療指引中,就以「S-ABCDE」口訣,教導高血壓患者如何從生活細節著手,以成功降低血壓。
「S-ABCDE」的全文是S-saltrestriction, A-alcohol limitation, B-bodyweight reduction, C-cessation of smoking, D-diet adaptation, E-exerciseadoption,其中,S=少鹽、A=少酒、B=少體重、C=戒菸、D=蔬食、E=多運動,高血壓患者只要掌握上述原則,調整個人生活習慣,就可有效降低血壓。
●藥物治療需按醫師指示進行
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種類眾多,藥物成分、作用、機轉皆不同, 目前常見的降壓口服藥有4大類,分別是一、利尿劑; 二、交感神經抑制劑及腎上腺阻斷劑( α 阻斷劑、β阻斷劑、α β 阻斷劑) ; 三、血管擴張劑及鈣離子拮抗劑; 四、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等。醫師使用藥物時會按照患者個別狀況,仔細斟酌使用藥物。適合甲的藥物,不盡然適合乙,即便降壓效果良好,患者之間也不能交換著吃。
★高血壓中醫怎麼治?
中醫典籍中並無「高血壓」的記載,從其病徵來看,常以眩暈、頭痛、中風等病論述,但這並不意味著中醫對高血壓瞭解不深,純粹只是歸納方式不同罷了。
中醫認為高血壓並非某一特別疾病,而是個長期的病理過程,由體質、精神、飲食、情緒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致,西醫認為常態性的高血壓無法根治,需長期服用降壓藥,中醫則認為找出血壓高的病因,就有機會治好高血壓。
●對症下藥才能根治高血壓
中醫認為引起高血壓的主因有二,一是血管阻塞,身體自行加大血流,企圖衝開阻塞;二是體內能量不足,臟腑無法獲得充足營養,身體只好加大血流,讓血液能到達體內各處。
根據不同臟腑、部位所產生的高血壓問題,常見證型有5種,分別是肝陽上亢型、肝陽化風型、肝腎陰虛型、腎陽虧需型、痰濕壅盛行。其病徵及治療方法如下:「肝陽上亢」多頭痛頭脹,面紅目赤,治療原則為平肝瀉火;「肝陽化風」多眩暈,四肢麻痺,治療原則為平肝息風;「肝腎陰虛」多腰膝痠軟,目澀口乾,治療原則為滋腎陰養肝血;「腎陽虧虛」多疲憊乏力,夜尿頻多,治療原則為補益腎陽;「痰濕壅盛」多肥胖,無胃口,治療原則為化痰瀉濁。
除了內服藥之外,若能再搭配針灸、穴位、中藥泡腳等中醫外治療法,不僅能更進一步有效控制血壓,也能一併解除高血壓所造成的不適。
★高血壓中西醫治療關鍵Q&A
●Q1:血壓偏高但並無不適,需要治療嗎?
要。建議從調整生活、飲食型態著手。
每個人對血壓升高的耐受度不同,有些人血壓只要升高一點,身體即會出現不適症狀,有些人即便血壓已經破表,症狀卻依舊輕微。用自我感覺來判斷血壓高低,不客觀也不保險。當發現血壓偏高時,建議從調整生活、飲食型態著手,例如維持理想體重、戒菸限酒、睡眠充足、多蔬果少肉,讓血壓恢復到正常值。
●Q2:吃西藥降血壓又看中醫,會讓血壓降得太快?
不會。兩者作用機轉不同,無須擔心血壓降太快。
中醫認為高血壓是因身體失調而產生的現象,因此治療重點是調節臟腑,讓氣血陰陽平衡,解決阻塞或能量不足的問題,以達到降壓效果,通常需要一些時日才能見到效果。西藥則是以神經內分泌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或利尿劑等達到降壓的效果,兩者降壓作用機轉不同,一般不會存在血壓降太快,引起不舒服的情況。
●Q3:長期吃藥怕傷肝腎,血壓正常後可以停藥嗎?
不能貿然停藥,但可與醫師商量用藥劑量及種類。
不論是採西醫、中醫或中西醫合併治療,都不可以在血壓正常後貿然停藥。若接受西醫治療,血壓回復正常只是藥效,不服藥血壓一樣升高:若接受中醫或中西醫合併治療,貿然停藥恐怕會引起陰陽再度失衡,如此反而導致血壓波動。建議與醫師討論,看看是否能進行用藥劑量及種類的調整。請大家謹記,高血壓貿然停藥只會欲速則不達。
~以上資料摘自《生病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黃宗瀚、索承美◎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