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執行長高恩遭逮捕、起訴和監禁,已使許多外籍人士重新考慮是否要接受日本企業的高階職務。
管理專家指出,高恩是日本企業界最知名的外籍高級主管,他遭逮捕一事,可能使日本試圖透過海外人才促進企業管理層級多元化的努力受挫,許多外籍人士可能暫時不願應允日本企業的延攬,在高恩事件明朗後,觀察日本相關法規是否因此更加嚴苛,再做決定。
高恩遭逮捕後,在開庭審理、判定是否有罪前遲遲難以交保,使外商心存忌憚,除高管對於接受日本職務感到猶豫,一些外商也更不願意把高階主管派赴日本。
日本企業聘請外籍人士擔任執行長的歷史並不長,據2015年的研究報告,當時日本大約只有12位外籍CEO。近年來最知名的除了高恩,還有Sony的史川傑、武田製藥的韋伯以及麥當勞日本執行長卡薩諾瓦。
報告指出,日本的外籍執行長通常得面對文化衝突,也常面臨日本下屬的反抗。該報告的共同作者潘迪表示,高恩事件是另一個警訊,「讓外籍CEO更不願前往日本上任」,可能阻礙日本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東京證交所去年些改企業治理準則,要求成員改善董事會在「性別、國際經歷」方面的多樣性。經濟產業省2018年5月的報告顯示,上市公司中,董事會至少有一名外籍人士的比率,只有8%。
東京獵頭公司HCCR K. K.的執行董事艾貝爾透露,最近有副總裁層級的外籍工程專家,便決定等待高恩一案的發展,再決定是否應聘;該公司正在洽談的許多外籍人才,都在商談時提及高恩案。
日本本已面臨招聘外籍高管的困境,據IMD世界競爭力中心的訪調,在吸引研發人才方面,日本在亞洲地區63個經濟體中僅排名29,不如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和台灣。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有意修改「逃犯條例」,也讓企業人士擔心遭中國政府濫用。
香港政府擬修改「逃犯條例」,則令外商擔心引渡條例一旦納入中國,可能被中國政府加以政治利用;這可能損及香港的聲譽,動搖香港商業與金融中心的國際地位。
香港目前與32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簽定「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並與其中20個簽定「逃犯條例」,此兩條例均不包括中國、台灣與澳門。但去年香港一名男子被控在台灣殺害女友,台灣當局多次要求引渡,但缺乏法律依據。因此,香港政府考慮修訂條例,彌補引渡漏洞。
外商已對此表高度關切,擔心北京濫用引渡條例,基於政治動機到香港逮捕特定人士。商業團體擔心,香港的商業與言論自由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一名英國記者去年10月就因為冒犯中國政府而被驅逐出港。他們認為,修例將會嚴重損害香港商業與金融中心的國際地位。
香港美國商會已針對這項消息,向香港保安局局長表達對中國司法制度的高度擔憂;他們認為,中國司法體制有嚴重缺陷,缺乏獨立的司法、公平與公開的審批,並有任意拘禁之舉。一旦修改條例,「將破壞香港作為國際商務運作避風港的認知」。(綜合外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