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撒幣 每人背債25.4萬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06/21 第51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紓困撒幣 每人背債25.4萬
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財政部國庫署公布最新國債鐘數字,中央政府負債五兆九五九八億元,每位國人平均負債廿五點四萬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蔡政府成為平均每人背債最高的政府。而這還不包括立法院剛三讀通過的二五九五億元紓困四點○預算,這筆錢也全數靠舉債。財政部官員表示,七月初所得稅入帳後,國庫調度壓力可望紓解,屆時可視情況先還一點短期借款。

為了避免政府過度舉債、債留子孫,政府在民國九十九年參考美國設置國債鐘,定期公布中央政府的長期債務和一年以下的短期債務餘額,以及平均國人負債,但統計並不包非營業基金負債、保險基金虧損等總計約十六兆元的錢財負債。九十九年十一月底首度公布的國債鐘,政府累計債務四兆五五六八億元,平均每人背債十九點七萬元。

國庫署十一日公布最新債務統計,除了累計負債逼近六兆元,每人平均背債也來到廿五點四萬元的新高,和前一次五月卅一日公布的廿四點九萬元相比,大增五千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每人負債更一口氣多了一點六萬元。

國庫署官員解釋,這是因為紓困預算和前瞻預算等支出,金額約一、兩千億元,加上短期調度需求,導致債務餘額增加;在人均負債方面,受到少子化影響,內政部公布的人口數往下掉,因為分母變小,人均負債跟著增加。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指出,大舉債時代已經到來,讓人擔心的是,舉債是用下一代的錢,且受疫情受影響較大的是相對弱勢者,因此疫後產生貧富差距、代際間重分配等問題,是執政者需要擔心的。

官員說,造成債務增加的主因是紓困預算,不過,和其他國家相比,政府的支出相對較低。此外,預估今年底中央政府長債為六兆二六一五億元,占前三年度GDP平均數為百分之卅二點九,距百分之四十點六的上限還有一點四兆元的舉債額度。

陳國樑提醒,公債法規定,只要達到舉債上限九成的警戒線(百分之卅六),就必須提出償債計畫,否則不能新增債務,從預算數來看,明年恐怕就面臨警戒線。馬政府時期就是因為逼近警戒線,當時財長張盛和才提出財政健全方案。

對於歐美國家近來紛提出加稅等改善財政作法,陳國樑說,台灣目前處於歐美在去年疫情爆發時的處境,才要開始大撒幣政策,必須等到疫情獲得控制,才可能進一步去討論如何健全財政。

 
新聞眼/債務增太快 子孫怎麼扛
本報記者賴昭穎聯合報
立法院才剛通過紓困四點○的二五九五億元預算,諷刺的是,每位國人的平均負債也來到廿五點四萬元的歷史新高。官員解釋,除了支應前瞻、紓困等經費,少子化造成人口減少也是造成人均負債增加的因素。然而政府債台愈築愈高的關鍵不在人口減少太多,而在於債務增加速度太快,政府施政應該思考如何避免債留子孫。

政府當初設立國債鐘,一方面希望發揮外部監督功能,另一方面則是提醒政府避免過度舉債。設置國債鐘的立意甚佳,只不過從民國九十九年至今,政府債務逐漸累積,人均負債從十九點七萬飆升到廿五點四萬元,國債鐘淪為參考用,儼然被當成「塑膠」。

馬政府執政八年,被當時在野的民進黨批評為有史以來最敗家的總統,蔡政府上台後,自詡為最遵守財政紀律的政府,但實際的狀況是,蔡總統就職時政府負債五兆六四三一億元、人均負債廿四萬元,如今增加三千多億元至五兆九五九八億元、人均負債廿五點四萬元的新高,「敗家」的本領絲毫不輸馬政府。

至於人均負債是否因為人口減少導致增加?根據主計總處的同期資料換算,其實債務增加的速度遠高於人口減少的幅度。更何況,人口愈減愈多,能夠還債的人也愈來愈少,政府卻一味的舉債撒幣,民眾想生的意願更低,形成惡性循環。

歐美國家在經過去年紓困搶救受疫情重創的經濟後,今年紛紛祭出加稅等政策,以健全財政體系,在台灣,加稅是禁忌,既然收入難以增加,支出就必須謹慎,只會嘴巴說遵守財政紀律,是完全禁不起檢驗的。

 
泰豐賣地 市場派質疑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泰豐(2102)公司派關廠賣地問題,恐引爆法律戰。泰豐經營權之爭轉向「土地處分」之爭,公司派上周經過遴選,決定委託「世邦魏理仕」處分土地,而另一家估價較高的「仲量聯行」卻落選。對此,市場派提出三項質疑,認為公司派賤賣土地、踐踏股東權益。

泰豐經營權之爭中,公司派另闢戰場,泰豐上周二(15日)董事會通過中壢廠將停工關廠,並處分公司兩筆土地後,隨即遴選開發公司,分別由仲量聯行、世邦魏理仕兩家估價,最後決定標售委託權由世邦魏理仕獲選。

市場派唯恐公司派賤賣土地影響股東權益,以泰豐輪胎110年第一次股臨會共同召集人具名的廣告,要求主管機關立即採取有效措施,並對泰豐董事長馬述健提出三項質疑。

其一、指出馬述健說決策反覆。馬5月中才聲稱中壢廠土地沒有要處分,但泰豐卻又在6月15日董事會中通過出售泰鑫公司股權(擁1.7萬坪工商綜合區土地)。公司派前後不一致,難以自圓其說。

第二,市場派指公司派踐踏股東權益。泰豐資本額47.33億元,淨值75.86億元。仲量聯行對兩塊土地估值合計約121億元,是泰豐資本額2.5倍,淨值1.6倍,屬重大資產,應在股東會上通過決議才能處分。但泰豐未列入股東會提案討論,直接對外宣布將在9月底完成交易。

第三,市場派引用「仲量聯行的澄清稿」指出:泰豐在提案參與遴選招標公司時,未告知中壢住宅區與家樂福簽定競業條款,在董事會前一日才被告知提案須增加工商綜合區土地的評估分析。澄清稿中,仲量聯行表明,「不願被有心人利用而被踐踏專業」。

 
外銀:今年GDP成長可保5
記者楊筱筠 □ 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政策決議利率連五季不變,重貼現率維持1.125%,符合外資法人機構預期。澳盛銀行認為台灣央行到2022年仍會維持現狀不變,與瑞士銀行認為台灣央行最快今年年底前、明年初啟動升息,看法大相逕庭。

不過,對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GDP)看法,外資法人機構看法一致,皆認為可保5。

澳盛銀基於第1季台灣GDP表現優異,不畏新冠肺炎疫情,近期上調今年台灣GDP至5.5%;瑞銀也預期可達5.9%,皆高過央行預期的5.08%。若本土疫情第3季得以控制,加上出口強勁,部分外資機構也不排除台灣今年GDP有上修空間。

澳盛銀行(ANZ)認為,雖然台灣第2季出現本土疫情擴大感染,但因台灣第1季表現優異,以及出口強勁需求,因此上調2021年台灣GDP預測至5.5%,但認為台灣央行重貼現率1.125%已經維持在歷史低水位,因此預期今、明兩年台灣央行會維持重貼現率現狀不變。

澳盛銀也同步上修台灣2022年GDP至3.5%,原因包含2021年上調預測基期,以及政府擴大紓困政策,用在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補貼。瑞銀也預測2022年台灣GDP落在3.3%。

瑞銀投資銀行研究部北亞地區經濟師鄧維慎指出,台灣央行此次上修台灣2021年GDP至5.08%,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主計總處在央行理監事會的前兩周前上修台灣GDP至5.46%,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6%,都接近市場預期,瑞銀認同央行對目前整體通膨展望仍屬溫和講法。

鄧維慎認為,假設台灣CPI超過2%,疫情影響減緩、Fed縮減QE規模,台灣央行最快升息時間點將可能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

 
央行示警 新興市場「縮減恐慌」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無預警釋出提早升息的鷹派訊息,投資人如驚弓之鳥,美國道瓊指數上周五大跌533.37點;對此,中央銀行示警,若聯準會政策提早轉向致全球金融情勢急遽緊縮,恐重演2013年國際資金撤離新興市場的「縮減恐慌」,不僅將造成國際金融市場震盪,更將進一步打擊新興經濟體。

央行在最新一期理監事會議會後參考資料指出,全球疫苗接種進度不一,使各國復甦步調出現明顯分歧,尤其美國強勁的經濟表現,對比經濟仍受疫情衝擊的新興經濟體,令各界擔心國際資金撤離新興市場,造成「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一旦爆發,不僅將造成國際金融市場震盪,更將進一步打擊新興經濟體。

不過,台灣、南韓則因經濟體質健全,經濟脆弱程度較其他新興經濟體來得低,抵禦大規模跨境資本移動的能力較強。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曾說,相較於負債很多的亞洲新興市場,台灣為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美國縮減量化寬鬆,確實可能會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但台灣不至於像其他亞洲新興市場一樣(註:指爆發危機)。

根據央行國際金融參考資料,因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美國數度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至2013年5月22日,當時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釋出可能降低購債規模訊息後,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導致該年5月至8月大量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市場股、匯、債劇烈動盪。

World Bank曾指出,2013年5月至8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驟升逾130個基本點,因投資人重新調整投資組合資產配置,資金撤離新興市場,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市劇幅震盪。

當時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及土耳其等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因經濟成長放緩、物價持續攀高,財政赤字及經常帳逆差相對GDP比率亦多呈惡化,受資金移出的衝擊最大。影響最劇期間,不僅貨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超過10%,各經濟體之股市亦一度大跌。

 
國際財經要聞
全球房價飆 加快升息腳步
編譯黃嘉洵/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消費者物價大幅上揚,全球央行官員必須努力抗拒升息的誘惑,但房地產榮景可能使這個任務更加艱鉅,挪威央行已表示,將調高利率以抑制房價高漲,而此舉可能促使他國央行跟進。

華爾街日報報導,各國央行早已開始緊縮貨幣政策。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2021年迄今總計出現八次降息,以及19次升息(包括俄羅斯、巴西、土耳其等國家在內)。預期富裕國家在疫情時期祭出的貨幣刺激措施即將退場,也影響投資人的信心。美國聯準會(Fed)官員16日預估可能在2023年升息,一度引發股市震盪。

緊接著挪威央行在17日表示,幾乎肯定將在9月升息,遠遠領先聯準會以及3月率先驚動市場的紐西蘭央行;已開發國家有較多餘裕將利率維持在低檔,因為受到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元波動的衝擊比新興市場國家少很多。但挪威央行在聲明中表示,關注房價大幅上漲。

世界各地的住宅市場正在上漲,挪威房市的泡沫早在疫情前就已浮現,自2020年1月以來房價已上漲12%;同一期間,美國、英國及德國房價上漲15%、13%和16%,而在中國大陸,房市再度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關鍵動力。

理論上,各國央行依據通膨決定利率走向,而聯準會更注重失業率。但自2008年爆發次級房貸危機後,許多國家的官員也開始將金融失衡納入考量。

許多華爾街專家也指出,房價上漲導致家庭增加住房成本,使得當前的通膨上漲,不太像之前所認為是屬於暫時現象。住房成本在通膨組成因素中占有很大權重,以至於在剔除大宗產品相關價格後,只要房價的小幅上漲,都會成為美國、英國及歐元區5月通膨率上揚的最大貢獻者。

 
駭客激增 資安保險火紅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1666年的倫敦大火幫助催生出產物保險市場,而近來一連串的知名網路攻擊事件,也正帶動資安保險市場快速進化。如今,保險公司不僅提供財務理賠,還會提供緊急支援服務,擁有自己的「數位消防隊」。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網攻事件去年開始增加,但近兩個月來的多起大型勒贖軟體攻擊事件,撼動了保險市場。愛爾蘭的健保系統、美東重要燃料管線營運商和大型肉品供應商JBS,都因網路攻擊而短暫停擺,麥當勞和福斯等多家跨國企業也傳出客戶資料遭竊。西方國家官員已點名犯罪集團的總部可能位在俄羅斯。

接著,在法國保險巨頭安盛集團(AXA)5月也成了受「駭」者之後,保險業被迫更加認清威脅已近在眼前。駭客聲稱已竊取安盛3兆位元組(TB)的個資和醫療紀錄等數據後,安盛趕忙清查受害範圍,但並未表示是否已支付贖金。

全球最大保險仲介商達信(Marsh)國際部門網路主管史蒂芬司表示,近來攻擊事件暴增的原因,包括勒贖軟體種類激增,以及這些攻擊背後的產業發展日益猖獗,「隨著勒贖軟體即服務發展猖狂,勒贖軟體(攻擊)事件的複雜度、頻繁度及嚴重度都大幅提高」,而這些RaaS服務還包括宣傳攻擊的支援熱線和網站。

網路攻擊事件的嚴重程度和頻繁度提高,也帶動資安險的成本暴增。保險仲介公司怡安集團(Aon)最新數據顯示,從4月初至5月中,資安險保費比去年同期躍漲27%。

除了調漲保費,保險業者也更嚴格評估購買資安險企業的資安控管措施。例如美國保險集團(AIG)今年在承保資安險時,還會額外詳細詢問客戶25個資安措施的相關問題。

AIG資安保險全球主管葛蕾拉說,若客戶的資安控管水準非常低,AIG可能根本不會承保,但在多數情況下,該公司傾向縮減承保範圍,因此若客戶資安控管未達期待水準,將把勒贖軟體攻擊事件的理賠上限減半,採用所謂的「共同保險」。

 
筆電手機化 PC產業大變革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過去近十年來,智慧手機的運作速度愈來愈快,行動運算蔚為風潮,但這股趨勢正在反轉,未來的筆電將愈來愈像智慧手機,只是機身更大、效能更佳、容量更大。如今,各家製造商都在改變思維,力圖在個人電腦(PC)銷售因居家辦公熱潮而重獲青睞之際,善加把握這波商機。

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十年來電腦銷售普遍下滑,原本預期在可預見未來這股趨勢將會持續下去。但據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在疫情期間,PC每季銷售比一年前大增逾50%。因此,筆電業者紛紛把握這個突然重受歡迎的機會。

所有PC品牌大廠開始在電腦中放入更多在手機採用的技術,這些技術正是讓消費者的生活離不開手機的原因,例如耗電較少但功能強大的處理器、解析度更高的螢幕、減少機身厚度和重量,以及增加電池的續航力。隨著這些技術不斷進步,筆電的設計出現更多可能性,除了掀蓋式筆電之外,還包括可拆式筆電(將平板嵌入鍵盤)、二合一筆電(具備轉軸的輕薄筆電,可360度翻轉成平板的樣子)。

在開發出採用ARM架構的M1晶片後,蘋果目前在筆電等裝置的效能功耗比處於領先,可用較少的耗電量來發揮更強的運算能力,不過蘋果尚未讓自家筆電搭載觸控螢幕,而其他廠牌的許多產品已有觸控螢幕。蘋果的競爭對手也相繼推出具前瞻性思維的「PC手機化」產品,例如微軟的Surface Pro X、Google的Chromebook。

或許PC產業掀起的更大變革,是筆電直接連接行動網路,包含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在內。支援行動連網的可攜式PC,在幾年前曾短暫在市場上出現,但未能躋身主流,主因是欠缺與硬體製造商和行動通訊業者的合作。

此外,手機行動網路幾乎不間斷的連網功能,可能不會這麼快出現在筆電上。儘管遭遇網路連線的挑戰,仍有分析師預估近來PC銷售的漲勢將不停歇。

IDC分析師烏布拉尼解釋說,理由是教育市場仍有未被滿足的需求、民眾買PC的周期從每六至七年縮短為四到五年,以及疫情帶動的在家上班趨勢,都讓員工需自備電腦。

 
三星把美軍基地變晶片重鎮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三星電子在平澤市興建第三座晶圓廠,距離南韓首都首爾以南約50公里的平澤市,已從以美軍基地聞名的港口城市,蛻變成晶片製造重鎮。

日經新聞報導,三星正在平澤興建的第三座晶片廠,將是一座擁有六棟建築物的園區,無塵室總面積相當於25座足球場,並鄰近國營韓國電力公司(Kepco)的變電所。

三星的供應商已進駐平澤市。荷蘭艾司摩爾(ASML)、美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已在這座晶片廠附近設立據點,共計數百家業者將定期拜訪這座園區。

據平澤當局估計,三星每蓋一座晶圓廠,將創造20,000個工作崗位。每月移入這座城市的人數超過1,000人,當地人口在過去十年來激增逾30%至540,000人。平澤若完成重建計畫,預估人口將大增一倍。

三星進駐平澤,吸引大批勞工湧入,平澤也隨之出現空前房地產熱潮,建商蓋起一棟又一棟的公寓大樓,計程車司機的接客人數也愈來愈多。

平澤市曾以駐韓美軍基地「韓福瑞營區」所在地而聞名,該軍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1年韓戰時期。美韓雙方並在2004年同意將首爾周邊的美軍遷至「韓福瑞營區」。

作為配合美軍搬遷計畫的回報,平澤市在2006年從南韓政府手中獲得重建基金,挹注規模達到8.16兆韓元(72億美元)的城市開發方案。

這項城市開發方案希望能吸引59,000戶家庭遷入平澤,並興建13所小學,目前該方案已完成約60%。

 
金融市場面臨夏季大震盪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轉向「鷹派」,促使投資人準備迎接「劇烈震盪的夏季市場」,本周也在密切關注Fed主席鮑爾出席國會聽證會的發言與美國5月通膨數據。不過,股市專家指出,由於企業盈餘預料將強勁成長,因此投資人無須太過擔憂Fed立場轉向。□

Fed上周將把測首度升息的可能時間,提前到2023年,且升息幅度可能達到2碼,Fed內部也開始討論「退場」議題。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指出,基於2013年「縮減恐慌」的餘悸猶存,投資人將準備因應「劇震的盛夏市場」,而鮑爾在台北時間24日凌晨2時出席國會聽證會的發言,更將受到緊盯。市場也關注5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

但彭博資訊引述的分析師認為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過去一周標普500指數大致持穩,在歷史高點的2%以內波動;而且過去一周投資人對美股ETF淨投入280億美元,約為今年來平均每周流入額的三倍。

分析師指出,資金淨流入激增,代表投資人深信Fed之所以轉向,是由於景氣增強,使Fed認為不需再維持緊急刺激措施,這將有利企業盈餘持續提高,因此反而可以視為股市的利多。

瑞士銀行的研究指出,如果Fed停止每年約1.4兆美元的量化寬鬆(QE)措施,對標普500指數的負面影響約為3%。基於預估上市公司未來兩年的獲利年成長率約10%,因此這股逆風對股市的影響可謂微不足道。儘管上述預測未必精準,但可視為散戶投資人並不大在意Fed轉向「鷹派」的原因。

瑞銀專家指出,Fed購買資產淨額一直是預測股市報酬率的良好指標。模型顯示假定其他條件不變,Fed一年的淨購買額每變動6,500億美元,對標普指數的影響為1%。

專家指出,Fed從債市「退場」雖對股市不利,但由於企業盈餘將加速成長,因此股市很容易就能把「退場」的不利影響吸收掉。預料從現在到今年底期間,華爾街分析師對標普成分股未來12個月的盈餘預估將提高17%;盈餘成長的順風,將比股價居於高檔的逆風強得多。

 
要聞
高端腸病毒疫苗解盲成功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高端疫苗昨天再度發布重大訊息宣布解盲成果,這次是宣布腸病毒七一型疫苗多國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期末解盲完成,安全性與耐受性所有指標都高於國內標準,保護力為百分之百,接下來將向國內及其他國際藥證機關提出疫苗新藥藥證申請,也規畫進軍印尼在內的東協市場。

至於外界關注高端新冠疫苗才剛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解盲,日前遞件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但由於國內的進口疫苗規模持續增加,高端是否考慮進行完整三期臨床試驗後再申請藥證。對此,總經理陳燦堅表示,新冠疫苗進度與腸病毒主題無關,不願回應。

高端今年四月中旬公告腸病毒七一型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該試驗於台灣及越南完成超過三千人收案,試驗結果達到評估指標,包括施打二劑疫苗一個月後、施打六個月後,疫苗組受試者中和抗體效價比率均達到法規目標值標準。

陳燦堅表示,高端腸病毒七一型疫苗是全球唯一完成多國多中心試驗的疫苗,也是高端的「旗艦疫苗」,同時在試驗期間也有做滾動式的審查,有機會縮短申請藥證時程,計畫今年第三季送件,希望食藥署基於過去審查基礎上能夠快速有結果,很快可以投入市場,讓家長安心。

 
美元後市 易漲難跌
記者陳芝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近幾個月通膨飆升、壓力大,對於美國聯準會(Fed)何時將啟動收緊貨幣政策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就是說未來若是美國決定提早升息,美元走強後,台幣將有可能受到壓抑,那麼現在台幣對美元投資是否會是最好時機?銀行主管認為,依照Fed釋出的訊息來看,美元在未來走強的可能性較高,再跌機率較小。

新台幣匯率上周五(18日)貶值4.5分,以27.81元作收,總成交量為15.07億美元。

銀行高層主管表示,台幣對美元近周約收在約27.65元至27.81元之間,其實可以算是相對低點,畢竟美元是強勢貨幣,加上近期美國政府對升息等貨幣政策頻頻釋出訊息,意味著美元市場將會逐漸走強,台幣匯率再升值的機率會相對較低,若要論投資風險與時點,美元風險可以說是偏小,也算是合適出手的時機點了。

銀行主管指出,台幣要回到30元的價位仍需時間,這也包含機關怎麼判斷何為台幣合理的價位,由於台幣強勢,除先換匯並等待未來美元升值的理財族群外,未來有計畫到美國留學的學生族或是大量美元需求的民眾也能趁著這一波情勢,把握出手換美元的時機。

日前中央銀行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時,總裁楊金龍表示,美國聯準會多位官員預期升息時間將提早,也就代表著Fed將可能縮減量化寬鬆(QE)措施,認為聯準會將提前至2023年底前升息,且可能不只升息一次、大概會有兩次升息機會。

 
新聞中的法律/催生生技界的台積電
陳佩利工業局
《生技新藥發展條例》今年底租稅優惠即將屆滿,因此經濟部業研擬修正草案,修正名稱為《生技醫藥及精準健康產業發展條例》,加入「精準健康產業」著眼於健康促進以及預防保健。

為符合國際產業發展趨勢,生技條例修正草案適用範圍變廣,除了原本的新藥、高風險醫療、新興醫藥產品外,也新增新劑型製劑、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及數位醫療等品項。這些項目都須經過經濟部工業局會同衛福部等部會審定之後才適用優惠。

這次生技條例草案除鼓勵企業投入研發、研發及製造等兩種模式,也新增「受託開發製造」的產業樣態,也就是簽訂契約受委託來製造開發藥品,又稱CDMO,期待台廠接下國際藥廠開發及製造代工訂單,進而擴大規模,催生「生技界的台積電」。

然而,生技產業因投入時間長且投資獲利不確定高等產業特性,生技條例草案是唯一以產業別提供租稅優惠的法律,較產業創新條例更為優惠。

面對生技產業最缺乏資金、技術跟人才,政府在這次修法加碼優惠,提供租稅誘因,鼓勵資金及人才投入,讓國內生技產業備好糧草。

首先在資金方面,生技條例草案參考納入產業創新條例之個人股東投抵,也就是「天使投資人」投抵優惠,投資於投資成立未滿十年且未上市、櫃生技醫藥公司,若投資金額大於100萬元且天使投資人持股滿三年,投資金額50%可以抵減個人所得稅額,以500萬元為上限。

同時,生技條例草案也更加碼法人股東投抵,每一年度股東投資抵減總額以不超過營利事業當年度應納營所稅稅額50%為限。

生技條例草案在研發租稅優惠方面,按目前生技條例研發支出金額35%可抵減營所稅,配合現行營所稅稅率調降,研發支出抵減率也調降至25%。

值得一提,有別於產創條例僅限於智慧機械提供投抵,CDMO往往都不是高端程度,而屬於一般設備,因此生技條例草案對於機械設備的挹注較產創條例寬鬆。因此,CDMO公司可能需要添購機械設備、系統,若是需要繳稅,可以用他支出金額5%額度去抵減應納所得稅,或以支出金額3%於當年度起的三年內應納營所稅。

最後在人才方面,高階專業人員或是個人技術投資人,若取得技術股或認股權憑證,其持股且任職或提供服務滿兩年者,得選擇股票取得或轉讓之時價孰低課稅。

生技條例草案未來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預計於2022年上路,提供十年租稅優惠,政府期待這十年內台灣生技產業不只是投入研發,更要有機會擴大規模,事實上,本次新增鼓勵受託開發製造公司之技術門檻也不低,故期待台灣生技醫藥及精準健康產業能「十年磨劍」,累積資金、技術及人才競逐國際。(本文由工業局副局長陳佩利口述,記者鍾泓良採訪整理)

 
買賣未上市櫃股所得 要稅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個人交易未上市櫃股票所得自今年起恢復計入「最低稅負制」,財政部日前公布相關子法,明訂損益計算方式、應檢附文件、所屬年度、未申報時稽徵機關核算方式等四大重點。財政部指出,明年5月申報今年所得稅時將首度適用,提醒納稅人要預先做好準備。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於今年1月27日修正公布,將個人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恢復計入最低稅負制課稅,不再免稅;同時為了避免衝擊新創事業,特別訂定新創排除條款,將設立未滿五年的高風險新創排除適用。

配合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正,財政部近日也發布修正《個人有價證券交易所得或損失查核辦法》,依據母法授權,針對各項稽徵實務細節進一步明確規範。

首先在損益計算方面,財政部表示,未上櫃股票應以交易時的成交價格,減除原始取得成本及必要費用後的餘額,作為所得額或損失額。

其中「成本」認定方面,依據未上市櫃股票取得方式而有所不同,例如購買取得,成本就是以成交價格為準;若繼承取得,則以遺贈稅法規定估定的時價為準;若是公司盈餘轉增資而取得,則以股票面額為準。至於「必要費用」則是指證交稅及手續費。

第二,在應檢附文件方面,子法也明訂應檢附收、付款紀錄、證交稅繳款書、買賣契約書等,供稽徵機關查核認定。財政部提醒個人今年若有交易未上市櫃股票,記得妥善保存相關文件。

第三針對所屬年度,子法明訂以「交割日」為準,不過由於新法今年才上路,若交割日在今年元旦之後,但納稅人有辦法證明實際交易日是在去年底之前,則仍可免計入最低稅負制。

 
銀行攻數位帳戶 祭高利活存
記者陳芝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過去公股銀行多承作企金業務,為了增加多元客群,近年來積極搶攻個金市場,像是推出數位帳戶的新台幣高活存利率優惠活動等,以吸引年輕客群,其中以華南銀行SnY數位帳戶祭出最高台幣活存利率2.5%的優惠,最為吸睛。

由於疫情肆虐期間,民眾不能出國旅行,生活消費動能也不如以往,大多數人就會選擇將短期資金轉向至銀行存款,這時高利活存優惠也成為客戶存款的首要指標,像是銀行的數位帳戶比起傳統銀行所需耗費的營運成本低,所以能提供的優惠活動彈性也較大,銀行即便在利差變薄之下仍然推出台幣活存1%以上優惠,以吸引客戶。

以公股銀行來說,華南銀行「SnY數位帳戶」提供活存優惠最高為2.5%,不過要拿到高利優惠必須完成幾項條件,例如:存款金額必須介於台幣5萬至10萬間,同時要完成「華銀支付」交易及「基金扣款」成功,才能享有高利活存,目前官網所公告的活動是到本月30日,之後優惠是否會再調整、延續,仍需觀察。

高利存款優惠排名第二的臺企銀數位帳戶,日前公布將開通以他行帳戶認證模式的線上開戶功能,並祭出新台幣15萬元內直接享有優惠存款利率1.5%,活動至今年12月31日。

而第一銀行「iLEO數位帳戶」雖然只有提供台幣1.2%高利活儲優惠,略低於華銀及台企銀,不過該帳戶所提供的存款額度是目前最高,當中包含iLEO數位帳戶12萬元,再加上完成夢想存錢計畫,最高新台幣72萬元內皆能有1.2%的優利,以日前公告的最新資訊來看,該活動也將再延長半年,至今年年底。

此外,彰化銀行的「e財寶數位帳戶」則是推出新台幣存款10萬元以內,可享有1.2%優利活存,不過在利率的部分,若有完成指定條件,每項再享利率加碼0.1%,最高可達1.5%,另外優惠利率的計息額度最高也能提升至15萬元,優惠活動至年底。

 
618現金回饋 10%起跳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疫情三級警戒宅在家人數大增,網購電商業者在雙11光棍節外,也搭上618網購節話題競相推出活動,銀行信用卡也因應疫情大打網購促刷活動,不少銀行針對網購都推出特定卡片高現金回饋率10%以上,爭食商機。

銀行業者指出,由於6月正處三級警戒期,因此618網路購物節成為各家電商平台卯勁促銷的戰場,發卡銀行也加入戰局,與五大網購平台momo、PChome、蝦皮、Yahoo購物及東森購物等合作,搭配銀行針對網購族發行的特定卡片,拉高總體回饋比率。

兆豐銀網購明星卡片「e秒刷」,就針對五大網購平台,提供網購節滿額回饋與指定檔期加碼回饋,使得總回饋率最高可以一舉衝到13.3%。

國泰世華銀則有鎖定網購族的KOKO卡之外,還有與蝦皮購物合作發的聯名卡,若持蝦皮購物聯名卡在蝦皮購物消費,最高回饋率更可拉高到15.4%。

合庫銀iCash聯名卡,在蝦皮購物最高回饋也有機會達到10%以上,其他網購平台最高也有8%、9%多。

 
網路刷卡投保 大增四成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疫情影響,民眾在家防疫、減少外出等帶動不少宅經濟商機。根據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統計,今(2021)年1至5月,網路投保的信用卡交易金額達2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42.85%,今年前五月網路投保的信用卡交易筆數也達59萬筆,較去年同期暴增43.9%,創同期新高紀錄。

國內疫情嚴峻,民眾擔心隔離、染病、接種疫苗所產生的風險,除各類居家生活宅經濟火紅外,保險業界也掀起一波防疫保單熱潮。

保險局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22間機構提供防疫保單服務,共計成立504萬張保單。金管會自2014年開辦網路投保後,不斷擴增險種,原僅支援汽車險、住(居)家綜合保險、旅遊不便險及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如今已增加支援至14項險種,其中包括今年6月開放的防疫綜合險,就為幫助民眾快速取得保障。

為與政府一同滿足提升民眾網路投保之便利、兼顧交易安全,聯卡中心多年前建置「信用卡輔助持卡人身分驗證平台」,從提供電子支付機構身分驗證服務,透過不斷的努力,擴增應用場景至申辦信用卡及開立數位存款帳戶,今年1月起更將適用範圍拓展至保險業,與網路投保機制相輔相成,且增加多項驗證因子,如手機門號及生日等,提升便利性與身分驗證安全等級。

截至今年5月,透過該平台進行扣繳保險費的身分驗證交易筆數已超過750萬筆,顯示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已帶動數位身分驗證之重要性及需求。

聯卡中心表示,未來將秉持著打造兼具安全、便捷與隱私保護原則,協助台灣金融機構與國際發展趨勢接軌,規劃運用FIDO生物特徵辨識、大數據及Open API等技術持續優化「信用卡輔助持卡人身分驗證」平台,打造無密碼身分驗證金融生態圈,邁向下一階段里程碑。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