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大戰加上智慧機械日益成熟,帶動了短鏈革命,並逐步改變全球的製造分工體系,以致於2017年起台灣的產業經濟模式在內外部上受到相當的挑戰。近期加劇的全球貿易形勢,更帶動台商回流,以及重新轉移生產基地。
經濟部8月最新統計,至今已有106家台商回流,金額約新台幣5,370億元,到年底可能超過7,000億。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綠能與離岸風電、半導體所延伸的物聯網投資等,到了2025年台灣總計有4兆元投資。
這樣的趨勢,驅動了台灣的轉型契機。從樂觀面來看,台灣可以站在這個趨勢上鉅觀、或循著滾動的軌跡架構未來的發展圖像;但另一方面,這樣的趨勢卻對長期以來遲滯轉型、依循褐色經濟典範的台灣產生莫大的危機。若沒全面盤點、分析台灣結構性的產業、研發、能源、氣候、老化、勞工、人才、族群、性別、青貧,甚至社會公平以及由新興科技衍生的倫理等,提出未來10年到30年的轉型路徑,並進行前瞻改革與滾動性修正、預測,即使全球科技產業趨勢而帶來短暫的利益,其將進一步擴大原先台灣褐色經濟社會生產模式的闕漏,而導致更為脆弱的系統性風險,並產生失衡的未來。
而論者面對這樣的發展,大部分集中在關注所謂「五缺」的論述上。表面上這樣的思維可以「很實務」的尋求解決的路徑,例如盤點工業用地、盤點電力或工業用水是否充足等,來獲取回流台商的投資信心。諸不知,五缺的論述正好是既存褐色經濟或褐色能源典範架構下的產物,無法因應台灣內、外的劇烈翻轉挑戰。最典型的質疑是,回流台商是否仍然依循過去,以高耗能、高耗水、高汙染的製造業回籠?或者,回流台商是否仍依循過去,以低薪、依賴低電價、或高二氧化碳排放來延展其生產路徑?
事實上,台灣內部(社會、產業、環境要求)與外部(國際減碳壓力、產業競爭)的條件,都已經不容許複製過去的模式,不需要等待政府說明。簡單舉例,台灣的人均排碳近年來約10.3噸,在全球千萬人口以上的國家排名第八,這是外部極大的減碳壓力。強烈空汙議題、核廢料無解,纏繞核能復甦想像,加上全球第七低的工業電價與全球第二低的住宅電價,這是內部的矛盾。
上述的老、舊問題,搭上全球劇烈轉型:全球急速減碳、低碳經濟、智慧社會、智慧生產,如果台灣沒有強連帶的社會認知與翻轉的共識與價值,其命運:一、因排碳過高被國際制裁,二、因匱乏實踐低碳、綠電製造與智慧製造,將被排除於產業競爭的門檻外。主事者無法清楚說明,原因之一雖在於此發展趨勢仍在滾動,難於完整預估,但最重要的是,由於缺乏對長程的政策設計思維的路徑與傳統,並大都集中在單面向經濟或產業模型的推估,使得台灣未來的發展圖像相當模糊。
當務之急是,在台商回流與全球科技產業趨勢已經達到一定階段,無論是政府或企業,應儘速啟動除了既有經濟模型外的前瞻轉型研究,結合大學社會科學、人文、治理人才開闢長程的政策視野。否則,僅具有短程經濟思維與vision,轉型的阻力將大增。
難堪的是,一個社會面對重大與劇烈的轉型,需要有持續的對話、溝通工程與學習路徑,方能累積信任。問題是,長程的政策設計思維及社會溝通工程,正是台灣政府、企業與社會最欠缺的能力與作為。(作者是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