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糖尿病一定要服藥嗎?
A:飲食配合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飲食控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
正常人可依血糖高低調整胰島素的分泌量,因此可維持血糖穩定,糖尿病患者則否。若此時不針對飲食加以控制,會使血糖值急劇變化而損害健康。
許多患者在接受胰島素治療之後,誤以為體內胰島素的量已達到正常人的標準,所以就不再控制飲食,這樣是很危險的!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定時服用藥物很重要。有些藥物全天都有調節血糖的作用;有些藥物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能產生作用,醫師會視患者的飲食狀況調整藥物,不按時吃藥,血糖忽高忽低,容易讓胰臟細胞負擔過重而凋亡,此外,也會因為血糖的變化,導致代謝紊亂,加速併發症的發生。
許多患者只在意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卻忽略糖尿病本身的傷害,其實,血糖不穩定,危害身體健康的程度,遠比服用藥物大得多!
★ Q:糖尿病若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A:血糖長期偏高,可能產生急、慢性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是血糖的新陳代謝發生異常,高血糖狀態若持續,將會導致血管病變!因為人體全身都布滿血管,所以影響將遍及全身。
急性併發症有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會損害神經系統及其他器官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併發症則有眼底病變、腎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神經病變、足部病變等。
血糖若控制不良,免疫功能會下降,提高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也容易發生腎絲球硬化,導致尿毒症,目前,糖尿病已成為洗腎的主因。糖尿病無論是急性或慢性併發症都非常危險,做好血糖管理,才是正面且積極的治療方式。
★ Q:體脂過高對糖尿病有何影響?
A:肥胖會增加糖尿病罹患率
肥胖會使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如果本身已是糖尿病患者,肥胖則會使病情惡化。
這是因為肥胖者的脂肪組織,會對身體傳達出「不需要能量」的化學訊息,使胰島素無法順利地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送入細胞內,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滯留,使血糖值升高。
一般來說,無論男性或女性,理想的BMI 值應該介於18.5 ∼ 23,大於23為「過重」,超過27 就是「肥胖」,數值越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越大;另外,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 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 公分,就是屬於內臟四周囤積脂肪的「中央型肥胖」,這種體型也會增加罹病的機率。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 身高(公尺)2。以身高160 公分、體重65 公斤的女性來說,其BMI = 65÷(1.6)2 = 25.4,即為「過重」。
★ Q:運動對降血糖有幫助嗎?
A:飲食調整、適度運動,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運動能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因而能有效利用葡萄糖,進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運動除了可改善飯後血糖值、空腹血糖值之外,對長期血糖控制更有正面效果。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種類以有氧運動最好,如快走、慢跑、騎單車、游泳、有氧舞蹈等。須留意的是,患者應避免在注射完胰島素或空腹時運動,以免引發低血糖反應。
當血糖嚴重過低時,會陷入昏迷,甚至危及性命。低血糖的症狀包括飢餓、緊張焦慮、全身無力、心跳加速、流汗、面色蒼白、顫抖等。
運動最好的時機是在飯後2 ∼ 4 小時,這時的血糖較為穩定,可供應運動所需的能量,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20 ∼ 40 分鐘即可,避免太過劇烈或時間太久的運動。
★ Q:注射胰島素就可不用控制飲食嗎?
A:注射胰島素,並不能完全調節胰島素的功能
飲食控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最基本的原則。許多患者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後,誤以為身體胰島素的量已達到正常人的標準,所以就不再控制飲食,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
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分泌的荷爾蒙,能協助醣類代謝、降低血糖。正常人可依血糖高低調整胰島素的分泌量,以維持血糖穩定,但糖尿病患者的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較差,因此更需要藉由飲食治療來輔助,且使用的胰島素種類(長效、中效、短效)也是重要的考量。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無法維持在一定的標準值內,若此時不針對飲食加以控制,導致血糖值忽高忽低,即使已經注射胰島素,仍然很危險!每位糖尿病患者因年紀、體況、疾病等差異,在胰島素注射上會有不同的注意事項,建議請教醫師及護理師,以達到最佳的用藥效果。
★ Q:有益血糖控制的飲食原則為何?
A:低脂、低糖、低鹽、高纖,才是控糖之道
均衡攝取各種天然食物,適量且不偏食,以維持血糖、血壓、血脂的穩定,是糖尿病患者很重要的飲食原則。除「三低一高」(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外,適量攝取全穀類、堅果類、牡蠣、雞肉、酵母等含鉻食物,也有助降低血糖。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全穀雜糧、蔬果等,能延緩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有助於穩定血糖。
基本上,糖尿病患者能吃各類食物,只要不過量,並且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就可改善高血糖。為延緩飯後血糖上升,應多選擇低GI(升糖指數)的食物。
患者可從以下幾點判斷食物GI 值的高低,含分子量大的澱粉類、多醣類的GI 值,比含分子量小的麥芽糖、葡萄糖低;高纖食物通常GI 值也較低,如蔬果的GI 值通常低於甜食、果汁;而東西煮得越熟爛,GI 值越高,如稀飯的GI 值即比乾飯高。
~以上資料摘自《降三高蔬果食療祕方:預防慢性病&強化自癒力》鄭金寶◎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