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來台旅客量跳躍成長,這本是鄰近國家稱羨的觀光政績,近來卻因為兩岸官方關係停滯與7月火燒車事件,忽然墜入愁雲慘霧,旅行社倒閉、旅館拋售、遊覽車停擺等事件不絕於耳。
此時政府與相關業者實應認真思考,甚麼才是台灣觀光業操之在我的永續經營方向?當前又如何解旅客量暴瘦的燃眉之急?
平心而論,過去這五年的觀光客激增,多數來自對岸讓利的陸客效應,它不但造成台灣觀光業的「虛胖」,更帶來景點人滿為患、旅遊品質衰退、重遊意願低落等後遺症。觀光是個到處充滿容量限制的產業,從景點可容納的遊客數、道路可承受的車輛數、到餐飲旅館業同一時間可服務的顧客數,有心永續經營的業者肯定知道容量管制、成長管理的重要性。
過去大家都沉浸在入境旅客量屢創新高的喜悅,沒有時間冷靜反思,以台灣的觀光資源特性,來台遊客數是否有最適規模,而不是一味追求量的成長?入境旅客如何消費,才真正落實旅遊事業的健康發展?
當我們的觀光產業受制於人,已從虛胖忽然暴瘦之際,政府要救觀光業者,不能急於給糖吃,改善體質與商業模式轉型可能更重要,建議可從四個方向著手:
一、盤點現有的旅遊資源並鼓勵創新。危機就是轉機,政府與業者應藉此機會,攜手檢視現有觀光景點的發展瓶頸,設法引導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開發更多元化的主題遊程、生動有趣的旅遊話題、深度精緻的觀光體驗,以扭轉目前多數遊客「來台一次走透透」的迷思。藉由目前入境遊客97%均希望再來旅遊的滿意度優勢,具體變成「儘速舊地重遊」「引薦親友來台」的忠誠度行動。
二、建立「台灣之友」的顧客關係平台。為強化來台觀光客的重遊動機,交通部可考慮委由指標景點業者(如101大樓),建立並維運入境遊客的旅遊軌跡大數據,效法企業顧客關係管理(CRM)的精神,與離境觀光客保持聯繫關係,並根據其上次來台的經驗,精心設計更多不同面貌的美好遊程,且善用行銷手段鼓勵其號召更多同好來台旅遊。
三、加速催生科技導向的旅遊服務鏈。在網路發達與自助遊盛行的當下,交通部應善用台灣資通訊產業的成熟技術,加速扶植智慧型的旅遊服務鏈,包括線上導遊、線上翻譯、線上導購、線上指路、線上揪團等新的科技旅遊服務模式,以互聯網+的新經濟概念,進行「線上行銷服務、線下引導體驗」的虛實結合,滿足各種量身訂做的客製化觀光需求。
四、擴大國民旅遊券限平日使用。短期內救觀光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可能是擴大發行國民旅遊券,當國外旅遊風險逐漸提高,鼓勵國人在國內旅遊。但此一旅遊券應限平常日使用,並優先開放於住宿與搭乘公共運輸的價格折抵,且群體人數或住宿天數愈多者,可獲得更大的優惠,以帶動揪團深度旅遊的風氣,創造在地觀光業者最實惠的平常日商機。
相較1999年921大地震與2003年SARS危機,台灣現有的觀光業者實在不必過度恐慌悲觀,因為五年來翻倍增量的來台旅客數,即使扣除陸客仍屬成長。陸客驟減衝擊較大的,應屬依附陸資一條龍生存的業者居多,對於長年正派經營的觀光業者,此時正是忍痛轉骨,重拾「操之在我永續發展的最佳時機」,期盼政府與業者認清事實,共創未來。(作者是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