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器官的供需矛盾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器官移植的歷史僅僅半個多世紀,就發展得如此迅速,使數十萬患者免於死亡,過著正常人的生活,這確實是醫學科學的進步。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技術問題,免疫排斥問題和感染問題也逐漸被征服。主要問題是人體器官的供需矛盾,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多,而器官的來源卻十分匱乏。有資料披露,某年在醫院內有4000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期間死去,另外還有10萬人甚至連排隊等候器官的資格還沒有得到,就離開了人世。
跨物種器官移植?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科學家想出了許多辦法,其中一個就是異種器官移植,又叫跨物種器官移植。
異種器官移植,就是將動物的器官移植入人體。1984年10月26日,美國為挽救一名心臟發育不全的女嬰,給她移植了一顆狒狒的心臟。不幸的是,女嬰手術後只活了20天。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外科醫生Starzt 等人,將一顆狒狒的肝臟移植給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術後常規使用免疫抑制劑FK506、去氫可的松、前列腺素等,每日還額外增加無骨髓毒性的環磷醯胺。在患者生存的70天內,經生化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幾乎沒有肝臟排異現象。遺憾的是,由於免疫抑制劑的使用而併發感染要了患者的命。
這確實是矛盾,不用免疫抑制劑,人體會把移植來的器官排斥掉,使前功盡棄,病人死亡;而免疫抑制劑用得太多,又會招致致命的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致命的跨物種病毒感染難題
在諸多動物中,首選的供體動物是人類的近親:狒狒、猩猩、猴子等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靈長類動物從長相到機體結構,都與人有較多的相似之處,狒狒等動物的細胞是能夠與人體細胞共存的。
豬是比較低等的偶蹄目動物,與人體在外形上也相去甚遠,但是,從生理學、解剖學的角度看,豬的心、肝、腎等與人體的相應器官功能相同,大小相仿,形態相似,移植時不會發生什麼困難。
科學家在動物身上培育的器官覆蓋在人類幹細胞環境中,發育的新器官可被人體接受,不產生過大的排異反應。然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致命性問題:跨物種病毒感染。
例如,上世紀90年代,醫學專家發現豬細胞、組織和器官攜帶有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對人體有潛在的健康風險。直接將豬的器官植入人體,可能會導致新型疾病的傳播,引發公共衛生事件。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這一問題已被攻克。不久前,美國、中國和丹麥研究人員聯手合作,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令豬器官內的PERV病毒失去活性,繼而阻止其跨物種傳播,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豬器官等異種器官移植方法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