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方就圓,無處不樂
過得好時要助人為樂,過得一般時要知足常樂,處於逆境時要學會自得其樂。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因為不值得;不要拿自己的錯誤去懲罰別人,因為當你傷害別人時,自己也會受到傷害。
也不要拿自己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誰能無錯無過?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認真找出原因,吸取教訓,改了就好。
走在野外,有時一不注意,裙褲上就會黏滿鬼針草,尖刺扎在身上,讓人很不舒服。這時,你會任由它繼續留在裙褲上刺痛自己,還是選擇拔掉它?大多數人的直覺反應,應該是不假思索地拔掉吧?
肉體被刺痛,人們都會主動拔除;但對於刺痛內心的「刺」呢?人們卻經常緊抓不放。而「錯誤」就是其中一種內心的刺。
人們傾向追求完美,因此常會格外地在意生活中出現的「錯誤」,埋怨犯錯的他人、責怪犯錯的自己。然而,所謂的「錯誤」,會不會永遠是錯誤,關鍵是在於我們看待錯誤的態度。
一如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他失敗了一千多次,卻沒有被這些錯誤壓垮,反而感謝那些失敗讓他知道哪些方法是不可行的。如果你學習愛迪生正視造成失敗的原因,看清楚自己做法的錯處,並找出改善的方法,這些錯誤就會變成幫助你成功的養分。
唐朝時,越王李貞曾在豫州起兵反抗武則天,被宰相張光輔討平。張光輔的部下將士自恃有功,想要大肆勒索,但豫州刺史狄仁傑完全不理會。
張光輔為此怒罵狄仁傑怠慢元帥,狄仁傑則回應:「您的軍隊雖然平定了叛亂,士兵卻在地方上胡作非為,造成民怨,將來必定會有更多個李貞出現。」
張光輔就此懷恨在心,回朝後便向武則天彈劾狄仁傑,狄仁傑因此被貶。
多年後,武則天查清真相,對狄仁傑說:「你想知道當初是誰中傷你的嗎?」
狄仁傑回應:「如果陛下認為我有過錯,我就改正;如果陛下明白我沒有過錯,這是我的幸運。我不想知道中傷我的人是誰。」
戰國時代魏國策士唐睢也曾對信陵君說:「人家憎恨我,是不可不知的事。假如是我辜負對方,一定要設法補償;假如是對方誤解我,就要保持善意講清楚。而憎恨他人,是不可有的心態,要寬恕待之,同時不要到處傳話,給他人帶來困擾與緊張。」
當他人犯錯時,若對自己是無傷大雅的事,就把這件事當成黏在裙褲上的鬼針草,直接拔除就好,不必留戀。
若別人的錯誤,害自己無緣無故跌了個四腳朝天、全身是傷時,也別急著責怪對方。先考量對方的處境,想想他為何會犯這個錯,再想想要是自己身處同樣的情境,會不會也犯這樣的錯?
若是情有可原,就放他一馬,寬厚待人。若是可避免的錯誤,就想想該如何避免,同時也想想如何補救錯誤所造成的傷害,這麼一來,我們就能從錯誤中學到寶貴的經驗。
人有失足,馬有亂蹄,就算是一絲不苟的機器也會有當機的時候。把錯誤當成人生的調味料,只要妥善使用,就能讓人生這道菜餚更美味。
★幸福之門並未上鎖
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
人生中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平平常常的小事。世界多彩多姿,不需要人人都拚做驚天動地的大人物。做一個小人物,給一個可愛的孩子做個稱職的父母,陪伴他快樂成長。給一對老人做孝順的子女,陪伴他們安祥老去。
還有,給你的另一半做幸福的另一半,陪他(她)簡單而幸福地過這輩子。
壞消息:沒有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好消息:幸福之門並未上鎖。
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西方心理學界三大巨頭之一,也是一位最在意「心的態度」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他認為:「重要的不是你有些什麼,而是如何運用你所擁有的東西。」
如果過去你總是不滿意自己的生活,覺得生命充滿困難,日子過得不甚順遂,學著改變心裡對自己的看法,練習接納自我。
有一個年輕人總是抱怨自己貧窮,命不好,運氣也差。他常自怨自艾地說:「我要是能有一大筆錢該有多好!那樣的話,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了。」
有一天,他又這樣說的時候,碰巧有位老工匠從旁走過。工匠聽了他的話,問道:「你為什麼要抱怨呢?你不知道你自己其實已經很富有了嗎?」
「我哪裡富有?」年輕人困惑不解,「我的財富在哪裡?」
「比如你的眼睛,你願意拿出自己的一隻眼睛換些金銀財寶嗎?」老工匠問。
年輕人慌忙說:「這說的是什麼話呀?我的眼睛怎麼可以拿來換呢?」
老工匠又問:「那麼,讓我砍下你一雙手或一雙腳吧!我可以給你很多黃金,你要嗎?」
「不,不行,我絕對不會用自己的雙手或雙腳換取黃金。」年輕人驚慌地說。
這時候,老工匠說:「現在你知道了吧?你十分富有,為什麼你還在抱怨自己的命不好,運氣差呢?請你記住我的話:身體健康和心靈平安喜樂──這才是人的無價之寶,就算是滿屋的金銀財寶也買不到。」
這是土耳其一則流傳很久的民間故事,故事寓意放諸四海、放諸古今皆可。就像西方的阿德勒認為,我們人不是由外在經驗所決定,而是由我們的心賦予經驗意義,再來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自己。這也是佛說一切由心造的道理。在哲學家岸見一郎的「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生行動指標」中描述:
◎ 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給予
◎ 不害怕失敗,才能真正向前邁進
◎ 不要用「人生的謊言」來逃避自己的課題
◎ 拋掉過去,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 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 從做得到的事開始,就是改變世界的起步
經常聽到老人家知足地說,平安就是福。的確,簡單而微小的幸福,就在日常中,就在每天看似細碎、微不足道的人與人的平凡互動中。做一個人,不需要天天大風大浪、大鳴大放才叫精采,這個世界也不需要人人都激進喧鬧才叫美好。重要的是,佛說眾生盡皆平等。做人無關背景,無關學識,無關財富,佛眼之前,人人相同。
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以有情對待父母、伴侶、孩子及一切眾生,也覺知人人有各自已經具足的美好和精采,只等待自己去認出、去享受那份屬於自己的美好和幸福,那麼日子就容易簡單不複雜。心就能夠在時時刻刻看似平凡不起眼的日常裡,認出幸福滿盈的真實和具足。
~以上資料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活出美好人生》加措仁波切◎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