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示警 通膨明顯有感


【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10/21 第52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中經院示警 通膨明顯有感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20)日大幅上修今年全年經濟預測至5.84%,較7月預測值上調0.68個百分點,並分析國內經濟呈現「外熱內升溫」。但中經院提醒,各資訊紛紛預測今年冬天會很冷,嚴冬恐加劇通膨,且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讓「通貨膨脹明顯有感」。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指出,5.84%的成長表現為後金融海嘯時期以來的新高,這次並已將五倍券、中國大陸限電等重要因素都考慮進去,較去年的3.12%增加2.72個百分點。至於2022年國內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55%,雖然較2021年減緩,但可望連三年突破3%以上。

關於全球關注的通膨問題,中經院分析,由於全球經濟反彈復甦,推升各項物資需求,加上五缺(缺料、缺工、缺晶片、缺貨櫃、缺電)等因素推升全球物價水準,國內CPI年增率約1.84%,較2020年的負0.24%差距2.08個百分點,「通貨膨脹明顯有感」。

2022年CPI年增率部分,中經院預估為1.8%,與2021年相仿,都在2%以下。

張傳章表示,民間對通膨滿憂心的,至於現在的能源價格是短暫的漲,還是可能持續到明年的Q2、Q3,政府應及早因應才不會措手不及。

張傳章還提到,近幾個月進口物價指數維持高檔,不得不重視,因為進口物價上漲可能會進一步傳導到民生物資,現在部分餐飲業已經開槍(漲價)了,會不會產生連鎖效應有待觀察。

此外,振興五倍券開跑可望刺激買氣,廠商面對原物料及進口成本上漲,會自己吸收、還是趁勢調漲,也值得關注。

同時,中經院也提醒,儘管疫情趨緩但變種病毒、疫苗與防疫等相關措施仍將左右經濟活動,且主要國家因應後疫情時代的貨幣政策與通膨壓力的調整與措施也值得關注。

此外,全球經濟在疫情期間因隔離管制而嚴重停擺,隨著疫情轉趨緩和,市場供需以及供應鏈銜接卻卡鏈,衍生出五缺等危機,甚至近期全世界也已展開對天然氣、石油以及動力用煤的競逐。此外,還有限電危機,以及減碳、淨排等影響,對後續經濟成長也是比較大的挑戰。

 
台9月外銷訂單 四大接單地區 攻頂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9月外銷訂單創新高,四大接單地區也再度攻頂。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及東協9月訂單金額均創同月新高。美國因為經濟復甦及手機新品上市,接單金額來到192.9億美元,創單月新高,較第二名的陸港地區高出32.8億美元。

美國跟陸港過去在台灣主要接單地區可說是分庭抗禮,兩者搶占台灣接單地區第一名,互有輸贏。但隨著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供應鏈重組,如今美國更以32.8億美元的差距狠甩陸港地區。

對於台灣接單地區呈現「偏美遠陸」,是否已經回不去了,統計處長黃于玲語帶保留,她認為,外銷訂單與全球經濟有關,美中接單差距是否擴大,端看全球經濟變化。

她分析,因為大陸仍是世界工廠,若全球經濟穩健發展,大陸經濟仍有發展空間,但今年下半年大陸經濟已有明顯放緩。美國因為疫情後推動很多振興方案,再加上手機新品上市效應,未來是否擴大還是要觀察。

另外,歐洲地區9月訂單金額成長逾五成。黃于玲說,主要還是因為手機新品上市訂單,其次為電子產品增加9.4億美元,包含顯示器、積體電路等明顯成長的項目。而基本金屬於歐洲訂單金額也增加3.3億美元,推估是與歐洲基礎建設陸續推動有關。

東協9月訂單金額為53.5億美元,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33.7%、電子產品增19.8%及礦產品增192.2%較多;累計前三季年增38.6%。

 
對岸限電 波及機械業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9月上旬強力執行能耗雙控,引發限電危機。對於大陸限電危機是否衝擊國內外銷訂單表現,經濟部統計處表示,依據廠商訪查得到回應是機械業短期有受影響,絕大部分廠商短期都以去化庫存及產能調配因應,未因限電影響訂單。

統計處長黃于玲說,大陸能耗雙控政策長期都有推動,只是在9月下旬採取較激烈手段執行限電,造成部分廠商停工。經過調查,大部分廠商都認為可以用去化庫存及產能調配來因應。

黃于玲補充,台商最擔心是限電變成常態化且「說斷就斷」,就容易造成零組件缺乏、供應鏈不順。她分析,大陸已採取多項措施穩定供電,但隨著進入燃料需求高的冬季,以及全球終端需求持續強勁,大陸是否會陷入長期限電仍有待觀察。

對於哪些產業有受到衝擊,黃于玲指出,眾多產業中影響最大為機械業,因為不確定性就會影響到業者投資意願。此現象也反映在機械業外銷訂單表現,增幅從8月的28.9%下滑至9月的13.1%,明顯呈現收斂。

 
外銷訂單連19紅 創三高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20)日公布9月外銷訂單金額為629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5.7%,拿下連19紅。今年前九月累計訂單金額已達4,816.3億美元;按照統計處預估,今年前十月累計金額將有望賺贏去年全年金額,全年有望站上6,000億美元大關。

此次外銷訂單一舉創下「三高」,9月金額創單月新高、第3季訂單金額1,717.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前九月累計金額創歷年同期新高。

統計處昨預估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630億美元至645億美元,年增22.1%至25.0%,有望拿下連20紅。去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為5,336.6億美元,由此預估,今年前十月累計金額有機會可以超越去年整年金額。

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若統計處預估合理,確實有機會超越去年成績,按照外銷訂單愈接近年底愈旺的趨勢,全年也有機會首次站上6,000億美元大關。但她也強調,國際經濟變化莫測,實際狀況還要等結果出爐。

統計處分析,9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優於預期是因國際品牌智慧手機新品陸續上市、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及終端消費動能穩健,加上國際原材物料行情維持高檔,科技及傳產貨品接單雙強,均呈現雙位數成長。

以貨品別分析,科技貨品頻頻受到「蘋果光」籠罩,電子產品訂單金額為194.9億美元,創下單月新高,成為上月外銷訂單的領頭羊。同樣受拉抬的資通信產品9月訂單金額為193.9億元,再加上去年手機新品延後上市形成的低基期,年增飆升近四成。

傳統貨品仍持續因為終端需求強勁及原材物料價格呈現高檔,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均創下同月新高,其中基本金屬及化學品年增超過四成。

經濟部展望未來,國際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大陸能耗雙控政策等不確定風險仍存在,但考量全球經濟復甦、電子新品持續推出及歐美銷售旺季,台灣外銷訂單有望延續「愈到年底愈美麗」趨勢,後續持續看好。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0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則為53.9,顯示廠商認為10月訂單金額將優於9月。

 
國泰金調查 民眾預期物價走高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物價蠢動,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增溫。國泰金控昨(20)日公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民眾對我國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為2.07%,較9月調查時走高0.02個百分點,且有將近一半的人認為,今年通膨率將介於1~2%的中高水平。

國泰金昨日公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超過七成五的民眾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超過3%;另外,民生物價「漲」聲響起,有49%的民眾認為,今年通膨率將介於1~2%。

行政院主計總處估計今年經濟成長率5.88%,國泰金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為4.27%,略高於9月的4.23%,76%民眾認為今年經濟成長率會達到3%以上;民眾對於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為2.07%,略高於9月的2.05%,預期今年通貨膨脹率介於1~2%的民眾比率為49%。

 
林伯豐:檢討長期能源政策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昨(20)日表示,電動車發展是全世界必然趨勢,以往台灣在移動碳排放的占比很大,若能發展電動車來減少碳排放,是否應同步重視核能發電議題,長期台灣的能源政策有檢討的空間。

三三會昨日舉行10月例會,邀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針對台灣電動車產業轉型挑戰進行演講。

林伯豐表示,電動車發展是全世界必然趨勢,減掉汽油而增加電的使用,這是未來的發展重點,鴻海和裕隆可以合作做電動車發展,對台灣是正面的。

不過,台灣若要發展電動車會不會面臨缺電的挑戰?林伯豐指出,台灣在移動碳排放的占比很大,這是指汽車的碳排放,若能發展電動車來減少碳排放,這可和核電可並駕齊驅,應該同樣重視,這都是我們的能源政策必須檢討之處。

林伯豐表示,台灣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能源政策,我們的核電占比已從過去的12%減到8%,2025年核電要完全取消,台灣會因此而缺電,對工商業發展是負面。

大陸正在興建13座新的核電廠,日本也在增加新的核能發電,台灣應該考慮以核能做為備用電源,讓台灣不至於缺電及產生不合理電價。林伯豐也表示,中國大陸近期嚴格執行能耗雙控政策,蘇州、浙江、廣州等10多個省陸續傳出供電吃緊,上游工業受影響被動減產,衝擊當地企業與台商。台商面對大陸限電議題,應運用數位科技達到節能減碳目標,並積極與當地政府協商。

大成長城董事長韓家宇在劉揚偉演講完後提問,副總統賴清德擔任閣揆時,曾表示2035年要讓全台都採用電動車,意味著到了2045年台灣已經看不到汽(柴)油車,屆時也將看不到加油站。但是若是買了一輛100萬元的電動車,充電費會不會比汽油費更高。韓家宇說,要提高電動車的利用率,是否更應重視台灣能先擁有便宜的電力?

劉揚偉則回應,政府執政的壓力是來自於人民能否讓它繼續執政,人民的壓力有些是理想性壓力,有些是實際性壓力,如果實際性壓力變得很龐大時,政府就會感受到。

現在歐洲和中國大陸就是因為極端氣候很激烈,例如大陸現在也開始限電,要是台灣的極端氣候也出現了,人民就會要求政府將更多資源放在這裡,政府的腳步也會加快。

 
國際財經要聞
比特幣ETF量能創次高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首檔比特幣期貨指數股票型基金(ETF)19日在美國上市,交易首日成交量超過2,400萬股,成交額更寫下歷來ETF掛牌交易首日次高紀錄,並意味加密貨幣產業迎來重大分水嶺。

這檔ETF 19日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全名為「ProShares比特幣策略ETF」,交易代號為BITO。BITO的價格19日大漲約4.9%,收報41.94美元,首日成交量超過2,400萬股。

彭博行業研究的數據顯示,BITO上市首日的成交額逼近10億美元,首日成交額僅次於貝萊德的碳中和ETF。碳中和ETF的成交額更高,原因是取得種子前投資(pre-seed)。

散戶19日爭相買進BITO,使這檔ETF成為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交易平台買入金額最高資產之一,截至紐約時間19日下午3時左右,委買筆數超過8,800筆。

美國首檔比特幣期貨ETF上市,提振了比特幣的買氣,CoinDesk的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20日盤中突破6.5萬美元,再改寫歷史新高。

加密貨幣界和華爾街投資人對這檔ETF期盼已久,許多人多年來一直認為,早應推出一款追蹤比特幣的ETF。

 
漲價風 從晶片吹到必需品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不論是消費用品大廠P&G還是電信設備製造商愛立信(Ericsson),他們最新公布的財報都有一個共同點:經營成本墊高、供應鏈受擾,凸顯全球企業面臨的獲利壓力提高,消費者則將面臨更高的物價。

新冠疫情之初世界各地同步爆發消費物品搶購潮,曾導致從衛生紙到包裝食品嚴重短缺。緊接著,各國實施封鎖措施、勞動力短缺,阻礙供應鏈的流動,也造成從大陸到美國加州的港口持續堵塞。

許多企業只好靠調漲產品價格,來抵銷原物料成本上揚和運價上漲的影響。企業主管和分析師表示,物價上漲的情況將延續至明年。

P&G也未能倖免於這些衝擊,預估本年度支出約23億美元,高於先前預測的19億美元,主要是原物料成本上揚,以及柴油和能源價格上漲,還表示這些問題短時間內不會緩解。

旗下擁有Activa優格和Evian礦泉水等產品的達能,19日維持今年度財測展望,承諾藉由提高生產率和漲價來保護營業利潤,同時警告說,明年通膨壓力將加大。達能財務長伊瑟表示:「就像產業內外的所有人一樣,我們看到全面通膨壓力。一開始是原物料成本通膨提高,接著演化為廣泛的限制影響我們在全世界許多地方的供應鏈。」

愛立信同日表示,全球供應鏈問題仍將是一大障礙。執行長鮑毅康表示:「在第3季末,我們經歷供應鏈受擾對銷售產生一些影響,這類問題將繼續構成風險。」

 
企業財報優、比特幣飆 道瓊上漲152點盤中創歷史新高
財經新聞組/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由於優於預期的財報和比特幣創新高提振了投資人情緒,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躍升至歷史新高。

道指上漲152.03點或0.43%至3萬5609.34點,盤中觸及歷史高點3萬5669.69點。雖然它是盤中創下歷史高點,但收盤價距離紀錄也不到1%。

史坦普500指數上漲16.56點或0.37%至4536.19點,距歷史高點不到0.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小跌7.41點或0.05%至1萬5121.68點。

過去兩個月股市擔憂不斷,delta病毒病例激增、供應鏈問題、中國房地產危機、聯準會(Fed)暗示取消寬鬆政策以及通膨報告,各項擔憂讓投資人感到不安。但道指數從紀錄高點拉回的幅度並不大,最低也只距歷史高點約5%。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史托佛(Sam Stovall)表示,股市正在延續上周的反彈,始於低於預期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優於預期的銀行財報,「行情由此開始。這是獲利的結合,通貨膨脹的逐月變化似乎正在觸頂,而變種病毒的影響正在放緩。」

他指出,史指也可能很快創下歷史新高,這將是未來看漲的訊號,「歷史表明,從回調中復甦後的漲勢,在接下來的98個日曆日內平均上漲8.4%,之後會再出現5%以上的新跌勢。有利的季節性因素也有助於推動股指再創新高。」

Verizon是道指中漲幅最大的個股,在第3季獲利超過預期後上漲2.39%,並且這家電信商由於5G的採用率不斷提高而調升財測。Biotech Biogen股價在獲利和營收超出預期並調升全年財測後小幅走高。

本周有超過70支史指成分股公布財報,到目前為止進展順利。根據The Earnings Scout的數據,截至19日,86%的史指公司財報都超過預期。根據Earnings Scout的數據,第3季獲利可望較一年前成長35%。

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投資長扎卡雷利(Chris Zaccarelli)表示,「這個牛市還有更多的上漲空間,即使通膨日益成為利空,但有些疫情利空正在消退,因為許多公司繼續擁有定價權,應該可以保護公司利潤。」

比特幣上漲至6萬6893元,創下歷史新高,知名投資客瓊斯(Paul Tudor Jones)發表評論指比特幣是比黃金更適合的首選通膨對沖。在積極的監管發展和第一個與比特幣掛鉤的ETF掛牌推動下,比特幣已經攀升了4周。ProShares比特幣策略ETF於19日開始交易。

Fundstrat分析師李湯姆(Tom Lee)表示,比特幣的反彈是個強烈的風險環境的訊號,他還表示,縱使經歷了「參差不齊的一年」,但今年底前股市仍可能上漲超過6%。他將史指的目標價調升100點至4800點,理由是新冠病例減少和經濟強韌。

他表示,「強勁的風險偏好環境正在形成,共識不是那麼樂觀。因為投資人在9月時非常悲觀。但是技術面正在改善,例如站上50日移動均線,代表潛在趨勢正在變得更加強勁。」

Netflix在19日收盤後發布了備受期待的第3季財報,這家串流媒體巨頭增加了440萬個用戶,高於StreetAccount估計的增加384萬。然而,過去3個月上漲20%的Netflix卻下跌2.17%。

德意志銀行在財報發布後調降Netflix的評級,指稱其估值不符,因為明年的收入成長將放緩。該公司還表示,第4季強勁的訂戶增加預期已經計入股價。

聯合航空也在19日收盤後公布上季業績,該公司的獲利和營收都超出分析師預期。

福特上漲4.02%,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因其電動車換乘計畫而調升了這家汽車公司評級,並預測股價將上漲30%。PayPal因可能收購社群媒體公司Pinterest的報導而下跌4.91%,Pinterest 股價飆升12.75%。

到目前為止,投資人基本上對自上周開始的第3季財報季感到高興。 FactSet數據顯示,在已公布財報的史指成分股中,有82%超過預期。

但是,LPL Financial股票策略師布赫賓德(Jeff Buchbinder)表示,投資人不應期望企業從疫情底部回升時會出現大行情,「我們使用了大多數所知的最高形容詞看待美國企業過去兩個財報季的驚人表現。」「預計在即將到來的第3季財報季將實現穩健的獲利成長,但走升的驚喜會更小。不幸的是,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最高級。」

 
紐約油價上漲 創7年來新高
紐約2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政府報告顯示,國內原油庫存意外下降,緩解了對於油價上漲可能削弱需求的擔憂,國際油價今天上漲,其中紐約原油期貨上揚1.3%,創7年來新高。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11月交割價上揚91美分,來到每桶83.87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12月交割價上漲74美分,來到每桶85.82美元。

 
比特幣上演慶祝行情 衝破6.5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比特幣20日盤中突破6.5萬美元締造歷史新高,原因是投資人歡慶美國第一檔比特幣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成功發行。

全球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比特幣,20日盤中大漲逾2%至65,607.92美元,刷新歷史新高價位,超越4月中旬創下的64,899美元。追蹤比特幣期貨的「ProShares比特幣策略ETF」,在19日掛牌首日即大漲近5%。

傳奇交易大咖瓊斯(Paul Tudor Jones)看好比特幣的言論,也提振了市場信心。瓊斯認為,相較於黃金,他更偏好比特幣作為抗通膨資產。

比特幣價位締造歷史新猷,以及企業優於預期的財報,帶動美股上攻。道瓊工業指數20日早盤上漲100點、標普500指數漲0.2%、那斯達克指數小漲0.0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0.25%、台積電ADR跌0.48%。

 
日圓貶到四年低點 下探115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圓兌美元匯率20日貶至近四年來低點,主要是投資人加碼押注美國聯準會(Fed)將開始升息,再加上油價攀高,引發日本貿易逆差擴大的疑慮。分析師認為,日圓匯率未來恐貶破115日圓。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日圓20日一度貶至1美元兌114.70日圓,寫下2017年11月來最低。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0日升至1.6630%,創五個月新高。對日本投資人來說,長天期美債殖利率走高,會增加這類資產吸引力。美債殖利率攀升速度,遠快於日本公債,兩者利差自8月至今已擴大到40個基點左右。

而且,由於日圓被視為資金的安全避風港,在全球股市居高不下之際,避險性質資產需求自然受影響。

Gaitame.com總合研究所調查部長神田卓表示,從技術面來看,日圓兌美元的支撐價位可能會守不住,1美元兌115日圓的關鍵心理關卡,可能會在未來某一時間點被跨越。

他認為,隨時序步入冬季,油價不太可能下跌,這將擴大日本貿易逆差,不利日圓兌美元走勢。

東京大宗商品諮詢公司Market Risk Advisory分析師深谷幸司也說:「從殖利率和日本進口成本上升來看,日圓兌美元有進一步貶值風險。」

日圓承壓另一原因,在日企增加直接海外投資後,日本出口不像以前一樣是巨大的收入來源。

 
要聞
花旗售台灣個金 喊到千億
編譯湯淑君、記者楊筱筠/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商花旗集團(Citigroup)預計出售在台灣的信用卡、財富管理等個人金融資產,傳出驚人天價。彭博資訊報導,台灣部分的資產,「甚至可能賣到40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116億元,震撼國內金融圈。

彭博資訊報導,花旗集團計劃脫售亞洲消費者金融資產,引起多家銀行興趣,包括星展集團和渣打集團都醞釀出價競標。其中台灣資產賣價可能約20億美元,甚至可能賣到40億美元。

花旗集團正醞釀脫售遍布亞洲區五大市場的消金資產,其中對花旗印尼、菲律賓、台灣和泰國資產具約束力的投標將在22日(周五)到期,對花旗印度部門的投標將於下周到期。

知情人士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對花旗的印尼和台灣資產有興趣收購,打算提出具有約束力的報價。他們說,花旗的台灣消金資產有望賣到20億美元左右,除了星展之外,渣打、國泰金控、富邦金控都準備投標。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認為,台灣資產的賣價甚至有可能逼近40億美元,視收購交易納入哪些資產而定。

渣打一位發言人對此傳言不予置評,富邦金控和國泰金控未立即回應彭博記者的電話和電郵採訪。

隨著出售腳步接近,花旗台灣也出現員工向金管會陳情事件。傳出花旗銀要求實地查核銀行簽競業禁止條款,不利於員工轉職。金管會官員昨(20)日證實的確接獲陳情,已請花旗銀向員工說明,並強調金融機構整併案適法性相當重要,所有契約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據了解,9月底,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向金管會提出陳情,並在10月前往金管會陳情,陳情內容提到,花旗要求參與實地查核銀行必須同意競業禁止約定,員工認為侵害到其工作權。

金管會官員證實已經接獲陳情,官員指出,金融機構整併案適法性相當重要,必須符合政府各部門法規,包含勞動部勞基法相關規定,在送件給金管會之前,該金融業法遵就必須檢視,「不合法不能送件」。

花旗銀昨日對此回應,保障員工工作權與發展前景是花旗銀宗旨,在審酌買家時,始終將買家願意承諾給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就業保障作為重要考量。

 
公銀綠色金融 規模衝2.5兆
記者陳芝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公股行庫力拚綠色金融,像是投資、放款綠能科技產業與循環經濟產業合計金額突破2.5兆元。據了解,財政部最近指示九大公股行庫成立ESG倡議平台,目標明年底前九家公股行庫都要完成赤道原則簽署,2025年前至少六家發行綠色債券。

金管會去年8月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 2.0」持續深化綠色永續理念,公股行庫也積極投資綠能、循環產業,並在放款上也謹慎評估對象是否為高風險、高污染產業,適時要求企業改善。

財政部統計至9月底,公股行庫在投資部分綠能科技產業共1,263億元、循環經濟產業則為1,438億元,兩者合計2,701億元。放款餘額部分,綠能科技產業及循環經濟產業分別為7,701億元及1兆4,604億元。

為因應永續發展,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兩家行庫已經簽署赤道原則,該行承作專案融資、專案融資財務顧問及專案相關的企業融資等業務時,均須遵循赤道原則揭示的十項原則,如:環境評估等,將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及人權等多項因子納入專案融資評估,並拒絕對不願意或無法遵守赤道原則的對象提供融資服務。

另外,金融機構也須每年揭露赤道原則執行狀況及案件數量,並如期繳交會員會費,據了解,今年會費為4,156.62英鎊。

據了解,華南銀行預計在明年第2或第3季,彰化銀行則是訂在明年第4季,不過仍期望能提前完成簽署。

財政部指派第一金控召集公股行庫共同成立ESG平台以推動永續倡議,並依組織與ESG資訊揭露、責任金融,及環境及社會績效三大主軸,於短中長期三階段推動超過35項執行方案,包括:簽署赤道原則、推動綠建築及太陽能分行、發行綠色或可持續發展債券。

 
蔡明忠 暫代富邦金董座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富邦金控昨(20)日證實,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自美國返台後確診新冠肺炎,並強調公司已依規定公告代理人,對公司營運及各項業務並無重大影響。內部消息指出,目前於專責病房隔離中的蔡明興將休假至10月底,休假期間,董事長職務將由董事蔡明忠代理。

市場前日傳出,某金控董事長自美國返國後確診新冠肺炎,外界揣測該名董事長就是蔡明興;對此,富邦金昨日一早於證交所發布重大訊息並發出聲明:「本公司董事長日前自國外返台,於機場採檢新冠肺炎確診,目前於專責病房隔離中,健康狀況良好。本公司及董事長感謝各界的關心,公司營運及各項業務不受影響。」

富邦金指出,公司已內部公告董事長休假訊息,並已依規定公告代理人,完善公司治理。消息指出,蔡明興休假期間(10月18日至10月31日),董事長職務由董事蔡明忠代理。

蔡明忠代理富邦金董事長職務,是否違反金管會「產金分離」政策?金管會官員表示,蔡明忠也是富邦金董事,根據公司法與公司治理原則,董事長因故無法執行職務,可以指定代理人,這本來就是董事職權與功能之一,沒有違反產金分離政策,但該名官員強調,前提是「暫時性代理,且不涉及公司重大決策」。

 
31年首見 台新人壽跨足房貸壽險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保德信國際人壽(已更名為台新人壽)併入台新金控後,商品策略又有重要轉變,破天荒推出房貸壽險,為公司成立31年來首見。

保德信國際人壽變成台新人壽之後,除了商品銷售通路從以往業務員獨大,變成以銀行保險為主,合作的銀行方面,本月起也開始與姊妹公司台新銀行以外的其他銀行洽談。

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昨(20)日表示,如果洽談順利,台新人壽已經推出的美元利變壽險、房貸壽險,以及預計明年第1季上架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合計三大類十張保單,也會開始在台新銀行以外的銀行通路銷售。

蔡康表示,早在20年前,他就意識到房貸商品的重要性了。對銀行保險通路來講,可與房貸業務作搭配,現在更是進一步發展到即時投保,銀行人員跟客戶談好房貸,緊接著談房貸壽險,當天就可以簽約。

台新人壽在台新金控的集團奧援下,在台新銀行銷售的房貸壽險,也具備即時投保的能力。

其次,從保險保障來講,三、四十歲的中生代是房貸的主力族群,他們肩負家庭經濟重擔,需要替房貸債務找個保險。

另外對壽險公司而言,房貸壽險屬於純保障型商品,雖然保費不多,但有死差益可賺,商品的利潤較高。換言之,無論從通路、客戶還是商品發行機構來講,房貸壽險都有其意義。

蔡康指出,台新人壽接連推出的兩款房貸壽險,根據保障與保費不同,一個為經濟版,另個為豪華版,前者稱「台新人壽福氣滿屋定期保險」,提供意外傷害身故關懷保險金;後者稱「台新人壽樂活滿屋定期保險」,旨在加強癌症保障。

無論經濟版或豪華版,都有保額平準型或遞減型,及保費躉繳或分期繳可選。台新人壽初期目標為,兩款商品合計一個月保費收入1,000萬元,未來一年內,保費要有1.2億到1.5億元。

 
女性治理上市公司 繳出漂亮營運成績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女董事協會昨(20)日公布第二部《女性治理白皮書》,調查顯示在疫情衝擊下,女性所治理上市公司的EPS表現,有逾五成公司明顯優於所屬產業的平均值,營運交出漂亮成績單;對於未來須提升的應變能力當中,籌資是女性領導人較不擔心,可看出女性財務治理穩健無後顧之憂。惟調查發現,與美、英二國女性董事比例相較,台灣差距逾21%,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台灣上市公司女老闆突圍疫情,逾半公司EPS優於其產業,較前一年表現更強勁,台灣上市公司共947家,女性治理僅占12%。2020年全球遭逢疫情影響,經濟活動受到衝擊,而女性治理的上市公司營收成長家數優於該產業的比例為37.2%,EPS成長家數優於該產業的比例為56.6%。

台灣女董事協會理事長蔡玉玲說,這次在提升公司應變力的調查中發現,女性領導者在過去三年及未來,除視「設定策略及快速的決策能力」及「人才」為首要優先提升公司敏捷性及應變力之作為,並將擴大採用「與外部單位聯盟和合作」,透過聯盟作戰方式提升其應變力。反觀傳統熱門選項之「籌資」,排序倒數第二外,在今明兩年更呈現遞減趨勢,顯示女性治理的上市公司於疫情期間財務表現穩健。

台灣女董事協會常務理事、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分享「女性治理大時代,ESG永續新顯學成關鍵」時表示,從CSR到ESG,這15年來有三個重要體會,包括一、路走對了就不怕遠;二、不只要做社會最好的企業,還要做對社會最好的企業;三、良善是唯一不會失敗的投資。如今CSR已成為企業內重要DNA。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