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鬆緊帶」一詞首見於我國央行前總裁謝森中在任時的政策名言。1980年代,面對國內資金氾濫,通膨嚴峻的情況,謝森中貨幣政策的基本思維為:「鬆中帶緊、緊中帶鬆」和「軟著陸」,而其執行則隨國內經濟金融情勢的變化而「微調」,以維持國內物價穩定和經濟成長。
對在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也有類似我國央行之政策鬆緊帶之調節。Fed貨幣政策雖相對透明,但也並非單向進行。Fed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二:聯邦資金利率和量化寬鬆(QE)。風暴初期,景氣下挫,美國經濟呈現低成長和低物價的低迷現象,而為刺激景氣,Fed適時採取大幅調降利率和大量釋出資金等「價量雙管」齊下的超級寬鬆貨幣政策。
二、三年之後,大寬鬆政策提振了美國景氣和增加就業,但也帶動美國股票、債券和不動產等資產價格相對大幅度上揚,擴大貧富所得差距,但因這並非貨幣政策所樂見的效果,Fed貨幣政策自2014年第4季以來轉向趨緊,其具體措施除停止繼續釋出資金或進一步反向回收市場QE資金縮表以外,聯邦資金利率目標也由0.25%逐步提高到2018年12月的2.25%-2.5%。
惟在2019年1月Fed暗示今年不再升息,而回收市場QE資金的金額也會漸減,並計畫在今年9月完全停止縮表。由於Fed縮表將造成全球美元流動性之緊縮,其威力或更大於美元升息的資金成本上升的影響,Fed對其執行更加謹慎。
風暴發生迄今,Fed曾有三次在QE進場後不久,便再推出新一輪的QE釋金,也就是2009年3月的QE1,2010年11月的QE2,和2012年9月的QE3。今年3月,美國公債市場出現長短期殖利率倒掛現象,代表景氣衰退到來,部分Fed官員和市場人士甚至出現要求Fed降息和再推出QE措施等貨幣寬鬆措施的聲音。
以Fed最近前後二位主席的基本政策思維而言,前主席葉倫稍偏鴿,而現任主席鮑爾則略顯偏鷹。葉倫在2015年,起動初升息循環之前,在記者會大都在闡述當前經濟情勢之發展,形成一種「話術」政策,對Fed升息與否則光說不練,反而要大家「忍耐」。
反之,鮑爾在2018年2月上任時,市場將他視為屬於葉倫的「鴿派」立場,而任命他的川普總統對他亦有所期待,但他就任之後,其言行似已偏鷹。
川普明年有總統大選連任壓力,較在意國內經濟減緩和美股走跌的現象,不時製造利多消息,以提振景氣,包括對現在進行中的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有「商人」屬性的川普對美元利率和匯率有他直率的「重商主義」思維,他曾說過:「我是個支持低利率的人,也不樂見美元太強」,而且一以實之。
因此,他時常對Fed升息之事批評,最近且暗批鮑爾喜歡升息,並明指Fed應採取「降息+QE」的寬鬆措施,市場掀起一片歡樂氣氛。川普甚至想將傳統獨立機構Fed納入白宮管理,但這將有損Fed獨立性,對市場影響好壞皆有。
美國Fed也有一條貨幣政策鬆緊帶,其貨幣政策由緊縮而寬鬆、再緊縮……的循環路徑,是其「宿命」。在正常情形下,Fed的政策鬆緊帶,只由Fed自拉自唱,惟當前因川普和鮑爾各有其政治經濟使命,這場「白宮川普和Fed鮑爾的鬆緊角力」,會將Fed那條鬆緊帶拉向何方,市場寄予關心,但最後料將由經濟情勢和市場情緒來引導,誰也一時難以定論。
(作者是輸出入銀行前理事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