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攀升 10月電價看漲3%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8/09/10 第44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成本攀升 10月電價看漲3%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聯合報
經濟部暫訂周四(十三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決定十月一日起的新電價。據了解,行政院長賴清德以及經濟部次長已相繼表態,電價調整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的專業決定;若以目前的數據計算,預料電價將調漲百分之三,但對用電量在一定度數以下的住宅與小商家,電價可能不予調整。

近期豪雨襲台,經濟部為了災防應變,已數度更改開會日期,因十月電價調整在即,為了趕得及作業時間,勢必在本周擇期開會,目前暫定十三日開會。

今年四月依公式計算決定調漲電價百分之三,當時經濟部以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節約能源等三大理由,對於住宅每月用電量在五百度以下、小商家一千五百度以下的用電,電價不予調整,讓八成五的用戶的電費沒有上調。

而半年一次的電價調整檢討時機又將到來,十月電價的調漲壓力更勝於四月,但年底選舉等大環境因素,讓維持電價穩定甚至凍漲成為另一種壓力。

經濟部次長兼電價審議會召集人曾文生日前表示,電價要尊重委員意見及長期的價格推估。外傳年底選戰在即,加上大雨造成物價蠢動,基於平抑物價的考量,十月電價將「凍漲」,曾文生說,電價自十月一日起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維持物價的穩定已是「正面因子」。

由於夏月電價漲幅約百分之十三至廿七,按電價公式半年漲幅不超過百分之三的規定,即便十月起電價漲百分之三,整體電價走勢仍是下跌,有助物價平穩。

目前官方委員在電價審議會席次已經過半,政府仍有對於電價調漲幅度與內容的決定權,預料即使電價上漲,仍會搭配部分「不漲」的配套機制,避免整體經濟社會受到電價問題干擾。

電價之所以調漲壓力大,主要原因是成本持續攀升。台電最快今天公布一至八月經營實績;據台電官網公布前七月的財報,因燃料成本大漲,前七月已虧損二一一億元,虧損規模是去年同期逾四倍,預料台電今年恐將轉成虧損,終止之前連四年獲利。

台電若出現虧損,勢必動用到規模七九○億元的電價平穩基金。知情人士表示,本次電價費率審議會還不會討論到是否要動用電價平穩基金;而會留到今年結束,財務資料都底定後,在明年初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時再決定。

資料顯示,台電自二○一四年起轉虧為盈,二○一五年大賺逾六百億元,去年也賺二○五億元,連續四年出現獲利。

 
國際財經要聞
李波特押寶特斯拉 獲利三級跳
編譯 劉忠勇經濟日報
三年前的夏天,李波特(Mike Lippert)在內華達州的太浩湖附近跟妻子騎單車,突然莫名摔車,傷到脊椎,在醫院躺好幾周才出院,回到紐約家裡繼續復健。

同年11月,當李波特在巴倫投資論壇走上講台,他百感交集:「經歷這樣的事情,學到的功課實在太多。」

這位規模4.3億美元巴倫機會基金的經理人學到的其中一個功課是,保持專注於他能掌握的,不必因掌握不了的而氣餒,這也正是所有投資人應具備的技能。

機會基金成立於2000年,著重於投資創新。李波特2006年開始管理這檔基金,這十多年來平均每年報酬率為12.1%,優於87%的中型股成長基金。

李波特和大多數巴倫資本(Baron Capital)經理人一樣,也專門物色具有持續競爭性優勢、且有潛力在四到五年價值翻漲一倍的成長型企業。不過,他特別關注他所謂受持續長期趨勢所影響,也就是說能大幅改變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企業。

李波特原本讀的是歷史,踏入職場做的卻是商務律師,負責智慧財產訴訟約有十年,最後成為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後來他決定轉業,在一家避險基金待過一陣子,2001年加入巴倫資本做分析師。

從他的投資風格來看,他的工作其實和當律師時並非完全兩樣。他所做的研究,也是查訪客戶、供應商、競爭同業、業界專家,來驗證企業管理層的資訊無誤。

他的基金可以投資的公司不拘大小,主要持股有亞馬遜(Amazon)、微軟、Alphabet,但帶動整體報酬的不乏較不知名的股票。

李波特六年前在每股30美元的價位買進特斯拉,後來以100美元脫手,不久就後悔,在200美元再度進場就一直抱著,上周特斯拉股價在315美元左右。

李波特表示,不論保持上市或是私有化,特斯拉就銷售量和毛利率來說,正達到一個轉折點。

他說:「特斯拉明年中後會出現少許的現金流量。」他看好特斯拉2022年營業利益率可達10%。

(取材自巴隆周刊)

 
下波金融危機…五個引爆點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雷曼兄弟破產將於15日(周六)屆滿十周年,在金融海嘯爆發十年後,全球投資人的涉險心態雖暫停一段時間,但又迅速恢復,投機行為並未消失,只是換個形式存在。華爾街日報便預測新一輪危機的五個可能引爆點。

過去十年來,在全球央行陸續注資救市下,使金融市場充斥流動性,也助長了投資人追逐收益率的心態,美國房市雖曾經歷去槓桿,但新興國家與全球企業的發債額也暴增,美股在價位居高不下的疑慮中締造史上最長牛市,如今隨著主要央行推動利率正常化,新一輪危機的風險也正在醞釀中,華爾街日報彙整五位專欄作家觀點,預測新一輪危機的五個可能引爆點。

首先是利率跳升。多年來的超低利率促使經濟回升,卻也鼓勵投資人承擔風險。隨著美國通膨預期升溫,利率逐步上揚,很可能衝擊股市與商品,進而使公債與民間公司債違約數攀升,引發新興市場資本外逃與貨幣重貶,衝擊經濟成長。

其次為壞帳暴增。低利率促使追求收益的投資人擁抱高風險債券,帶動企業大肆舉債,當經濟減緩時,投資人的虧損可能更甚於以往。目前BBB級(最低投資級)公司債占所有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總額的近半數,低於最低B級公司所發行的債券也創紀錄,代表若債市重挫,投資人將難以賣掉手中債券,面臨慘虧。

第三是中國經濟減弱。中國兩大風險在於房市崩盤或地方債倒債,將嚴重損害銀行資產負債表、重創投資並使資金外逃。中國經濟轉弱將拖累商品價格與許多新興貨幣,引發大規模美元債券違約,衝擊西方債權人。

第四為供應鏈斷鏈。數十年來的全球化已使天然或人為災害影響力遍及全球。例如2011年泰國洪災拖累PC全球供應鏈,同年日本強震與海嘯也引發汽車供應鏈斷鏈。這類無法預測的天候因素或政治衝突足以導致大企業破產,引發經濟衰退。

最後是義大利棄用歐元。若義大利退出歐元區,當地銀行將面臨擠兌危機,並衝擊義國公債,進而拖累持有36%義國公債的外資。屆時市場也會對西、葡公債與其他歐元區銀行失去信心。

 
陸解貿易僵局 從金融下手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正邀請重量級華爾街人士參加16日在北京召開的「中美金融圓桌會議」,希望透過金融業打破美中貿易僵局。中國8月對美貿易順差創新高,為美中貿易戰火上澆油,使中國經濟只受輕傷的機率愈來愈小。

金融時報報導,這場圓桌會議將由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及Barrick黃金公司董事長桑頓擔任共同主席,每六個月開會一次,討論中美關係,並對中國政府提出金融及經濟改革建議。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已邀請黑石集團(Blackstone)董事長蘇世民、美國前財長鮑森、及花旗、高盛、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等機構的負責人等人士出席。

不過,由於邀請太過倉促,多家美國金融機構負責人都無法出席,黑石集團將由總裁格雷出席,高盛由投資銀行主管華德隆代表;鮑森將無法出席。中國代表有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銀保會主席郭樹清,及財政部副部長廖岷等。

消息人士說,中國召開金融圓桌會議,顯示北京在與美國總統川普打交道時備受挫折。

中國8月對美出口增加13.2%,對美貿易順差額達到創新高的311億美元。專家指出,中國對美出口加速成長,是因出口商趕在美國實施2,000億關稅前出貨,及美國經濟成長強勁帶動需求增加。

但中國8月總出口額僅增加9.8%,成長率降到3月來最低,進口額則增加20%。貿易順差總額比對美順差額還小,顯示如果關稅措施重創對美出口,將對中國整體貿易收支造成重大影響。

交通銀行分析師指出,關稅對出口的衝擊可能逐漸開始顯現,未來出口成長率可能下降。彭博資訊經濟學者指出,下半年中國出口成長率將降到5%左右。

 
川普喊話 要蘋果產線從陸移美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8日呼籲蘋果,應把產線從中國大陸搬回美國,以免於遭遇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之苦,顯示川普正恢復對蘋果長期以來的砲轟,藉由施壓這家iPhone製造商,以協助政府完成振興美國製造業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8日上午推文說:「蘋果的售價會因我們可能對大陸實施大規模關稅而上漲,但有個簡單辦法可零關稅,而且實際上是租稅優惠。在美國製造你們的產品,而非在大陸。立刻開始蓋新廠。」

蘋果前一天才在呈交給美國貿易代表署的文件中表示,美國擬對2,000億美元中國大陸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將影響蘋果的智慧手表、無線耳機等產品。這是蘋果首度詳提貿易戰的具體衝擊。

蘋果多數產品都在大陸組裝,但在美國直接聘僱至少8萬名員工,且號稱為國內提供200萬個工作機會,包括自家、供應商、應用程式開發人員與周邊產品業者的工作。蘋果去年支出500億美元於遍布全美38州的逾9,000家蘋果供應商,維持製造業務。

【記者尹慧中、陳昱翔/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呼籲蘋果將生產線移回美國,在蘋果沒有新的指示與對外發言前,遭市場點名的台灣蘋果供應鏈均不予置評,但在投資腳步上,鴻海集團已率先卡位「美國製造」,目標在當地就近服務客戶,建立8K+5G示範應用生態圈。

業界人士分析,除非代工廠願意先移到美國,否則零組件基於聚落效應以及成本考量,不太可能立即前往美國設廠。

 
要聞
台灣錢淹腳目 新創事業卻找嘸投資人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聯合報
一大半創櫃公司處於虧損狀態,這代表多數公司,都無法吸引到投資人青睞。為什麼投資人不愛創櫃板?專家說,創櫃板公司能見度不足,創新題材或技術較難取信於投資人。且台灣創投業者自己都在慘淡經營,也讓台灣投資新創事業的「早期投資資金」力道不足。

台灣金融帳已連續32季淨流出,累計高達11兆台幣如水一般往外洩。但就算龐大資金出走海外,還有高達10兆濫頭寸躺在銀行體系,無處去;台灣就快要被錢淹沒,新創公司卻找不到投資人,說來也相當諷刺。

中華徵信所工商徵信部總編輯劉任表示,新創公司多半規模小,要做大不容易,登上創櫃板雖能提高公司些許能見度,但公司的創新技術或發展題材若無法取信於投資人,資金仍不會進場埋單。

中華民國股權投資協會會長、益鼎創投創辦人邱德成指出,創櫃板公司題材不夠吸引人,只是創櫃板不受投資人青睞一個原因,他認為,真正問題應出在,台灣「早期投資人」逐漸凋零,早期投資資金火力不足。

所謂早期投資,是指創投業在企業「上市櫃前(pre-IPO)」就挹注資金。台灣早年曾政策性引導創投資金扶植高科技產業,全盛時期,超過300家創投扶持逾600多家科技團隊成功上市櫃。但此番榮景已不再,目前台灣創投只剩7、80家,資金規模縮水,若跟對岸創投同業相比,明顯不夠看。

創投被視為可投資創櫃板的主力,但自己也一蹶不振。邱德成說,2000年、科技泡沫後,許多創投投資人對新創熱情不再,再加上台灣市場「太淺」,產業創新能力又不足,投資人膽子越來越小,對投資虧損容忍度越來越低;有能力的業者跑到大陸去投資,留在台灣的,許多則回頭跟一般投資人搶「晚期投資(即已上市櫃)」機會。

金管會已開放證券業及銀行可設創投子公司,且可能進一步放寬保險業能設創投子公司,來自金融業的銀彈似乎正要上膛。但邱德成說,企業下設創投,尤其金融業創投「投資風向更保守」。且官方鼓勵金融業設創投同時,政策又「叫進」投資五加二產業;「五加二」中,獲資金加持最多的就是再生能源。邱德成說,發展綠能是為取代核電,「充其量是基礎建設,但不算新創」。結論就是現行政策下,金融業創投資金大半也未能挹注到真正的創新事業。

邱德成建議,政府應重新定位創投,並開放創投成立私募基金(PE),讓創投、PE在台灣有多元發展樣貌,充實本地早期資金火力,也許能幫到創櫃板。像現在法規不明,台灣保險資金能投大陸私募基金,在台灣「卻不能投私募基金」,也讓人無言。

 
賴揆宣示加入CPTPP 三產業須擬妥配套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宣示台灣要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據了解,經濟部工業局內部已進行評估,如台灣加入CPTPP後的降稅承諾,恐衝擊我國汽車整車、家電製造、重機電等三大產業,要妥善因應。

美中貿易戰衝突愈演愈烈,賴揆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為了協助業者因應,行政院一直努力營造台商回台投資的環境,除了解決「五缺」問題,也會藉由加入CPTPP與各國洽簽關稅協定,讓台商回台投資不會遇到關稅障礙,是努力方向之一。

然而若想加入CPTPP,除要解決日本核災食品是否解除進口禁令的爭議,克服中國大陸阻撓的政治干預因素,也要對可能因開放造成的國內產業衝擊,予以因應。

經濟部評估,台灣若能加入CPTPP,部分由日本進口的關鍵零組件,以及自其他國家進口的原物料可望降稅,有助國內製造業降低成本。但汽車整車、家電製造、重機電業等,日本都因技術領先,若因降稅而增加價格競爭力,恐將對國內產業帶來威脅。

相關業者已向政府表達,若一定要降稅,也要爭取分年降稅,或配額內免稅。

 
小米打造體驗屋 布局實體店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小米從網路起家,近年積極布局實體店面,更強調親身體驗,昨(9)日宣布「小米基地」智慧家庭體驗屋啟用,包辦家裡所有智慧應用,小至無線開關、感應器,大至電子鍋、掃地機器人。

小米台灣斥資數百萬打造「小米基地」智慧家庭體驗屋,以「米家人」溫馨小窩為概念,打造結合近70種小米產品與智慧家庭裝置的高科技體驗屋。

小米台灣總經理李佳峰表示,希望透過「小米基地」展現智慧裝置不僅能用手機控制單一家電,更能串聯超過30項產品讓彼此自動協作,打造多樣的變化應用與情境,達成「替你做你不想做的事、為你做你做不到的事、猜你想做的事」。

 
中華電組艦隊 拚價值型服務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表示,迎接大數據、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大趨勢來臨,中華電信未來以第五代行動通訊(5G)、純網銀、MOD與新創業務為四大發展重點,攜手台灣產業鏈合作,組成5G及純網銀國家隊,前進國際市場、打國際盃。

他強調,中華電信以「數位經濟發動機、創新產業領航員」為目標,更要透過創新及投資新創,將中華電信打造成一艘旗艦,旁邊圍繞著子公司及轉投資公司,成為中華電信集團艦隊。

日前中華電信強打母親節4G 499元促案,吸引用戶申辦熱潮。鄭優表示,4G走向5G的關鍵時刻,客戶基礎相當重要,5G將帶起更多不同創新服務,以及智慧城市、車聯網與萬物聯網等發展,中華電信要站在用戶及網路基礎發展優勢,攜手夥伴創造價值型服務。鄭優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政府規劃發出純網銀執照,中華電信如何打造新型態金融創新應用平台,帶動金融及數位生活轉型?

答:在純網銀發展上,大家都賦予我們「國家隊」的定位,重點是要攜手銀行、網路等各業者合作,打國際盃。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曾表示,「開放純網銀,是在金融市場放入鯰魚。」我們希望可以扮演「鯰魚」的角色。

設創新平台 當市場鯰魚

純網銀經營包含資訊流、金流與物流,是金融業務結合網路來進行創新應用,專業領域由金融業者負責,尤其是法遵跟風控是金融業者專長,而網路應用與技術發展則是仰賴中華電信,店面、電商業者則扮演物流角色,各有各的領域跟強項,一起投入資源成立公司爭取純網銀執照。

股東部分,官股銀行兆豐、一銀都是已知的,也歡迎民營企業加入,目前各股東想要認購額度已經超過100%,中華電信可望占最大股,但沒有主導或不主導問題,應該建立一個新的模式,大家都是股東,最重要的是找到核心經營團隊。

期望未來純網銀的核心經營團隊年齡在30到40歲,要跳脫傳統思考,擁有強烈企圖心,非從電信或金融的產業領域來找,要找擁有創新思維的人。由中華電信等股東,以各自的專業支持核心經營團隊。

衝刺物聯網 找尋新動能

問:未來5G時代,中華電信如何建立新商業模式,啟動新的營運成長動能?

答:近期積極改善中華電信行動網路訊號品質,去年國際4G速度評比第三名,今年已經變成第一名,網路品質提升之後,開始衝刺業務,過去市占率下滑,打出母親節促銷案499元,吸引用戶回流。

進入5G時代,關鍵於多元服務,這是電信產業一大變革,從上網變成萬物聯網,從「人」使用變成「物」的應用,加上大數據及AI技術同步發展,未來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智慧城市、車聯網及萬物聯網,都與5G網路息息相關。

問:在創新及新創領域,中華電信在內部及外部雙軌進行,還有那些想法?

答:中華電信要以「數位經濟發動機、創新產業領航員」為目標,更要透過創新及投資新創,將中華電信打造成一艘旗艦,旁邊圍繞著子公司及轉投資公司,成為中華電信集團艦隊。

問:MOD已經成為台灣最大單一影視平台,接下來有什麼新策略?

答:近期MOD與愛爾達轉播「世足賽」、「亞運」,成為觀眾收視焦點,當時與愛爾達執行長陳怡君溝通,如果維持中華電信獨家播出恐引起批評,因此開放其他業者一起轉播。

後來雖然引起其他產業針對此事的討論,但網路上跟社會氛圍也開始認同內容版權是有價的,而不是免費收看,重點是觀眾開心很重要,世足賽期間MOD用戶淨增12萬,加上亞運帶動用戶成長,現在MOD用戶數來到187萬戶。

MOD結合中華電信寬頻網路基礎,加上語音聲控技術,已經提供聲控轉台及搜尋,未來更可結合智慧音箱及AI聲控雲服務,打造多元服務,同時規劃醫療雲功能,發展家庭健康雲服務。

新一代MOD機上盒已掌握智慧家庭控制功能,將結合中華電信IoT物聯網大平台,成為家庭服務中樞。

活化土地 三路並進

問:中華電信土地活化計畫?

答:中華電信土地開發策略是開發閒置土地,提升使用效率,只租不售,分為產業使用、都會區及社會住宅等三方向規劃。

產業使用部分,桃園土地目前是閒置的,可與物流業合作,規劃為物流專區,對中華電信有租金收益,也對當地產業發展有幫助。

中華電信旗下不少土地都是機關及電信用地,現在已經不是機關,機房設備也無需使用這麼多土地,希望與地方政府合作,包含配合危老建築改建,興建社會住宅等,要先變更地目,希望爭取更多獎勵措施。

未來由光世代建設負責中華電信母公司的土地活化及都市計畫等,更計畫可以打造智慧建築典範,同時光世代建設也可發展政府部門土地資產活化開發案,拓展業務觸角。

問:如何打造台灣數位匯流類股及中華電信集團艦隊?未來規劃及投資方向?

答:將持續在內部育成包含偵測資安威脅解決方案、金融科技等新創團隊,同時對外也扶植新創,以成立IoT等大平台,成立創投資金,攜手資策會、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網路家庭等合作夥伴,積極響應政府政策,扶植新創團隊。

未來將持續以聚焦本業的轉投資策略,包含5G應用、物聯網、資安、雲端、大數據、AI等透過投資及合作,讓新創公司成為中華電信生態鏈的一環。

 
智崴插旗全球 營運將爆發
記者 謝艾莉經濟日報
遊戲體感設備大廠智崴資訊今年成立第17年,以年齡來看,算是青少年企業,但也是一家正在展翅高飛的企業;智崴不僅擊敗德國、加拿大等競爭對手,成為世界最大的飛行劇院製造商,其產品體感模擬遊樂設備更在全球開花結果,從北半球的冰島,到南半球的澳洲,智崴插旗全球四大洲,正摩拳擦掌,迎接下一個營運爆發成長的里程碑。

智崴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台灣高雄,是具有多元化與豐富數位內容創作經驗的科技公司,同時也是全台及亞洲唯一的大型體感模擬遊樂設備商。

沉浸式體驗 拿下四成市占

智崴主要業務包含軟體及硬體的研發、製造與系統的整合、新媒體體感劇院的設計規劃與建置,經過多年研發經驗累積,能針對主題樂園或大型休閒娛樂中心客戶的需求,創造出各種新世代的新媒體體感遊樂設施。

智崴在全球已打造超過20個飛行劇院,市占率約40%,並以自有品牌「BROGENT」行銷全球。飛行劇院為智崴旗艦擬真產品,將大型的乘客座椅,往前推進直徑達20米高的巨大球幕中包覆,並搭配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移動等五感特效,結合3D立體、4D體感、5D動感的劇院,讓觀賞者身歷其境。

智崴的沉浸式體驗,是由多媒體虛擬科技來帶動,設備可以說就是一個會說故事的載具,一座世界級的新媒體遊樂設施,必須兼具優秀的科技設備,以及創新的影片內容,缺一不可。智崴在大螢幕電影及遊樂內容方面擁有經驗豐富的工作團隊,同時也與多個國際專業影片製作公司合作,確保未來各項新媒體遊樂設施的影片更新穎創新。

智崴成立之初,並非要走大型體感模擬遊樂設備這條路,原本只是普通的手機應用軟體製造商,甚至連續七年都沒有獲利。

2001年成立時,當時政府在推兩兆雙星、鼓勵企業發展數位內容,智崴成立隔一年,公司就接到行政院的案子,承製當時文建會的「2050年台灣願景」3D虛擬實境網站,後來在2003年公司轉型做手機軟體業務,並與明基、神達簽訂四核心技術合作協議。

不過,在2008年時,這一年是智崴的轉捩點,當時高雄義大樂園想興建一座體感模擬遊樂設備「飛越台灣」,如果向迪士尼購買專利,一套設備就要數千萬美元,負擔實在太大,因此想請台灣供應商努力看看,也因此開啟智崴朝飛行劇院發展轉型的契機。

進駐主題樂園 搶旅遊商機

2010年7月,由智崴打造、全台第一座模擬空中飛行的遊樂設施「飛越台灣」開幕,成為義大最受歡迎的遊樂設備。隨後,智崴持續將版圖往海外市場擴張,2013年加拿大溫哥華的「FlyOver Canada」開幕,這是智崴動感模擬設備飛進全球市場的敲門磚;2014年日本富士急樂園落成的「Fuji Airways」,亦創下最長排隊時間四小時的紀錄,這也讓智崴更有雄心壯志揮軍北美、歐洲、中國大陸與中東等地市場。

智崴去年更到歐洲市場攻城掠地,在德國知名樂園打造歐洲最大飛行劇院「 VOLETARIUM」(飛越歐洲),而且一炮而紅,智崴近一、二年在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地市場,今年飛行劇院還進駐中東的阿布達比、澳洲、北京等地,持續擴大市占率,大搶旅遊業商機。

在台灣市場方面,除前幾年在苗栗頭份的「尚順育樂世界」中有智崴產品外,去年在高雄公司總部中也打造「i-Ride體驗中心」,並由子公司智崴全球團隊負責整場規劃與營運,包括飛行劇院的影片製作、場館設計等。

另外,智崴的飛行劇院今年也將飛入台北市,大型旗艦店將在年底於台北101對面的微風南山廣場開幕亮相,成為潤泰集團總裁、南山人壽董事尹衍樑,與微風集團董事長廖鎮漢的吸客新利器,大打體驗商機。

 
鴻海結盟GE 拚跨國創新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集團拚跨國創新轉型,有望結盟成立逾百年的美國通用電器(GE)集團相關事業。據了解,GE釋出交流善意,鴻海集團總裁暨董事長郭台銘已點頭並下令要相關次團高階主管10月組團拜訪GE子公司與研發單位,開啟台、美兩家財星500指標企業團隊交流,為雙方跨國合作增添想像空間。

鴻海昨(9)日未評論相關消息。業界認為,鴻海集團累積龐大3C製造經驗,在持續轉型的過程中,若能加速國際布局並尋找更多盟友或新創合作夥伴,將有助集團未來發展。

據透露,郭台銘上月親率鴻海集團相關主管赴美國市場考察,期間因緣際會接觸成立逾百年的國際品牌通用電氣(GE)管理層,外傳是鴻海集團與GE及其數家子公司包含GE Digital在內,展開首度全面交流的關鍵一步。

由於該子公司是GE推動工業物聯網(IIoT)諮詢服務的先鋒,鴻海則由旗下的FII扮演積極發展科技服務新應用布局的領頭羊,因此雙方的初步接觸交流,業界認為在製造服務領域具有指標意義。

鴻海集團國際盟友相當多,包括日本軟銀集團、大陸阿里巴巴集團、韓國SK集團,以及美國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都與鴻海緊密合作。

另外,鴻海集團在各次版圖八大生活圈布局橫跨工作、教育、娛樂、家庭社交、安全、健康、財產交易、環保交通等,從全球布局的角度上。業界認為,鴻海集團和美國第八大、成立迄今已139年的指標跨國大企業GE的部分業務也存在互補與創新合作機會。

由於工業物聯網領域尚無統一標準,GE由旗下GE Digital先在2016年推動聯盟發展,近期並對外釋出積極引進戰略投資夥伴的消息,該公司目標在建立數位化的工業生態圈,已先後與英特爾、微軟及華為、蘋果等大廠在不同領域展開合作,並於美國設有研發中心、上海建置創新中心,近半年積極派員與鴻海集團接觸。

GE Digital和蘋果在去年10月曾共同發布新聞稿宣布合作,將GE旗下的Predix工業Apps導入iPhone和iPad,GE將讓全球逾3.3萬員工以蘋果設備搭配Predix平台,藉此加速工業物聯網數據分析應用。

 
倒數三天 新iPhone亮點搶先看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新品發表會倒數三天,市場預料將一口氣發布三款iPhone、一款新MacBook,以及兩款新iPad等主力硬體產品,有望是蘋果歷來發表最多款新產品的發表會,也是蘋果市值衝上1兆美元之後,第一次對外發表新產品。

蘋果新品發表會預計在台灣時間9月13日凌晨登場,一般預料,蘋果執行長庫克將親自舉行。分析師預期,這次新iPhone有望催出新一波換機潮,實際銷售狀況,牽動鴻海、和碩、大立光等蘋概股業績。

果粉引頸期盼的新iPhone也將正式亮相。外界推估,新iPhone將分為OLED版及LCD版外,尺寸則有5.8吋、6.1吋以及6.5吋等三種,顏色則會有白色、黑色、閃亮黃、明亮橘、電子藍、褐灰色以及金色等多種色彩。

規格方面,市場預期今年新iPhone都將具備「瀏海」全螢幕設計、TrueDepth相機、臉部辨識Face ID、快速充電以及無線充電功能;其中,6.1吋版和6.5吋版新機可能均有單SIM卡和雙SIM卡的選項。

此外,在處理器部分,新iPhone都將採用蘋果自家設計、由台積電代工的A12處理器;記憶體方面,6.1吋版可能內建容量3GB的記憶體,另兩款內建4GB容量記憶體。

儘管新iPhone在顏色、螢幕尺寸以及規格都有顯著提升,但售價才是消費者關注重點。

有分析師預估,6.5吋OLED版iPhone單機售價將落在900美元到999美元(約新台幣2.7萬元到3萬元)、5.8吋OLED版售價約800美元到899美元(約新台幣2.4萬元到2.7萬元)、6.1吋版售價約699美元到849美元(合2.1萬元到2.5萬元),整體價格與去年推出的iPhone差異不大。

除iPhone外,蘋果今年也預計一舉更新旗下MacBook產品線,預料發表會上將推出新款MacBook Air。據傳新筆電將比照高階機種,正式搭載Retina高解析度螢幕,而螢幕邊框也會縮短寬度,讓整體機身更簡便。

iPad方面,目前市場猜測會有11吋與12.9吋二款新品。在規格方面,新款產品將取消HOME鍵與指紋辨識,改為類似iPhone X手勢介面和TrueDepth相機,並導入臉部辨識解鎖,同時支援Apple Pay,價格與往年差異不大。

 
金控海外租賃 金管會盯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盯上金控在大陸等海外地區設立的租賃子公司,金管會金融檢查發現,金控租賃子公司委外行銷方式進行,竟有「人頭戶詐貸」,要求金控強化委外廠商遴選、建立定期查核機制,以確保業務長期健全發展。

永豐三寶超貸案中,透過永豐金旗下海外租賃公司放款給三寶集團,讓金管會注意到,金控旗下租賃公司為監管漏洞。為避免再發生母公司透過租賃公司做利害關係人交易情況,金管會去年底發函增訂規範,也加強對金控海外租賃等子公司的專案金檢。

金管會公布今年上半年金檢結果,新查獲金控海外租賃公司多項缺失,包括第一,母公司未積極督導海外租賃子公司,就財務槓桿倍數、舉債限制、資產評估及損失準備提列標準,建立完善財務控管機制。

第二,子公司未有完善公司治理,子公司董事,居然實際執行日常營運業務,導致董事會未能發揮監督治理職能,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制度與功能,都未能有效運作。

第三,金控旗下子公司辦理申貸等業務委外,但未妥善控管行銷作業。

包括未就委外行銷公司應具備基本經驗、資格條件及營運管理品質,訂定遴選標準,辦理廠商遴選作業時,也未確實對廠商徵信與實地查訪,使得委外行銷方式進行者,竟然有「人頭戶詐貸」情事。

第四,利害關係人交易方面,未完整建檔,還出現利害關係人融資條件優於其他客戶情況。

 
國銀柬國獲利 暴增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惠台商聚集,國銀上半年海外分行獲利版圖集中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大陸、柬埔寨獲利年成長突出,兩地方成為國銀下半年瞄準再布局地區。

根據金管會統計,上半年國銀海外分行稅前盈餘317億元,年成長17%,半數以上獲利來自亞洲地區,包括香港165.6億元、中國大陸35.3億元、日本25億元、柬埔寨8.7億元。其中中國大陸以及柬埔寨獲利成長動能強勁,上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分別達75%與180%,柬埔寨成為國銀海外分行獲利年成長最多的國家。

國銀主管表示,東協國家擁有人口紅利等優勢,其中柬埔寨因基期低,年經濟成長率估約6%上下,兆豐、合庫銀、一銀都已在柬埔寨設分行,可望搶得經濟成長先機。

下半年多家銀行海外布局鎖定中國與柬埔寨兩大市場,玉山銀、彰銀深耕西進計畫,持續賺人民幣。

彰銀指出,為了更加順利推展業務,協微調整架構,緊鑼密鼓籌設南京子行,預計年底前開業,未來將透過子行,經營財富管理等業務,擴大業務面優勢,加快獲利。

上海商銀、合庫銀行近期鎖定柬埔寨市場;上海商銀8月以24億元投資柬埔寨微型金融機構AMK,持有80.01%股權。

合作金庫今年預計於柬埔寨再設兩個支行,分別為永盛支行及西哈努克支行,西哈努克為金邊市南進濱海第二大城市,合庫是台資金融業第一家進駐該區之銀行。

 
國銀海外業務收入 還算樂觀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每個月金融研訓院都會調查國銀高階主管對經營面、市場面看法,雖然受到美中貿易戰擴大,經營面中的「海外業務(OBU及海外分行)收入」,8月分數較7月下滑,但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林士傑指出,8月仍維持在60分以上,通常分數在50分以上,都會歸在樂觀看法。

國銀亞洲盃布局有成,亞太地區的分行成為獲利重要來源之一。林士傑說,長期觀察國銀高階主管評估經營面的各項收入,國銀高階主管對海外業務(含OBU)獲利相對樂觀。

金融研訓院今年公布的銀行高階主管指數(BEI),經營面中「海外業務(OBU及海外分行)收入」每個月分數幾乎都在60分以上,最高還超過77分以上。

反觀「國內利息收入」分數高高低低,變動較大,可觀察出國銀高階主管對海外業務較樂觀。

 
股利分開計稅 捐贈扣除縮水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股利所得課稅廢除兩稅合一的新制,自今年1月1日起上路。企業負責人、高所得者的節稅規劃,多選擇透過捐贈方式進行。對此,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配合新制的稅務規劃要點在於,選擇股利分開計稅的大股東,可列舉捐贈扣除額上限大幅縮減,捐贈節稅未必是最佳管道,需試算考量後再決定最適的方案。

會計師業者表示,新制的最大特點是,納稅義務人可依自身情況,擇優選擇股利合併計稅或分開計稅。如採用合併計稅,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並按股利8.5%計算可抵減稅額以8萬元為限,換言之,全年股利所得不超過941,176元者,可全額享有抵減稅額,一般而言,此方案較適合小資族或一般小額投資人。

至於採用股利分開計稅,股利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的應納稅額合併報繳。選擇此方案時,不得減除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較適合高所得者或是大股東採用。

勤業眾信表示,依所得稅法第17條有關捐贈扣除額規定,對於機關團體之捐贈,以不超過綜合所得額20%為限。

因此新制上路後,選擇單一稅率28%的大股東,由於股利所得不併計綜合所得總額,可列舉扣除對機關團體等的捐贈扣除額上限,恐將大幅減少。舉例來說,某一公司的大股東106年度股利所得為2,000萬元,其他各類所得為300萬元。依修正前的規定,綜合所得額為2,300萬元,依稅法規定,可於106年度列舉扣除對機關團體的捐贈扣除額上限,即為2,300萬的兩成,也就是460萬元。

新制上路後,若該股東今年所得狀況不變,且股利所得選擇按28%分開計稅,則綜合所得總額不包含股利所得,僅為300萬元,可列據捐贈扣除額上限減少為僅60萬元。

勤業眾信建議高股利所得的大股東,若有考慮對機關團體捐贈時,應就當年度所得情形、捐贈對象及金額,綜合考量,以評估試算股利所得應選擇哪種方案,較為有利。

 
營所稅暫繳 災戶可申請延期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10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暫繳稅款的繳納期限,即將於為9月30日到期,但因台灣部分地區近日受豪大雨影響,財政部國稅局決定,截止日前如有因天災導致重大財產損失,可檢附災害證明等相關文件,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說明,本來營所稅暫繳因逢例假日,已經順延到10月1日,但8月23日的豪雨,重創了包括南區局局轄屬的部分地區,因此作了以上的調整。簡言之,營利事業如因此次的天災,遭受重大財產損失,沒有辦法於繳納期限前繳納稅款的話,可以在繳納截止日前,檢具下列證明文件,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

一、稅捐稽徵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核發的災害證明文件、經稅捐稽徵機關收文的災害損失申請函及損失清單影本。二、納稅義務人因天災、事變或不可抗力等事由,領取機關、團體救助金、賑助金等,或為直轄市、縣(市)政府列冊受災戶的相關證明文件。三、其他因天災、事變或不可抗力之事由,不能於規定繳納期間內一次繳清應納稅捐的相關證明文件。

國稅局官員指出,營利事業每期以一個月計算,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應納稅捐,但只可以就延期或分期繳納擇一適用。

 
大同條款擬11月上路 引爆經營權爭奪戰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聯合報
因應十一月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來台評鑑,相關部會規畫公司法修正案實施日期以十一月為目標,「大同條款」也將一併啟動,持股達三個月的過半股東,可自行召開臨時股東會,經營權爭奪戰一觸即發。

擁有龐大資金的壽險業,投資不少上市櫃股票,持股能否計入百分之五十計算,金管會將在尊重股東權行使、避免介入經營權之爭兩大原則下,在上路前作出規範。

立法院七月三讀通過公司法修正案,增訂第一七三條之一,股東持股達三個月且過半數,就可自行召開股東會,被稱為「大同條款」,但包括「大同條款」在內的多項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決定。據了解,經濟部已預告相關子法,初步規畫以十一月生效為目標,以因應APG來台評鑑。

經濟部日前邀集金管會、證交所、櫃買中心、集保及股務代理機構等單位,研商相關遊戲規則,根據相關部會共識,未來修正案一生效,「大同條款」跟著上路,市場派就可啟動召開臨時股東會相關作業程序。股務代理業者表示,不必從生效日開始計算持股三個月,生效日前的持股時間也可計入,等於法律生效日就可「開戰」。

此外,依第一七三條之一規定,持股達三個月的股東「揪團」過半,可以自行召開臨時股東會,由於保險業投資不少上市櫃公司股票,因此能否參加「揪團」,成為未來經營權之爭的關鍵。

知情官員透露,日前相關部會協商也達共識,有關保險業持股能否計入百分之五十,應另作規範。

官員表示,現行保險法規定,保險業投資上市櫃公司的持股,不能投票選董監事,也不能擔任董監事,但對於出席股東會、臨時股東會,都未禁止。

 
再生醫療法鬆綁 產業迎利多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再生醫療法接棒開放,生醫產業連番樂透。繼「自體細胞治療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案上路後,衛福部近期也揭示,《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將力拚儘速通過立法,讓更多患者受惠,業界預期,產業界也可望再度同蒙其利,繼續樂透。

據悉,「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取經日本,草案條文也仿效其「確認安全與療效」後,即可有條件上市的規範,其中,擬定給予不超過五年效期的「暫時許可證」,換言之,產品將可提前上市,讓有關病友也能提前得到治療。

行政院生醫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上周二(4日)舉行,衛福部也在同一天宣布「細胞治療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案於6日上路,利多迭出,生醫產業久旱逢雨,相關廠商表現活跳跳。

近期受到矚目的細胞治療特管辦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同樣是「再生醫學」領域法規,前者規範的是「醫療技術」,由主管機關衛福部擬具、評估無虞後,即可公告上路,但後者涉及「藥品」,須經衛福部擬具、行政院審查,並送請立法院審議,三讀通過後才能施行。

生醫業者指出,「再生醫學」是近期醫療顯學,日本領先全球,尤其細胞治療部分,法規上路20餘年,業者早已「百家爭鳴」,其中,癌症治療是主流,占整體市場約九成,而同屬細胞治療領域的幹細胞治療,由於技術難度更高,市場還有待成熟。

由於日本施行已久,我國衛福部取經該國經驗,研擬細胞治療特管辦法,選取相對具有安全性的六大領域,以「醫療技術」擬具管理辦法並推動解禁,並開放全體癌症(含血癌)均能有條件納入治療範圍,不僅癌友開啟另一線生機,也為生醫產業大開獲利之門。

未來,只要具備細胞培養技術,同時擁有「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實驗室的生醫公司,即可與醫療院所簽訂合作協議,由前者負責培養細胞,後者向衛福部申請專案治療,預期最快年底前就會有第一個治療申請案出爐。

至於「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癌友、業界都期待,今年底、明年初能獲得立法院三讀通過,屆時,生醫業者即可依法申請臨床試驗,依程序推動產品上市。

 
TBF生技講座 回響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12名頂尖生醫學者會同,齊發研究成果。2018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講座會議上周7日舉行,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盛大舉行,由董事長楊泮池院士主持,包括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及12位國內頂尖的生技講座學者,針對最新生物科技研究成果發表專題演講,吸引近400位生技領域學者參與。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是台灣生技醫藥領域規模最大的人才培育基金會,由鑽石生技投資發起捐助成立,並獲富邦、潤泰、台新、玉山、台達電及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等,參與贊助講座獎金,該基金主要用於生技醫藥領域的人才培養,包括設立學術講座提供進修獎學金、補助相關研究計畫、舉辦或贊助研討會與活動及協助智慧財產保護與技術移轉等。

本次活動發表人都是過去獲得基金會講座的專家學者,共分五大領域包括癌症、遺傳學、免疫、蛋白、生物藥等。出席發表會的專家則有中央大學生資所講座教授徐沺、中研院研究員謝清河、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譚澤華等,共12位知名講座學者。

基金會董事長楊泮池說,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自2014年成立來,始終堅持創會理念,致力於提升學研界與產業界的交流,並對台灣研發能量提供堅強後援。

翁啟惠以「今天的研究將帶來明天的新醫療」為題,回顧過去的創新研究對生技發展的影響,並分享其自身長期研究的均相化醣分子技術的歷程與策略,以期勉在場專家學者未來進行新藥研發投入,能對人類社會及經濟帶來更多的正向影響。

 
杏國新藥產品 傳喜訊
黃文奇經濟日報
杏國新藥上周五通過俄羅斯核准執行研發中治療胰臟癌新藥SB05PC(EndoTAG-1)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目前為止,杏國已通過六國申請,先前台灣、美國、法國、匈牙利及南韓等國法規單位核准後進入收案準備,包括試驗藥品準備、合作醫院簽約以及協助病人入住等事宜皆陸續完成,台灣更是與九家臨床試驗機構簽約完成並加速展開病患招攬。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