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帶頭衝…我11月進出口負轉正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carol的私房教養】為做童書的總編媽咪Carol從教養可愛孩子的經驗及相處中,分享其最真切的心情與心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9/12/10 第476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電子科技帶頭衝…我11月進出口負轉正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聯合報

在電子科技產品出口帶領下,我國十一月進出口雙雙由負轉正,其中出口達二八五點八億元,為十三個月來最佳表現,成長百分之三點三,中止連兩黑。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出口將「走出隧道」,轉呈平緩上升,預期十二月出口維持正成長。

蔡美娜表示,十一月出口轉正主要受惠轉單效應、提前拉貨潮、5G通訊等新興需求湧現等三大因素。不過,貿易戰依然是影響出口的主導因素。我國全年出口規模確定無法達到去年的水準,負成長成定局。

財政部昨天公布十一月我國出口達二八五點八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次高,年增百分之三點三;進口二四三億美元,年增百分之五點八。累計今年前十一月出進口分別為二九九八點五億美元及二五八八六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一點九及○點九。

觀察十一月出口表現最佳的是資通與視聽產品及電子零組件,分別創史上新高及次高,各年增百分之廿二點七及十點一。累計前十一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對美出口以及資本設備進口,都提前在十一月就超越歷年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受美中貿易戰提前拉貨潮影響,蔡美娜指出,十一月對美出口創史上第三高、呈現兩位數成長,累計今年前十一個月,對美出口已突破四百億美元、提前刷新歷年紀錄;對日出口也創歷年同期新高。對東協則因礦產品輸出減少,年減逾一成。對大陸出口也呈現成長,主要是中國大陸因春節較早,提前備貨所致。

十一月半導體設備購置則激增一點六倍,主要資本設備進口呈現「跳躍性」成長,強勁上揚百分之六十六點三、跳躍性成長,規模值創次高,創九十九年十月以來最大增速。蔡美娜表示,明年轉單效益延續加上5G需求看好,包括台積電及聯發科等大廠都擴大資本支出,顯示有明顯的訂單需求,有助明年出口表現。

 
台電綠電分手費喬不攏 擬由廠商付衍生費用
台北9日電中央社

已與台電簽約的綠電業者若想賣電給用電大戶,得先付「分手費」解除契約,台電表示,目前解約方案尚未有具體內容,不過,解約的衍生費用擬由廠商負擔。經濟部強調原則是「不影響電價」。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上路,規定用電大戶需設置一定比例再生能源,綠電業者也可以自由轉換躉購及直供轉供。不過,因綠電業者多已與台電簽約,產業界擔心綠電不夠買。

因此,若綠電業者已經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契約,未來將由雙方合意解約,然而,「綠電分手費」至今仍喬不攏。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分手費攸關台電與綠電業者之間的私契約,如何終止契約將由雙方協議,不過,最大原則是不要影響到電價。

台電表示,台電會依不同能源類別、不同時期的躉購費率研議解約條件,未來解約將採個案進行,如何擬定分手費尚未定案,也沒有具體內容,但最重要的是,絕對不會不影響民眾權益、不會影響電價。

台電說,一向以綠電「促進者」自居,即便未來與業者解約,台電也不會從中得利,不過,若在解約過程中產生得衍生費用,擬由廠商負擔,「金額很低、就像高鐵退票會產生手續費一樣」。

 
名家觀點/外銷佣金列報限制快鬆綁
黃士洲經濟日報
台灣要衝外銷,現行的佣金列報限制得先檢討。來舉個實例,A公司是一家MIT外銷績優廠商,去年接了一張約5,000萬的俄羅斯訂單,經當地代理商奔走,這張訂單談到30%的毛利,但代理商要抽其中10%當佣金,又因當地有外匯管制,要求付到指定的香港公司帳戶。

A公司依約照付後,隔年列報外銷佣金支出500萬,卻遭稅局抽查,以這筆佣金已超過5%,支付對象又是香港公司,要求A公司須再提其他證明文件,具體說明仲介勞務內容,還有支付佣金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否則就得剔除並補繳100萬所得稅。

按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外銷佣金如果超過出貨價的5%,企業除了得提出仲介合約、結匯水單等憑證之外,還要具備正當理由跟其他證明文據,且經稅局查核相符,才准報銷。

這樣的佣金列報限制,從中小企業的觀點,有諸多不合理之處:首先,世界各國發展水平不一,5%佣金放到歐美市場可行,但在東南亞、南美洲恐怕找不到人幫忙。查準規定不管區域、產業別、商品毛利高低等交易情況,一旦佣金付超過5%,隔年就會被稅局調查,形同懲罰勇闖新市場者;其次,什麼是「正當理由」及「證明文據」?查準並未作規定,使得個案認定標準,往往因不同承辦人員觀點而有差異。

中小企業的苦水,稅局固然理解,但是跨國交易的佣金裡有許多灰色空間,例如收取仲介佣金的對象是設在租稅天堂的紙上公司,紙上公司的負責人還是國內企業的關係人,而且仲介事實發生在境外,稅局只能透過往來文件、電郵訊息來一窺究竟,很難確定境外代理商是否確實提供仲介勞務,更別說在部分開發中國家,所謂的「佣金」往往就是賄賂、回扣的代名詞。

以上徵納觀點均言之成理,問題癥結應該是出在5%的門檻,當初的設計是基於大量代工外銷的時代背景,但時至今日早已不符外貿多元化的需求。單以今日平台外送服務為例,餐飲業者動輒支付三成佣金給電商平台,如此高比例的國內佣金,稅局並未質疑其合理性,可見5%的佣金門檻早與時代脫節,更別說5%的門檻,極易引人誤以為外銷佣金的常態、合理水準就在5%以下,一旦超過就有「逃漏稅」的嫌疑,讓中小企業懷疑稅局查帳是出於對自己的懷疑與歧視。

今天政府拚經濟的施政重點,無非是藉由引資回台,強化在地生產與產業升級,但能否拚成經濟,關鍵還得靠外銷成長,設法優化外銷佣金稅制,政府責無旁貸。筆者建議儘快刪除5%的外銷佣金門檻,同時透過經貿主管機關與各主要外貿產業公會,協同各區國稅局釐訂較為合理的「外銷佣金認列指導準則」,一一羅列企業可以列報佣金比例的合理事由,例如新商品客製化、高毛利、代理商是否分攤市場開發、售後服務成本,並按產業別、區域別等進行差別化的規範,並排除涉及洗錢、逃漏稅嫌疑的案件類型。有了明確的遊戲規則,中小企業才能安心衝外銷。(作者是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

 
11月資本設備進口 跳躍成長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商、外商投資熱,財政部統計,今年11月主要資本設備進口呈現「跳躍性」成長,年增66%,創下九年來最大增幅。官員分析,關鍵在於國內廠商擴廠、台商回流、外商加碼投資等三大因素,而這些實質投資都將成為明年出口動能增溫的預奏曲。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11月進口規模243億美元,年增5.8%,其中資本設備進口49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達六成六,且累積前11月進口規模,也已提前刷新歷年紀錄,較過去各年規模都還要高。

其中,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更是驚人,11月進口規模約2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6倍左右。

如此跳躍性成長,蔡美娜歸功於三大因素。首先,國內半導體廠商加速布建高階產能,例如台積電已預計明年上半年量產5奈米、2022年上半年量產3奈米。

其次,外商加碼投資也可從資本設備進口成長中可見一斑。近期較為指標的投資,包括經濟部投審會已核准台灣美光加碼投資新台幣660億元;荷蘭ASML也將在台灣拓展研發量能。

最後則是台商回流,今年以來,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已通過逾150家回台,累計投資額突破新台幣7,000億。

 
11月出口…電子反攻 外銷對岸勁揚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昨(9)日指出,觀察11月出口市場表現,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日本三大出口國表現都突出。其中對大陸出口因電子零組件需求熱絡帶動,反攻向上,呈現正成長,是過去17個月以來最佳表現。

今年以來,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下,我國出口市場占比呈現顯著變化,對美、對陸港出口一增一減態勢相當明顯。

不過,財政部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11月對陸港出口123.5億美元,年增8%,占總出口比重回升到43.2%,是今年以來除了8月外,第二次呈現正成長。蔡美娜表示,主要是電子零組件需求熱絡,推升出口表現,使對大陸出口止跌回升。

對美國出口方面,受惠於產能回流等因素,11月出口規模40.5億美元,是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16.9%,增幅遙遙領先其他市場。此外今年前11月對美出口值,也已經超越歷年的全年水準,寫下紀錄。

 
11月出口轉正 走出隧道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表示,在電子產品領軍下,11月出口為285.8億美元,是歷年同月次高,年增3.3%,增幅雖不大,但已是近13個月以來最佳表現。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形容,出口已「走出隧道」。

蔡美娜表示,主要受惠於轉單效應、提前拉貨潮、5G通訊等新興需求湧現等三大因素。

11月進出口表現帶來好消息,雙雙由負轉正,出口值達285.8億美元,年增3.3%;進口規模則為243億美元,年增5.8%。

蔡美娜表示,出口表現亮眼除了高基期因素已消退外,還有三大利多。首先,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仍持續發酵,促使廠商持續擴大在台灣的產能配置比重。

其次,美國預計在12月15日加徵新一波關稅,同時中國大陸因應明年農曆春節較早須備貨,兩隻大象各自帶動一波提前拉貨潮,使台灣出口得以受惠;最後則是在5G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需求推升下,點燃了出口動能。

蔡美娜也特別點出兩大功臣,功臣一號是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伺服器、筆電廠商提升在台產能比重,11月出口40.2億美元,再度刷新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年增率高達22.7%,且光是累積前11月表現,就已超過歷年的全年水準。

功臣二號則是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規模105.9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10.1%,也是一年半來首度站上兩位數成長,主因國際品牌智慧型手機新機銷售熱度較預期好,5G商機也在發酵,使供應鏈積極備貨、回補庫存。

但傳產出口仍疲弱,由於國際原物料行情持續疲軟,廠商端的需求力道不足以及國際間削價競爭壓力,都使傳產出口蒙塵,尤其礦產品出口降幅最深,年減近三成。

展望未來,蔡美娜分析,12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增加一天,且去年同期受貿易戰負面影響浮現,使基期較低,加上供應鏈庫存調整後來到較好水準,出口有機會旺到12月,預計12月出口將年增1%至2%。

此外雖全年出口仍將呈現負成長,但蔡美娜形容第4季出口將「走出隧道」,可望終結連三季頹勢,轉為平緩上升,依主計總處預測,第4季出口約年增1%左右。

 
國際財經要聞
為美20年榮景與銀行風險規定奠基 前Fed主席伏克爾逝世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前聯準會(Fed)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已於8日過世,享耆壽92歲。他任內解決美國當時的高通膨問題,為美國在1980-1990年代的經濟榮景奠定良好基礎。老驥伏櫪,30年後伏克爾再度出征,進入歐巴馬政府,協助訂定限制銀行投資風險的規定,不讓金融危機再有機會竄出頭。

CNBC報導,伏克爾在卡特和雷根總統時期執掌Fed,期間美國陷入「大通膨時期」(Great Inflation),通膨率在1980年3月飆到14.8%。為抑制物價,伏克爾於1981年7月祭出22.36%的史上最高利率,雖讓美國製造業、農業和房地產業陷入困境,但也為美國接下來20年的經濟擴張榮景鋪路。

2007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後,伏克爾再度效力國家,領導歐巴馬政府的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並推動創造了與他同名的監管規定「伏克爾法則」(Volcker's Rule ),禁止商業銀行進行掀起金融風暴的高風險投資,以免市場再度失序,導致系統性混亂。

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前總裁William Poole在2005年曾如此讚頌伏克爾:當年若不是他大膽改弦易轍、就算得經歷多年的痛苦也堅持到底,美國經濟恐怕只會繼續向下沉淪;伏克爾一手扭轉了前任者錯誤的政策,為1980至1990年代的經濟擴張奠定基礎。

 
川普對法國發動貿易戰 美國葡萄酒收藏家成為意外贏家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頂級葡萄酒收藏家已成為美國總統川普對法國發動貿易戰的意外贏家,因為許多買家轉而購買美國當地的葡萄酒,而非尋求從法國運來、並可能被加徵關稅的葡萄酒。

美國上周威脅將對法國進口產品加徵新一輪的關稅,包括可能對香檳加徵最高100%的關稅,葡萄酒拍賣商與代理商預估,若華府付諸實踐,可能掀起頂級葡萄酒的搶購潮。

蘇富比洋酒(Sotheby's Wine)董事長Jamie Ritchie說:「我們將看到零售商和餐廳都想取得以加徵關稅前的價格,所供應的法國葡萄酒,他們將尋遍所有管道。」

葡萄酒拍賣業者Zachys總裁Jeff Zacharia表示,早期跡象顯示,美國已經加徵的關稅,正對葡萄酒的次級市場造成影響。風味較淡的葡萄酒從10月中起被加徵25%的進口關稅。

Zacharia說,他在6日主持的曼哈頓葡萄酒拍賣會上(為10月加徵關稅以來第一場),投標數量比加徵關稅前多了10%,「部分原因是(美國)已加徵的關稅,還有香檳可能也將遭提高關稅的威脅。」

川普威脅對新一批法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是為了回應法國對在法國設營運據點的美國矽谷科技公司,課徵數位稅。在川普政府提議加徵最高100%關稅、價值24億美元的法國進口產品中,也包括香檳。

葡萄酒買家和生產商都擔憂,川普政府也可能提高對其他酒類課徵的現有關稅稅率,特別是現在美法關係改善的跡象不多。

國際葡萄酒交易所(Liv-ex)的共同創辦人Justin Gibbs說:「這對葡萄酒收藏家可能是一大利多,如果法國賣到美國的酒價格貴了一倍,那麼大家就會從美國當地找尋供應管道,預料葡萄酒還是會漲價。」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全球傳統電視產業廣告收入銳減 金融海嘯以來最慘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數據顯示,今年的全球電視廣告收入下滑將近4%,減幅是2009年美國經濟衰退最嚴重時以來最大,主因是廣告主跟隨觀眾到網路世界。

麥格納環球公司(Magna Global)的研究顯示,全球電視觀眾人數的下滑,已抑制電視廣告收入,而歐洲地區的電視觀眾人數也大幅下滑,加入已在美國、中國大陸和澳洲等地出現的這股趨勢。

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改變,不再訂購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的服務,改看Netflix和Youtube等網路影音平台,近幾年傳統電視的觀眾也不斷流失。在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媒體市場,「剪線族」(cord cutting)的風潮尤其明顯。隨著迪士尼和AT&T等媒體巨擘各自推出串流服務,這種情況只會每況愈下。

儘管傳統電視廣告收入下滑,整體廣告營收仍連續第十年成長,主要受到數位廣告收入成長15%的推升。

 
青年負擔加重 WTO:2040年前南韓勞動人口將銳減17%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一份報告顯示,南韓的勞動人口到2040年前將減少17%,可能會降低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成長潛力。

世界貿易組織(WTO)9日的報告顯示,在2018年至2040年間,南韓勞動人口將銳減17%,減幅為全球最大,甚於日本及中國大陸的下降14%。報告也預估,同期美國勞動人口將增加10%,東南亞勞動人口將成長16%。

報告顯示,對人口與就業成長的預測顯示,高齡化對一些地區的影響相當明顯。WTO發布在網站上的報告指出,歐盟與南韓的勞動人口預估將陷入負成長,儘管這兩個地區的人口不致負成長,但年齡結構的改變,是主要肇因。

在南韓出生率長期低迷之際,WTO的最新報告,成為對南韓人口老化的最新警訊。

根據南韓統計局,到2047年時,15歲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將降至2,562萬人(占人口的52.4%),遠低於2017年的3,757萬人(占人口的73.2%)。

工作年齡人口快速下滑,可能形成年輕人的重擔,進一步拖累南韓的潛在成長率。南韓統計局預估,人口數將在2067年降至3,900萬人,遠低於今年的5,170萬人預估值,屆時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占比將生致46.5%,遠高於今年的14.9%。

南韓的人口下滑,也反映在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到2040年時預估將擴增65%,幅度小於全球平均的80%,並遠落後於中國大陸的擴大141%、及印度的擴增226%。

WTO報告也顯示,到2040年時,南韓的非技術勞工預估將大減51%,減幅為全球最大,同期的技術勞工則預測將增加26%,增幅分別不如美國的35%、大陸的65%,以及印度的106%。

 
美槓WTO 癱瘓爭端解決機制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政府本周三(11日)將動用否決權,阻撓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兩名新任法官的任命案,癱瘓該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運作,進而重創依據WTO規則運作的國際貿易秩序。

若美國成功阻止AB兩名新任法官的任命案,致使兩名任期屆滿的法官無人遞補,屆時這個七人組成的機構將減至只剩下一名法官,運作將陷入癱瘓。美國籍的葛拉漢(Thomas Graham)和印度籍的巴提亞(Ujal Singh Bhatia)的第二個四年任期將在11日屆滿。

少了這些世界貿易的主要裁判員,將使國際貿易爭端解決向來深思熟慮的過程,變成一場混戰,為以牙還牙關稅戰的爆發鋪路。

貿易官員表示,WTO的164個會員國大使本周在日內瓦開會時,幾乎肯定無法說服美國軟化其強硬立場。曾任美國鋼鐵業律師的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常與WTO纏鬥。他一再表示這個機構踰越職責,並且創造法律、而非闡釋WTO協議。

歐盟正在尋求能替代WTO上訴機構的暫時機制,預定本周稍晚公布一種法律工具,即便在WTO體系遭凍結後,仍能對國家實施貿易制裁。

歐盟此舉雖未明顯針對美國,但這項新的執法規範,將使布魯塞爾當局能對試圖阻撓WTO訴訟的國家,提高進口產品的關稅。歐盟迄今已獲得挪威和加拿大支持,官員也說,一旦這個WTO的主要機構停止運轉,希望中國大陸、俄羅斯和巴西等較大的經濟體將加入其暫時性質的體系。

WTO的上訴機構,是在1995年WTO成立之初創立,由七名固定任期法官組成,其中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小組將聽取爭端小組的上訴。該機制若發現有政府違反WTO法律,則可授權實施貿易制裁。各國迄今都已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仲裁一些最具爭議性的貿易問題,例如歐盟和美國補貼空巴和波音,以及大陸政府對其企業的支持。

川普及其高級顧問長久以來都認為,WTO阻礙了川普的「美國優先」承諾,使美國無法保護勞工、發揮舉世最強大經濟體的影響力。

 
關稅截止日在即 美股指數終止三連漲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在前一個交易日大漲後,投資人選擇縮手,美國股市在四個交易日來首次出現下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05.46點或0.38%收2萬7909.6點。史坦普500指數下跌9.95點或0.32%收3135.96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4.7點或0.4%收8621.83點。蘋果下跌1.4%,領跌道指。

MKM Partners首席市場技術員歐哈拉(JC O'Hara)在報告中說:「上周多頭的反擊讓市場留下深刻的印象。」「儘管拋售壓力的確有所增加,但不足以扭轉我們對股票的樂觀看法。我們的短期指標並未完全重設,但顯示多頭的積極性。」

投資人的焦點繼續轉向中美之間達成有限貿易協議的前景,距離華盛頓將對中國商品加徵更多關稅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洪宏斌表示,中國希望「盡快」與美國達成協議。中國11月出口連續第四個月下降,潛在加重中國想要達成協議的壓力。

包括蘋果在內的對貿易敏感的企業受到壓力,因為在12月15日這個最後期限,將對另外1560億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KKM Financial總經理德明(Dan Deming)說,「表面上來看,儘管市場在12月的緩慢開端之後仍維持大部分漲幅,但仍然有些緊張,」 他指出,交易員已在12月15日截止日期之前買進Cboe波動率指數期權,「目前市場抱持謹慎樂觀態度,但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應對。」

與此同時,眾議院民主黨員和川普政府在經過數月的審議後,即將達成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臨時協議。消息人士指出,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可望在12月18日之前對《美墨加協議(USMCA)》進行投票。

企業消息方面,賽諾菲將以25億元或每股68元價格收購生物技術公司Synthorx。收購價較Synthorx 6日收盤價25.03元溢價172%。預計該交易將於明年第一季完成。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給予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加碼」的股票評級,理由是該公司具有促成航空業變革的潛力,該股上漲15.98%。

【中央社/紐約9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今天回檔,本週消息充斥,包括英國大選以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將作出利率決定。

道瓊工業指數下挫105.46點或0.38%,以27909.60點作收。

標準普爾指數小跌9.95點或0.32%,收在3135.96點。

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跌34.70點或0.40%,收8621.83點。

 
要聞
富邦媒攻蔬食 引進Beyond Meat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富邦媒今年推出首支代理產品、美國知名素肉品牌「Beyond Meat」,富邦媒董事長林啟峰昨(9)日透露,會引進該素肉品牌,是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的太太陳藹玲是素食者,致力推動素食健康,本身就是帶動者,並向他推薦此產品,於是決定攜手該品牌。

富邦媒指出,此次引進素肉品牌「Beyond Meat」,布局台灣在地通路,包括虛擬通路、實體零售店鋪、餐飲飯店業。

林啟峰昨天與總經理谷元宏及Beyond Meat高層主管穆司(Chuck Muth),集結全台合作通路momo電視購物、momo購物網、全家便利商店、里仁、MOS BURGER、TGI FRIDAYS、Royal Host樂雅樂、富邦藝旅等齊聚一堂,希望能引領台灣蔬食產業同步全球。

谷元宏說,台灣除有許多長期茹素者外,隨著健康與環保風氣的興起,加上市場選擇多元化,許多民眾開始選擇無肉飲食。

momo自今年4月引進Beyond Meat商品,包含素漢堡肉、素熱狗。

 
美中協議拍板前…10年債殖利率 區間盤整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時序進入年底,交易商持盈保泰、操作轉趨謹慎,加上美中貿易談判未見最終協議,近期公債市場交投清淡,成交量也持續低迷。展望後市,交易商認為,美中貿易協議仍是主導債市最重要的變數,若未有具體方向,台灣10年期主流公債殖利率將維持0.66%~0.72%區間盤整格局。

在公司債部分,交易員認為,國內利率水準位處低檔,預料還是會有部分公司嘗試定價,今年底前仍有少數企業將發行公司債籌資。

美國上周五公布非農就業數據強勁,代表美國透過降息,或進一步寬鬆貨幣刺激經濟成長的急迫性降低,激勵美債殖利率大漲,不過,交易員認為,美中貿易紛爭參雜多項變數,目前尚未明朗,很可能促使國內債市行情陷入膠著。

回顧上周,即使市場陸續傳出美中談判即將簽署協議的消息,但始終只聞樓梯響、未見正式拍板定案;另外,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香港民主法案並可能擴大對華為的制裁,中方分割政治與貿易問題並要求撤銷加徵的貿易關稅,顯示雙方仍有多項歧見未解。

展望後市,債券交易員認為,美中貿易爭端歷經多次反覆變卦的前車之鑑後,在未有明確答案前,對雙方達成協議一事市場不宜過度期待,建議保持中性審慎態度面對國際消息面的干擾,等待利空進場的機會。

 
一銀年終獎金 估7個月不成問題
記者林子桓、陳美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公股行庫「薪」情佳,除了近年持續調薪外,年終獎金每年都有四個月以上水準。隨著二○一九年進入尾聲,公股行庫今年的年終獎金行情引起關注,在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第一銀行與彰化銀行等行庫中,以第一銀行年終獎金估計上看七個月,羨煞同業。

據了解,三商銀以往的年終績效獎金保底就是四點六個月,不過,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今年獲利佳,員工有機會領到更豐厚的年終。其中,第一銀行前十一月稅前盈餘達二一五點七四億元,早已超越二○一八年全年獲利,去年年終績效獎金約七個月,依照今年獲利情況,員工領到超額獎金的機會頗高,該行預估,今年配發給員工的年終績效獎金七個月應不成問題。

華銀今年也交出亮眼的獲利成績單,據該行初步預計,今年年終將為四點六個月的一點二倍,約在五點五個月左右,甚至有機會向上挑戰六個月。換言之,三商銀的一銀、華銀員工,「做一年就能領到一年半的薪水」,堪稱公股行庫裡的幸福企業。但同為三商銀的彰銀,今年因利差縮短,今年要達標困難高,全年獲利約落在一百三十多億元。

 
寶佳向東元遞橄欖枝 盼合作
記者夏淑賢、張義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寶佳集團中的主力公司寶佳資產大買東元,短短不到一年,就躍居東元第一大股東,向持股11%挺進,針對2021年將全面改選的東元,寶佳集團向公司派遞出橄欖枝,強調寶佳是看好東元的體質與潛力,所以才會重金投入,且東元本業與寶佳集團建築本業具資源互補的合作空間,希望東元經營層不必「另眼相看」寶佳,或做無謂揣測。

至於外界關切寶佳大買東元是否會撼動後年改選經營權,寶佳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東元改選要等到後年,現在還沒有考慮此事,更沒有要拿經營權。

市場人士認為,東元的營運前景和土地資產,應是寶佳加碼持股的關鍵。東元昨(9)日回應,對於所有股東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且歡迎支持東元永續經營的投資人。

針對東元高達200多億元的保留盈餘,以及豐厚的帳上現金,寶佳集團希望以股東的立場,有機會對公司經營層提出更多提升公司價值的建言,「不要只是去海外巡迴法說會接觸外資大股東,寶佳作為國內大股東也關心公司,希望建立互動管道」。

東元集團是馬達大廠,寶佳建築本業普遍使用東元馬達,而寶佳集團副董事長林家宏與友人入主的永大機電,電梯也會使用馬達,因此寶佳集團人士認為,其實本業也有合作空間,希望能儘早與東元經營層有溝通機會。

 
和泰看車市 轉趨樂觀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汽車銷售龍頭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在汰舊換新效應下,預估今年全年掛牌數將與去年全年相當,且明年仍有汰舊換新的補助,估計可維持43.5萬輛規模。這將是連續三年維持43萬輛的水準。

這是蘇純興首度針對明年車市發表看法。另一大汽車集團裕隆則預期明年市場規模約在42.2萬台(不含重車,重車約1萬台),與今年的市場規模相當。主要是認為明年是貨物稅汰舊換新補助的最後一年,勢必有效刺激買氣,另一個考量則是大選之後,市場有機會出現新的動能。兩大集團對明年車市維持持平看法,較原先樂觀。

台灣車市在2014年從37萬輛站上42萬輛,到去年都站穩40萬以上的輛,2017年則達到44.4萬輛後微幅下滑至43萬輛左右。

蘇純興表示,明年的車市預期可望與今年相當,都落在43.5萬輛上下。主要是明年還是有汰舊換新的貨物稅5萬元補貼,這項政府利多每年都挹注相當可觀的買氣。汰舊換新補貼案明年進入第五年,由於這項政策利多對車市,對業者、對消費者都是相當正面的政策,政府的稅收也並未減少,預期車市明年可望因此維持在今年的水準。

和泰車今年年初原先預期全年車市較去年全年約少了1萬台,不過在貨物稅汰舊換新的補助效應持續發酵以及和泰車自家兩款神車的銷售持續發燒下,接近年底車市買氣愈熱,不只是和泰車自家的銷售接連創下佳績,全年車市也上修至與去年相當的水準。

由於貨物稅汰舊換新補貼案原本即是五年期,明年將是五年落日,業者則是看好這項政策可望持續進行。

至於和泰車今年的營收與獲利都被看好可望再創下歷史新高。蘇純興對此表示,和泰車今年的表現是來自兩款神車,Altis與RAV4都在今年第1季改款新車上市,創下銷售佳績,這是產品周期的效益。但和泰車也擔心當改款車進入第四年以後,銷售將同時受到影響。

 
「不賺錢,但非做不可」小七第三家無人店進軍高雄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統一超7-ELEVEN第三家無人店「X-STORE 3」即將在高雄亮相。去年7-ELEVEN陸續在台北市開出兩家無人商店,第二家店在去年6月啟用,統一董事長羅智先今年曾表示,無人店不賺錢,但非做不可,未來每年都會開出一家無人店。

據了解,7-ELEVEN高雄無人店首度加入智FUN機、可快速購物的17.5坪迷你超商、支援多種支付工具的自助調理區、Big7等,都是有別於台北店的內容。

羅智先認為,開無人店會賠錢,但是開店採「大水庫理論」,「做對的事比做錯的多,就會是正向發展」。他並預告今年會再開出無人店,且未來每年都會開一家,只是開無人店複雜度高,除了需考慮地點、面積大小,也無法找加盟店。

經歷超過一年,7-ELEVEN昨(9)日宣布要開出第三家無人店「X-STORE 3」,地點設在高雄。7-ELEVEN表示,X-STORE目前在台北有兩家,內部希望在不同市場開出新型態的店舖,讓消費者可就近體驗,藉此了解不同消費需求,也因需要大坪數,所以選擇高雄開店,但不透露店鋪位置和開幕時間。

7-ELEVEN表示,與台北無人店不同之處,在於X-STORE 3有小至僅需1坪空間智FUN機,以及可滿足快速購物需求的17.5坪迷你超商、支援多種支付工具的自助調理區,同時也有結合Big 7複合店經營,引進精品咖啡品牌「!+? CAFE RESERVE」不可思議咖啡館,生啤酒、現烤烘焙麵包與博客來等。

另外,該店也導入全類別商品的AI銷售預測系統,應用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以更智能化的科技確保食品安全、提升節能省電效益,並簡化門市工作日誌。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