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3億 金控前11月獲利攻頂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0/12/11 第50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3,543億 金控前11月獲利攻頂
記者葉憶如、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15家上市櫃金控11月獲利出爐,合計整體金控前11月稅後純益超越去年全年,續創新高,達3,543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逾5%,富邦金累計獲利突破800億元大關,每股稅後純益(EPS)7.57元續居冠,國泰金賺722億元、EPS 5.13元居次。

金控獲利今年一路走來相當戲劇化,從第1季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受挫,絕大多數金控獲利比去年同期都處衰退,直到8月整體金控獲利逆轉為正成長後,獲利漸入佳境,至11月底整體金控獲利即超越去年全年獲利的近3,500億元,再寫新高紀錄。

各金控獲利差距擴大,光是富邦、國泰金控雙雄,前11月獲利就占了整體43%、超過1,500億元,再加上第三的中信金,前三強獲利就將近2,000億元。

就11月單月獲利來看,台股行情量增價漲激勵證券獲利,和增提備抵的銀行端獲利表現兩樣情,壽險業雖有匯率因素干擾,但受惠資本市場表現亮眼,富邦金11月賺57.89億元,單月獲利維持高水位,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803.76億元、EPS 7.57元,續創歷史新高,也是史上首見獲利破800億元的金控。

富邦金獲利大增,主因富邦人壽貢獻,富邦壽11月積極處分實現投資獲利約64億元,其中主要來自國內股票及基金占約34億元,11月單月獲利則為34.4億元,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528.16億元,年成長88%,至於外匯部份提存6億元後餘額尚有百億元。

國泰金11月單月稅後純益41.6億元優於前月,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722.3億元,年增22%創新高,EPS 5.13元。旗下國壽11月賺23.5億元,前11月稅後純益492.3億元,年增45.9%。

開發金單月稅後純益14.32億元,前11月稅後純益114.09億元,EPS 0.78元,子公司凱基證券貢獻最大,凱基證11月賺10.37億元,累計前11月獲利75.43億元,中壽前11月獲利161.88億元,但開發金依持股比認列其獲利貢獻則約為57億元。

 
金融新指數 看好商辦、台股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由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中央銀行理事林金龍、中研院前經濟所所長簡錦漢等三位國內知名總經與計量專家聯手打造的台灣金融風險指數(TAIFRI)昨(10)日亮相,有關表現預告我國商辦與台股今年底將持續熱絡。

這項指數參考歐洲央行的FSRI(金融穩定風險指數)架構,由上述三位專家率領研訓院團隊,歷時將近兩年完成編製,為研訓院過往每月例行發布之銀行高階主管指數(BEI)的擴大升級版。

吳中書表示,台灣金融風險指數選擇經濟情勢平穩、無金融危機之2013年11月做為比較的基期,倘若指數分數高於100且持續向上,就要小心。今年11月的綜合指數98.1,顯示整體金融風險處於歷史低檔。

研訓院未來每月10日左右,將公布上個月各類指數表現。因蘇揆宣示打炒房,及台股大盤指數不斷創高,兩個分項指數:不動產市場、股票市場,尤其受到關注。

其中在不動產分項指數方面,今年前七月幾乎每月走高,7月達100.4最高峰,8月起震盪向下。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林士傑解釋,主要受到台北市住宅房價租金比(價格/租金 X 12)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北市住宅市場今年前七月租金表現疲軟,帶動其住宅房價租金比的數值走高;8月以後租金回升,北市住宅房價租金比的比值,及不動產分項指數的分數,都震盪向下。

商辦方面,採用台北市辦公室房價租金比做代表,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每月走低、下半年每月走高。林士傑表示,比值走低表示商辦交易價格漲幅小於租金漲幅,反之則反;從下半年表現預估,商辦交易價格與租金齊漲,且價格漲幅高於租金的現象,今年底將持續。

股票分項指數方面,今年11月的指數分數比9月與10月都明顯走高,林士傑說,此舉顯示今年底台股大盤指數持續上揚的機會仍高。

 
股匯脫鉤 台幣連三升
記者陳美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不畏台股重挫逾百點,昨天台北匯市「走自己的路」、維持強勢,盤中最高升抵28.21元,最多升值3角,終場在中央銀行調節下,微幅升值0.4分,收在28.506元,連三升並續創逾23年新高,總成交量為13.105億美元。

匯銀主管表示,盤中高點沒有再向28元整數邁進一步,收盤價卻是碎步走高,估計老大(指央行)今年底前還是會致力守住28元整數大關、放出口商一條逃命之路。

瑞士銀行指出,台灣近期成長具有強勁投資特徵,基本面佳,長期有利吸引國際資金流入,預期新台幣 2021年將升值到27.6元,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可飆升到4%、為近年最高水準。

對於新台幣匯率升勢,央行昨日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出,「今年來新台幣對美元升幅尚屬居中。」

央行強調,今年來,台灣出口表現多優於其他亞洲國家,今年至昨日為止,新台幣匯率累計升值5.61%,升幅小於歐元、人民幣及韓元。

央行資料顯示,同一期間內,美元指數下跌5.47%,歐元升值7.85%,韓元升值6.32%,人民幣升值6.31%。

 
保險業 明年要壓力測試
記者邱金蘭、葉憶如 / 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強升讓保險業風險大增,引發主管機關高度警戒,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10)日下午參加活動時表示,為檢視金融韌性,明年保險業將跟進銀行進行「公版」壓力測試,主要針對匯率與利率及資本市場變化,因美元占保險業資產九成,此次壓力測試美元將是一大重點。

據了解,這是保險業史上第一次進行公版全面壓力測試,5月底前所有公司均需上繳壓力測試報告。

過去保險業都是各自進行壓力測試,從來沒有用一套共通的「公版」情境標準,來全面檢視全面產業的抗壓力;黃天牧說,保險業跟銀行業一樣,都是吸收社會大眾的資金,因此應該自我強化金融韌性,尤其在低利率時期,更要注意匯率與利率的風險。西方國家的金融監理也一樣,除了平常應該注意財務、業務之外,做壓力測試也是檢視金融韌性很好的方式,年底前金管會將公布銀行跟保險業相關公版測試模型,除銀行之外,保險業也要測試。

上次銀行公版壓力測試是2018年,通常會用經濟成長率、利率、匯率、房價、失業率、手續費等指標來測試,甚至包括資本市場劇烈變化,至於利率、匯率對保險業衝擊也不小,過去保險局都有對個別保險公司做資本適足率測試,但還沒有全面性測試,黃天牧昨日首次透露針對匯率、利率、股市要全面檢視保險業金融韌性。據了解,這是首次銀行局與保險局共同研議公版壓力測試,年底標準會出爐。

 
金融業股利限縮 有轉圜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周一釋出可能限縮金融業股利發放的想法,引發存股族反彈,他昨(10)日對此強調說,「我們只是在研究,沒有一定會做」。政策出現轉圜空間。

金管會在傍晚記者會上則強調,將蒐集歐美主要國家對於金融機構股利發放政策做法,並考量國內金融機構的資產品質等進行研議,年底前會確定政策方向。

金融股股息殖利率高,一向是存股族喜愛的投資標的,一旦金管會限制金融股發放現金股利,存股族的收益恐縮水。昨天黃天牧澄清只是在研究,沒有一定會做,讓存股族暫鬆了一口氣。

黃天牧周一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將參考國外監理機關限制金融業發放股利做法,對明年銀行業及保險業股利發放政策,研議是否做管理。

黃天牧昨天上午出席活動受訪時強調,「我們只是在研究,沒有一定會做」;下午出席另一場活動,受訪時對此再度表示,只是考量國外監理機關有限制股利的措施,是為了因應可預期的資產品質的變化,當時也說我們會研議,他也特別說「不一定會做」。

他強調,當時(周一)是回應立委詢問,內部有研究就說出來,研究後是不是會做?年底前就會確定政策方向。強化金融韌性有很多不同方式,例如對不動產備抵呆帳有要求多提一些,這部分會整體考量。

金管會並在傍晚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英國審慎監理總署(PRA)在今年3月31日致函大型銀行,建議該等銀行於今年底前停止發放股利及買回庫藏股。 PRA在今年7月28日指出,將在今年第4季再評估股利發放限制措施,是否延長或取消,目前尚未有進一步資訊。

金管會表示,國外主管機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度採取股利限制措施,其目的在於支持業者辦理紓困放款,以支持實體經濟及強化銀行吸收損失能力。

金管會表示,針對股利政策,鑑於各國金融市場發展並不相同,金管會將進一步蒐集歐美主要國家對於金融機構股利發放政策作法,並考量國內金融機構的資產品質等,進行研議。

黃天牧昨天出席活動時,也提到台股有高薪指數,不止金融業,上市櫃公司如果有獲利, 希望能夠加薪適度回饋員工。

 
國際財經要聞
小摩:比特幣威脅金價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摩根大通(小摩)指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主流金融界逐漸興起,可能威脅到國際金價。摩根士丹利(大摩)則預估,隨著市場回歸正常與美債殖利率曲線趨陡,黃金和其他貴金屬明年全年都可能面臨壓力。

小摩的潘尼格佐格洛(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量化策略師表示,從10月至今,資金不斷投入比特幣、流出黃金,而這個趨勢將再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更多機構投資人已經開始投入虛擬貨幣。

對黃金與虛擬貨幣市場有此種看法的華爾街銀行,目前還只是少數,但不可否認的是,數位貨幣已經變成越來越普遍的一種資產類別,而這種趨勢對貴金屬市場的多頭也將帶來威脅,就算僅有一小部分資金從黃金轉入虛擬貨幣。

小摩的策略師在報告中寫道:「機構投資人接受比特幣的趨勢才要開始」。根據小摩的資料,比特幣信託基金Grayscale Bitcoin Trust(GBTC)10月來已吸引近20億美元資金流入,同期黃金ETF則流出70億美元資金。

 
疫情升溫效應 ECB加碼購債6,000億美元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歐洲央行(ECB)10日決議維持現行各項主要利率不變,但擴大量化寬鬆(QE)規模5,000億歐元(6,058億美元),並擴大提供銀行業低利貸款、還延長實施效期,實施期間比分析師預估還久,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以因應11月後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高對經濟所造成的衝擊。

ECB表示,主要再融資操作利率、邊際放款利率及存款利率等三大利率,分別維持在零、0.25%及負0.5%不變,直到通膨展望明顯達到「接近,但低於2%目標」,且基本的通膨動能也符合此種勢頭為止。

ECB也宣布多項擴大寬鬆的措施。首先,提高新冠疫情緊急購債計畫(PEPP)的總額,由1.35兆歐元擴大到1.85兆歐元,購債效期至少到2022年底止,最終將等到ECB判斷新冠危機階段已結束時,才會停止,而購債回收之本金將繼續投入市場,至少持續到2023年底止。

其次,ECB將繼續透過再融資操作,繼續提供充裕的流動性,尤其是透過第三階段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I)機制,支持銀行業對廠商及家庭提供貸款;優惠貸款條件的效期再延長一年,到2022年6月。

為鼓勵放款,銀行業從TLRTO III借入的金額占實際放款金額的比率,由50%提高到55%,但只有達成新放款績效目標的銀行,才符合這項做法的條件。之前實施的兩次TLTRO機制,效期也將延長到2022年6月。

ECB也上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預估將萎縮7.3%,降幅小於9月預估的8%,但明年成長率預測遭下修1.1個百分點至3.9%。總裁拉加德表示,新冠疫情可能還會引發更嚴重的經濟挑戰。

ECB表示,依據資產購買計畫(APP)每月淨買進資產200億歐元的措施,仍將繼續;只要ECB認為有必要,將持續這項計畫。所有到期資產所收回的本金,也將繼續投入市場,而且在ECB決定首次升息之後一段時間後回收本金仍將繼續投入。

歐元體系各央行附買回機制(EUREP),以及所有與非歐元區銀行之間的暫時性交換及附買回機制,效期將延長到2022年3月。

 
臉書被告壟斷 恐遭分拆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48位州檢察長9日分別對臉書(Facebook)提起反托辣斯訴訟,指控臉書濫用網路支配地位,併購和排擠未來可能成為對手的新創科技公司,尋求處以罰金並分拆臉書。專家指出,若臉書遭分拆,將威脅臉書的電商業務、營收成長、跨國市場擴張等營運策略。

這是美國政府首度對臉書發動反托辣斯行動,也是FTC近來最具雄心的反托辣斯案。FTC在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指控,臉書透過收購可能威脅競爭的公司,運用「買不到就弄垮」(buy or bury)的策略,維持在美國的壟斷地位,尤其針對臉書先前併購Instagram和WhatsApp的行動,要求聯邦法院介入,強迫臉書分拆這兩項業務。

FTC也指控,臉書對第三方應用程式(App)從臉書平台存取資訊的作為,有反競爭之虞,要求未來的併購行動須先取得監管當局批准,並且不得對第三方App存取資訊設下條件。

來自46州、哥倫比亞特區和關島的48位州檢察長提告內容與FTC大致相同,但要求臉書在推動逾1,000萬美元的併購案時,須先知會各州當局,同時認為臉書先前併購Instagram和WhatsApp之舉違反了聯邦反托辣斯法案。

在美國司法部10月控告Google後,臉書案成為美國今年針對矽谷科技巨頭採取的第二個重大行動,凸顯美國各界對於科技巨頭主宰網路平台的憂心程度。這兩個案子也是美國司法部於1998年控告微軟以來,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行動。

臉書表示,這些訴訟是想改變歷史,特別指出Instagram和WatsApp的收購案都取得FTC批准,「政府現在想重來,對美國企業傳達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警告,沒有任一筆出售交易可以結案」。

這些訴訟若導致臉書分拆Instagram和WhatsApp,勢將重創臉書的未來營運,因為Instagram已是臉書營收的主要成長來源,還能吸引到更年輕世代用戶,WhatsApp則已成為臉書押注電商事業的核心,這兩個事業更是臉書拓展國際市場的要角,若失去這兩個平台,將大幅減損臉書的長期價值。

 
全球股債合計市值年底估達167兆美元 為全球GDP兩倍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冠疫情期間,金融市場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鴻溝持續擴大;全球股、債市的合計市值,今年底可能將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至少兩倍。

彭博資訊指出,全球股市和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Bloomberg Barclay Global Aggregate Bond Index)的市值,合計約為167兆美元。

上述數據或許還低估了全球債市的規模,據國際清算銀行(BIS)資料,全球流通債券的價值逾120兆美元。

無論以哪一方的數據估算,全球股債市的市值都遠高於全球GDP。若全球經濟一如經濟學家預期萎縮3.9%,全球GDP將降至85兆美元。

 
歐股走勢分歧 歐洲央行預測明年成長減緩
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歐洲股市今天收盤漲跌互見,歐洲中央銀行(ECB)預測,即使推出更多振興方案力挺持受到疫情打擊的經濟,明年成長的反彈仍會放緩。

英國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35.47點或0.54%,收在6599.76點。

德國法蘭克福DAX 30指數下跌44.53點或0.33%,收在13295.73點。

法國巴黎CAC 40指數小漲2.83點或0.05%,收在5549.65點。

 
紓困案仍未明朗 道瓊收跌69點失守3萬點大關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由於國會仍在努力於年底前推出全新財政紓困措施,股市收盤持平。失業救濟金申領人數較預期為弱,更加重了悲觀情緒。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下跌69.55點或0.23%收2萬9999.26點。史坦普500下跌4.72點或0.13%收3668.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66.85點或0.54%收1萬2405.81點,因為Netflix和蘋果股價均上漲超過1.2%。

Verizon和IBM分別下跌1.55%和1.45%,領跌道指。工業股下跌0.9%,拖累史指。

眾議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告訴記者,兩黨為「額外政府援助計畫」的談判有「巨大進展」。但是,雙方仍就企業免除責任展開辯論。

民主黨再次批准一項9080億元的兩黨紓困方案,但Politico報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助理告訴其他國會領導人辦公室,參議院共和黨員不會支持該措施。

眾議院9日通過一項政府撥款延長協議,讓聯邦政府可運作到12月18日,並為進一步談判爭取時間,以爭取更大的救濟金額。

Aego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宏觀策略師萊賓斯基(Frank Rybinski)說,未能就紓困措施達成協議可能會在短期內傷害風險資產,「股市減碼看待疫苗推出和紓困措施;如果年底前仍未通過紓困案,那麼股市肯定會採取避險措施。」不過,隨著2021年下半年經濟前景開始好轉,他將利用這些下跌作為買進機會。

美國最新失業數據也抑制了股市情緒。上周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躍升至85.3萬人,超過《道瓊》估計的73萬人,為9月以來新高,也是10月以來首次超過80萬。

Jefferies貨幣市場經濟學者西蒙斯(Thomas Simons)表示:「鑑於最新的首申數據,未來的數據可能會繼續增加。」「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由於新冠病例數量增加和重新實施的社交隔離政策重創服務業,申領數在11月初出現拐點。」

對輝瑞BioNTech疫苗推出可望推升經濟強勁復甦的期望,讓近日主要股指水平創下歷史新高。但Commerce Street Capital CEO威利(Dory Wiley)認為,股票投資人應謹慎行事,並指出紐約證交所有90%的股票交易價格高於其200日移動均線,顯示估值可能過高。

他說,「伺機進出並不是最明智的作法,縮手可能會錯過未來2個月的某些漲幅,但是在今年明顯糟糕的基本面卻獲得如此高的回報後,我認為獲利了結並轉向現金而非債券,是目前最合理的作法。」

 
要聞
SOGO疫情間逆勢成長 今年業績衝450億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遠東SOGO百貨(簡稱SOGO)周年慶在疫情期間逆勢大成長,SOGO董事長黃晴雯昨(10)日率一級主管出席慶祝茶會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十分辛苦,下半年已經全力追回,今年周年慶更讓SOGO吃大補丸,全台七店以113億元的成績超越原先設定的目標,比去年同期還成長6%。

黃晴雯預期,今年SOGO全年營收上看450億元,每股純益(EPS)則有望達1.22元,是去年0.59元的兩倍,可說在疫情艱辛情況下,寫下「不容易的成績」。

此外,SOGO總經理汪郭鼎松也提到,董事長黃晴雯在今年周年慶特別向遠東集團董座徐旭東請命,希望集團旗下幾家公司配合,因今年數位工具是重點,所以特別請遠傳總經理井琪了解細節;聯合採購方面,也是由徐旭東之弟徐旭平協助將周年慶商品做到位。

SOGO周年慶日前落幕,為了慶祝七店全都成長,昨日SOGO舉辦感恩茶敘,黃晴雯罕見率七店店長、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等一級主管共同出席。她表示,今年前線作戰很辛苦,尤其上半年因受疫情影響很大,因此她告訴主管們,下半年要想盡辦法、使盡全力,把上半年流失的業績拚回來,也創造漂亮的業績數字。

SOGO全台七店業績原先估108億元,最後以113億元超標達成,年增6%;其中有兩位數成長的店,為天母、中壢、新竹等三店,表現不俗。其中,成長力道最強為新竹店,以超過18億元的成績,年增12%,居新竹地區所有零售同業之冠。

黃晴雯表示,明年將「蓄勢待發」,全年營收上看455億元,她也提到,明年將會有「新氣象」,但是何種新氣象,她則不願透露。

 
大股東穩經營權 善用兩利器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年公司經營權紛爭不斷,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在新版公司法架構下,大股東可以運用「表決權拘束契約」 、 「表決權信託契約」兩項利器,達到穩定經營、確保併購順利完成等目的。

安永家族辦公室執業會計師林志翔表示,在過去的法規環境中,公司股東利用契約關係行使表決權,未必為有效力的手段,不過2018年《公司法》修正後,正式承認相關工具作為合法手段,讓一般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受惠。

兩項工具的性質略有不同,首先就表決權拘束契約的部分,林志翔指出,股東與股東之間,可以就所持股份所代表的表決權,以契約約定特定行使方式或方向,藉此發揮影響力。

林志翔表示,常見的契約目的,包括積極股東聯手靜態投資人,鞏固公司經營方向;也有透過契約,授權持股較少的投資人,有足夠權力得行使監督權、降低投資風險,藉此增加外部投資人持續投資的誘因。

比較特別的是,當公司面臨併購交易時,大股東也可以透過表決權拘束契約,約定當併購交易議案提案至股東會表決時,立約的股東們,都願意同意該議案通過,以利併購交易順利進行。

另一項可行的工具為表決權信託契約,林志翔說,透過信託的模式,由部分股東作為委託人,將表決權交給受託人,受託人則要依信託意旨,在被授權的範圍內,為委託人的最大利益行使表決權,這是一種將股份所有權及表決權分離的設計,即便受託人持股不多,但卻可以因為信託關係,得以穩固公司決策、讓特定董監事當選。

就使用限制方面,林志翔表示,依照相關法規規定,無論是表決權拘束契約或信託契約,都只有非公發公司的股東可以使用,而且應以書面方式立約,不僅要符合一定的格式,還要事先送交公司登記,否則無效。

安永家族辦公室表示,為鞏固家族企業經營理念、維持穩定而有效率的管理階層,使用表決權拘束或信託契約,要就其覆蓋範圍、項目、期間等,予以妥適規劃,與專家一同訂定合適的契約存續年限。

 
貿協搭橋 台韓搶疫後商機
記者黃淑惠 /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第25屆外貿協會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TAITRA-KOTRA)聯席會議昨(10)日以視訊舉行。面對後疫情時代,雙方決議在台韓全球供應鏈重組、新創、清真等議題達成合作協議,為台韓企業創造更多合作商機。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後疫情時代下,全球產業及貿易方式面臨破壞式創新,「短鏈」、「數位化」將成為國際經貿新常態之一,國際貿易樣貌也隨之改變。

他指出,此次會議為疫後首次辦理,對兩會業務交流及彼此合作化危機為轉機更顯重要,「合作共好」不僅為疫後國際社會的共識,更是聯席會議持續辦理25年的重要基石。

KOTRA社長權坪五說,疫情催化「數位轉型」在南韓發展,更讓全球對價值鏈思考由傳統的保護主義和成本考量,轉為危機管控及供應穩定的思惟,對貿易依存度大的台韓兩方影響甚鉅,此次疫情也帶動宅經濟及零接觸商機,兩國有優質的IT技術及完整新創生態圈,期盼由此次對話找到「疫後新共好」的合作空間。

 
統一超前11月營收 創新高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統一超(2912)昨(10)日公告11月營收216.8億元,年增4.4%,是今年自疫情以來,成長動能最高的月份,其中本業台灣7-ELEVEN營收,則較去年同期成長雙位數;今年前11個月累計營收約2,357億元,亦為歷年同期新高,今年11月底也首度突破6,000家的新里程碑。

此外,母公司統一集團11月營收358.5億元,年增4.5%,主要受惠統一超11月表現亮眼;今年前11個月累計營收約4,131.3億元,年減0.3%。

統一超轉投資事業如統一生活(康是美)、統一速達、悠旅生活(星巴克)、博客來等今年11月皆表現亮眼。

綜觀11月,7-ELEVEN鮮食、CITY系列飲品等類別業績持續成長;OPEN POINT聚焦會員優先策略,會員數突破1,200萬人,前十個月吸粉550萬名會員,搶先購獨家商品組合最受惠會員青睞。

 
台沙簽租稅協定 台商利多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外交部昨(10)日宣布,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已於12月2日簽署所得稅協定,待各自完成法定程序並相互通知後,依協定規定日期生效,並於生效日隔年元旦起適用,這也是我國第34個所得稅協定,同時是在中東的第一個。

依過去經驗,現在已是年底,雙方所得稅協定最快明年才會生效,也就是後年才開始適用。

據了解,我國與沙國在2019年的雙邊貿易總額約86.6億美元,雙方貿易往來主要是我國自沙國進口石油,進口規模遠大於出口,台商目前也並未在沙國有顯著投資項目。

不過財政部表示,沙國近年希望逐步減少對石油依賴,並採取鼓勵外資的多元經濟政策,例如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Saudi Vision 2030),官員表示,未來所得稅協定生效後,將有助於雙方產業合作與技術交流,讓經貿關係更為緊密。

財政部指出,台沙所得稅協定是以國際稅約範本為藍本,歷經雙方財政部、外交部及經濟部多年諮商與推動,終於就協定內容達成共識。

根據協定約定,由所得來源國就他方締約國居住者(包括人民及企業)取得的各類所得提供合宜減免稅措施,消除重複課稅,甚至減輕稅負,並提供爭議解決機制及其他稅務合作。

至於相關所得適用的扣繳稅率,官員表示,基於國際外交原則不能提前公布,須待雙方協定生效日期後才能對外說明。

若以現今其餘33個所得稅租稅協定來看,股利扣繳稅率多在10%至15%之間,利息扣繳稅率多為10%,權利金扣繳稅率也多為10%,都低於無所得稅協定國家。預料未來台沙所得稅協定相關扣繳稅率,不會偏離太遠。

 
貨櫃三雄營收旺 熱到明年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海運缺櫃效應發酵,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萬海11月營收均搶眼,長榮達196.9億元,年增22%;陽明站上152億元,年增29%,雙創次高紀錄;另以近洋線為主的萬海,約為87.5億元,年增率40.9%,則締新猷。

長榮海運11月的營收約196.9億元,年增22%,較10月微減,累計前11月營收約1,827億元,年增4.5%。業內人士指出,因近期往北美的貨量大增,不少貨櫃結關的時間延後到12月,導致應該在11月認列的營收塞車,來不及在這個月顯現,才略低於10月的203億元。

陽明11月的營收達到152.6億元,創次高紀錄,也比上個月成長5.25%,由陽明的歐洲線比重比北美線略高,隨著歐洲線運價反彈,將會開始顯現在陽明12月的營收上,而且明年第1季歐洲線漲價效應反應在營收、獲利上會更明顯。

近洋線全面上漲後,歐洲線近周來漲勢凌厲,貨攬業者甚至已經喊出12月15日每40呎櫃再漲1,000美元,如果順利漲價,歐洲線每40呎櫃價格飆上6,000美元。

根據上海航交所,12月4日公布的歐洲線運價,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包含海運附加費,每20呎櫃來到2374美元,前一周才剛漲27.2%,最近一周再漲13.5%;而且業界已經傳出,搶出貨到歐洲的貨太多,12月15日每40呎櫃再漲1,000美元;另外,遠東到美西每40呎價格小漲67美元來到3,947美元,遠東到美東小跌8美元,維持在4,700美元;不過,中國不在管控下,運價將恢復漲勢。

另外,近洋線的萬海11月營收再創新高,累計前11個月的營收為705.6億元,年增率為6.5%。尤其,11月的營收年增率達到40%,就可以看出來市場自10月開始一路呈現價量齊揚,雖然萬海的船班都已經開到滿班,貨櫃的使用率也都達到最高周轉率,萬海看好市場已加快造櫃腳步,還公告斥資100億元要買進二手船,火速解決市場急迫需求的壓力。

萬海全球排名第12大貨櫃航商,是國內最大的近洋航線霸主,萬海也指出,今年遠東-美國線運費先漲,其餘的中遠洋航線繼之,亞洲線近洋是10月才開始喊漲;目前各地因為各地缺櫃因素太嚴重,原來運價較低的地區也都開始上漲,推估市場會一路旺到農曆過年前,就目前市場需求來看,到明年第1季需求都會很強勁。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