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手搖杯冷飲店林立,超商密集程度位居全球之冠,看似方便,這也使得國人糖份攝取量越來越高,明知飲用可樂、汽水、手搖杯、稀釋果汁等含糖飲料容易肥胖,且有礙健康,但一天不喝含糖飲料,就覺得不開心,小心難戒的「糖癮」已經上了身。
「糖飲引發糖癮」,據我多年在預防醫學的觀察發現,國內「糖癮」民眾越來越多,又以年輕世代居多,不少人主訴從小習慣攝取精緻糖份,幾乎天天一杯含糖飲料,認為白開水沒有味道,喝不下去,無糖不歡。國健署〈102至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中生每週平均喝6.8次含糖飲料,19到44歲成人7次,高中生最多,一週喝7.4次。
研究顯示,長期飲用含糖飲料,除了提高代謝症候群風險,造成肥胖以外,國健署發布的〈103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更指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七項與肥胖有關,嚴重危害健康。從健康風險管理來看,這已成為國安問題,政府必須正視。
國健署調查發現,近五成的成年男性脂肪比率偏高,屬於過胖與肥胖,女性則接近三成,關鍵就在於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尤其是攝取過多的糖份,以致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患者越來越多,除了肥胖人口增加,還引發了一連串疾病連鎖危機。
如何降低肥胖對於國人生命的危害?首先應該從減糖著手,國人對於糖份的攝取量,逐年升高,比二、三十年前,增加好幾倍。防微杜漸,從小應避免讓幼兒養成飲用含糖飲料的習慣,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一旦養成重口味,非甜不可,就可能形成糖癮,難以戒除。
事實上,含糖飲料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這與大賣場販售手法有關,一整箱售價便宜許多,許多家長一次抱回一大箱,含糖飲料變得隨手可得;而胖胖瓶、重量瓶等超過2000cc大包裝,也因打開之後必須盡快飲完,而給了孩子飲用糖飲的理由。
良好的飲食習慣需要從小養成,以免積習難改,許多美國人從小嗜吃漢堡、可樂,長大後難以接受其他口味的食物,即使到國外旅遊、唸書,也是如此,無法接受異國風味的食物,令人擔憂的是,越來越多台灣新生代也出現類似的不良飲食習慣。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首先盡量在家用餐,自己烹煮料理,減少購買加工食品,就能避免吃入太多的糖份。 其次,從小教育孩子正確的營養知識,學習正念飲食概念,有意識地問自己「為何要吃這些東西?」,一旦養成正念飲食習慣,就能降低攝取垃圾食物及含糖飲料的衝動,讓健康從小打底。
第三則是飲食多樣化,多多攝取天然蔬果,許多人早餐品項不外乎是奶茶、漢堡、三明治等,不管出自哪一家早餐店,內容大同小異,營養成分單調,缺乏膳食纖維,長期食用,營養失衡。
為控制肥胖及引導民眾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部分國家已積極實施打擊糖飲的重大政策,例如,墨西哥,針對含糖飲料徵收「糖稅」,實施以來,明顯降低民眾對於糖份的攝取量。2017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演說中,將對抗糖尿病列為三大長期國家發展目標之一,隨即新加坡政府更直接透過公務部門力量,將強制所有飲料的含糖量必須在2020年低於12%。國外具體的減糖措施與經驗,也值得我國政府列為制定政策的參考,但如何提升民眾自身健康意識,自發性地減少攝取及消費高糖飲食,才是根本之道。
全文連結請點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