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業以訓代賑秒殺 「比演唱會門票還難搶」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0/04/13 第484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觀光業以訓代賑秒殺 「比演唱會門票還難搶」
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觀光產業,交通部推出「以訓代賑」措施,讓觀光從業人員參與培訓,交通部依受訓時數補貼企業主,每人每月最高補助一八九六○元;不過,開辦課程的公協會能量有限,相關從業人員感嘆「比演唱會門票還難搶」,且沒搶到課程等於搶不到政府補助。

觀光導遊協會表示,某梯次開出九十八個名額,七十六秒就沒名額了,有次刻意將報名開放至五十九分鐘,候補高達八三五人。花蓮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義豐也說,他們每班收八十人,都有四、五十人候補。部分縣市會員多,但地方公會辦培訓的量能趕不上,他們已與其他公會談合作,異地支援。

參加培訓課程的旅行社業務兼後勤行政陳小姐說,她想要幫公司爭取培訓名額,無奈「比搶演唱會門票還難,網站一下就當機」,三月只報名到兩個人參與四十小時的梯次,等於全公司只拿到一萬二千多元補助。

截至四月九日,觀光局受理二○五案申請、通過九十四案,有一萬三七九四人次受惠。不過交通部的數據說,全台觀光從業人員有十四萬人。

交通部觀光局說,培訓是讓員工利用空閒時間為未來做準備、吸取新知,本質在充電,附帶給雇主補貼,基於防疫規定不能開大班,秒殺是必然,只能盡量紓解。以旅行社來說,全台有一半以上旅行社在台北市,公會一個月只能辦四梯次,要滿足所有人每月領滿一萬八九六○元確實有困難。

中型旅行社擔任領隊莊小姐說,四月開始公司發打折的薪資,所以「鼓勵」員工請事假,薪水愈高的人,要請的假愈多。她知道培訓名額很難搶,但自己最大心願是「有團可以帶」。

 
補貼小黃油錢 學者:應採綠色紓困助減碳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運輸產業,交通部三月拍板補貼計程車每輛每月兩千元油料費,但學者認為「近來油比水便宜」,補貼油料又增加空汙,建議應參考歐美國家正在倡議「綠色紓困」,紓困時附帶節能減碳條件,不宜直接補貼油錢。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說,以前油價高漲才有補貼需求,國際能源總署呼籲各國紓困方案要趁機移除不當的化石燃料補貼。美國民主黨眾議院黨團也要求交通部、航空公會設立低碳航空燃料研發補助、制定減碳期程,可作為台灣參考,或鼓勵製造業在這段產能利用率較低時期做製程汰換,給予利息補助則要附帶節能投資條件。

趙家緯說,認同政府在產業危機時刻伸出援手,但以計程車而言,應給予實質生活補貼或協助小車隊數位轉型、研發叫車App,而非直接補貼油錢,讓計程車陷入過去空車繞路攬客習慣。

趙家緯說,綠色紓困可分階段實施,不一定要立刻提出「綠色條件」,但至少要確保紓困不會產生環境副作用。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也說,政府資源有限,建議優先協助保護環境的業者,若一視同仁全補助,形同劣幣逐良幣。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也說,環保署應引導產業朝低碳發展,「將紓困當成工具」。

環保署長張子敬說,目前還在防疫及紓困前期階段,首要前提是「讓產業先不要倒」,等到中長期紓困階段時,會研擬綠色紓困的可能性。

台師大環境教育所教授葉欣誠說,環境、社會、經濟三件事要同時考量,不同時間點及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優先順序;若紓困可納入環保是好的方向,但建議務實面對產業燃眉之急。

 
企業防疫數位化 6成5上班族改變工作習慣
記者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企業陸續開始實施分流上班、在家上班等政策,或要求員工全日戴口罩、不同樓層不可聚餐等,據人力銀行調查,有六成五上班族因此改變工作習慣。不過,實施在家上班之前,企業主還要安排發電腦、連網教學等,這也形成「數位門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降低社區感染風險,訂出了室外一公尺、室內一點五公尺的「社交距離」,上班族的工作日常也被迫調整。

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指出,受影響上班族有五成以上對「辦公室戴口罩」感到不適;另外,被要求減少外食聚餐、通勤時戴口罩不舒服、不敢和同事一起用餐等,也都成為上班族「防疫困擾」,甚至有二成五受影響上班族被減班、減工時。

清明連假之後,多家金融業者更祭出因應措施,要求曾經去過熱門景點的員工待在家裡上班一至兩周,也有部分業者開始「分流上班」,其中,外銀反應是業界公認最快,渣打銀行實施AB班,花旗銀行更是從三月起就實施在家上班。

外商銀行員工表示,近年智慧手機太方便,不少員工家裡已沒電腦,公司很大方「直接寄汰舊桌機到府」,但是網路就要自行處理。貿易相關業者也表示,如何讓員工在家安全登入公司內網則是讓人頭痛的問題。

相較之下,科技、遊戲業就輕鬆「無縫接軌」。相關員工表示,公司本來就會配發筆電。為一次排除在家上班所有問題,某遊戲業者先採取「一日在家上班」,請員工反映所有可能問題,並讓資訊人員親自教學連上內網,之後才能順利實施分流上班。

業者指出,這波「企業防疫」就在考驗各公司數位化的程度,例如有些單位仍使用紙本公文,執行在家上班就沒那麼容易,已經全面採行電子公文的企業,實施在家上班的門檻較低。

防疫也讓聯合商辦空間需求大增,和仕聯合辦公空間執行董事張香稜說,目前信義區A級辦公大樓商辦空間需求大於供給,最主要客群為外商及專業事務所,如律師、人才顧問業、品牌廣告業、系統資訊業、國際社群媒體等,可能因防疫而需要增加第二或備份辦公空間。

 
徵收碳費 棒子胡蘿蔔齊下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保署日前表示,將於今年底端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其中以收取碳費最受產業界矚目,台電、中鋼、中油等排碳大戶將首當其衝。環保署表示,修法將會棒子、胡蘿蔔兼顧,除了徵收碳費外,也會提供減碳有成的企業相關補助,鼓勵企業主動減碳,將陸續與產業界溝通。

溫管法已實施五年,將首度展開修法。環保署長張子敬日前已在立法院承諾,將在年底提出草案,並參考國際碳定價方式,開始徵收碳費;搭配減碳補助等手段,形成經濟誘因。此外修法也涵蓋強化行政管制及效率、擴大公民參與等。

環保署官員表示,初步與各界溝通溫管法修法,對於徵收碳費的方向基本上有共識,只不過碳費費率、針對哪些排放源等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定價與研擬,價格必須能達到經濟誘因效果,讓企業願意共同來減碳,同時也會進行經濟效益衝擊評估,並聽取產業界意見。

世界已有不少國家透過碳費、碳稅等來強化溫室氣體減量,不過費率上因國情、經濟發展等因素而異。

德國國會去年底通過碳定價協議,每噸碳須付25歐元(約新台幣800元);加拿大碳稅目前約每噸碳課徵20加幣(約新台幣420元);不過亞洲國家費率較低,像新加坡目前每噸課徵5新元(約新台幣100元)。據目前討論方向,我國碳費較不可能比照歐美高費率,較有機會效法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費率來徵收。

官員表示,環保署過去在推動汙染者付費上已有相關經驗,因此才會在修法中規劃納入收取碳費,未來在推動修法時,也會了解財政部方面推動碳稅的進度,最後一定是兩者擇一。初步規劃,未來環保署所收取的碳費將專款專用,其支出必須是有利於減碳,像是減碳設備、鼓勵乾淨能源等,對減量有成的企業也會有「蘿蔔」,鼓勵企業自願性減量。

 
龔明鑫專訪/政府點火 拚最短時間復甦
記者林于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接受本報專訪時發下豪語,政府祭出一連串的紓困振興方案,就是要拚今年全年GDP成長率維持在1.5%以上。雖不敢說一定能夠「保2」,但,他非常有信心,疫情過後,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一定穩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超越亞洲的平均值,也在全球平均值之上。

此外,政府祭出1.05兆紓困振興方案,最大目標是守住產業實力,保住國內就業、留住企業元氣,未來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無論是V型反彈,還是U型反轉,台灣才能在最短時間迎來經濟復甦動能。

搶救經濟 不須全面撒錢

龔明鑫說,依SARS經驗,到了經濟復甦階段,政府以「點火」方式投入資源即可,不須全面性的撒錢,經濟很快就能出現V型反彈。

不過,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層面太廣泛,全球性的大流行,已有學界認為可能是U型反轉。

外界對疫情結束後的經濟復甦模型有不同觀點,但龔明鑫表示,不論是何種型態的經濟復甦,最重要是保有「企業的元氣」與「就業的能量」。

龔明鑫強調,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要留住企業的實力,就是要保住這些員工的就業;疫情當前,許多艱困企業因為沒有現金流,已經發不出員工薪水,因此交通部、經濟部將業績衰退五成以上的重災戶,透過補貼薪資來強壓止血,避免企業歇業或裁員,保住80多萬受僱員工的就業機會。

台灣的失業率每升高1個百分點,相對應的就是10萬人失業,龔明鑫說,政府要盡全力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如果就業沒有保住,企業與員工的連結,就會因此「斷了線」,一旦發生摩擦性失業,未來台灣經濟復甦的成本會更高、更久。

龔明鑫指出,有別於歐美國家偏重在消費服務類型,包括台灣的多數亞洲國家,都屬於「生產型的經濟體」,因此現階段必須要保存住產業運作的實力,否則將來經濟復甦時,產業重啟的時間、財務及人力成本都將比歐美國家更吃力。

政府祭出一連串的紓困振興方案,總計經費高達1.05兆,龔明鑫說,雖然目前各界都無法預期疫情會發展到何時,但因為台灣第一階段防疫工作做得相當完善,使得我們相對擁有空間,可以規劃後續經濟上的政策。

談到台灣經濟成長,龔明鑫不悲觀,他說,紓困方案的目標是讓今年GDP成長率能守在1.5%以上,雖不敢保證數值可以躍上1.5%或2%,但他非常有信心,不論最後GDP成長率為何,台灣一定是四小龍最好,亞洲平均值以上,全球平均值以上。

針對外界許多聲音質疑政府為何不直接發放現金促進消費,龔明鑫說,不是沒有發現金,紓困階段政府已有1,035億元的現金規模,直接補貼給真正需要幫助的受災企業員工,不採以齊頭式平等紓困,是為了避免資源遭到分散或排擠。

發抵用券 創造乘數效果

龔明鑫強調,紓困和振興是分開的事情,紓困要針對特定群體對症下藥,振興消費則是愈多人參與愈好,但同時也要避免產生替代消費,才會以抵用券、酷碰券折扣等方案,創造乘數效果,避免現金發放後遭存放而未盡利用。

整體而言,龔明鑫說,當前仍以防疫為優先,現在能有政策討論,歸功於我們在第一階段防疫做得相當完善,使得後續經濟上才有政策空間可以規劃,將資源集中給所需者。

龔明鑫表示,如果像歐美國家新冠疫情大爆發,政府也別無選擇,只能投入所有柴火,也等於是沒有政策。

 
專家看本周指標/美經濟數據疲弱
陳昱嘉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與美國快速擴散的情況,導致金融市場持續呈現震盪。市場不但擔憂疫情導致需求面疲軟,也擔心供給面因疫情而有斷鏈的危機;但星展集團則是認為,疫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應只是暫時性,一旦疫情有所舒緩,市場終究會回到正軌。

不過,相較於過去幾次的危機,如美國911事件、SARS事件與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等結束後的V型反轉,預期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將可能呈現U型反轉。

本周美國關鍵總經數據部分,周二將公告3月進口物價指數月增率,前期數據為負0.5%。

周三則有4月紐約州製造業調查指數,前期數據為負21.5;3月先期零售銷售,市場預期月增率將自前期的負0.5%降至負5.0%;零售銷售(不含汽車)部分,市場預期月增率將自前期的負0.4%至負2.0%;3月工業生產月增率,預期自前期0.6%降至負2.2%;同日也有3月產能利用率,預期自前期的77.0%降至74.9%。

周四將公告3月營建許可,預期將自前期的146.4萬降至135萬;3月新屋開工,預期將自前期的159.9萬降至135萬。

4月費城聯準企業展望,前期數據為負12.7。周五有3月領先指數,預期將自前期的0.1%降至負7%。

整體而言,美國數據將可能顯示受到疫情的影響,多項指標均呈現疲軟的態勢。

在歐元區方面,本周五將公告歐元區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終值,前次公告的年增率與月增率分別為1.2%與0.5%;核心CPI年增率部分則是1.0%;仍然低於歐洲央行的目標。

德國周四將公告3月CPI年增率與月增率終值,前次公告數據分別為1.4%與0.1%。

亞洲地區日本方面,周五將公告2月產能利用率月增率,前期數據為1.1%;2月工業生產月增率與年增率,前期數據分別為0.4%與負4.7%。

中國大陸部分,本周二將公告3月進出口年增率,預期分別為負10%與負13.5%;3月貿易收支為212.5億美元。周五將公告3月工業生產年增率,預期將自前期的負13.5%升至負9.9%。第1季GDP年增率,預期將自前期的6.0%大幅降至負5.1%。

新加坡周五將公告3月非石油國內出口年增率,前期數據為3.0%。多項數據將顯示亞洲地區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經濟情勢承受極大的壓力。

(作者是星展銀行(台灣)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

 
國際財經要聞
美參議員促施壓沙國減產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沙烏地阿拉伯與墨西哥仍在協商、希望保住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的減產協議之際,美國產油州的參議員加碼對沙烏地阿拉伯施壓,直接表明希望沙國減產、甚至威脅撤離在沙國的美軍。

OPEC原已接近達成日產量減少1,000萬桶的協議,約相當於使全球日產量減少10%。不過,墨西哥對減產條款有異議,使協商陷入僵局。美國總統川普提出一項可能的折衷方案,由美國為墨西哥承擔25萬桶的減產量,但尚未被所有國家接受。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全球各地經濟活動停擺,加上沙國和俄羅斯增產爭搶市占率,已使油價跌至18年低點。

油價崩跌已衝擊美國原油產業,危及產油州的預算;美國德州等產油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透過視訊會議與沙國官員商談,要求沙國減產。

共有11位共和黨參議員參與這場會談,包括蘇利文和克芮麥、凱西迪;蘇利文與克芮麥已在3月時提案,若沙國不減產,將撤走駐沙國美軍、愛國者飛彈和薩德(THAAD)飛彈防禦系統。凱西迪則在上周提出30天內撤軍的提案。

 
高盛建議客戶重返美股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高盛公司已建議富裕客戶重返股市,且特別偏好美股,因樂觀看待美國在封鎖措施結束後的強勁復甦展望。

高盛私人財富管理的投資策略部門董事總經理亞達格娜(Silvia Ardagna)上周接受訪問時說,「我們給客戶的建議是,現在是重返市場,並利用股市下跌之機布局反彈的好時機」。美股上周累計漲逾10%。

高盛策略師團隊預期,全球經濟活動近期將急劇下滑,但也預估下半年將出現「V型反彈」。亞達格娜說,她的團隊對決策當局的應對措施的「觀感很不錯」,這些措施雖無法阻止經濟在上半年陷入衰退,卻很可望促成經濟強勁復甦。

高盛的投資策略團隊在3月中建議客戶,利用市場拋售的機會緩慢增持風險資產,並表示正運用選擇權、而非直接購買美國股票。

亞達格娜表示,高盛的策略基金已直接做多標普500指數,為反彈做準備,「我們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因為我們相信醫學界早晚會獲得突破,而且世界各地、特別是我們正加碼股票的美國,所推出的財政和貨幣因應措施,都相當積極而強力」。

她也說,市場可能因疫情而持續動盪。她說,她的團隊不建議布局高殖利率信用或歐洲公債,因為美股的風險報酬高得多,「當(市場)價位如此之低、當股市已大幅回檔,若以12到18個月的時間範圍來看,獲得正報酬的機率相當高」。

 
財報周登場 美銀行獲利恐腰斬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新冠肺炎造成失業率飆升及貸款損失的情況下,美國銀行業本周預料將公布非常難看的獲利季報,分析師在更新的預測中,調降業者每股盈餘預估一半以上。

摩根大通、富國銀行、花旗及高盛等華爾街大銀行本周將陸續公布第1季財報,為美股財報季揭開序幕,財經網站MarketWatch指出,銀行業者上季的獲利是「優於」、還是「低於」市場預估,已毫無意義,因為業者的獲利將因大幅提撥貸款損失準備金,而大幅減少。

分析師已紛紛調降美國大型銀行的全年獲利預估。Keefe Bruyette&Woods(KBW)以克萊恩漢索(Brian Kleinhanzl)為首的分析師團隊,3月底已調降「綜合銀行」今年獲利預估中位數58%,明年獲利預測也下調50%,以反映持續上升的失業率和貸款損失,及非常低的利率。

經濟衰退期間的貸款損失常會在失業率攀頂後的六個月達到最大,但因銀行業者會在多數壞貸被實際註銷前,先提撥準備金,分析師因而進一步下調銀行業今年的獲利預估。

KBW也大幅下修全美六大銀行的今年獲利預估, 摩根大通的每股盈餘由先前預估的11.0降至4.34美元、美國銀行降至1.36美元、花旗降至1.86美元、富國銀行降至0.90美元、高盛降至10.65美元,摩根士丹利也遭降至2.12美元。

歐本海默公司調降這六大銀行每股盈餘,摩根大通降至7.72美元、美國銀行降至1.93美元、花旗降至4.09美元、富國銀行降至2.50美元、高盛降至9.52美元,摩根士丹利降至3.72美元。

 
IMF、世銀 商討救市大計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本周將召開視訊會議,將聚焦於如何因應全球需求崩潰、現金緊俏,以及如何從之後的經濟衰退中復甦,特別是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面臨的財務難關。

面對當前嚴峻的肺炎疫情及經濟情勢,IMF估計,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將需要數兆美元的外來融資以對抗疫情,但IMF的財務能力缺口約達數千億美元。

IMF總裁喬治艾娃將在14日召開的春季會議,全力統整全球力量。IMF雖表示目前擁有1兆美元的彈藥,但據估算,在扣除既有的融資承諾及其他因素後,IMF最多可動用7,870億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IIF)專家指出,今年第1季新興市場資金淨流出約620億美元,是金融海嘯最高峰時期的二倍。最近雖稍微緩和,但流出額隨時都可能回升,重創新興經濟體。

美國聯準會(Fed)已經採取一些「補洞」措施,包括對巴西、南韓及墨西哥開放美元流動性換匯機制;曾在美國財政部任職的PGIM債券基金首席經濟學者席茲表示,Fed應該也對印度、印尼及智利開放。

IMF正在研究如何透過審慎的短期貸款、與特別提款權等方式,提供資金給困頓國家。IMF與世銀也提出一項計畫,呼籲富國暫時不要窮國償還債務。世銀估計今年到期債務約140億美元。

經濟學者說,IMF在提供金援時,應暫時別要求受款國實施結構改革,因為目前面臨的是「外部震撼」。

先進國家雖已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及貨幣寬鬆措施,但許多新興經濟體無法實施擴張財政,若各國缺乏有力行動,可能引發新興經濟體的倒債潮。

 
需求不振、油價探低 全球電動車銷量恐減43%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能源顧問機構Wood Mackenzie公司預估,今年的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預料將比去年下滑43%至130萬輛,主因為新冠疫情爆發衝擊需求、低油價導致車隊採購延後,以及心懷憂慮的消費者先持觀望態度,也延後購買決定。

Wood Mackenzie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預估將下滑至130萬輛,只有去年全球銷量220萬輛的一半多。

分析師原本認為,隨著電池組價格下滑、行駛里程增加、以及充電基礎設施更先進和普及,2020年代起電動車將開始在全球汽車市場加速成長。

然而,新冠疫情和其經濟衝擊卻讓電動車產業起步失利。中國大陸汽車今年1月銷售比去年同期下滑21%,2月更銳減80%;其中,電動車受創最重,1月銷售年減54%,2月估將「崩盤式下滑」逾90%。相較下,歐洲1月汽車銷售年比雖下滑7%,電動車銷售卻成長121%,2月的成長率雖將低於1月,仍延續成長趨勢。

不過,Wood Mackenzie的報告指出,大陸市場的需求到今年11月時,可望回升至去年的水準,歐洲則在12月時趕上。因為歐洲傳出疫情的時間較晚,1月和2月的數據尚未反映疫情衝擊。美國今年的需求預估將比去年減少30%。

報告指出,多數電動車的新買家都是這類技術的「首購族」,但新冠肺炎爆發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疑慮,已使消費者傾向暫不採用新科技,「在中國大陸的疫情受到遏制後,我們預期消費者將再度前往汽車通路店家,重拾對電動車的信心」。

正準備進入電動車市場的傳統車廠,已宣布將把原本預定一年內發表的新車款,延後為未來幾年上市。報告表示,「為了應對疫情,製造商暫停生產汽車,聚焦生產醫療設備,這會進一步延緩新車款的上市時程」。

報告指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花更長時間等待新的電動車款上市,非常合理,然而這將造成電動車銷售陷入停滯,雖然因疫情而來的積壓需求將在今年稍後帶動銷售回升,但在明年之前都將缺乏新的需求成長。

 
富豪防疫 砸大錢買健康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使各國富豪積極尋找能比一般人更能安度疫情之道,包括「特約醫療」服務、速度更快的篩檢服務、租豪宅自我隔離,甚至為管家租公寓,降低管家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染疫的風險。

華爾街日報報導,前白宮醫護團隊醫生瑪莉亞諾表示,最近幾周需要「特約醫療」服務的病患變多,每天收到約100封諮詢信件,數量是平常時期的兩倍。

瑪莉亞諾的「特約醫療」服務一年要價15,000美元,客戶可隨時致電諮詢,但需要身體檢查與緊急求助等額外服務,須另外付費。她的320多位客戶中,多數是全球各地企業的現任、前任執行長。

美國加州醫療健康中心CURE Daily的會員多為名人、運動員和企業主管。會員可選擇每月繳1,000美元的基本費用,須額外服務時再另外付費,或選擇月繳1萬美元,享有無限制諮詢、SPA設施等服務。CURE醫療部主管班雅說,在疫情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最近幾周有興趣的潛在新會員人數已倍增。

倫敦特約醫療公司HealthClic執行長查圖維第說,可為客戶提供快速篩檢服務,費用為400英鎊(485美元)。英國的國民保健署(NHS)只為已住院的病患做檢測。

對有錢人來說,自主隔離也未必會過得不開心。英國豪宅業者Quintessentially Estates執行長莫斯古夫表示,近來加勒比海、夏威夷、地中海等地的出租豪宅物件很搶手。她的客戶包括名人、創業家。

莫斯古夫表示,3月詢問量較一年前激增約三分之一。他說,一名客戶為降低疫情的干擾,最近為管家在住處附近租了一間公寓,不必再須搭大眾運輸工具上班。

 
要聞
疫情攪局 電動車今年銷售恐重摔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聯合報

能源研究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表示,全球電動車銷售量今年料將比去年下滑百分之四十三,主因是新冠疫情爆發、低油價導致車隊採購延後,以及心存疑慮的消費者持觀望態度。

該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二○一九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為二百二十萬輛,今年預估將跌至一百三十萬輛。報告指出,「疫情的不確定性和疑慮已降低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一旦疫情受到遏制,我們認為消費者會重拾對電動車的信心」。

分析師原本認為,隨著電池組價格下滑、行駛里程增加,以及充電基礎設施更先進和普及,二○二○年起電動車將開始在全球汽車市場中加速成長;然而,新冠疫情延燒和其經濟衝擊,卻讓電動車產業起步失利。

今年一月,中國大陸汽車銷售年比下滑百分之二十一,二月重挫百分之八十;其中,電動車受創最重,一月銷售年比挫跌百分之五十四,二月估將崩跌逾百分之九十。

相較之下,歐洲一月汽車銷售年比雖下滑百分之七,電動車銷售卻成長百分之一二一,二月的成長率雖低於一月,仍延續成長趨勢。

不過,報告指出,大陸市場的需求,十一月時將可回升至去年的水準,歐洲則在十二月時趕上。因為歐洲傳出疫情的時間較晚,一月和二月的數據尚未反映疫情衝擊。

正準備進入電動車市場的傳統車廠,已宣布將把原本預定一年內發表的新車款,延後為未來幾年上市;報告表示,「為了應對疫情,製造商暫停生產汽車,聚焦生產醫療設備,這會進一步延緩新車款的上市時程。」

 
彰銀改選 董事席次戰開打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彰化銀行預計今(2020)年6月19日舉行股東常會例行改選董事,將選出六席普通董事、三席獨立董事,合計九席。公股與台新金控兩大陣營續採足額提名策略,市場預估公股拿下六席、台新金維持本屆三席的機率較高。

彰銀下屆董事被提名人名單,已在4月11日公布,公股與台新金都延續本屆作法,採足額提名。金融界人士解釋,若兩造關係和諧、席次事先協商好,就不需要足額提名;財政部與台新金還存在訴訟,足額提名有助配票作業。

彰銀原有九席董事,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今年2月3日因出售彰銀股票達法定標準,當然解任其身為李氏投資公司在彰銀的法人董事職務,牽動彰銀董事目前剩下八席,市場關注李世聰那一席會由那一陣營承接。

財政部國庫署署長蕭家旗昨(12)日表示,財政部會捍衛公股權益,「李世聰的這一席,公股希望拿下來」。彰銀2017年改選時,時任國庫署長是現任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我們署長已經變次長,會繼續帶領我們,延續既有政策」。

公股陣營在彰銀本屆董事占有五席,加上財政部表態欲捍衛的李世聰那一席,6月19日改選理應取得六席;不過,金融界人士分析,財政部在徵求委託書、配票技術等兩大領域,攸關其能否拿下六席。

蕭家旗對此指出,「選舉的東西,有策略、有戰術,都不能講」;至於委託書徵求通路龍頭元大證券,會用多少心幫公股?蕭家旗說:「合作就要互相信任。」

台新金在彰銀本屆董事,擁有三席。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昨日對於預計取得的席次目標,不願表示意見。他強調,「要進要退,我們都配合政府,期待政府能夠趕快做出決定,讓我們有所遵循」。

市場人士指出,台新金取得三席彰銀董事、維持本屆席次的機率高,若公股一時大意,馬失前蹄,台新金有坐三望四機會。

 
營建業缺工缺料 問題惡化
記者陳美玲、黃阡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國營建缺工、缺料問題嚴峻,因當前六都住宅推案量大、台商回流、政府招商案持續釋出,導致營建物料砂、石、水泥製品及磁磚等需求擴大,缺工問題嚴重。業界估,今年各大建案工期延宕恐難免,中南部則面臨新建案恐漲價等問題。

營建業借指出,除了六都住宅推案量增,去年台商回流及台積電擴廠等需求,另外還有捷運萬大線、桃園捷運等案,光是正在申請或正在興建中的案量極為龐大。此外,今年全年還將有1,667億元招商案會釋出,營建業者認為,未來物料短缺、工人難找的問題恐怕持續加劇。

指標上市櫃建商指出,目前房地產面臨「工資、原物料上漲」的困境,其中又以缺工情形最嚴重,除了因先前市場搶照潮影響外,這一波台商回流蓋廠房,也跟營建業大搶工人,推升工程預算出現頻追加狀況。

建商指出,營建業缺工造成工資大漲,以中南部建案首當其衝,主要是中南部建案多是低單價、低總價產品,在工程成本中,工資成本占比就會提高;反觀北部建案,尤其是台北市,因成本環節中,土地成本占比較大,因此相對受影響程度未若中南部來得大,換言之,中南部建案是否會出現房價漲價的情況,值得關注。

除了缺工問題造成工資成本上漲外,上市櫃建商表示,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也波及到營建業,像是北部就有一些建案因採用進口石材,但現在因疫情影響,全球多出現鎖國情況,這就會慢到出貨時間,造成建案完工時間必須遞延。

建商也指出,去年原物料包括砂石等原物料價格開始上漲,今年又碰上新冠肺炎的問題,砂石又主要從中國大陸進口,因此在肺炎衝擊下價格再度上漲,甚至可能因斷料而延宕工期。

建商表示,在缺工和缺料的影響下,去年結案的工程案預算要多追加10~15%。不過也有上市櫃建商認為,雖然營建業有缺料問題,目前原料以砂石缺得較嚴重,也是最關鍵的問題。

不過,除了目前正在申請與興建中的住宅、商辦、廠房及公部門大型標案外,仲量聯行也統計,今年全年將有1,667億元招商案會釋出,包括南港轉運站BOT案、北士科園區土地、台電北儲AR-1-2、台大紹興南街、台北車站E1E2、中山女中南側、台北啤酒文化園區等都更案。

 
金控海外放款提呆率 衝高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控集團超前部署,海外放款呆帳提列比率明顯上升,去年底提列比率1.33%,創歷年新高水位,其中尤以中國大陸及香港增加提列最多,主要跟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及香港反送中事件有關,今年隨著疫情擴散,提列比率預計將再攀高。

根據金管會資料,金控集團去年海外放款有3.4兆元,已提列的呆帳金額有461億元,占放款比率為1.33%,是金管會有這項統計以來最高水位。

金管會資料顯示,去年底金控集團提列呆帳比率,不僅比前一季增加0.06個百分點,更比前一年大幅提高0.1個百分點。

金管會官員表示,在金控集團海外放款最多的前十大市場中,提列呆帳增加最多的是中國大陸及香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國內銀行一直保持警覺,因此去年底提列呆帳比率來到1.72%,高於前一季1.46%及前年同期1.32%。

香港市場是因反送中事件影響,銀行拉高呆帳比率水位,去年底提列比率上升至1.07%,高於前一季的0.98%及前年的0.99%,香港市場以往因風險較低,提列比率多不到1%。

金控集團海外放款前十大市場,依序是中國大陸、香港、美國、開曼群島、澳洲、英屬維爾京群島、越南、新加坡、印度及印尼。

其中,中國大陸與香港放款金額合計1.26兆元,占金控集團海外放款總額約近四成;前十大放款市場,除英屬維爾京群島、越南、新加坡之外,去年底提列呆帳比率都比前一年上升。

業者表示,通常銀行對經濟風險偏高地區,會提列較高的呆帳比率,以因應客戶可能的倒帳風險,呆帳比率提列愈多,風險承擔能力愈強。

去年金控集團海外投資大賺錢,部分銀行也趁此「晴天儲糧」,使得呆帳提列比率明顯上升。業者表示,由於今年有新冠肺炎衝擊全球,海外放款風險勢必上升,還好去年有先增提呆帳準備,也算是「超前部署」。

今年疫情風暴襲擊,金控集團前三大海外放款市場,中國大陸、香港及美國,受疫情衝擊都不小,未來呆帳提列比率勢必再度升高,業者預估,大約今年第2季、第3季就會明顯反映。

根據金管會資料,金控集團國內放款提列呆帳比率1.38%,略高於海外放款的1.33%,金管會官員表示,主要是因國內不動產授信金額比重高,須提列較高的呆帳準備。

金管會資料顯示,這幾年金控集團國內及海外放款,提列呆帳比率各有起伏,但可明顯看出,國內放款提列的呆帳比率,一直高於海外放款提列的呆帳比率。

 
壽險3月初年保費 恐降四成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體壽險業今(2020)年3月的初年保費(FYP),僅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單月超過100億元,整體壽險業預計不到800億元,創下近年單月罕見慘況。

展望今年第2季,大型壽險公司主管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穩定,壽險業應該會逐漸揮別單月初年保費合計不到1,000億元的慘況,並且可能聚焦在三種商品:類全委型態的投資型保單、美元儲蓄險、高保障倍數的保障型商品。

壽險公會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壽險業3月份的初年保費,連續五年維持在1,000億元以上。今年3月份的數字,壽險公會尚未正式揭露,但據主要壽險公司交換訊息,單月保費達到100億元者只有兩家;若相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可能達到四成。

壽險公司主管說,初年保費掉這麼多,因去年有新台幣躉繳、2年期繳費的停售效應,墊高比較基期,另外一大原因為,壽險公司的業務員被疫情困住,要拜訪客戶,人家說請你晚點再來,以致不少保單無法成交。

他解釋,壽險公司近年致力數位化,許多公司八成以上保單都來自行動投保,但還是需要親晤親簽,保單在業務員的iPAD裡頭,需要保戶在業務員的iPAD上面簽名,疫情阻斷了這項接觸。

展望第2季,隨著國際股市、債市慢慢趨於穩定,壽險公司主管表示,訴求交給專家操盤的類全委保單,預估將是主要壽險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另外,被視為儲蓄險主力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雖然一直下降,但美元計價的利變型保單,比起1年期的美元定存年息,還有1.5個百分點的利差空間。

最後,金管會保險局力推保障型商品,牽動壽險業提高保障倍數。第2季起,會看到保障倍數為保費2.72倍,比傳統1.06倍更高的新台幣保障型商品問世。

 
企業決清算申報 當心三錯誤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公司遇到解散、廢止等情況時,必須辦理決清算申報。財政部國稅局提醒公司辦理決清算申報時常見三大錯誤,包括逾期申報、清算期間跨年度稅率錯誤適用、獨資合夥組織變動是否須申報等,提醒公司留意相關規定。

第一種常見錯誤是逾期申報。南區國稅局表示,當公司解散、廢止,或是合併、轉讓等情形發生時,應在45日內辦理決算申報;至於清算期間的清算所得,則要在清算結束日起30日內申報,若未依規定期限申報決清算所得,稽徵機關會依查得資料來核定應納稅額。

官員表示,公司辦理決算申報的最後時限起算點,是以主管機關核准解散的「文書發文日」次日開始起算,若是被主管機關撤銷登記,則是以處分書「送達日」次日起算;而清算申報起算日,則是以實際辦理清算完結日為準,但若未在六個月內清算完結,就是以六個月屆滿日起算。

第二種常見錯誤是清算期間跨年度時,營利事業所得稅率錯誤適用的問題。高雄國稅局表示,由於所得稅稅改後,營所稅稅率2018年起自17%調整至20%,而課稅所得額50萬元以下者分三年調整,逐年調增1個百分點。提醒公司辦理清算時如有跨年度,記得依據「申報」年度適用稅率計算稅額並繳納。

舉例來說,某公司清算期間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清算所得為30萬元,課稅所得額在50萬元以下。國稅局表示,該公司若是在清算結束日起一個月內申報,應以申報時間、2020年的營所稅適用稅率20%,來計算稅額。

最後,獨資或合夥組織變動時是否應辦理申報,高雄國稅局表示,合夥組織的公司若因有人退夥,導致合夥人只剩一人時,就不符合夥組織要件,必須辦理決清算申報。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