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接受本報專訪時發下豪語,政府祭出一連串的紓困振興方案,就是要拚今年全年GDP成長率維持在1.5%以上。雖不敢說一定能夠「保2」,但,他非常有信心,疫情過後,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一定穩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超越亞洲的平均值,也在全球平均值之上。
此外,政府祭出1.05兆紓困振興方案,最大目標是守住產業實力,保住國內就業、留住企業元氣,未來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無論是V型反彈,還是U型反轉,台灣才能在最短時間迎來經濟復甦動能。
搶救經濟 不須全面撒錢
龔明鑫說,依SARS經驗,到了經濟復甦階段,政府以「點火」方式投入資源即可,不須全面性的撒錢,經濟很快就能出現V型反彈。
不過,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層面太廣泛,全球性的大流行,已有學界認為可能是U型反轉。
外界對疫情結束後的經濟復甦模型有不同觀點,但龔明鑫表示,不論是何種型態的經濟復甦,最重要是保有「企業的元氣」與「就業的能量」。
龔明鑫強調,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要留住企業的實力,就是要保住這些員工的就業;疫情當前,許多艱困企業因為沒有現金流,已經發不出員工薪水,因此交通部、經濟部將業績衰退五成以上的重災戶,透過補貼薪資來強壓止血,避免企業歇業或裁員,保住80多萬受僱員工的就業機會。
台灣的失業率每升高1個百分點,相對應的就是10萬人失業,龔明鑫說,政府要盡全力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如果就業沒有保住,企業與員工的連結,就會因此「斷了線」,一旦發生摩擦性失業,未來台灣經濟復甦的成本會更高、更久。
龔明鑫指出,有別於歐美國家偏重在消費服務類型,包括台灣的多數亞洲國家,都屬於「生產型的經濟體」,因此現階段必須要保存住產業運作的實力,否則將來經濟復甦時,產業重啟的時間、財務及人力成本都將比歐美國家更吃力。
政府祭出一連串的紓困振興方案,總計經費高達1.05兆,龔明鑫說,雖然目前各界都無法預期疫情會發展到何時,但因為台灣第一階段防疫工作做得相當完善,使得我們相對擁有空間,可以規劃後續經濟上的政策。
談到台灣經濟成長,龔明鑫不悲觀,他說,紓困方案的目標是讓今年GDP成長率能守在1.5%以上,雖不敢保證數值可以躍上1.5%或2%,但他非常有信心,不論最後GDP成長率為何,台灣一定是四小龍最好,亞洲平均值以上,全球平均值以上。
針對外界許多聲音質疑政府為何不直接發放現金促進消費,龔明鑫說,不是沒有發現金,紓困階段政府已有1,035億元的現金規模,直接補貼給真正需要幫助的受災企業員工,不採以齊頭式平等紓困,是為了避免資源遭到分散或排擠。
發抵用券 創造乘數效果
龔明鑫強調,紓困和振興是分開的事情,紓困要針對特定群體對症下藥,振興消費則是愈多人參與愈好,但同時也要避免產生替代消費,才會以抵用券、酷碰券折扣等方案,創造乘數效果,避免現金發放後遭存放而未盡利用。
整體而言,龔明鑫說,當前仍以防疫為優先,現在能有政策討論,歸功於我們在第一階段防疫做得相當完善,使得後續經濟上才有政策空間可以規劃,將資源集中給所需者。
龔明鑫表示,如果像歐美國家新冠疫情大爆發,政府也別無選擇,只能投入所有柴火,也等於是沒有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