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屋重建 住戶可零出資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8/07/17 第44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危老屋重建 住戶可零出資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內政部昨(16)日正式與經濟部信保基金簽約,由信保基金提供每戶最高300萬元保證融資,讓有意推動危老重建的住戶,有機會達到「零出資」,未來可加速危老建築退場。

內政部與信保基金簽約後,今年至2021年共四年期間,信保基金將提供100億元額度的融資信用保證,各金融機構預計8月起開始受理,協助民眾補足重建工程貸款缺口,加速完成重建。

內政部以「金融暖流」形容此次簽約,依據估算,平均每戶危老建築重建所需負擔成本,合計約需1,000萬元,以目前建築融資貸款額度最高七成估算,住戶若無力負擔300萬元自備款,重建案恐將無疾而終。而信保基金提供最高300萬元保證融資後,將可解決這樣的問題。

內政部表示,有信用保證需求的民眾,可先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認定資格後,向金融機構直接申貸。此項專案中每戶最高可申請300萬元保證融資,貸款期間最長五年,提供保證成數最高九成,優惠保證手續費率0.3%,讓有意願進行住宅重建的民眾籌措足夠經費。

內政部指出,除了鬆綁銀行放款比率限制外,今再搭配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增添重建貸款信用保證,讓民眾能夠更放心地投入危老重建。

 
新財長上任 不排除公公併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長蘇建榮昨(16)日正式上任,他特別強調,將以財政健全、稅務改革為兩大施政主軸,並配合行政院政策,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第二波稅改。他也針對金管會表達推動金融業整併的構想指出,未來公股銀行如經評估後,認為「公公併」可以提升綜效,財政部樂觀其成。

已擔任過相當一段時間的政務次長,蘇建榮清楚自己上任後將面臨的挑戰,他坦言,其中之一就是公股管理。蘇建榮也發表對於金融整併的看法,他認為,重點不在於整併,而是整併之後是否提升綜效,未來公股銀行如評估可行,也不排除走向「公公併」。

蘇建榮並透露,擔任次長時他就是負責督導公股業務,因此將思考該如何調整,持續提升公股綜效。

第二波稅改被蘇建榮列為另一項重要的挑戰。具體而言,包括薪資所得、扣除額改革等內容,以及兼顧財政需求與經濟發展下的稅制如何精進等。他說,第二波稅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且需要通盤的考量,財政部會配合行政院的長施政期程,進行規劃。

最後一項挑戰則是財劃法修正案。蘇建榮認知到這不只是財政問題,同時也是政治問題,而且財政部沒有迴避的空間,要解決此問題。他強調,財政部必須與地方政府多溝通,不過,「以目前的進度來看,今年內,大概不太可能通的過。」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將就五大金融稅制找財政部進行協商,包括權證、選擇權交易稅、長照、年金保險扣除額,以及台版個人儲蓄帳戶(TISA)等。蘇建榮則說,2014年財政部就已經同意,降低權證避險證交稅的稅率,不過當時立院屆期不續審,所以未能完成修法,「金管會如有意再提修法,財政部不會有意見。」

至於TISA方面,蘇建榮則顯得較為保留,他認為,大家要思考的是,如果投資基金可以享有扣除額,一般的股票投資,是否也應該有?他說,這涉及到公平性問題,未來需進一步與顧主委溝通。

而關於長照、年金保險扣除額等金管會提出的主張,蘇建榮也以「需要通盤考量」表達初步的看法。

 
央行關鍵報告 不認同租稅特赦
記者陳美君、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綠委力推租稅特赦專法,但行政部門至今不鬆口。中央銀行一份對海外資金匯回租稅特赦的報告,被視為影響行政部門態度的「關鍵報告」,提出五點看法,包括須審慎以免不利經濟、可能引發為富人減稅爭議等。

由民進黨立委余宛如等提出的「促進境外資金回國投資特別條例」草案,透過稅率優惠,鼓勵海外資金匯回,草案已付委,但行政部門對此持保留,至今未提對應版本。余宛如表示,央行去年底提出一份報告,是影響行政院、財政部態度的「關鍵報告」。

據了解,央行這份「國人海外資金匯回與實施租稅特赦之問題」報告,針對國人資金匯回予以租特赦,共提出五點看法。包括:第一,必須審慎採行,避免對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第二,台灣公司的海外分公司盈餘及子公司獲配股利所得,已按稅法規定合併申報當年度國內營所稅,其海外所得匯回,應無課稅問題。

第三,國人匯回海外資金,若能舉證為原匯出的本金、2009年以前的所得或2010年以後已誠實申報的所得,則無課稅問題。若無法舉證者,財政部同意主動匯回補申報免罰,但將按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課稅。

第四,台商海外資金也可存放國銀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從事財富管理。

第五,租稅特赦對象是相對富有者,可能引發「為富人減稅」爭議。

央行在報告中舉例,過去美國、印尼實施租稅特赦,鼓勵企業匯回投資的經驗,成效均不如預期;為提振國內經濟動能、降低租稅規避誘因,台灣2009年也曾調降遺贈稅,但實際上海外資金回流帶動房價上漲,擴大貧富差距。

央行並強調,國內資金充沛,租稅負擔並非民間投資不振主因。

但余宛如認為,美國成效不佳是因碰到2008年金融海嘯,且產業結構依舊是全球化分工,是導致企業匯回資金趨於保守的主因之一,不應倒果為因。

余宛如表示,國內資金很多,這些錢能否快速去化是個問題,而這些想回來的台商海外資金,都是馬上可以「打仗」、從事投資的錢。

 
風電躉購價格 明年將下調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離岸風電競標在6月底開出每度2.2至2.5元破盤價後,外界關注未來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經濟部表示,遴選躉購制度會持續推動,今年每度5.8元躉購價可說是一個高點,預期明年躉購價格將往下走。

聯合報與台灣綜合研究院昨(16)日舉辦「離岸風電在地產業與合理費率座談會」,外界關切離岸風電每度5.8元躉購及每度2.2至2.5元的競標價格兩者之間差異,甚至有人主張應將遴選「廢標」。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昨日表示,發展離岸風電初期,必須先以躉購費率建立產業自主能量,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因此遴選躉購制仍要持續推動。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日坦言,看到競標價格開出那一刻,心情憂喜參半,一方面希望看到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價格,這證明台灣有機會迎接嶄新的能源時代;另一方面,若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隨之而來是排山倒海般的質疑聲浪。

林全能則以英國與荷蘭為例,強調國外成功發展離岸風電的國家,初期都先以固定費率躉購,建立自主產業能量、完備基礎設施,當設置規模達到經濟數量,之後再進行價格競標。經濟部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9條規定,依平均裝置成本、運維年限、運維維護費、年發電量及相關因素,訂出離岸風電躉購價格。

他進一步比較英國經驗。英國在2015年開出競標價格,2020年前併網價格是每度5.8元,2022年併網則是每度5.5元,與我目前躉購價格相差不遠。英國在2017年競標平均價格,2022年至2024年併網約在2.2元至2.5元之間,與我競標價格也相近。他強調,台灣離岸風電價格貼近國際發展。

 
財長蘇建榮:將簡化資金回台認定
記者沈婉玉、邱金蘭/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任財政部長蘇建榮昨天上任,他指出,財政健全及關務改革是未來兩大主軸,立即要面對的工作是下一波稅改及財劃法修法。而為吸引資金回台,蘇建榮表示對海外台商資金匯回,將朝訂定「同業利潤率」的方向、以簡化所得認定的方式來辦理。

因應國際反避稅潮流,並吸引資金回台,立委提出租稅大赦法案,在兩年內讓海外匯回的資金免舉證,一次性課稅;匯回資金若投入政策性產業可再享減稅優惠,但三年內限制不可投資不動產。

針對租稅大赦,中央銀行也提出「國人海外資金匯回與實施租稅特赦之問題」報告,央行認為必須審慎採行,避免對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而台灣公司的海外分公司盈餘及子公司獲配股利所得已申報營所稅,海外所得匯回應無課稅問題。此外,台商海外資金也可存放國銀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從事財富管理;此外,租稅特赦對象是相對富有者,可能引發「為富人減稅」爭議。

蘇建榮說,立專法有優惠期限且必須管制資金用途等,管制成本很高,不如針對難以舉證所得來源的匯回資金,以類似訂定同業利潤率的方式,來認定所得課稅。此舉回歸稅法既有機制,簡單、免修法,可減少稽徵成本,還可以長久施行。

財政部官員解釋,就是推定一個「利潤率」來認定海外匯回的資金中有多少是所得,扣除最低稅負的門檻後再課百分之廿的海外所得最低稅負稅率,最終要繳的稅可能比訂專法還低。未來可能主要是個人適用,因為企業都有帳冊記錄,恐難解釋為何無法舉證所得來源,不過詳細方案還在研擬中。

針對蘇建榮提出的構想,資誠會計師許祺昌指出,推定利潤確實是簡易可行的方法,但重點是利潤率訂定的高低,利潤率合理對海外資金匯回才有吸引力。

接任財長後,蘇建榮說,未來有三大挑戰,一是稅制持續精進,要兼顧財政需求、租稅負擔、社會公平及經濟發展;二是財劃法的修正,「這不是財政問題,是政治問題」,財政部沒有迴避的空間,必須去面對;第三則是公股管理。

「公股管理這兩年問題很多,到了該檢討的時刻,」蘇建榮說,他擔任政務次長期間主管公股管理,了解其中的問題,未來要提高公股經營綜效。他不排除公公併的可能性,但重點並非併不併,而是合併後綜效有沒有提升;公股銀行可自行評估,若認為合併能發揮綜效,財政部樂觀其成。

 
國際財經要聞
汽車銷售勁揚加持 美6月零售支出攀升
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商務部今天公布,在夏季駕車出遊旺季登場,汽車銷售連續第2個月加速帶動下,6月零售支出攀升。

美國人在酒吧和餐館的花費也增加,加更多的汽油,採購更多傢俱和補給品,抵銷百貨公司電子、雜貨、服飾和體育用品銷售的大幅下滑。

6月零售支出總額5068億美元,較5月攀升0.5%,符合市場分析師預估。但由於前一個月大幅上修0.5%,增幅似乎較小。

6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6.6%,進一步助長強化第2季的經濟成長,一如市場經濟學家預測。

6月汽車銷售攀升0.9%,創3個月來最大增幅,加油站銷售則增加1%。扣除汽車和天然氣部門,銷售成長0.3%,遠不如5月1.3%的增幅。

 
韓首家純網銀 增資失利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發行新股增資失利後,南韓首家純網路銀行K-Bank面臨沉重財務壓力,嚴重影響其提升行動App服務與推出新貸款產品,韓國時報(Korea Times)甚至形容該銀行面臨「生死攸關」危機。

K-Bank透過發行新股僅籌集300億韓元(2,670萬美元),遠低於1,500億韓元(1.324億美元)的目標。該銀行表示,已發售600萬股的可轉換特別股給韓國電信、友利銀行及NH投資證券公司等三大股東,每股售價5,000韓元。

K-Bank最初目標是籌資1,500億韓元,包括新發行2,400萬股普通股,以及600萬股無表決權的可轉換特別股。但消息人士說 ,有些股東決定不參與,K-Bank只能選擇發行不會影響現有股權比率的可轉換特別股。

K-Bank表示,將很快與其他股東商議後續增資計畫,以達成1,500億韓元目標。但由於這已非K-Bank首度遭遇增資困難,此次達標的挑戰性不低。K-Bank在2017年4月成立,資本額2,500億韓元,並在9月發行新股欲增資1,000億韓元,但遭七名現有股東強烈反對,導致價值200億韓元的股票無人認領。 該銀行被迫發行可轉換股吸引新股東投資,並且花了十天才籌措到目標金額1,000億韓元。

至15日為止該銀行的總資本達到3,800億韓元,但今年第1季該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衡量銀行可動用資金與破產風險指標)下降4.67個百分點至13.48%。籌資不順利將使K-Bank的未來業務陷入困境,影響該提升行動App服務品質及推出更多貸款產品的計畫,例如在第2季前推出第一款抵押貸款產品的計畫已經延後。

股東不願在K-Bank投資更多錢,原因是政府計劃將網銀的相關法令訂得更嚴格,K-Bank因而被迫將此次現金增資規模縮小至1,500億韓元。根據南韓金融監督院(FSS),K-Bank今年第1季營業利益為137億韓元,淨損188億韓元。

 
美銀Q2大賺67億美元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美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BofA)第2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受益於存放款業務的成長以及持續節制開支。

美銀16日表示,上季獲利從去年同期的51億美元成長至67.8億美元,每股盈餘63美分,優於分析師預測的57美分。營收則比去年同期的228.3億美元稍降至226.1億美元,但仍優於分析師預期的222.9億美元。

總放款金額成長2%,消費者貸款和財富管理事業創下紀錄的成長近7%,總支出則從去年同期的近14億美元減少5%至13.3億美元。

路透報導,近來美國政府調降企業稅,已讓美國銀行業大為受益,但對美中貿易戰升溫的擔憂,卻也讓銀行業對未來放款成長產生質疑。

美銀全球企業金融主管5月曾表示,今年新增放款的表現比去年好,但要預測今年的借款需求還太早。

美銀執行長莫尼罕(Brian Moynihan)在聲明中表示:「穩健的操作槓桿和客戶活動帶動了此季的獲利成長。我們的消費者貸款和商業金融成長,存款也增加。」

 
德銀Q2獲利 比預期多一倍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近來利空頻傳的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總算傳出好消息。德銀第2季獲利高達分析師原先預期的兩倍,帶動這家德國最大銀行的股價盤中寫下逾一年來最大漲幅。

德銀16日表示,第2季稅前獲利預料達7億歐元,淨利則為4億歐元,均為分析師平均預期的兩倍以上;市場先前預測德銀上季稅前獲利3.21億歐元,淨利1.59億歐元。由於第2季財報亮眼,德銀甚至在原訂財報公布日的九日前便先行公布第2季的初步財報,在法蘭克福市場交易的股價應聲勁揚,報10.498歐元,漲幅一度達9.27%,是2017年4月來最大,遠優於大盤的0.2%。

德銀今年是歐洲表現最糟的大型銀行股,5月29日收盤跌破10歐元大關,就算計入16日盤中逾9%的漲幅,今年來仍跌逾30%。

德銀營收的跌勢也在上季趨緩,第2季營收約66億歐元,優於市場預期的64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當,但2017年第2季營收較前一年銳減10%。

德銀說:「管理階層認為,此結果反映德銀的彈性。」

對投資人來說,德銀上季的獲利表現是罕見的好消息,德銀先前除了股價重挫至歷史低點,還歷經管理階層大換血,也計劃在三年內的第四個主要策略性改革中,刪減該行的全球業務。

德銀新任執行長蘇映(Christian Sewing)最近企圖提振獲利的計畫最終卻侵蝕到營利,蘇映因此打算裁撤逾7,000個工作,並削減在美國和亞洲的業務,以刪減成本。

德銀指出,成本預估達58億歐元,低於原先預期的60億歐元。該行的成本包含2億歐元的整頓費用以及「小額的」責任準備金。

在德銀的投行部門中,銷售和交易營收預料將較去年下滑15%,客戶取得和顧問營收則預料增加2%。

 
高盛下任CEO 所羅門出線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紐約時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華爾街重量級投資銀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最快周一宣布任命所羅門(David Solomon)為下任執行長。

報導指出,這將正式確立所羅門為現任執行長貝蘭克梵的接班人。56歲的所羅門於1999年以合夥人身分加入高盛,目前為總裁兼營運長。他在今年3月出任公司的唯一總裁時,等於確認他是執行呼聲最高的人選。貝蘭克梵今年稍早也向CNBC表示,他決定離任時希望所羅門能接替他。

貝蘭克梵在高盛掌舵12年,是華爾街在任時期最久的執行長之一。報導指出,他將在過渡期間留在公司。華爾街日報3月報導指出,貝蘭克梵最快可能於年底卸任執行長一職。

這是高盛與投銀業的重要時刻。在貝蘭克梵的帶領下,高盛成為華爾街史上最賺錢的公司,這位前商品交易員也帶領高盛走過8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在他主持期間,高盛每位員工的營收一直優於同業,即使是在金融危機最慘澹的那幾年。高盛這段期間的股價表現也僅次於摩根大通。

任命所羅門為執行長象徵著高盛內部的重大轉變,也象徵著高盛將再度由投資銀行家領導。高盛的前執行長鮑森(Hank Paulson)也是來自該公司的投資銀行部門。由於近年來華爾街的交易部門營收每況愈下,高盛更加依賴投銀業務。

貝蘭克梵即將卸任,也象徵著一個華爾街時代的結束。

 
消息多空並呈 歐股漲跌互見
倫敦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歐股今天漲跌互見,交易商對多空並呈的消息作出反應,包括中國經濟數據走軟以及德意志銀行財報亮麗。

倫敦FTSE 100指數下挫61.42點或0.80%,以7600.45點作收。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漲升20.29點或0.16%,收在12561.02點。

巴黎CAC 40指數跌19.77點或0.36%,收5409.43點。

 
要聞
美印學者:台新南向政策符合區域國家利益
新德里16日專電中央社
印度新德里智庫中國研究所今天舉辦研討會討論台灣新南向政策,美、印、台學者及與會者多認為,新南向政策避免台灣被孤立,也符合區域各國和美國的共同利益。

中國研究所(ICS)下午在新德里的印度國際中心舉辦「台灣新南向政策:對印度與印太區域的重要性」研討會,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尊慈、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和美國和平研究所亞洲中心資深顧問米德偉(Derek Mitchell)等人與會。

徐尊慈首先介紹台灣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內容,印度在台灣新南向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及推動新南向政策後台印間的經貿、人才等各項交流的成長。

此外,徐尊慈在答覆與會者詢問新南向政策到底哪裡新的問題時也強調,新南向政策的資源投注比以往更多,範圍也更廣,且從經貿更擴大到人才培育等其他領域,更能因應印太等區域新局勢發展。

在新南向政策與區域新局勢發展下,徐尊慈提出對印度的期盼是,能讓台印間4年前進行的經濟合作協定研究進一步發展,強化台印互相了解的交流,例如派遣印度新進官員赴台了解台灣可對印度做出哪些貢獻等。

葛來儀和米德偉則指出,總統蔡英文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是為了讓台灣不在區域中被孤立,「多交些朋友」,且在不挑釁中國下,透過台灣在資訊通訊(ICT)、智慧城市、廢棄物處理等先進技術,與區域國家合作,為區域的自由、開放與和平、穩定做出貢獻,符合美國自由開放的印太架構和區域各國的共同利益,值得美國和區域國家與台灣成為合作夥伴。

不過,面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的政治壓力,許多國家包括印度在內,仍考量可能觸怒中國,不願過於高調地參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

一名印度與會退休學者以印度為例說,印、台幾十年來不斷在談雙方的合作潛力,卻沒有長足進展。但即使是越南這樣的小國面對中國壓力,仍歡迎台灣來投資而獲得台灣巨大的投資,印度似乎應重新思考。

米德偉表示,中國會不斷阻撓台灣,除非區域國家能夠守住自己的底線,否則中國將不斷施壓,不斷逼迫各國就範,因此區域國家必須思考,遵循或拒絕中國施壓會有什麼樣的代價,畫出一條政治底線讓中國了解。

他強調,中國在區域透過施壓不斷向各國展示力量,這已不只是關於台灣的議題,而是關乎區域國家如何維護自己的主權,如何守住自己的底線與利益。

對於有與會者詢問印度、美國和日本為何不邀請台灣參加馬拉巴爾(Malabar)聯合軍演,葛來儀認為,在邀請台灣參加前,應先考量台灣和邀請國會是否因此受益?最終可能是台灣因此遭中國加大壓迫和懲罰,因此必須慎重考慮。1070716

 
人民幣貶 存款餘額不減反增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昨(16)日公布6月國銀人民幣存款統計;受到美中貿易大戰衝擊,人民幣6月對美元大幅貶值3.38%,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仍不減反增,月增人民幣9.73億元,餘額為人民幣3,122.51億元,終止連四月下跌。

央行官員指出,6月人民幣匯率重貶逾3%,但人民幣存款仍小幅增加。其中,DBU(外匯指定銀行)與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分別增加人民幣3.87億元與人民幣5.86億元,合計增加人民幣9.73億元。

央行官員解釋,國銀人民幣存款增加,主要是企業存款以及定期存款增加所致。

至於人民幣匯率重挫,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何不減反增?央行官員指出,以OBU而言,台商人民幣存款主要用於營運資金,通常不會因為匯率因素就大幅調動部位,否則會有資金無法調度的問題。

在DBU部分,即使市場普遍預期美元雙率雙升,但央行官員說,目前並未看出國內散戶大舉拋售人民幣、轉投美元存款懷抱的跡象。

「匯率是一個動態,投資人不只考慮匯率,也會有其他考慮,例如當初進來的時點、用什麼幣別轉換, 接下來因應國際金融變化,是否有適合進出場的時點、目前價位是否划算」,央行官員說。

央行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各銀行推出的人民幣高利定存,1個月、3個月、6個月最高水準,分別為陽信銀的3.2%,日盛銀的3.75%,陽信銀的3.6%。至於9個月與1年期,利率最高水準,分別為日盛銀的3.6%,以及高雄銀的3.8%。

央行指出,在其他人民幣離岸市場部分,香港5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6,009億元,月增人民幣33億元,新加坡3月底為人民幣1,390億元,南韓5月底為人民幣80億元,月增人民幣11億元。

 
何家狂敲 永豐金持股增至17.7%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寶佳集團緊盯永豐金兩年後董監改選,永豐餘集團不敢鬆懈,今年上半年相關企業砸下2.9億元、連續六個月增持永豐金持股2.76萬張,永豐何家大股東對永豐金持股達17.74%,與持有永豐金股權約9.6%的寶佳集團較勁意味濃。

此外,外資今年來也持續敲進永豐金持股,到上周五(7月13日)為止,外資持股比拉高到27.8%,維持在今年相對高點,總計今年來外資持股增加1.4個百分點。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永豐餘相關企業增加對永豐金持股,今年上半年包括如誼實業、上誼文化、與華豐投資等共增持永豐金2.76萬張股票,集團持永豐金股權比率從去年第1季的15.68%,提高到近期17.74%,以今年來永豐金平均股價約10.5元計算,今年估砸下2.9億元買下自家股。

其中永豐何家透過上誼文化增持永豐金持股最多,讓上誼文化對永豐金持股比躍升到0.93%,但仍未擠進前十大股東行列。

今年永豐金股東會上,寶佳集團派出代表出席,對外表示要鎖定兩年後董監改選的永豐金,寶佳集團今年目標為台新金,雖未搶任董事,但已成功展示股東行動主義,被寶佳集團鎖定的金控不敢大意,永豐金經理人表示,將會逐步透過提高獲利、做好公司治理以及拉高大股東持股等三招鞏固經營權。

目前寶佳集團對永豐金控持股約9.6%,還未超過10%門檻,但部分永豐金經理人認為,何家增持永豐金持股,並非為提前迎戰市場可能出現的禿鷹襲擊,也可能基於看好永豐金股價發展,提前進場布局。

 
企業無銷售額 仍應申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使用統一發票的營業人,無論有無銷售額,均應按時申報營業稅,以免遭受滯怠報金處罰。

台北國稅局表示,常常發現公司行號在辦理設立登記後,因尚無營業額,或因未購買統一發票,誤以為不用申報營業稅,因而產生滯報或怠報處罰情形。

該局說明,依營業稅法規定,營業人無論有無銷售額,應以每兩月為一期,於次期開始15日內,填具規定格式之申報書,檢附退抵稅款及其他有關文件,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如有應納營業稅額者,應先向公庫繳納後,檢同繳納收據一併申報。

該局進一步表示,如營業人未依規定期限申報銷售額或統一發票明細表,將依營業稅法規定,每逾二日按應納稅額加徵1%滯報金,逾30日者,按核定應納稅額加徵30%怠報金。如無應納稅額者,滯報金為新臺幣1,200元,怠報金為新臺幣3,000元,提醒營業人務必如期完成申報。

 
韓航商龍頭 將續租高港碼頭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高雄港繼去年與美國輪船(APL)完成二座碼頭換約後,目前正和南韓最大航商現代商船協商今年10月底租期屆滿的118、119號碼頭續約事宜,雙方可望延續合作,為高港鞏固貨櫃量注入強心針。

台灣港務公司指出,承租高港碼頭的外籍航商去留攸關港口貨櫃吞吐運作消長,以去年為例,全球第三大的法籍達飛航運旗下APL公司續租68、69號碼頭,新租期10年,讓高港營運吃下定心丸。

今年碼頭換約的重頭戲輪到南韓航商現代商船租用的118、119號碼頭,針對即將於今年10月底到期的合約,雙方正就租金、碼頭機具和櫃場、倉庫設施整修等細節進行協商,若無意外,應可順利換約。

高港航運人士指出,現代商船去年剛接手先前破產的韓進海運在高港承租的76至78號三座碼頭,並啟動新布局,與全球前二大航商馬士基海運及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策略合作、代為操作台灣進出口和轉口貨櫃裝卸。同時爭取其他船公司彎靠業務,像以色列ZIM航運的美東線目前即以其碼頭進行裝卸。

至於現代的118、119號碼頭則專為自有船隊裝卸,包括兩組美國線、多條亞洲區間航線和5條兩岸航線如廈門、福州、寧波等。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